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44839400000008

第8章 消化系统疾病(1)

§§§第一节口炎

口炎是以口颊、唇舌、齿龈、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灼热疼痛,或伴发热、流涎等特征的一种口腔疾患。多由细菌、病毒、螺旋体等感染所致。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洁等为常见诱发因素。临床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咽峡炎、溃疡性口炎等。本病以婴幼儿多见,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临床既可单独发生,亦可伴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维生素C等缺乏时。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体质虚弱者,口炎可反复发生,迁延难愈。本病属于中医学“口疮”的范畴。溃疡只发生于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若满口糜烂,色红疼痛者,则称为口糜。

诊断要点

1有喂养不当,过食炙煿厚味,或有外感发热的病史。

2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黏膜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点,大小不等,甚则满口糜腐,疼痛流涎,可伴发热或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

3血象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偏高或正常。

辨治原则

辨证应首先分清实火、虚火;继而辨轻重。凡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尿黄便干者,多属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兼有神疲、颧红者,多为虚证。以心火偏盛为主者,舌体溃疡较多。以脾胃积热为主者,口颊黏膜、上腭、齿龈、口唇等处溃疡较多。轻证者,一般发热不高,纳食稍差,精神尚好,口疮浅、小、少,愈合快。重证者,发热高,精神萎靡,影响进食,口疮深、大,遍布满口,愈合迟,甚则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治疗以清热降火为基本法则。实证以清热解毒泻火为主;虚证以滋阴降火为主。在内治的同时,应配合口腔局部治疗,可增加疗效,促进溃疡病灶愈合。

处方

1风热乘脾证:口唇、颊内、齿龈、上腭等处出现疱疹、溃疡,周围黏膜焮红,灼热疼痛,流涎拒食,伴发热、恶风,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治宜疏风泻火,清热解毒。

基本处方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0g,连翘10g,板蓝根10g,薄荷6g(后下),牛蒡子10g,黄芩10g,荆芥10g,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功劳去火片: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乘脾证。

(2)瓜霜退热灵: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乘脾证。

(3)板蓝根冲剂:每次3~10g,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乘脾证。

(4)银翘解毒片: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乘脾证。

(5)清开灵冲剂:每次3~10g,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乘脾证。

2脾胃积热证:颊内、齿龈、上腭、唇角等处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周围黏膜红赤灼热,疼痛拒食,烦躁流涎,面赤唇红,或伴身热、口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紫滞。治宜清热解毒,泻火通腑。

基本处方凉膈散加减。黄芩10g,连翘10g,栀子6g,生大黄5g(后下),生石膏20g(先煎),竹叶10g,莱菔子10g,薄荷6g(后下),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金银花15g,野菊花10g,蒲公英15g,马齿苋10g,甘草5g。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温服。用于脾胃积热证。

(2)小儿化毒散:每次0.6g,每日1~2次,;3岁小儿酌减。口服。用于脾胃积热证。

(3)黄栀花口服液:每次5~1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脾胃积热证。

3心火上炎证:口舌溃疡或糜烂,舌尖边较多,周围黏膜红赤灼热,疼痛烦躁,啼哭,面赤口渴,或伴发热,小便短赤,舌尖红赤,苔薄黄,脉细数或指纹紫。治宜清心泻火,凉血解毒。

基本处方泻心导赤散加减。黄连3g,生地10g,竹叶10g,木通6g,灯心草2g,连翘10g,决明子10g,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生石膏30g(先煎),芦根30g,大青叶20g,生地10g,玄参10g,赤芍10g,丹皮10g,生甘草5g。每日1剂,加水煎服,分2~3次服。用于心火上炎证。

