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轻松看透经济,实现你的财富自由
44836200000035

第35章 保险———做“上帝”并不那么轻松(3)

有人说人生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活得太久,以至于积蓄都花完了,可人还活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必须早作打算。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养老呢?

有人说:养儿防老。这也叫“家庭养老”。这种养老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充当了人们养老的主要方式,直至今日,在东方国家依然非常盛行,也证明十分有效。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生活尊严,尤其在西方,家庭养老逐渐显得不那么令人满意。

有人说:买房养老。这是一种被证明十分明智的投资养老方式,尤其在新崛起的国家,不动产可以很好地抵抗通货膨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房价不断走高,你的财富就像坐上了一条船,水涨船高。但是,这种养老方式只有对那些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拥有多余房产的人才有意义。因此,买房养老解决不了全社会的问题。

有人说:办企业或者投资养老。就全社会来讲,能在商海游刃有余,能在证券市场投资稳赚不赔的人真是凤毛麟角。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现代社会大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呢?人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了保险业。但是它可行吗?有人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每个人存了养老保险,最终都要在年老的时候拿回去,保险公司赚不了什么钱;

第二,人退休后要活得有尊严,退休金就不能少,这需要保险公司让保费投资的回报率要跑过通货膨胀,那升值压力多大呀!

第三,现在的人越活越长,领取退休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那保险公司还不赔死?!

这些问题问得很有水平,我们来逐一分析它。

第一,在商业养老领域,养老金的多少与自己交的保费直接挂钩,因此,投保人晚年过得体面不体面,可以归咎于投保人年轻时交的保费多不多,怪不着保险公司。

第二,很多年轻人从青年时代就开始投资养老保险。假如从25岁开始投入,到60岁退休,应该交足了35年。而如今平均寿命按80岁计算,也只能领取20年。也就是说,投保人存钱的时间要远远长于领钱的时间。注意呀,是平均年龄,有人活得长,有人活得短。活得长的人可以用活得短的人的钱,因此,大家要努力活着呀!

第三,尽管货币在贬值(通货膨胀),但有一种东西却可以对冲(对抗)它,那就是股票。由于股票在不停地过手,企业的价值也在不断用新的货币购买力衡量,因此,股价整体来讲一定是上升的。现在,市面上就有“变额年金”和“股票指数年金”等基于股票市场保值的养老保险。这里必须强调,股票市场一定是有效监管的正常股市。另外,还可以依靠投资银行(公司)使保费升值。

第四,养老问题涉及民生和稳定,政府一定要支持。因此,发达国家政府对于养老储蓄账户给予税收优惠:其投资收益免缴所得税,直到领取的时候才征税。可以想象,经过几十年复利积累(利滚利),数量那是相当可观。

综上所述,年金的支付来源有三个:第一是投保人的保费;第二是早死的,没领完年金的人(人死了,钱没花完);第三是投资回报和利息;再加上税收优惠。

就保险原则分析:第一,社会上的需求多;第二,投保人越是意外早死越省钱;第三,损失是可以计算的;第四,越是遇到灾难,人死得越多越省钱;第五,平均寿命说明损失概率可以预测;第六,一般人不了解通货膨胀的神奇效果,在看到几十年后自己的退休金数量时,都会感到欣喜若狂,因此,产品有吸引力。

因此,养老保险不但可以做,而且是很好的保险业务。

现在市面上有定额年金、变额年金和股票指数年金三种;支付方式有含本金、不含本金等方式;其投保方式也有长期缴费、定期缴费、一次性缴费等选择;领取方式有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等方式。需要投保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最好掌握一些金融知识,免得被忽悠了。

健康保险的风险

谈完了生前身后事,今天我们谈谈生命的质量。健康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

公元前400年的古罗马时代,一些经济互助组织会给负伤或者生病的工人一定的经济补偿。这大概就是健康保险的雏形。

如果你是一位保险公司的老总,你觉得健康保险能做吗?此前我们讲到,我们判断一个险种能不能做,要针对“保险原则”一一分析。

第一,社会需求要大。

俗话说: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人们对健康的普遍恐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需求。这一点没问题。

