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理智向左疯狂向右
4435100000001

第1章

后现代杀人狂(1970—2000)

所有的生物都会杀戮,几乎毫无例外,但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为了快感而杀戮……

——马克·吐温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罪犯。

——罗伯特·F.肯尼迪

后现代连环杀手

他是一位英俊潇洒、体格健壮、谈吐优雅的年轻男子,他彬彬有礼,深受欢迎,和蔼可亲,富有同情心。他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大学心理学学位,办事干练,极有风度。他拥有各个年龄段的众多朋友,并与多位女士交往过,女性朋友都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亲密朋友。一位年长的女士称其为“可爱的淘气鬼”;另一位做过警察的犯罪纪实女作家和他相识,称他为“老派绅士”。他曾在危机诊所热线服务中担当自杀顾问,并考入西雅图的一所法学院。州政府聘请他担任犯罪控制顾问,他甚至为女性读者写过一本预防强奸的书籍。他是一名勤奋的共和党志愿者,经常参加各种政治晚宴,经常接到邀约。在某些人的眼中,他受人尊敬,甚至可能在未来竞选州长,乃至总统。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恋尸癖,曾在6个月时间里绑架、谋杀、强奸、肢解了20个20来岁的女孩。他一度在自己的公寓里放了四个受害者的头颅,还曾在一个女友的壁炉里焚烧过一个头颅。他就是西奥多·“泰德”·邦迪。

邦迪是第一个“后现代”连环杀手。他出现的年代正好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候,公众还没开始使用“连环杀手”这个称呼,对这个名词的概念也不是很了解,但民众、警察和专家都在疑惑:为什么类似的凶杀案越来越多?

是的,自从1963年11月的那个星期五下午肯尼迪遇刺后,美国人民就发现谋杀案似乎越来越多了。当时的美国小朋友都还记得,那天下午的动画片节目都被取消了,一直到第二周才恢复播出。那三天里,电视机里只能看到惊慌失措的人们。三天之后,电视上播出了凶手被人击毙的画面,并一再重播。伯特和乌龟[?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50年代制作了一部教育短片,用伯特和乌龟两个动画形象教育人们如何应对原子弹袭击。

]警告孩子们,在炸弹尚未到来时就要卧倒并寻求掩护,那还只是假想的危险,而在肯尼迪遇刺后,整个世界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之中。肯尼迪之死是珍珠港事件和“9·11事件”之间的中间点,它们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或许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但人们在1963年11月的感觉确实很糟糕。就在肯尼迪遇刺的第二天,“波士顿行凶客”在《新时代》上传达讯息:他已经奸杀了第12个受害者——一位23岁的主日学校教师。12人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学术研究中,杀害超过8人的连环杀人狂就被定义为“极端凶手”(不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不是7或9呢?)。

自此之后,事态似乎急剧恶化,谋杀案越来越多,发生的地点也越来越多样化:教堂、办公室、街头、海外、稻田、大学校园、海湾、购物中心等等。奇怪的谋杀案也越来越多:1966年,芝加哥几名流浪汉为了获得一些安非他命药品,在一天夜里捆绑、刺伤、扼死了8名护校学生。三周之后,一个疯狂的大学男生爬上一座钟楼,用一支步枪打伤45人,打死16人。然后,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在数月之间先后被杀,更不用提数不胜数的街头暴乱造成的伤亡。在此期间,还有美军在越南美莱村犯下的屠杀罪行,以及沙朗·泰特被疯狂嬉皮士杀害的案子,都极度骇人听闻。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情况似乎没有丝毫好转。

20世纪70年代第一件引起公众注意的案件发生在1971年5月。这起案件的受害人数同样惊人,警察在加州的一座桃园里挖出了26具尸体,死者都是农场临时工。凶手胡安·克罗纳是一名包工头,育有四个儿子。我们无法理解:他行凶的时间跨度巨大,为什么始终无人发现?媒体也没有报道他因何杀人,似乎克罗纳只是一个疯子,是一个疯狂的同性恋者。难道是因为死者都是墨西哥裔农场工人,我们就不用追究了吗?

两年后又发生了一起类似的案件,迪安·科尔在休斯顿谋杀了27名年轻的临时工,似乎也没有引起警觉,因为他只是“同性恋垃圾”,他死了似乎就万事大吉了,就像他的受害者一样,不用审判了,没有报道,没人关心。更令人吃惊的事情是,最近一份关于美国在1800~1995年产生的连环杀手的报告称,45%的凶手出现在1975~1995这20年间。

1976~1977年,大卫·伯科威茨有计划地在纽约皇后区射杀妇女,并效仿“开膛手杰克”给媒体和警局寄去嘲弄的信件,自称“山姆之子”。这一次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因为一名大学女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人杀害了。纽约市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当伯科威茨被捉拿归案时,人们震惊地发现,凶手竟然是一个文雅、温和的小胖子。他像个疯子一样自称是一条黑狗命令他杀人的,民众竟然都信了!

