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它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它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它是分析方案带来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
——“反思”是第四个环节。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
(2)六步骤模式
具体步骤为: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收集资料,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出现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
——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六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六、民族地区教育科研的实践探索
西昌市位于川西南、靠近川滇结合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全市有汉、彝、回、藏、蒙等20余个民族,从民族区域分布来看,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市有65万人口,在校中小学生12万人,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120余所。
进行学校教育科研组织与管理的直接单位是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该中心的基本工作职能是: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分析、监控与评价;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实验;信息技术教育管理与研究;学科教师培训与校本教研;学会课题管理研究等。
在教育科研的组织、实施、管理等工作中,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立项研究了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紧密相关的项目课题,在研究与培训方面做了许多实际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例如:2000年3月开始集中精力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2001年以来陆续承担国家、省、州各级课题研究;从2002年9月以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2004年6月,进入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普及县(市);2006年5月,被列为四川省校本教研首批基地县(市)……这些工作,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资料卡
——2001年,西昌市获中央教科所“国家重点课题先进实验区”称号。
——2002年,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国家教育实验中心优秀成果奖”。
——2003年,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获凉山州教育局“凉山州教学科研工作考核一等奖”。
——2004年结题的“青少年禁毒教育研究”获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凉山州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民族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获教育部项目办“全国中小学教师素质培训项目成果一等奖”。
——2005年,“自主参与教学研究”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凉山州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西昌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主获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2002~2005年,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获四川省教育学会先进集体。
——2006年,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获凉山州教育局“凉山州教学科研工作考核一等奖”;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获中国教育学会先进集体。
西昌市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其指向在如下方面:
1.侧重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现代教育观念是自主参与教学研究所关注的核心,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是优化教学过程、转变教学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虽然是无形的,但它反映出来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却是有形的,所表现的教育教学成果是具体的,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更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变革是本课题实验研究中难度最大的实施层面,它需要动摇千百年来传统教育的负面积淀,改变教师们几年乃至几十年来形成的、与现代教育发展相悖的思想观念和思维习惯。在实践研究中,需要侧重选择主体教育思想理念这一突破口,从教育本原、学生发展、素质教育观、教育观、教学活动观等方面,展开学习研讨。
2.着力于教学方法策略的变革