第二,损失必须是意外的。

这一点可不一定,因为有人是预感到自己要生病了之后才来上保险。怎么办呢?有人想到一个办法:等待期。也就是说,一个人上了健康保险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生病,不负责赔偿。小病小灾的等待期短一些,时间大概个把月;大病的等待期大概几个月;疑难重病的等待期可能长达一年,甚至更长。总之,让投保的人无法预测自己生病的时间。

方法是好,可给人以奸诈的感觉。本人就吃过等待期的亏,我曾经给孩子上了一份投资型人寿保险,又附加了一个健康保险。三个月后,小孩感冒并转成了肺炎,住院医疗花了很多钱,当时还庆幸上了健康保险,可是等我拿着单据报销的时候,保险公司竟然告诉我:小孩生病的时间早了一天,因此,不负责赔偿。

第三,损失概率可以预测。

这在过去不是问题,因为一般人健康的时间比生病的时间,尤其比生大病的时间要多得多。但是,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污染越来越重,以前不经常得的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现在也变成了常见病。不过没关系,哪种罕见的病如果成了常见病,保险公司就把它从保单里删掉就可以了!够狠!

作为一个商人,就要精打细算,考虑所有与成本有关的因素。比如:年龄,年龄大的肯定比年龄小的成本要高;性别,女性比男性去医院的机会更多;职业,有碍健康的职业会造成高成本;习惯,不良嗜好会增加你赔付的几率;健康状况,你当然喜欢把保险卖给健康的人;经济收入,选择高档医疗保险的人更倾向于享受医疗服务;距离医疗机构的远近,很多人离医院远的人不会轻易到医院就诊……知道了这些,你就知道保险推销员为什么那么“关心”你了。

第四,损失是可以计算的。

这可有点含糊,人们都说保险公司黑,实际上,医院比保险公司更黑。第一,进了医院之后,检查、用药、疗程等都是医生说了算;第二,医疗科技不断发展,使用新药、新设备,价格昂贵。

没关系,我们可以限制用药品种、限制检查科目、限制医疗设备品种、限制医疗服务项目、限制费用总额……我们可以建立医生黑名单、医院黑名单,或者干脆指定和自己关系好的医院。

第五,损失不能是灾难性的。

这一条几乎适合每一险种,如果天上砸下来一颗小行星,你成千上万的客户都遭殃了,你无论如何不能赔付,否则你的公司就遭殃了。这一条你必须提前写进免赔条款。

不只天灾不能赔,人祸也不能赔。投保人如果自己从事危险运动,或者靠近危险地区,纯属他咎由自取;投保人如果被别人打伤、打死,或者自残,就让他自己负责吧,否则会出现带着保险的角斗士。

第六,产品必须有吸引力。

只要处理好以上几点关系,你就可以把赔付金额定得高高的,吸引人们去购买,反正也没几个人需要你赔付。因为大部分人不会仔细看合同条款,推销人员只需稍加隐瞒,就不愁卖不出去。

健康保险的种类

健康保险都保哪些方面呢?我们只要从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入手,就知道了。

我们平时为什么不愿意去医院?因为太花钱了,病还没有查出来,体检费就花了一大堆。为了解决你的困扰,便有了“普通医疗保险”。这样,在看病、检查、治疗的时候就有所保障了。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不能用救护车、不能用比较贵重的药、一些先进的治疗设备不能用……总之,你懂的。

如果你想享用更好的医疗保障怎么办呢?很简单,加钱投保“综合医疗保险”呗,这样,手术、用药、住院等方面随你享用,只要花的钱不超过某一个值就行。

说到健康,我们最怕什么?最怕得大病,因为大病不但可以要人命,而且需要高额的费用。贫困的人得了大病如同雪上加霜;刚致富的人得了大病会因病返贫;富裕的人得了大病也会家财散尽。因此,造就了“大病医疗保险”。它的投保费用也很昂贵。

但是一定要注意,这种保险可不是什么大病都保,投保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你懂的。

还有一种很可怕的健康问题,那就是突然残疾,失去劳动能力,以至于失去收入来源,这可怎么活呀?有一类保险叫“失能收入保险”专门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保险肯定不会便宜。

如果长年卧床需要有人长期护理呢,也有一类保险叫“长期护理保险”。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只要你有钱,保险公司给你找“孝子”。

有人问了: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就要命。像牙病诊疗、视力矫正这样看似不太致命的病有没有保险呢?有,叫做“特种医疗费用保险”。