一件又一件凶杀案被我们忽视了。所有的案件似乎都无法用常理解释,似乎都是疯子、恶魔的随意杀戮,似乎都是19世纪80年代的“开膛手杰克”的翻版。从“开膛手杰克”到“波士顿行凶客”,从来没有人想过这一切是因为什么。这些凶杀案都被归结为“兽行”,有时被叫做“色情谋杀”,这名字还真是适合我们的工业社会啊。

泰德·邦迪为我们树立了后现代连环杀手的典型形象。他的故事要从1977年的科罗拉多州讲起,那时他已经犯下了17起杀害年轻女子的案件,然后他两次逃脱追捕,又在佛罗里达犯下三起命案。他的受害者多是大学生,他本人也是。邦迪在佛罗里达州的庭审进行了电视直播,让我们有机会一窥他的秘密生活,以及一个连环谋杀犯是如何成为“传奇”的。安·鲁尔写了一本关于邦迪的经典之作《我身边的陌生人》,为犯罪类纪实文学开创了新的篇章。尽管她在这本1980年的书中没有使用“连环杀手”这个词语,但公众借由本书第一次了解了这个概念。

“开膛手杰克”总是被想象成戴着大礼帽的贵族,一个畸形社会的产物。而追随他的那些连环杀手却被描述成卑劣的恶魔、天生的怪胎,他们的疯狂犯罪显示出他们已经被社会所抛弃。但邦迪不是,他和我们中的很多人非常相似:一个迷人的大学生,一个驾驶甲壳虫汽车的有志青年。他是“开膛手杰克”的升级版,虽是杀手,却智识卓越,象征了中产阶级努力拼搏的形象。换句话说,他和其他连环杀手不一样,他不是恶魔,而是“我们”中的一员。

邦迪、克罗纳、科尔、“山姆之子”,让民众有了新的想法。当民众开始回顾过往,发现近些年的连环谋杀越来越多,远超想象。邦迪刚刚开始作案不久,“恋鞋癖”杰瑞·布鲁多斯就在1968~1969年杀害了四名女性,并砍下了她们的脚;密西根州的约翰·诺曼·柯林斯在1967~1969年谋杀了七个年轻的姑娘。显然,有些人被判有罪,有些人则因为精神错乱逃脱了牢狱之灾,甚至不为公众所知。在加州的圣克鲁兹市,约翰·弗雷泽在1970年杀害了五人;艾德蒙·其普在1972~1973年杀死了八名妇女;大约同时期,赫伯特·慕林也在此地杀了三人。这还只是这一座城市发生的命案。

20世纪70年代末期,肯尼斯·比安奇和安吉洛·博诺在好莱坞的山坡上抛弃了10具尸体;韦恩·威廉姆斯把最后五名受害者的尸体扔进了亚特兰大的河流;理查德·科廷厄姆在纽约的廉价旅社肢解并焚烧了数名受害人。现在公众都已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在当时,联邦调查局还不明白,他们还在试图询问凶手们为何这样做。借由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一种新型的犯罪心理侧写开始成型。与此同时,凶杀案还在不断增多。

芝加哥有一名中年男子,是一位成功的建筑承包商,深受社区居民尊敬。他每年都在社区内举办“波兰宪法日”游行,业余时间还会装扮成小丑,到当地医院逗生病的孩子们开心。他是民主党在该区域的领袖,当第一夫人罗莎琳·卡特访问该市时,他是陪同人员之一。但警察在他家的地下管道内发现了28具男孩和青年男子的尸体。他叫约翰·韦恩·盖西,尽管他巧舌如簧地辩称“小丑不会被判杀人罪”,还是因为杀害了33人而被判有罪。

在密苏里州的一个农场,有一个男子为一对夫妻干农活。老夫妻中的丈夫已经75岁,他的妻子69岁,两人白发苍苍,和蔼可亲。这名雇工在耕地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头盖骨,随即报告了警察。警察对农场进行了搜查,发现了五具男性尸体,都死于点22口径步枪。警察在房间内找到了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在农场工作过的临时雇工,有的名字被标了X记号。在楼上的卧室里,警察在床上发现了一条拼缝的被单,全部用被害雇工的衣服连缀而成。雷·卡普兰和费依·卡普兰,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被判死刑的最年长罪犯。[?雷在监狱服刑期间自然死亡。——作者注

]

辛辛那提市医院的护理员唐纳德·哈维谋杀了34名老年病人,他用枕头或塑料袋闷死病人,或者切断他们的氧气管,还曾使用老鼠药、氰化物、结肠清洁剂、除胶剂等药物杀人。他辩称:“我觉得我做的是正确的。我让他们解脱了……我是在帮他们。”在俄亥俄州被判有罪后,哈维又在肯塔基州接受另外九起谋杀罪的审判,然后他又重回俄亥俄州接受谋杀一名邻居的审判。最终,他承认犯下了58桩谋杀案。这个数字远超盖西的33人和“绿河杀手”的48人,为美国连环杀手之最。

谁是连环杀手?

