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历史
4430500000045

第45章 黑暗时代的一线亮光

欧洲处在“黑暗”之中已经有三个世纪了。你当然明白这里的“黑暗”指的是什么。

终于历史来到了公元800年,一束“耀眼的光芒”,一个伟大的男人,一位王者——终于出现了。他的能力足以让他重新统一起四分五裂的欧洲,再建一个新的罗马帝国。不过,这个伟大的国王不是罗马人,而是一个法国人。他叫查理,是在图尔击退了阿拉伯人的铁锤查理的孙子。在法语中,查理也被叫作查理曼,意思是“查理大帝”。

查理曼一开始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可是他并不满足只当一个国家的国王,于是他展开了征伐。他首先向周围的国家出兵,攻下了西班牙和德国的一部分。当建立起了这样一个帝国之后,查理曼将帝国的首都从巴黎迁往一个叫亚琛的德国城市。因为亚琛的地理位置比巴黎更便于统治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另外一个原因是,亚琛周围有温泉,是非常好的温泉浴场。查理曼本人非常喜欢洗温泉,他同时也是一个游泳的好手。

意大利当时是由教皇掌管着的。可是在意大利北方,有一些部落不服教皇的管束,成为教皇的心头之患。于是教皇向查理曼求助,希望查理曼能够把这些部落给收服了。查理曼巴不得教皇有此请求,他立刻就答应了。就这样,查理曼率军长驱直入意大利,非常容易地就扫平了意大利北方的那些部落。教皇对这一结果感到非常满意,于是给查理曼许诺,要嘉奖他。

在当时,不论本身居住何处,每一个基督徒都会在一生中想办法到罗马去朝一次圣。他们的目的地是圣彼得大教堂,这座教堂是在当年圣彼得被钉上十字架的原址修建起来的。就在公元800年的圣诞节这天,查理曼也到了圣彼得大教堂朝拜。就在他在祭坛下跪下来祈祷的时候,教皇走上前去,将一顶王冠戴在查理曼的头上。同时,教皇称呼查理曼为“皇帝”。要知道,在当时教皇有权力任命国王乃至皇帝,经他的口将查理曼称为“皇帝”,就意味着他将这一重大的位置任命给了查理曼。换句话说,意大利现在也并入了查理曼统治的帝国版图之内。而这时候,查理曼所统治的全部地方加起来,正好和从前西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版图一样。因此,现在的查理曼帝国就好比一个新生的罗马帝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个新的罗马帝国的皇帝是一个法国人而非罗马人。

查理曼是日耳曼人,同其他日耳曼人一样他也是个文盲,几乎不会写字。然而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非常渴望接受教育,急迫地希望知道一切应该知道的事情和道理。他更希望能从事所有人能够从事的事业。

查理曼希望受到教育,可是在他自己的帝国,没有人有能力和知识来教他。可是,在英格兰,有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修道士,名叫阿尔昆,他比那个时候的任何人懂得都多。于是查理曼邀请在英格兰的阿尔昆,来罗马给他和他的人民当老师。阿尔昆答应了查理曼的请求,来到了欧洲大陆,教查理曼科学、拉丁文以及希腊诗歌。更重要的,他还教给查理曼古希腊哲学。

除了读书和写字外,其他学习内容对于查理曼来讲都很轻松,我们觉得最简单的读书和写字这两样基本的能力,对他来讲却非常困难。他只能认识很少的一些字,而对于写,则几乎完全不行。据说他睡觉的时候都把写字板放在枕头下面,只要醒来,一有空他就练习写字。可是,即使他这么用功,最终他也只是学会了写他自己的名字。毕竟,查理曼是已经到了成年之后才开始学习的,很多事情对他来讲并不是那么容易。可是,难能可贵的是,查理曼此后一生都没有停止学习。除了读书写字他始终不行以外,查理曼最终成为那个时代在他的老师阿尔昆之后,第二有学问的人。