(2)牛黄解毒片:每次1片,每日2~3次。口服。用于心火上炎证。

(3)冰硼散、锡类散、青黛散、紫金锭、珠黄散、西瓜霜喷剂。任选1种,每次适量,搽涂患处,每日3~4次。用于实证口疮,上三证均可选用。

4虚火上浮证:口腔溃疡稀散或糜烂,周围色红不著,疼痛不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颧红,盗汗口干,手足心热,大便偏干,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或指纹淡紫。治宜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基本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10g,山茱萸10g,山药10g,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牛膝10g,当归10g,肉桂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六味地黄丸:每次3g,每日3次。口服。用于虚火上浮证。(2)知柏地黄丸:每次3g,每日3次。口服。用于虚火上浮证。(3)养阴生肌散:取适量涂敷患处,每日3次。用于虚火上浮证。(4)柳花散:黄柏9g,青黛9g,肉桂9g,冰片0.5g。共研细末,涂口内患处。每日3~4次。用于虚火上浮证。

(5)吴茱萸10g,清半夏10g,共研极细末过筛,用蛋清调成糊状,外敷患儿足心,纱布包裹,睡前使用,次日取下。用于虚火上浮证。

(6)细辛末2.5g,与适量小麦粉用温水调成黏稠饼状,直径3~4cm,厚度0.5cm,直接敷于肚脐上,可用塑料薄膜及纱布贴膏固定。早晚各换1次,3日为1个疗程。用于虚火上浮证。

警示

1发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高热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美林、泰诺林等。对于明显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敏感抗生素。

2避免粗硬食品,不宜太热、太咸。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第二节鹅口疮

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的一种口腔疾患,病原菌系白色念珠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新生儿以及久病体弱的婴幼儿。症状一般较轻,如果治疗及时,预后良好;若患儿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或治疗不当,白屑可向消化道、呼吸道甚至全身蔓延,引起痰鸣,或呼吸不利,或吮乳不利,严重者危及生命。本病中医学亦称鹅口疮。因其口内色白如雪,又名“雪口”。

诊断要点

1多见于初生婴儿,久病体弱婴幼儿,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素或糖皮质激素患儿。

2舌上、颊内黏膜、牙龈或上腭部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处蔓延,影响吸吮与呼吸,偶可累及气管、食管及肠道等部位。

3取白屑少许涂片,加1%氢氧化钠液一滴,置显微镜下,可见白色念珠菌芽孢及菌丝。

辨治原则

鹅口疮的辨证,重在根据起病时间、病程长短、白屑多少的特点辨别病情轻重虚实。凡病程短,口腔白屑堆积,周围焮红,烦躁多啼,便干尿黄,舌红者,属心脾积热之实证。病程长,口腔白屑散在,周围不红,形瘦颧红,手足心热,舌光红少苔者,多属虚火上浮之虚证。鹅口疮轻证,除口腔舌上出现白屑外,并无其他症状。重证,白屑可蔓延至鼻腔、咽喉、食道,甚至白屑叠叠,壅塞气道,妨碍吮乳,啼哭不止。若见脸色苍白或发灰,呼吸急促,哭声不出者,为危重证候。本病治疗应以清热泻火为主。实证者治以清泄心脾积热;虚证者治以滋肾养阴降火。轻症可采用局部药物外治疗法,重症则应内治、外治兼施,方可提高疗效。

处方

1心脾积热证:口腔舌面满布白屑,周围黏膜红赤较甚,面赤,唇红,烦躁不宁,或伴发热、吮乳多啼,口干或渴,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紫滞。治宜清心泻脾。

基本处方清热泻脾散加减。黄芩6g,栀子6g,黄连1g,石膏15g(先煎),生地10g,竹叶6g,灯心草2g,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银连汤:银花5g,灯芯草2g,黄芩3g,黄连1g,薄荷3g(后下),枳壳2g。加水煎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2)土牛膝根15g,生大黄3g(后下),莱菔子10g,生甘草3g,绿豆30g。每日1剂,煎汤取汁,频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3)板蓝根8g,薄荷3g(后下),生山栀3g,黄柏5g,生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4)导赤丹:每次3g,每日2次。口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5)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每次5~10ml,每日2~3次。口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6)五福化毒丹:每次2~3g,每日3次。口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7)银花10g,川黄连2g,生大黄3g(后下),焦山楂10g,生甘草5g。煎汤。每日拭口3~5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8)生石膏2.5g,硼砂2.5g,青黛1g,黄连1g,乳香1g,没药1g,冰片0.3g。共研细末,瓶装备用。每用少许,涂患处,每日4~5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9)先以黄连、甘草(各等量)煎汤,或野蔷薇露拭口,再以冰硼散调蜂蜜成糊状,搽口舌患处。用于心脾积热证。

