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Rice.J.M.)的“拼字测量”实验及其结论。莱斯为辨别学生在学习上的个别差异,对20所学校的16000名学生进行拼字测量,实验坚持8年,A组学生每天用45分钟进行拼字与识字练习,B组学生每天用5分钟进行拼字与识字的练习,最终两组学生的成绩却并无太大的差异。
这些改革举措,使美国的教育测量运动于20世纪40年代初转向了教育评价。
了解教育评价的发展史,使我们知道应当如何在批判过去的基础上保留有用的部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并逐步形成现代教育评价的新思想,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教育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引起教育的发展。
4.现代教育评价的内容取向
现代教育评价思想一个最为突显的特征在于教育教学过程比较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对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的培养,关注人的心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性和有机统一性。
5.现代教育评价的一般特征
(1)经常性的考查手段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手段,实现对教育目标的考查。
它是按照教育目标,利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学生到达目标的程度进行的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与教育教学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评价过程中,教育评价与教育教学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评价过程中,教育教学目标或评价目标越清楚、越具体,教育评价的效果也就越好。
(2)具有分析、诊断的性质
它着眼的不是学生的得分或名次,而是学生在测量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诊断和分析做出进一步的指导或补救的决策。因此,教育评价有一定的连续性,要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收集资料,以便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给予帮助。
(3)综合方法的分析
教育评价力图通过学生的全部资料,对测量结果做综合性的全面分析。为收集学生各方面的情报资料,在评价方法上不限于纸笔测量,还广泛利用观察法、评定法、问卷法等其他评价技术。
(4)侧重于教学的主动性
教育评价注重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教学)目标的选择和测量结果的解释。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我评价,以增进自我了解,和自觉调整下一步的学习。
从上述教育评价的特点可以看出,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的核心问题。美国大学考试委员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并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教学目标的分类法”,把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技能的三个领域。布卢姆又在1956年发表并详细论述了教学中的认知目标,他把认知目标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类。他认为在这种阶层式的系统分类中,知识是这些连续性目标的基础,而每一高层次的能力必然包括低层次的能力,布卢姆的这个认知目标分类法在教育评价工作中一直被认为是目标分析的依据,对于评价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评价指标项的关联因素
评价指标项(items of the evaluation)是测试教育情报研究成果的具体分类,例如评价项通常区分为项目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评价项同时还是分析评定教育活动过程的展开依据,是甄别所取得绩效的价值表述。
对于有效评价策略而言,评价指标项一般有如下因素:
1.选择率
在教育情报研究报告中,所使用的情报量与该项教育活动所提供的情报总量之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例如,评价某一学校在常规教学管理条件下的学习成绩,通过学校的资料提供和教师的自我评价,所采集到的信息归类为22个信息项,评价者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调研,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最后选择了最直接关联的7个评价项,则该项评价的选择率即为7/22。
2.信息量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产生,并与价值目标指向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总量。根据信息的属性和意义域,可以区分为有效信息量、相关信息量和绝对信息量。
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相关信息量,它能够在一定意义上表征此项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价值等功能属性。
3.关联度
评价指标的关联度,主要指的是信度和效度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信度:评价项的可靠性即是体现了信息提供的准确程度,它与选择率有直接联系。可靠性取决于教育活动过程的实践性,良好的教育实践能够真正意义上推进素质教育,改善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策略,只有建立在实践第一性基础上的评价项,才是有效评价。
效度:首先,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和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措施,并非是臆造的事物。它是客观存在的,有很强的客观性,同时也具有主观的成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事物,是主客观及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辩证统一。其次,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比较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中,依据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以现代教学论的思想原理作为价值取向,采用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和方法,有计划、有选择性地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和信息,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观察客观事实,分析教学过程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所取得的结果采取技术和方法的测量,进行量和质的价值判断,从而得到客观的、对后来的教学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即是说,有效度和信度的教育评价需要遵循若干要素,应该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和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有效度的教学评价应该是价值取向、技术测量、方法策略三维度的统一。只有在保证正确的评价思想和规范的技术测量原理的前提下,把握方法策略的要素,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可能真正释放出来,所取得的价值判断才可能具有比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4.创新点
创新点指的是蕴涵在原始资料、素材、信息中的新颖成分,这些资料、素材和信息同样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而产生的,提出了新的教育学说和教学理论,包括独到的见解、假说、观点;新的课堂设计,新的教学过程的方法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更新的教学思维,更加系统完善的教学策略;新的测量技术手段,能够满足活动和评价项所要求的信息技术,包括教学软件的开发研制,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推广运用。这些,都包含有创造性的因素。
