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家常菜8000例
4431100000066

第66章 快乐厨房(1)

不同刀法切不同菜

直切:操作要领是,用刀笔直地切下去,一刀切断,切时既不前推,也不后拉,着力点在刀的中部。这种刀法主要宜切一般的脆硬性原料,如各种蔬菜。

推切:操作要领是,用刀由上往下压的同时,有往前推的动作。由刀的中前部下刀,最后的着力点在刀的中后部。这种刀法适宜切较厚的脆硬性原料,如土豆、萝卜等。也宜切略有韧性的原料,如较嫩的肉类。

拉切:操作要领是,用刀由上往下压的同时,有向后拉的动作。由刀的中部入刀,最后的着力点在刀的前部。这种刀法宜切较细小或松脆性原料,如黄瓜、葱头、芹菜、番茄等。

推拉切:操作要领是,用刀由上往下压的同时,先向前一推,再向后一拉。向前一推是便于入刀,向后一拉时切断,这样一推一拉,不再重复,由刀的中部入刀,最后的着力点在刀的中前部。这种刀法宜切韧性较大的原料,如各种生的肉类等。

锯切:操作要领是,用刀由上往下压的同时,先向前一推,再向后一拉,这样反复数次,最后切断。由刀的中部入刀,最后的着力点仍在刀的中部。这种刀法宜切较厚的并带有一定韧性的原料,如各种熟肉、肠子等。

滾切:操作要领是,用刀由下往上压直切下去,切一刀滾动原料一次,着力点在刀的中前部。这种刀法适宜切圆形或长圆形质地脆硬的原料,如萝卜、土豆等,主要用来加工滾刀块。

转切:操作要领是,用直刀法运刀,切一刀转动原料一次,着力点在刀的中前部。这种刀法宜用3号分刀切圆形的脆硬性原料,如土豆、胡萝卜、葱头等,主要用来加工西瓜块。

烹饪时的4种去腥方法

动物性食品一般都存在腥味物质,尤其是水产品。它随着食物新鲜度的降低而增强,这些异味物质不仅使人反胃,而且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烹调时去腥方法很多,可根据原料的异味程度,综合采用一些措施,以达到去腥臭味之目的。

中和去腥:动物性食品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卵磷脂等营养物质,由于环境与自身的细菌作用,会产生多种腥味物质,如氨气、三甲胺、甲硫醇、硫化氢、吲哚和杂环氨含氮化合物等。以上腥臭物质均为碱性化合物(PH值大于7.25),在烹调时添加适量食醋中和,使其生成醋酸盐类,就可使腥臭味大为减弱。此外,番茄酱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也有中和去腥作用,当然,直接用番茄烹煮鱼、肉类同样有去腥效果。

酒类去腥:有些沸点低而不呈碱性的腥味物质,不能采用中和法去腥时,可利用酒精(乙醇)对腥味物质的溶解和挥发性能,将鱼、肉类中的醛、SI含硫化合物先溶解,加热后一并挥发除去腥臭味。同时乙醇还能同原料中的醛类反应,生成香气物质——缩醛,它还能与有机酸结合生成酯类,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使菜肴去腥增香。因此,要想鱼、肉的滋味鲜香,料酒和食醋是必要的。

香料去腥:我国香料种类繁多,可视具体情况适当选用。如葱含挥发油及葱蒜辣素,生姜含有姜醇、姜烯、姜酚,花椒、胡椒含川椒素,八角茴香中含茴香醇、茴香醚,桂皮中含挥发油、有机酸等等,上述物质均能使醛、酮等腥昧成分发生氧化反应、缩醛反应或酯化反应,使异味减弱且能增香,特别适合膻腥味较浓的动物性原料中使用,其去腥增香效果更明显。

加热去腥:沸点较低的腥味物质如甲硫醇、乙硫醇,可用加热方法去腥。有些沸点较髙的腥味物质也可采用长时间加热法,如炖、烩、烧、烤等烹饪方法去腥,或在热油中让其挥发。大多数腥味物质有一定的水溶性,烹调时可采用先焯水、沸水浸烫等方法除去尿素、胺类、低分子酸等腥味物质,再行烹煮。

菜肴的制嫩工艺及其运用

无数佳肴美味之所以备受食者的青睐,莫过于味感和质感了。评价一个厨师技术水平的髙低往往也是如此。在诸多质感中,要保持菜肴的嫩度以及如何使其更加鲜嫩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那些在加工烹调中极易变老的原料。

从最能体现菜肴嫩度的滑炒菜来说,实现“嫩”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原料本身的质地要嫩;其二是制做工艺流程要科学合理。那么,到底如何才能使菜肴更加鲜嫩,又有哪些加工技巧呢?我认为,要想制做的菜肴更加鲜嫩可口,要从选购、加工、火候、投料顺序以及加热时间等诸多方面严格按程序来做,必须前后呼应,互相连贯,具体方法如下:

