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曹操的故事
44847000000008

第8章 跻身仕途

《三国志》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颍川人李瓒,是李膺的儿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东平相。对于曹操治世经国的才华,李瓒十分欣赏,这种欣赏一直持续到他临终前。临终前,他将儿子李宣等人召集在身边,说:“现在群雄四起,乱贼满天,国家即将陷入无比混乱的局面,我的儿啊,你们的性命将要如何保全啊!”说着,父子几人的手握在一起,默默流泪。李瓒接着说道:“为父平生阅人无数,认为只有一个人能够乱世为王,天下的英雄也没有一个人能比过他,他就是曹操。”

几个儿子听了感觉奇怪,父亲不但有张邈这样的朋友,而袁术更是他们的外亲,父亲何以要说到曹操呢?李瓒继续说:“虽然张邈是我平生至交,也有大军在手,北方还有袁术可以接纳你们,但是,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两个人都不可以去投靠,只有投靠曹操,才能保全性命!”犹豫之下,几个儿子还是遵从了父亲的遗命,投靠了曹操。果然,后来袁术溃败,张邈被杀,这几人却在乱世之中保全了性命。

不仅是李瓒预见到了曹操的杰出成就,在曹操尚未走入仕途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预见到了他颇有作为的一生。

这其中要属何颙对曹操的赏识最早了,这个人不但学识渊博,也非常具有政治头脑,在当时非常有名气,能得到他赏识的人并不多。但是,他见到曹操,和他交谈一番之后,却从内心发出了感叹:“天下动乱,汉王朝不久也将要灭亡,此时正是天下英雄辈出的时代,但是我何颙已经老了,以后能安定天下的豪杰,必是我眼前这位年轻人。”

此时曹操还二十岁不到,陡然听到这一番话,难免觉得有些承受不起,但是从此他便将这句话记在心里,以此鞭策自己的言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曹操见到了桥玄,桥玄当时在清议界非常有名气,他自己本身也是个传奇人物,所以人们都很敬重他。曹操想不到自己会有幸见到他,欣喜之余,他连拜三拜,表示尊重。

这时候的曹操在别人眼里,还只是一个公子哥,天下也没有几个人认识他,所以见面之初,桥玄对他也没有太在意。

既然得见高人,请客、吃饭、喝酒是少不了的,当下,曹操便热情地邀请桥玄到曹府一坐。

曹操的曾祖父、祖父都是以德行闻名天下的人物,所以桥玄也没有推辞,来到了曹府。

酒过三巡之后,桥玄和曹操谈起了天下大事,令桥玄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年轻的曹操居然字字珠玑,句句精妙,他毕生阅人无数,经历丰富,未曾想今日在此遇到一个如此年轻的后生豪杰,他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握住曹操的手,激动地说:“天下即将发生大变,如果没有具备经邦济世才能的人来平息这场大变,天下苍生不知道要生灵涂炭到什么时候,我虽然已经老了,却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想现在遇到了你,我就不用愁了,因为你就是那个可以治国安邦的惊世之才!”

得到如此之高的赞赏,一时间曹操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但是,曹操生性冷静,片刻的激动过后,他握住桥玄的手,道:“感谢桥大人如此看得起我!”

桥玄脸上带着微笑,道:“老朽不但看的起你,还要将妻子女儿托付给你。”

见曹操闻言面带惊奇,桥玄接着说道:“我已经老了,而天下大乱之势将起,我恐怕无力保护妻子女儿,所以要将她们托付给你,以求周全她们的性命。”

初次见面,桥玄就能将如此重担托付给自己,可见他对自己信任之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面对这种信任,曹操又岂能辜负,当即他便冲桥玄拜倒在地:“承蒙桥大人厚爱,孟德定当不负重托。”

桥玄受了他这一拜,哈哈笑了起来。

“阿瞒,”桥玄亲切地叫着,“想要闻名于天下,光有我赏识你是不够的。”