5.加工度
在教育评价过程中,关注原始资料、素材、信息的取得是重要的,对资料、素材和信息的加工却是更重要的。加工度是指对信息情报的整理、甄别,对原始情报内容加工,其形成过程就是对原始资料和素材的重新认识、再抽象、进一步内化的过程。只有经过缜密的信息加工处理,所产生的评价项才是有效的。
6.逻辑性
逻辑性即是思维过程的科学性表征,是对信息情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量度,对抽象和概括的程度,通过逻辑性处理,内化了评价结论,提高了教育评价的准确性。因此,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评价,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评价者的思维方法的逻辑性。评价策略与现实情景的适应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逻辑演绎,在推理过程中的严谨程度,都直接影响着评价过程,与价值判断和结论形成具有很大关系。
7.预见性
通过评价项的实施,对教育活动的未来走向和性质变化进行估计,包括教育活动的演变特征、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时空条件、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进行预测,进一步提出结论、观点、策略、模式、方案等预期建议。
8.人本思想的价值取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由平等思想的抬头和争取人权运动的发展,又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思想。客观形势对人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在评价方面,也从过去的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选拔优秀的目的,转为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认为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的东西及发展他们的能力,在教学组织上也越来越重视个别指导的教学。
有效教育评价取决于价值目标指向(alignments of the value objective)的确立和在评价活动中的把握。
教育活动对于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根本作用,教育活动本身意义的认识,这一价值目标的确立和追寻,就是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教育对象在经历活动过程后,行为方式与生活环境的协调性,主观认识的提高、深化程度,与客观存在的适应能力,以及在认知结构上的变化,包括认识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模式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都是价值目标的指向。
有效教育评价的价值目标取向,包括如下方面:
一是教育过程的内在价值取向,集中于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活动所带来教育内容、方法的进步,指向于教育对象——学生素质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水平的提高。在现阶段,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教育评价根本的内在价值指向。
二是基于问题解决的现实价值取向,即是活动所达成现实价值目标的情况,实现了什么,提高了多少,现实水平如何,发展状态怎样,问题症结在哪里,潜在因素有哪些,通过评价,都需要对这些不同层面的内容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
三是教育发展的策略价值取向,通过评价,被评价者的认识获得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了强化,知道哪些知识还需要巩固,深入学习,哪些学习能力还有待加强,采用的学习方法的改进,学习策略的系统化等。教师看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确了后来的教育教学过程需要添加的措施,侧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善过程、环节和具体行为,明确活动目的,优化育人过程,有序地达成目标。
确立价值目标要考虑哪些因素?价值目标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四、教育评价管理学说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导向性、过程监控性和教育作用,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一个适合学校的教育评价管理体系。
1.决策控制
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研究者尝试着把控制论的反馈思想应用于教育,成为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在此之前,关于教育评价究竟是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由于缺乏理论的说明,其认识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在引入了反馈概念控制论思想学说之后,就比较清楚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关于决策控制的又一学说,是将数学领域的策略运筹学应用到社会科学,即所谓的“决策论”(dicision theory),又称为“博弈论”。这种理论认为,对某一事件的处理,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案,人们必须在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做出抉择。做决定的人应该知道,每一方案都有几个可能的结果;每一结果至少都有一定的发生几率;每一结果又都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关于这些变量的信息越多,决定就可能做得越好。
在学校教育评价管理的应用上,把评价得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再做出最优化的教育决策与评价,这样的教育行为过程,其理论基础就是决策论。
2.标准参照测量说
1963年葛莱塞倡导使用“标准参照测量”。这种测量是以教学大纲具体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为参照标准,测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是一种新型的测量,是监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进行个别指导的工具。
1963年,卡罗尔提出熟练掌握的学习,认为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志是时间(学习所需的时间),如果能给每个学生以必要的学习时间,并经常配合使用评价测量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及时的反馈,那么90%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3.个性倾向与教学交互作用
1965年,柯龙巴奇提出了个性倾向与教学交互作用的理论(aptitude treatment interaction)。他认为,教学——包括教学的内容、方法、进度、教师的特征以及教室的环境等,应当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倾向(学生的一般能力、能力倾向、学力、认知方式和性格等各方面的特性)。如果教学方面的各有关变量能与学生的个性倾向相互配合,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是说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倾向相互配合,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倾向上的差别,给每个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事先为一班学生安排好的教学指导计划。
4.形成性评价说
1967年,斯可里温提出,除在教学前需做诊断性评价和在教学结束时做终结性评价外,还应当在教学进程中(小单元教学后)进行形成性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开放性学习状态和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标准参照测量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工具,而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最终完成熟练掌握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