一、原料选购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在制做菜肴前,我们首先要选择质地较脆、嫩的原料。比如“煎牛排”这道菜,一般应选美国进口小牛肉制做,因为它肉质纤维细,含水分较多,肉质细嫩,特别适合用煎、炒等烹调方法;又如“掸炝莲藕”这道凉菜,就要选择河南产的莲藕,因为一般南方产的莲藕含淀粉较多,黏性大,适合用炖、烧、焖等烹调方法,而河南的莲藕含水分多,质地脆嫩适合用凉拌、掸炝等制做方法。因此,选择原料的产地是相当重要的。

另外,在选购原料时还要考虑最佳生长时间和贮存运输过程,特别是鸡、鸭、猪、羊等动物性原料。如“白切鸡”这道菜,一定要选择自然生长4—6个月的当年的公鸡才能达到其嫩度和口感。贮藏或运输时间也要掌握,如运输时间过长、贮存温度过髙都会影响到菜肴的“嫩”度和“口感”。

总之,选择原料的质地、产地、生长时间及其运输时间、贮存温度是保证菜肴鲜嫩的关键所在。

二、前期加工

原材料选购到位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前期粗加工。因用来烹饪的原料有动物性和植物性之分,所以加工方法也要因“料”而异。一般应掌握蔬菜类先摘削后洗涤(有些还须去外皮)的方法,畜肉类、禽类和水产品大多是先宰杀后去鳞、去毛或外皮,然后去内脏、洗涤的方法。根据菜肴不同要求还须按部位来分档取料,这样可以根据不同菜肴,利用不同的烹制方法来合理使用,从而达到其最佳“嫩”度。干料前期涨发的好坏也是直接影响菜肴的嫩度和口感的重要因素。

另外,有些原料如果加工不当,就会影响到菜肴出品时的“嫩”度,如“清炒芥兰”这道菜,就要在加工时去皮才能烹制,否则达不到入口脆嫩的效果;又如“泡椒脆肚”这道菜,加工时要将猪肚放入食用碱水中泡一下再炒,这样才能达到嫩的效果。

对海鲜、水产类的初步加工,要掌握宰杀、清洗后立刻烹制的原因,否则放置时间太长,会减少其本身所含的水分,达不到鲜嫩的效果。

总之,原料的前期加工也是菜肴制成后是否鲜嫩的关键之一。

三、切配处理

切配在菜肴的烹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决定菜肴的形状,而且也是决定菜肴口感和嫩度的关键。切配主要包含切(刀工)和配(搭配)。刀工又分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以及花刀法等不同刀法,其形状有块、片、丝、条、丁、粒、球之分,一般烹制口感较嫩的菜肴采用片、丝、丁等形状较多。如“滑熘肉片”、“银芽爆鸡丝”等等。刀工处理后的原料大小是否一致,薄厚是否均匀,能否达到整齐划一是影响菜肴整体口感的关键所在。

中国菜讲究搭配,有荤素搭配、颜色搭配、营养搭配之说。搭配是否合理也是影响菜肴嫩度的原因之一。一般应掌握配菜原则是:“脆配脆”、“软配软”、“丝配丝”“条配条”、“片配片”。如“滑熘鱼片”这道菜,要想口感滑嫩,除了选择好的鱼肉外,配料也要选较嫩的相匹配,如冬笋尖、黄瓜片等,如配一些质地较老的配料就很难达到和谐,更无法突出整个菜肴鲜滑爽嫩的特点。

总之,切配处理是否科学合理,对菜肴的制嫩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挂糊上浆

糊和浆一般都是用蛋、粉和水调成的。浆与糊的区别在于浆的浓度较稀(薄),而糊的浓度较稠(厚)。浆适用于炒、溜、爆等烹调方法,糊则适用于炸、煎、贴等烹调方法。上浆、挂糊的目的一是保持原料的形态;二是保护其营养成分不受损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原料本身的鲜嫩和原有的口味。如“清炒虾仁”这道菜,要想炒出后鲜嫩爽滑,上浆是必不可少的工序,有了这道保护膜,炒出的虾仁才会更加鲜嫩爽滑。否则,虾仁在加热时容易出水,口感发干,影响菜肴的嫩度。

另外,要想使烹制出的菜肴更嫩,在制做糊、浆时还要掌握以下三点:

1.搅拌要均匀。

2.稀稠要适度。

3.包裹要充分。

总之,糊、浆的合理运用,对菜肴的“嫩”度起着很好的保护作用,不能忽视。

五、火候处理

火候,是用不同的火力对不同数量的原料进行不同时间加热的一种方法。有旺火、中火、微火之分,又有明火、暗火、上火、下火之别;各个火力之间,还分若干层次,按照需要或递增或递减;而且还有先旺后小,先小后旺,或旺、中、小交叉运用的情况,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专业技术。甚至有时评价一个厨师技术水平的髙低,往往取决于他对火候的掌握和处理。

众所周知,传热的介质有油、气、水、盐、微波等多种方式,如何控制火候才能达到菜肴的“嫩”度是我们应该仔细研究的。就拿“清蒸水蛋”这道菜来说,想达到理想的嫩度就要开水入锅,先中火再小火。如“芙蓉鸡片”这道菜要想达到其鲜嫩效果,就必须采用热锅凉油、猛火速炒。