统计学上讲,连环杀手通常都是白人男性,智商超过平均值,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开始杀人,但他们开始杀害动物的年纪往往从十来岁开始。卡罗尔·爱德华·科尔10岁的时候就故意淹死了一个男孩,成年之后又继续杀害了九名女性受害人。英国人玛丽·贝尔11岁的时候就在不同的地点谋杀并肢解了两个男孩,如果连环杀手的定义是“在不同时间杀害超过一名受害者”,她或许是记录在案的最年轻连环杀手。德国人尤根·巴奇在1962~1966年杀害了五名男孩,他开始杀人时只有15岁。艾德蒙·其普开始杀人时也是15岁,那是在1963年,他开枪杀了自己的祖母。其普在成年后杀害了6名女性、他的母亲和母亲的好友。而有的连环杀手已经75岁,比如前面提到的农场主雷·卡普兰。

有些连环杀手组成二人团队,比如夫妻组合、恋人组合。另外,也有少量的团体连环杀手。

在美国,连环杀手多是单个的白人男性,但也有非裔美国人、西班牙裔、美洲土著人,甚至爱斯基摩人。非裔美国人的连环杀手比例正在急剧增长,从1975年前的10%,跃升至最近的21%。通常来说(但不是绝对),连环杀手只在同种族内作案——白人杀白人、黑人杀黑人。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从1800~1995年,共有399名确认的连环杀手,受害者人数在2526~3860之间。其中共有62名女性连环杀手,约占总数的16%,她们的受害者大约在400~600人之间。75%的女性连环杀手出现于1950年之后。在所有的女性连环杀手之中,1/3的人有共犯,而共犯通常是男性。

尽管连环杀手的受害者通常会被洗劫财物,但连环谋杀的主要驱动因素还是与性有关的控制欲和支配欲。众多受害者在遇害之前或之后通常被强奸、束缚、折磨、肢解,甚至有少量遇害者被凶手吃掉。连环杀手的其他作案原因包括金钱、仪式、政治、社会、道德使命(如传教士谋杀案)、关怀(杀子)、怜悯(通常指医疗谋杀)等。

连环杀手和受害者的本质

许多案子里,凶手和受害者并不相识,或者只是偶遇的陌生人。大部分受害者并不是因为抢劫的原因被杀,也不是因为和凶手发生了争执或争吵,而通常都是被挑选的。凶手从杀戮中感受到的诡异快感是他们被杀的主要原因。根据对美国1880~1995年间326位男性连环杀手的研究,87%的凶手至少杀害过一名陌生人,70%的凶手只杀陌生人。在这些案子中,每一位杀手都细心地隐藏自己,并保持自己正常的身份:农场主、医生、商人、流浪汉、教师、法学院学生、治安官、业务经理。每次杀人之后,连环杀手都会休息几天、几周或数月,然后寻找新的受害者,开始新一轮杀戮。

尽管连环杀手通常被描述成“恶魔”,但他们并不是尖牙上滴着血的怪物,也不是信奉邪教的疯子。尽管有些连环杀手的确疯狂,但多数凶手第一眼看上去都很健康、正常,甚至很有魅力。这恰恰是问题所在——受害者与凶手接触的时间通常很短,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还有一些连环杀手则是不被人注意的“隐形人”,除非有人注意到他们的杀人行径。

警察会告诉你,多数非连环作案的凶手并不是要蓄意杀人。凶手通常会在激烈争论中、嫉妒的怒火中杀人,有时候会买凶杀人。警察也会告诉你,如果有人要杀你,凶手通常是你认识的人,甚至是熟人,比如你的丈夫或妻子,你的家长或孩子,你的朋友、爱人、亲戚,很少是陌生人。很多凶手会在杀人后待在案发现场,等着警察到来。有些凶手还会温柔地为受害者盖住尸体。他们平静地被警察带走,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多数凶手不会再次杀人,无论他们是在监狱中终老还是提前出狱。即便是今天,谋杀案仍然通常发生于熟人之间,只是比例显著下降了。近30年来,被陌生人谋杀的概率急剧上升。

连环杀手蓄意、残忍地杀害受害者,他们的脑海中只有冷血杀戮。连环杀手杀人的动机并不是由于他和被害人的关系——他们通常毫无关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为何追杀那些陌生人。连环杀手喜欢杀害陌生人也是因为,这样更加容易逃脱,更便于折磨和杀害。有一段时间,连环谋杀被称为“陌生人谋杀”,但后来有足够多的案例证明这种称呼不准确(连环杀手在必要的时候也会谋杀身边人),经过了“无动机杀人”、“消遣杀人”、“兴奋杀戮”之后,最终确定了“连环谋杀”这个称谓。

连环杀手为了避免被捕而尽其所能,以便再次杀人。不过职业杀手似乎有点不同,比如黑手党杀手,他们也杀害了许多人,会尽量避免被捕,但他们是为了钱杀人,他们的目标都是由“客户”挑选的,而不是自己选的。而连环杀手则是为了自己而杀人,他们的杀戮更多与性相关,而与金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