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44839400000021

第21章 泌尿系统疾病(1)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5~14岁多见,小于2岁少见,男女之比约为2暶1,南方以夏秋之季为多,北方以冬春之季为多。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形成,绝大多数的病例为感染A族毬溶血性链球菌后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发病机制为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学说。光镜下肾小球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增生性炎症及渗出性病变是其主要病理特征。本病大部分预后良好,95%病例能完全恢复,小于5%的病例可有持续尿异常,死亡病例在1%以下,主要死因是急性肾衰竭。本病属于中医学“水肿、“尿血范畴。

诊断要点

1发病前1~2周常有呼吸道感染史或3周前有皮肤感染史。

2初起常为双眼睑水肿,重者延及下肢、全身。多数小儿尿量减少,伴尿色加深,部分为肉眼血尿,色如洗肉水样。约2/3病例血压轻度至中度升高。部分重症患儿早期可出现急性循环充血和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症象。

3尿常规检查为血尿,尿沉渣所见红细胞属肾小球性的变形红细胞,并可见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管型,可伴有轻度或中度蛋白尿,绝大多数24小时尿蛋白少于1g,浓度常为300~1000mg/L。急性期尿中白细胞可增多,血沉增快,尿血时可有轻度贫血。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升高,血清总补体、C3、C4下降。

辨治原则

首辨虚实,急性期多为邪盛正实,恢复期多为正虚邪少。本病因外感风邪、湿热、疮毒,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重症可致邪陷心肝、水凌心肺、水毒内闭等变证。急性期以水肿为主者,多以宣肺利水或运脾渗湿为主;以血尿为主者,以清利湿热,凉血止血为主。恢复期则以扶正祛邪为要,并根据正虚与余邪孰多孰少,确定补虚与祛邪的比重。但本病治疗不可过早温补,以免留邪。需掌握补虚不助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

处方

1风水相搏证:急起头面眼睑水肿,并迅速波及全身,皮肤光亮,按之凹陷,随手而起,尿少而赤,微恶风寒或伴发热,口干或渴,咽喉肿痛,咳嗽鼻塞,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治宜疏风宣肺,利水消肿。

基本处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减。麻黄5g,桂枝6g,连翘10g,杏仁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5g(包煎),甘草3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银翘散合玄麦甘桔汤加减:银花10g,连翘10g,牛蒡子10g,荆芥6g,射干6g,蝉衣6g,玄参10g,麦冬10g,桔梗5g,甘草5g。加水煎服。用于风水相搏证有咽喉肿痛者。

(2)防风通圣散加味:防风10g,荆芥6g,连翘10g,麻黄5g,川芎6g,当归6g,大黄5g(后下),石膏20g(先煎),黄芩6g,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风水相搏证见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表里俱实者。

(3)越婢加术汤加味:麻黄5g,石膏20g(先煎),生姜9g,甘草6g,白术12g,大枣5枚。加水煎服。用于风水相搏证外寒里热者。

(4)麻黄汤加味:麻黄5g,桂枝6g,杏仁10g,陈皮10g,茯苓皮10g,泽泻10g,防风6g,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风水相搏证偏于风寒者。

(5)肾炎解热片:每次4~5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水相搏证偏于风热者。

2湿热内侵证:头面肢体水肿或轻或重,小便短赤,头身困重,脘闷纳呆,口苦口黏,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近期常有疮毒史。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消肿。

基本处方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栀子6g,猪苓10g,淡竹叶6g,小蓟15g,蒲黄15g(包煎)。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白花蛇舌草、白茅根、车前草、珍珠草、玉米须各15~30g。加水煎服。用于湿热内侵证。

(2)三仁汤加减:杏仁10g,白豆蔻仁3g,薏苡仁15g,猪苓10g,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滑石12g(包煎),通草3g,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湿热内侵证湿重于热者。