总之,火候处理的是否恰到好处是直接影响菜肴嫩度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

六、投料顺序

中国菜有别于西餐,讲究主、配、调三料合一。烹调时主配、调料如果投放顺序有误,就会影响整个菜肴的色、香、味、形以及口感嫩度。就滑、炒类烹调方法来说,科学的投放顺序应该是锅内先放油烧热,然后下葱、姜以及配料,再放调料、汤汁,最后放入处理后的主料,勾芡即可出锅装盘食用。如果次序颠倒就达不到其色、味、形、嫩的要求。如“滑熘鱼片”这道菜,如果先放划过油的鱼片再放配料、调料翻炒,鱼片就会碎裂,口感变老又老。

另外,投料顺序正确时还要注意区别各种主、辅、调料的加热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道成功的菜肴。

总之,投料顺序是否合理,加热时间是否恰当也是菜肴制嫩的关键之一。

七、其他制嫩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在巳有各种更加直接实用的制嫩方法,如加入适量的嫩肉粉、松肉粉等以提髙菜肴的嫩度。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少用为妙。另外,石粉、工业用碱、硼灰、明矾等违反国家规定的要严禁使用。

5个妙招熬出美味粥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下厨,能舒缓快节奏生活的压力,又能感受和家人朋友共享美味时的快乐。要想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就少不了合手又合口的食材和调味料,还要对各种菜式的做法了然于胸。早餐吃粥很营养,不要以为煮粥很麻烦,其实做粥是有诀窍的哦!以下六招能让你快速煮出美味的粥!

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30分钟,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是熬起粥来节省时间,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熬出的粥酥软,口感好。

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呢?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情况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以间或搅拌是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拌呢?是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搅几下,盖上锅盖,用小火熬煮20分钟,再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直到粥呈酥稠状为止。

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小火约10分钟时适量加点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特别鲜滑。

让米饭变香松的4大诀鸾

米饭天天都在煮,但是你知道如何能把米饭煮得更香更有营养吗?

加醋蒸米饭法:煮熟的米饭不宜久放,尤其夏季,米饭很容易变馊。若在蒸米饭时,按1.5公斤米加2—3毫升醋的比例放些食醋,可使米饭易于存放和防馊,而且蒸出来的米饭并无酸味,相反饭香更浓。

加油蒸米饭法:陈米蒸米饭不如新米好吃,但只要改变一下蒸米饭的方法,便会使陈米象新米一样好吃。做法是: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再放入锅中加适量热水,一汤匙猪油或植物油,用旺火煮开再用小火焖30分钟即可。若用髙压锅,焖8分钟即熟。

加盐蒸米饭法:此法仅限于剩米饭量重蒸时使用。吃不了剩下的米饭再吃时需要重蒸一下,重新蒸的米饭总有一股味,不如新蒸的好吃。如果在蒸剩饭时,放入少量食盐水,即能去除米饭异味。

加茶蒸米饭法:用茶水蒸米饭,可使米饭色、香、营养倶佳,并有去腻、洁口、化食和提供维生素的好处。做法是:根据米的多少取0.5—1克茶叶,用500—1000毫升开水泡5分钟,然后滤去茶叶渣,将过滤的茶水倒入淘洗好的大米中,按常规入锅蒸即可。

教你5种洗蔬菜的正确方法

有人洗菜时,喜欢先切成块再洗,以为洗得更干净,但营养师说这是不科学的。蔬菜切碎后与水的直接接触面积增大很多倍,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部分矿物质以及一些能溶于水的碳水化合物会溶解在水里而流失。同时蔬菜切碎后,还会增大被蔬菜表面的细菌污染的机会,留下健康隐患。因此蔬菜不能先切后洗,而应该先洗后切。

5种洗蔬菜的正确方法:

淡盐水浸泡:一般蔬菜先用清水至少冲洗3—6遍,然后泡入淡盐水中浸泡1小时,再用清水冲洗1遍。对包心类蔬菜,可先切开,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以清除残留农药。

碱洗:先在水中放上一小撮碱粉、碳酸钠,搅匀后再放入蔬菜,浸泡5—6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也可用小苏打代替,但要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到15分钟左右。

用开水泡烫:在做柿子椒、花椰菜、豆角、芹菜等时,下锅前最好先用开水烫一下,可清除90%的残留农药。

用曰照消毒:阳光照射蔬菜会使蔬菜中部分残留农药被分解、破坏。据测定,蔬菜、水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有机氯、有机汞农药的残留量会减少60%。方便贮藏的蔬菜,应在室温下放2天左右,残留化学农药平均消失率为5%。

用淘米水洗:淘米水属于酸性,有机磷农药遇酸性物质就会失去毒性。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用清水洗干净,就能使蔬菜残留的农药成分减少。

如何防潮打造干净清爽厨房

说到防潮,很多人会想到浴室。其实厨房也是一个易潮湿的地方,如果想让您的厨房干净整洁,装修时做好防潮处理非常关键。我们将从装饰材料的选择、干湿布局以及日常养护等方面为您介绍厨房装修防潮的三大关键点。

一、选材注意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