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曹操的故事
44847000000001

第1章 显赫家世

曹操,公元155年出生于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字孟德。和大多数小孩儿一样,曹操也有一个乳名,叫做阿瞒。

曹操的曾祖父名叫曹节,字元伟,是一个品德非常高尚的人。有一次邻居家丟了一头猪崽,几番寻找之下,他们发现曹节家有头猪和自家丟失的那头非常像,于是他们认定是自己家的猪跑到曹节家来了,一定要赶回去。

曹节在一旁看着,既不和他们理论,也不阻拦他们,而是微笑着让他们牵走了那头猪。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丟失猪崽的那户人家跑来了一头猪,正是前几天丢失的那头。这回他们全家人都知道错怪了曹节,羞悔之下,他们将猪崽还给了曹节家。

曹节依旧是微笑着领回了本属于自己的猪,没有责怪他们。

不久,这件事便传遍了乡间邻里,大家对曹节这种宽厚待人的品德交口称赞,并且引以为荣。

曹节共有四个儿子:按长幼次序排列,他们的名字分别为伯兴、仲兴、叔兴、季兴,其中季兴就是曹腾,也就是曹操的祖父。

曹腾很小就进入了皇宫任黄门从官,就是皇宫中的小太监。永宁元年(公元120年),邓太后下诏在年龄小的黄门从官中选择一个人在皇太子身边做侍读,此人要性格温和、谨慎。

几番商讨之后,曹腾幸运地被选中了。聪明伶倒的曹腾深得皇太子喜欢,渐渐地,宫中安排给他的饮食与一般的太监、宫女开始有所区别,而皇上、太子也经常拿些稀罕玩意儿赏賜给他。

公元126年,太子继承王位,称顺帝。曹腾因为其杰出表现,由小黄门升迁至中常侍大长秋。

曹腾在宫中为官三十多年,前后侍奉过四位皇帝,工作上从没有过失误。不仅如此,曹腾还非常善于给朝廷推荐贤能之士,他所推荐的人,如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之后都位至公卿,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和父亲曹节一样,曹腾的种种美德也为大家所称颂。但是,身为皇上身边的红人,总免不了有些人要嫉妒生事。

有一次,蜀郡太守通过计吏给曹腾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自己对曹腾高尚品德的尊敬,然而,这件事却被益州刺史种嵩发现。种嵩一直嫉妒曹腾的声望和地位,苦于抓不到他的把柄,也只好将这种嫉妒藏在心里。

现在可巧有了一个机会,于是他派人在函谷关搜获了蜀郡太守给曹腾的信函。看过信中所写内容之后,他便上书朝廷,将太守和曹腾一并告发,认为曹腾身为内臣却私自与外任官员交结,有违职责,请朝廷免其官职,治其罪责。

内臣与外任官员相交,历来为皇室禁忌,本来这只是一封普通的问候信,现在被这样编造一番,倒成为曹腾失职的证据了。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亲自为曹腾做了辩解,说:“信是从外边发过来给曹腾的,曹腾并没有发信出去,怎么能说是与外任官员交往呢?这件事曹腾并没有什么过错。”

于是种暠的上书给压了下来。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种暠不禁忧心忡忡,如果曹腾追究他诬告,那么他不但前途不保,更有可能连累家人。但是,曹腾和他的父亲一样,并没有得理不饶人,反过来还经常在人前称赞种暠,认为种暠能够尽职尽责,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也是百姓之福。

久而久之,这样的赞美传到了种暠的耳朵里,他不禁羞愧难当,从心底里佩服曹腾的这种美德。以至于当他官职升为司徒时,他还跟人说:“我之所以能够升到三公的职位,完全是曹腾的恩德!”

从此,曹腾以德报怨、性情高洁的品格为人们广为传颂,受到了大家广泛的爱戴。

公元147年桓帝即位,这时的曹腾不仅是先帝旧臣,更以忠孝仁义美名天下,为了褒奖曹腾,桓帝将他封为费亭侯,并加位特进,曹氏一族,由此成为富贵的官宦人家。

为了家族延续,曹腾收养了一名养子,即曹操的父亲曹嵩。

曹嵩,字巨高,有史料记栽,他是夏侯氏过继给曹腾的,说起夏侯氏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曹操的一员大将——夏侯惇,这个夏侯氏就是他的叔叔。

曹嵩本身也是一个性格纯良的孩子,在曹腾的悉心教导下,更显仁义忠厚,本事也不小。年轻的时候做过司隶校尉,分内之事,无不尽责用心,到汉灵帝即位的时候,又被提升为大司农、大鸿胪,官至太尉,大大超过了自己的父亲曹腾,到他这一代,他是曹家官位最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