曹操认真地看着他,对于桥玄的教海,他无不洗耳恭听。

“你去找许劭,如果能得到他的赏识,对你以后会有大大的帮助。”桥玄肯定地说。

曹操知道许劭,他的才华闻名天下,却不肯应召出来做官。凡是经过他举荐的人,都在当时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就,所以当时的人们都把他和太原的郭泰作为首领人物。

汉代的时候还没有科举,朝廷取士用人,主要来自公府的征召和地方的察举。一个人如果想做官,又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官,主要是依据地方上名士对自己的评定是好是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舆论方面的鉴定,而这个舆论不是张三李四说了算的,必须要如桥玄、许劭这样的名人鉴定,才能被认可。

曹操身怀抱负,对于这种形势,同样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所以对桥玄的建议,曹操非常看重。

桥玄还告诉他:“许劭常在每月的初一,对本乡有些名气的人物进行评定,所以你要趁那时去!”说着,他让仆人送上笔墨,当即便为曹操写了一封推荐信:“拿着我的推荐信去,许劭应该很快会给你一个评价!”

曹操如获至宝,再一次拜过桥玄。

得到桥玄指点的曹操算准日子后,便往许劭的住处赶去。为了表示对他的敬重,曹操准备了很多珍贵的礼物。当他赶到许劭的住处时,正好是月初,许劭正准备给百里之中的人物做出评价。

曹操不敢有丝毫懈怠,将桥玄的推荐信投递到了许劭府上,并且将自己带来的礼物送进了许府。

许劭看了看推荐信,又看了一眼曹操带来的礼物,满脸不屑地说道:“曹操家世显赫,哪里还用得着我一介草夫来做评判!”说完,他走进自己的书房,谢绝会客。

曹操虽碰了一鼻子灰,却并不灰心,他依旧等待在许府门前,等待许劭的评判。

就这样,他在许府门前站了一天一夜。许劭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其实他心中也十分矛盾,曹操的才能他有所耳闻,但其顽劣的性格也为他熟知,看看桥玄的介绍信里,将曹操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还准备将妻子儿女托付给此人,许劭不禁有些困惑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天一夜,曹操还是坚持在许府门口等候,尽管许劭一再派下人告诉曹操,说初一已过,要想得到评议,需下个月初一再来,但曹操却道:“许公忙碌,我可以理解,只怕许公忽然对我有所评价,我却不在,所以还是守候在这里比较好。”于是,曹操又在此地等待了几天,许劭终于被曹操的柄性所打动,便吩咐下人叫他进屋说话。

曹操进得书房中来,先给许劭行了一个大礼。

许劭眯着眼睛看了他一小会儿,道:“你应该知道,我并不想给你什么评议,你为何还站在门口不走?”

曹操笑道:“亏得我站在门口不走,现在许公不是要给我下评议了吗?”

许劭淡淡一笑,道:“你真想听我对你的评议?也不管是好是坏?”

曹操听了这话,心中一“咯噔”,如果许劭真说出什么坏话来,那该如何是好,但是,他的担心却丝毫不在脸上显露,他依旧笑道:“能够得到许公的评议,是我曹孟德三生有幸,我高兴还来不及,别的没有什么多想!”

但是,曹操心中那点小算盘怎能逃过许劭的眼睛,他知道自己有桥玄的推荐信,我不可能给他坏评,还故意说这样的话来激将老夫,好一个口是心非。虽然心中有怒,但许劭没有表露,招呼曹操坐下后,一字一句对他说着:“我对你的评价是——天下太平之时,你是一个治理天下的能臣,天下一旦大乱,你就是乱世之中的大奸雄!”说完,许劭大手一挥:“我说完了,你去吧!”

曹操走出许府,还一直在体味着刚才那句话,虽然年少的他还不能十分理解,但是“能臣和奸雄”这个两个词语让他感觉到一点,那就是许劭对自己的才能也非常地欣赏,想到这里,曹操又无比高兴起来。

事实上,得到桥玄、许劭两位名士的推荐,曹操在仕途上,走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