(3)甘露消毒丹加减:滑石12g(包煎),黄芩6g,茵陈15g,连翘10g,白豆蔻3g,射干5g,大蓟15g,小蓟15g,白茅根15g。加水煎服。用于湿热内侵证热重于湿者。

(4)四妙丸加味:黄柏6g,牛膝10g,苍术10g,薏苡仁15g,瞿麦15g,车前草15g。加水煎服。用于湿热内侵证湿重于热者。

(5)黄葵胶囊: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湿热内侵证。

(6)肾炎安颗粒:每次5~10g,每日3次。口服。用于湿热内侵证。

(7)肾宁散胶囊:每次10粒,早晚(空腹)各1次。用白茅根30g煎水冲服。用于湿热内侵证。

3阴虚邪恋证:浮肿消退,乏力头晕,手足心热,腰酸盗汗,或有反复咽红,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阴补肾,兼清余热。

基本处方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0g,黄柏6g,生地黄10g,山药10g,丹皮10g,山茱萸10g,茯苓10g,泽泻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麦味地黄丸:麦冬10g,五味子8g,知母10g,黄柏6g,生地黄10g,山药10g,丹皮10g,山茱萸10g,茯苓10g,泽泻10g。加水煎服。用于阴虚邪恋证偏于肺肾阴虚者。

(2)六味地黄片:每次6岁以下1片,7~10岁2片,11~14岁3~4片,每日2次。口服。用于阴虚邪恋证偏于肾阴亏虚者。

(3)知柏地黄丸(浓缩丸):每次6岁以下1~4丸,7岁以上5~8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阴虚邪恋证偏于阴虚火旺者。

(4)二至丸:每次6岁以下2g,7~9岁3g,10~14岁4g,每日2~3次。口服。用于阴虚邪恋证偏于肾阴亏虚者。

(5)肾炎灵胶囊:每次2~3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阴虚邪恋证偏于肾阴亏虚者。

(6)百灵胶囊:每次2~3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阴虚邪恋证偏于肾阴亏虚者。

(7)至灵胶囊:每次2~3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阴虚邪恋证偏于肾阴亏虚者。

(8)金水宝:每次2~3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阴虚邪恋证偏于肾阴亏虚者。

4气虚邪恋证:身倦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自汗出,易于感冒,伴或不伴有轻度水肿,舌淡红,苔白,脉缓。治宜健脾益气,兼化湿浊。

基本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g,白术10g,黄芪15g,茯苓10g,山药10g,陈皮6g,扁豆15g,薏苡仁15g,益母草15g,甘草3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防己黄芪汤:防己10g,黄芪15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5g,生姜5片,大枣5枚。加水煎服。用于肺脾气虚证。

(2)肾炎舒片:每次1~3岁2片,4~6岁3片,7~9岁4片,10~14岁5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肺肾气虚者。

(3)肾炎平颗粒:每次5~10g,每日2次。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肺肾气虚者。

(4)健肾片:每次1~3岁2片,4~6岁3片,7~9岁4片,10~14岁5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肺肾气虚者。

(5)黄芪颗粒:每次10g,每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肺肾气虚者。

(6)肾炎温阳片:每次1~3岁2片,4~6岁3片,7~9岁4片,10~14岁5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肾阳虚者。

(7)槐杞黄颗粒:每次1~5岁半包,6~14岁1包,每日2次。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气阴虚者。

(8)肾炎消肿片:每次1~3岁2片,4~6岁3片,7~9岁4片,10~14岁5片,每日3次。20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3个疗程。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脾肾气虚者。

(9)玉屏风口服液:每次6岁以下5ml,7岁以上1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肺气虚弱者。

(10)黄芪口服液:每次6岁以下5ml,7岁以上1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肺气虚弱者。

(11)参苓白术丸:每次3g,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肺脾虚弱者。

(12)参芪地黄丸:每次4g,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脾肾气虚者。

(13)肾炎康复片:每次1~3岁2片,4~6岁3片,7~9岁4片,10~14岁5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虚邪恋证偏于脾肾气虚者。

