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44399400000067

第67章 从历史向文化的演进——闽台家族溯源与中原意识(2)

北方汉民自秦汉以来迁移闽中,早先虽然也经历了西晋的永嘉年间动乱、唐初高宗时期府兵入闽的两次高潮,但是这两次汉民入闽毕竟距离宋代已经有好几百年的时间,对于先祖的追溯比较模糊。而在唐末五代时期的河南光州固始县的王潮、王审知兄弟的率部入闽,不仅时间接近,而且王审知第一次在闽中建立了闽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治统治体制。因此,作为北方汉民入闽的第三次高潮,光州固始县人王审知政权,对宋代福建区域的人文格局及民间社会,产生了直接而且深刻的影响。

正如前面所述,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是中国南方文化既追溯“中原正统”而又进化自觉的转型时期。民间家族组织的重构与族谱的编撰,成了这一时期南方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在塑造自己先祖的时候,首先把眼光注视在帝王之胄的王审知兄弟子侄,以及与王氏集团有着某种政治关联的姓氏上面,并且以此来炫耀自己家族的辉煌历史与显赫地位。久而久之,许多家族逐渐忘却了自己真正的祖先,张冠李戴,模糊难辨,最终出现了祖先渊源合流的整体趋势,即许多家族都成了王审知及其部属的后裔。宋代福建民间族谱修撰攀附显贵这一风气的形成和流行,当时福建籍着名的史学家、谱学家郑樵在为自家族谱撰写的序言中已经看得十分清楚:

今闽人称祖者,皆曰光州固始,实由王绪举光、寿二州以附秦宗权,王潮兄弟以固始众从之。后绪与宗权有隙,遂拔二州之众入闽。王审知因其众以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故闽人至今言氏谱者,皆云固始,其实谬滥云。

其实,对于宋代福建民间族谱攀附王氏固始县的这一习气,一部分文化修养较高的福建修谱者们也是相当清楚的。如泉州《鉴湖张氏族谱》明嘉靖十九年张继明序云:“宗之有谱,所以纪世系、明族类、示仁孝也。盖五季之末而宋之始欤?然世远文宇湮废,自一世至十三世名宇世数已不可得而详,又云来自光州固始。盖泉(州)叙谱之通说也。”安溪《陈氏族谱》亦云:“谱闽族者类皆出自光州固始,盖以五代之季王审知实自固始中来也。而必谓闽中族氏皆来自固始者,诞甚!”在这样的社会习气之下,不用说一般的贫穷族姓,即使是早先入闽的一些名门大族,其后裔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其中。唐初率领府兵入闽开发漳州被后世尊称为“开漳圣王”的陈元光子孙,从宋明以来也逐渐把自家原属于河东的籍贯,改称为河南光州固始县了。再如与陈姓同称为“闽台半天下”的林姓,至少从唐代开始就号称是商纣王时期的名臣比干的后代。中原的郡望为“博陵”、“下邳”等,本与河南固始不相干。但是到了宋代以后,不少福建的林姓,其祖籍也变成了河南固始。陈、林二着姓尚且如此,则其他的姓氏之攀附河南固始的世家望族由此可知。

不仅仅汉民家族的族谱修撰如此附会合流,即使是早先属于闽中土着的一些族群的后裔,也在宋代的这一风气中变更其初,把越人变成十足的汉民姓氏。南宋时人王象元曾在《舆地纪胜》中说:“闽州越地,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种,有王姓,谓林、黄等是其裔。”现存于福建及东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家族,从明代以来开始仿效汉民家族修撰族谱,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随着北方南迁的汉民在东南地区迅速蔓延并且取得主控权之后,残留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如畲族、蛋民,以及唐宋以后从波斯海地区东来的阿拉伯人的后裔,逐渐受到汉民族的影响,也因其生活环境的需求,不得不也把自己的祖先,攀附在中原汉民的世家望族之上。我们现在所阅读到的东南地区畲族、回族的族谱,虽然其中或多或少保存了他们自己族源追溯的某些特征,但是从始祖的塑造上,则是毫无例外地变成了与汉族相关联的共同的祖先,其中有一部分自然而然地也成了光州固始县人的后裔。

由此可见,至少从宋代以来,福建地区乃至于整个南中国,在民间家族的溯源过程中,其历史的真实性与文本的显示表象之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的。我们在研究福建地区乃至于整个南中国的家族发展史的时候,假如过于执着于历史文献的记述和所谓的“历史的集体记忆”的真实性,恐怕都将不知不觉地被引入到比较偏颇的学术困境。

从宋代以迄近现代闽台民间家族溯源史的演变历程看,后代的福建以及台湾的民间社会,更关注的是文本的显示表象,而对于其先祖的真实历史,倒是比较无关紧要。因此,我们今天无论是家族史的学术探索,还是现实中的家族联谊与根亲深情,更重要的是需要观察其中所隐藏的文化意识。而一味地试图要探索本家族的所谓纯正血统及其源流细脉的“真实历史”,我想是既无必要而又永远不可得到。因为家族迁移史以及民族迁移史的真实状况,已经逐渐向文化意识的认知方向演进转化,甚至于为文化意识所掩盖。在这种情况之下,所谓的历史真实性就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三、历史与文化演进的永久意义

我们既然了解到闽台地区民间家族的溯源过程中,其历史的真实性与文本的显示表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历史的真实性最终为文化的意识所掩盖乃至取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种历史与文化演进的深层意义呢?

研究中国汉族史的学者都知道,中国的所谓汉族,即使是中原的汉族,也早已不存在所谓纯正的血统了。中国的汉民族是经过多民族的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更不用说中国东南地区的汉民族,除了其北方先祖的融合血统之外,来到南方之后,与当地土着、阿拉伯人后裔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血缘融合也不在少数。所谓的“最纯正的汉民族血统”,显然极为不符合中国民族发展的真实历史。

中国民族史的这一发展历程,处处体现了历史与文化演进的巨大足迹。正是这种超越历史真实感的文化意识的自我追寻与文化的自我认同,才促成了中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延续。试想,现在的中国汉民族,甚至包括一部分少数民族,都笃信自己是“炎黄子孙”,显然,黄帝和炎帝二人是生不出这十几亿“炎黄子孙”的。这十几亿“炎黄子孙”是由无数的族群、部落、姓氏所衍生出来的。但是这种文化意识的超越力量,把不同血缘的中国人连接在一起。假如没有中国民族历史上“历史与文化”的演进,这种大融合的“文化认同”是不可能出现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探讨闽台家族与中原固始的渊源关系,假如非要一意孤行地寻找什么纯正的“中原血统”,其结果必然是恰得其反而又纠缠不清。我们只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一道认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包容性,才能从无限广阔的空间来继承和弘扬我们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造就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的形成与延续,造就了中华民族较少含有种族歧视与民族血统论的偏见。我们完全可以说,文化的超越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过分强调或刻意彰显不同民族特殊性的做法,都是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潮流不相吻合的。

文献来源:2011年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2011年11月。

作者简介:陈支平,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