尽管查理曼的女儿们生下来就有公主的身份和地位,但他还是让女儿们学习织布、缝纫以及烹饪这些生活技能。他对子女的教育,完全是以他们能自谋生路这个前提设计的。

尽管查理曼在经济上非常富有又有权势,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没有什么是他得不到的,可是他却甘于过非常简朴的生活。他吃简单的食物,穿普通的衣服,对当时人们所崇尚的华丽服装嗤之以鼻。他下面的王公大臣们喜好穿绸缎的衣服,有一天,查理曼想了一个点子,要让这些崇尚奢华服装的贵族们瞧瞧他们的那身打扮是多么华而不实。这天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查理曼故意命令宫中的权臣们跟随他出宫去打猎。查理曼心里暗自好笑,等着瞧这群人的好戏。后面的结果当然可以想象得到,这群贵族的锦衣华服被雨水淋了个透,在打猎的时候又沾满了泥巴,不少地方还被树林里的荆棘给挂开了口子。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查理曼乐不可支。

不过,查理曼虽对吃穿很不讲究,对居所却很重视。他所居住的宫殿修得非常讲究,里面有金银做成的桌椅,以及其他很多华丽的家具。在宫殿里面,他还修了一个游泳池和一个非常豪华的图书馆,另外还有一个剧场。围绕着剧场的四周,是好几个漂亮的花园。

在查理曼时期,乃至整个中世纪,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犯有偷盗或者杀人这些罪行,采取的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方式。今天,有犯罪嫌疑的人会被送上法庭,在法官和陪审团面前回答各种质询。陪审团根据他的回答,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真的犯了罪。可是,在中世纪,完全就不是这个样子的。有嫌疑的人会被要求扛着烧红的铁块走上十个台阶,或者把他的两只胳膊放进滚烫的水中,再或者赤足在烧红的煤块上行走。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犯罪,那即使是做完这些事情,他也不会受伤,或者即使这个人当时被烧伤了,但伤也能够马上痊愈。这种判断犯罪的方式,叫作“神裁法”。因为在《圣经》当中有这样的故事,说在尼布甲尼撒的时代,有三个人,分别叫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他们受人中伤,被尼布甲尼撒给扔进火窑当中。可是他们三人却毫发无伤地从火窑中走了出来,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任何过错。大概正是因为《圣经》中的这段故事,中世纪的人们相信无罪的人不会被烧伤。即使是像查理曼那样开明的君主,对此也深信不疑。今天,我们再也不会采用这种残酷和荒唐的方式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罪了。可是,如果有谁遇上了麻烦,并且需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我们依然还是会说:“他得经历神裁。”

在查理曼时代的同时,在遥远的东方巴格达,有一位哈里发,名叫哈伦。如果你读过《阿拉伯之夜》中的故事,你一定就知道这个哈伦。因为《阿拉伯之夜》这本书就是写于这位哈伦当哈里发的时代,而书中很多次都提到了他。有意思的是,尽管哈伦是一位穆斯林而不是基督徒,可是他却非常崇拜查理曼。为了向查理曼表达他的敬意,哈伦送给查理曼很多贵重的礼物。在这些礼物当中,有一只非常精美的钟,这只钟每一个小时都可以报时。你应该还记得,当时的欧洲没有钟表,是阿拉伯人最先发明了钟表的。对于查理曼来讲,这钟可是个非常稀罕的玩意儿。因为当时的欧洲人能够判断时间的办法可不多,要么是通过太阳光落在日晷上的影子来判断,要么是通过沙漏或者水漏来计时。

哈伦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好君王,他也因此被称为“拉希德”。“拉希德”的意思是“正义的”。你还记不记得在古希腊,有位也是被称为“正义的阿里斯提蒂斯”的执政官吗?哈伦曾经穿上普通人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工匠走出宫去,到巴格达的老百姓中间去微服私访。他同在街上或集市中遇到的人聊天,问他们对当政的“哈里发”的看法,倾听百姓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意见。哈伦发现,每当自己穿上旧衣服,化装成普通人的时候,才能够听到人民最真切的表达。因为同他谈话的老百姓不知道他是哈里发,只当他是跟自己一样的一个普通工匠。通过这种办法,哈伦明白了民间的疾苦,也知道了老百姓对他的统治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每次微服私访之后,哈伦回到宫里,就会重新制定法律或者调整他的政策,把那些不公平、不合理的地方改正过来。

查理曼死后,欧洲又失去了一位强有力的君主。新的罗马帝国再度分裂,“君王的战马和骑士都不能把欧洲重新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