以上讨论的几种保险不是单独销售的保险,一般是以普通医疗保险为基础,逐级补充、加钱的。

健康保险还拥有很多同类产品,时间也从1年到多年不等;保险的范围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相互也有交叉;赔付方式上有的实报实销,有的给予比例补偿,有的给予定额赔付;保障的对象有个人也有团体。

经常见到的有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生育保险等。但是不管怎么变,钱也不是你想花多少花多少,无论保额多少,总有一个限额。

健康保险,尤其是普通医疗保险和综合医疗保险,是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益的一类保险,因此,很多政府都给予大力支持,提倡公民参与健康保险,有的政府还给予参与者税收优惠的专门账户,有的政府甚至还强制投保。

保险无情也有情

保险公司要面对客户的欺诈。因此,自杀、他杀、自残、危险运动等都成为免赔条款;如果出现了年龄、性别、健康的误告,保险公司也会不厌其烦精算免赔额,有的甚至将空难也作为免赔项目。还有很多应该赔付的情况,有些保险公司也是以各种理由百般抵赖,总给人“无情”的感觉。这也可以理解,谁都是收钱高兴、出钱难,保险公司也不例外。

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法律上对保险公司的赔付也做出了苛刻的要求。比如“不可抗辩条款”,就是保险公司必须在两年内发现客户的瞒报情况,否则必须履约。假如一个人在投保的时候隐瞒了自己的心脏病,如果在两年内死亡,保险公司可以免赔;但是两年后死亡的话,保险公司必须按合同约定赔偿。否则,保险公司会一直收取保费,而在最后时刻拒绝赔付。

在残酷竞争和人道主义的压力下,保险公司也显出“有情”的一面。比如,在缴费期间,如果投保人突然丧失劳动能力,可以免缴保费。

人寿保险在缴费期间,如果投保人突然死亡,照样赔付;投保人临终前交付高额医疗费的时候,或者被保险人需要长期护理的情况,可以提前赔付。

如果是投资型保险,在你急用钱的时候,可以把保单卖给别人,或者作为抵押进行贷款。

还有的特约条款规定,在一定年龄段意外死亡可以双倍赔付。

如果你手头紧张或者忘了交保费,只要在“宽限期”内,出险后照赔不误。

如果过了宽限期你还没有交保费,导致保险失效,“复效条款”可以保证你在3到5年内能够恢复它的有效性。

……

保险公司就是这样让你又恨它、又不舍得离开它。

财产保险

财产保险是一个古老的险种,没什么可讨论的。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下它现在的保障领域就可以了。

目前,财产保险的赔付仅限于直接损失,大体可以分为“动产”、“不动产”、“工程”、“农业”几个领域。

所谓动产,就是能移动的东西,包括公司、个人的财产。这些财产不但在屋子里需要投保,在海、陆、空运输的时候需要另外投保,如果你拥有运输工具也需要投保。

所谓不动产,就是移动不了的东西,主要指建筑以及与建筑相连的篱笆和墙等。有人问:整体搬迁的别墅算动产还是不动产呢?它不动的时候算不动产,在移动的时候算动产,只要按照价值交保费就可以了。

工程保险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在建工程保险,比如正在建设的楼房塌了;第二是工程完工后保险,比如,楼房建好并使用了几个月之后,出现了质量问题。工程保险一般是承建商投保,甲方或者消费者受益。

农业保险也分为两个部分,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

赔付方式也有很多种,大体可以分为货币补偿(就是赔钱)、置换补偿(就是给你买个同样同档次的)、恢复原状(原来是啥样还修复成啥样)等几种。

由于货币购买力、原材料价格、商品价格都在不断变化,因此选择赔付方式对于投保人和保险公司都非常重要。另外,财产的折旧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在赔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保险公司会把责任分得非常清楚。比如,你上的是“水渍”保险,没有上“雨淋”保险,如果货物是被雨淋了,虽然都是水惹的祸,也不在赔付范围内。再比如,如果你上了“水渍”保险,没有上“霉变”保险,但是你的花生由于受到水渍而霉变,就可以得到赔偿。

很多人被复杂的“多因连锁关系”搞得头昏脑胀,实际很简单,赔偿与否关键是看“损失的原因”是否在保险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