(10)青连散:青黛15g,黄连9g,朱砂4.5g。共研细末。清洁口腔后涂于患处,每日3~4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11)冰硼散、锡类散、青黛散、紫金锭、珠黄散、西瓜霜喷剂。任选1种,每次适量,搽涂患处,每日3~4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2虚火上浮证:口腔舌上白屑稀散,周围黏膜红晕不著,形体消瘦,颧红盗汗,手足心热,口干不渴,可伴低热,虚烦不宁,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或指纹淡紫。治宜滋阴降火。

基本处方知柏地黄丸加味。知母6g,黄柏6g,熟地6g,山茱萸6g,山药10g,茯苓10g,丹皮6g,泽泻10g,牛膝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知柏地黄丸:每次3g,每日3次。口服。用于虚火上浮证。(2)养肌生肌散:每次适量,涂敷患处,每日3~4次。用于虚火上浮证。

(3)黄柏9g,青黛9g,肉桂9g,冰片0.5g。共研细末,涂口内患处。每日3~4次。用于虚火上浮证。

警示

禁止滥用抗生素,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患儿口腔黏膜白屑堆积,上下蔓延,影响吞咽或呼吸困难,应立即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治疗。

§§§第三节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症的综合征。临床上以大便次数、数量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夏秋季节较多,且往往引起流行。本病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由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和“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且腹泻易于耗伤气液,故常可发生伤阴、伤阳等变证;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本病属中医学“泄泻”范畴。

诊断要点

1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感受外邪等病史。

2大便次数增多,1日数次或10次以上,数量显著增加。大便性状稀薄,可如稀糊、稀溏或蛋花汤样,或夹少量黏液,重者大便如水下注。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重症泄泻,呕吐严重,可见小便短小,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眼窝、囟门凹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部胀满,四肢逆冷等。

3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大便病原学检查,可有轮状病毒等病毒检测阳性,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培养阳性。

辨治原则

辨证重在辨常证变证、伤阴伤阳、寒热虚实。泻下急迫,粪便黄褐而臭,或见少许黏液,肛门红赤者为湿热;大便清稀如水,夹有泡沫,臭气不著,肠鸣腹痛者为风寒;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为伤食;大便时泻时止,粪质稀糊,色淡不臭,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者为脾虚;食入即泻,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者为脾肾阳虚。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邪实者,以祛邪为主,或清肠化湿,或祛风散寒,或消食导滞;正虚者,以扶正为要,或健脾益气,或温补脾肾。

处方

1风寒泻:大便次数多,泻下清稀多泡沫,色淡黄,腹痛肠鸣,辘辘有声,喜按喜暖,常伴鼻塞流清涕,微恶风寒,或有发热,唇舌色淡,舌苔薄白或腻,脉象浮紧,指纹淡红。治宜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基本处方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0g,苏叶6g,防风6g,姜半夏6g,陈皮6g,茯苓10g,炒苍术6g,煨木香6g,焦山楂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藿香正气液:每次5~10ml,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寒泻。

(2)纯阳正气丸:每次1岁以内0.5g,每日2次;1~3岁1g,每日3次;3~7岁1.5g,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寒泻。

(3)泻定胶囊:每次1岁以内1粒,1~3岁2粒,3岁以上3粒,每日4次,疗程5天。口服。用于风寒泻。

(4)止泻散:川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淡干姜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日3次,装入纱布小袋,覆于脐上,外用绷带固定。用于风寒泻。

2湿热泻:起病急骤,泻势急迫,便下稀薄,或如水样,色黄而气味秽臭,或夹黏液,肛门灼红,发热烦闹,口渴喜饮,腹痛阵作,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指纹紫滞。治宜清肠化湿,和中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