警示

1急性期患儿高血压、肉眼血尿明显者,应卧床休息,待血压平稳、肉眼血尿消失,方可增加活动量。如并发高血压脑病、急性循环充血状态或心衰、急性肾功能衰竭者,需配合西药进行急救治疗。如中医辨证为邪陷心肝,水凌心肺,水毒内闭等变证,可参照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处方用药。

2对患有呼吸道感染、皮肤湿疮者,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对于水肿严重、小便量少者,可选用速尿、双氢克尿噻等利尿消肿;对于高血压者,可选开搏通、硝苯地平、利血平等进行降压治疗。此外,还应注意有无酸碱平衡失调,并给予相应治疗。水肿、高血压严重者,要限制钠的摄入量,适当控制饮水量。

§§§第二节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本病病程长,呈慢性进展性过程。大多起病隐匿,临床上以轻度贫血,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表现。本病小儿较为少见,治疗较困难,已出现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最终将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本病多属中医学“水肿,“虚劳等范畴。

诊断要点

1部分患儿有急性肾炎等肾小球疾病病史。病程超过一年以上的,大部分无明显病史,仅在体检时偶尔发现,或以非特异性症状就诊从而确诊本病。

2起病缓慢,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尔发现水肿、高血压、贫血和蛋白尿。一般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眼睑轻度水肿,食欲不振,易感疲乏,发育营养较差。肾病型可有严重水肿。

3尿检蛋白阳性,红细胞常在3~5个/HP以上。尿相位差检查(MDI)红细胞计数每毫升可达1万个以上。晚期尿渗透压偏低。贫血,血沉加快,血浆总蛋白降低,出现酸中毒少尿时,血钾、磷可升高。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等。

辨治原则

辨证以阴阳气血为纲,分清标本虚实。本病以阴水为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肺脾肾虚弱及气血阴阳不足,标实为外感、湿热、湿浊、瘀血。治疗以温化为主。但当水湿壅滞较重,不祛其水湿,则阳气难以恢复,应按“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以祛水湿为主,或标本同治。水肿消退后,固本补虚,以巩固疗效。

处方

1脾肾气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轻度浮肿,多于劳累或感冒后加重,腰膝酸痛,头晕乏力,纳少便溏,小便短少,舌淡或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宜健脾补肾,佐以渗湿消肿。

基本处方益气补肾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0g,熟地10g,补骨脂6g,麦冬10g,五味子6g,防风6g,白术10g,川芎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异功散加味:党参10g,白术10g,山药10g,茯苓10g,泽泻10g,陈皮6g,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脾肾气虚证偏于脾气虚弱者。

(2)加味二仙汤:仙茅10g,仙灵脾10g,当归10g,知母10g,巴戟天10g,黄柏6g,枸杞子10g,五味子10g,菟丝子10g,覆盆子10g。加水煎服。用于脾肾气虚证偏于阳虚者。

(3)参芪地黄汤:党参10g,黄芪15g,生地10g,丹皮10g,泽泻10g,山药10g,茯苓10g,山萸肉10g。加水煎服。用于脾肾气虚证。

(4)肾炎康复片:每次3~6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脾肾气虚证。

(5)参苓白术散(丸、片、口服液):丸剂:每次6岁以下2g,7~9岁4g,10~14岁6g,每日2次。片剂:每次1~3岁1片,4~6岁2~3片,7~9岁4~6片,10~14岁7~10片,每日2次。口服液:每次6岁以下5ml,7岁以上10ml,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肾气虚证偏于脾气虚弱者。

2脾肾阳虚证: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精神萎靡,四肢清冷,脘腹胀满,甚或伴胸水、腹水,尿少而咳逆上气,不能平卧,舌淡胖嫩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而弱。治宜温阳利水,以消阴翳。

基本处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红参6g(另炖),制附子6g(先煎),生黄芪20g,茯苓15g,白术10g,白芍10g,桂枝6g,生姜6g,猪苓10g,泽泻10g。加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