在课题调研中,许多问题、现象引发了对教学方法模式的思考。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些教师,其教学方法模式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人本主义教育(主体性教学思想)等当代教育思想理念所倡导的课堂要求相去甚远。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补课时间,加大作业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依赖这样的教学模式,一二十年也没有使他们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不可否认,“时间+汗水”的质量模式为西昌教育奠定了今天的基础,获得了教育质量对该模式价值一定程度的认同,但必须看到,这一模式的教学实效值太低,对追寻教学质量已经走到了尽头,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相悖,并且很容易使教师的教学心理、观念意识、工作习惯、思维方法等形成惰性,不利于教师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
基于这些认识,在开展教育科研的实践中,应该始终把变革科学方法模式作为重要内容,作为我们工作把握的重要层面。
3.立足于青年教师的培养
通过参与课题实验,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与成熟,是赋予课题实验研究的又一实践内涵。青年教师是西昌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培养青年教师,在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关注青年教师,从他们的知识蕴藏量,5~7项教学技能,教学常规管理动态,参与教育研究实践的原动力,以及在社会转型时期中的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发展需要、生活现状等方面,寻找青年教师在新时期条件下的成才规律,认识其主体潜能的动因所在,探寻一条如何引导青年教师走主体性教学研究之路、缩短成才周期的可行性途径。
4.理论学习培训
在最初的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西昌市提出了“四个一”的具体要求,即要求实验教师、教科室主任和分管校长研读一个教育理论(即主体性教育思想理论);承担或参与一个子课题研究,并要求进入到子课题组的活动中,其参与率要求达到65%;围绕实施主体性教学、接纳主体性教育思想理念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现象举办一个专题讲座;撰写一篇有关自主、尝试、创新方面的教育教学论文。
强调人本主义教育(主体性教学)的学习,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广大实验教师和教育行政的理论素养,树立主体、参与、创新的发展观。市课题组近年来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学习主体教育理论,以及学习与课题实验密切相关的目标教学理论、最优化教学思想等,向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师、教科室、教育行政先后下发了教育理论专著4000余册,录像带和VCD约40余套计370学时,编发了《教育科研通讯》、《教育名著选》、《学习尝试教学发展自主参与》等期刊和书籍资料。与此同时,市课题组到部分中小学为广大教师举办了50余场(次)的专题讲座,内容以主体性教学思想为主,辐射尝试教学、目标教学、创新教育等,听讲教师近3800余人次。
把握工作策略是推进课题研究十分重要的因素。根据各中小学校的具体存在,在活动引入方面注意了“适度低起点原则”的贯彻,分层分类引入,这一策略是务实的,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作为主体力量的角色效应,消除一些实验教师的种种顾虑,调动更多的教师自觉投入,能够起到激励作用。
“适度低起点原则”有三个因素,是指:
——研读主体性教学理论,并不要求过多地、普遍地强调对新观念、发展研究、超前学说等的探讨,而是更加注重教师对最为基本的主体性教学思想、新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学习体会,尤其是注意吸收普通的、身边的新鲜经验,研读笔记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市上提出每学期2000~4000字的参考量。
——论文撰写,作为实验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积累的一个重要方式,在相关会议上积极倡导,鼓励教师多尝试,并进行了有层次性的引导,从心得笔记开始,到经验总结,再到有一定深度的主体性教育观、教学观的论文。近年来,西昌市教育学会为强化对人本主义教育(主体性教学)的学习,举办了多届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优秀论文评选。本着质量为先、鼓励兼顾的原则,评出一、二、三等奖论文。
——课题研究,为了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实践,应该降低课题论证的难度要求,简化课题操作规范,侧重对小课题的选题和立项,并在实验中重视对教师进行过程操作的培训,同时尽可能提供研讨学习的机会。
5.坚持课题研究的微观性
研究学生,研究教学过程,都需要着眼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微观环节,累积、归纳和整理实验教师的成功经验,使之模式化,向更多的教师和学校推广。
坚持微观性,要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遇到的问题、困惑、矛盾,通过立项小课题展开研究。例如一些教学实验模块“学案课”、“章节说课”、“小小组学习”、“彝汉双语每日会话”等。注重微观课题的研究,在管理上,落实好研究计划的修订、充实、完善,以此为侧重点,提供教育书籍,开展理论研读,在实践方面加强自主管理,引入自我反思机制,使微观课题的操作步骤更加合理、有实效。
6.注重活动的组织
近年来,西昌市组织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活动,包括专题研讨会、课题报告会、赛课、说课、汇报课、举办讲座等。邀请了省内外知名学者查有梁、裴娣娜、史美华、周林、徐健(美国)、吴遂敏(新加坡)、邱学华等来西昌为教师们作专题学术报告,更多的是市内资深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举办的学术讲座,仅市上举办,片区和学校举办市上参与的这两类活动就达80余次。
资料卡
2000年3月9日,“自主参与教学研究”课题的指导专家、国内主体教育研究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在西昌市长征影剧院举行学术报告会,专题为“主体发展性教学”。报告会长达7个小时。来自凉山州内西昌、普格、德昌、冕宁等11个市县的教师、校长1100余人听课。西昌市课题组发出《发展性教学论》等讲义、书籍等资料800余册。
2001年3~6月,西昌市的南宁、川兴、礼州三个学区分别举行了“自主参与教学研究”的学案课、说课、实验示范课、研究课等活动。在三次比较大型的活动中,参与的乡(镇)学校17所,有中小学教师、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校长等550人次听课,22名实验教师分别获得西昌市、学区教办评选的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