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最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是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过程中的外部表现。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指把世界本原归结为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的学说。它认为,个人的主观精神(心灵、感觉、言语、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它产生万事万物,是第一性的;而物质世界则是个人精神的产物,是第二性的。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陆九渊、王守仁,英国的克莱和德国的费希特。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贝克莱认为,物质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费希特认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19世纪30年代以后,主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以“经验”、“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自称为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如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还有一些主观唯心主义学派把意志、情感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非理性主义,如唯意志论、柏格森主义(即直觉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和存在主义。
唯我论
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及他人均为“我”的表象或“我”的创造物的哲学观点。这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逻辑结论。主观唯心主义者从个人的感觉经验或精神活动出发,把世界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感觉经验的结果或个人精神创造的产物。根据这个逻辑,最后必然得出结论:
只有我和我的意识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的实体。
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是唯我论的典型代表。他宣称物是“感觉的组合”
或“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由于唯我论的荒谬显而易见,不证自明,所以主观唯心主义者一般都尽力设法加以逃避。贝克莱就为逃避唯我论的结论而求助于上帝,结果从主观唯心论又转向客观唯心论。但也有的哲学家将主观唯心主义的原则贯彻到底,公开宣扬唯我论,如19世纪德国的施蒂纳在其《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主张“唯一者”即“我”
是最高的存在,它是世界的核心,万物的尺度,真理的标准。
一元论
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本原的哲学学说。一元论是与二元论和多元论相对立的。“一元论”一词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沃尔夫首创的。19世纪末德国动物学家、哲学家海克尔开始将它作为哲学用语。他把基于物种保存原则和进化论的世界观称作一元论,并著有《作为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纽带的一元论》一书,还创立了“一元论者协会”。
依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立场不同,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之分。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各种表现形态,精神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所有的唯物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因而他们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不彻底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二元论
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原的哲学学说。它和一元论相对立。17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沃尔夫首次提出“二元论”这个术语,他把承认存在有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人称作二元论者。17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儿是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他认为,世界存在着两个互不依赖、各自独立的实体,即具有广延性的物质实体和具有思维属性的精神实体。
哲学史上反倒有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中包含有二元论的因素。例如,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神”即自然,是世界的唯一实体,它有无限多的属性,其中可以为人类所知的只有广袤(物质性)和思维(精神性)两种,两者绝对独立,不能互相影响。二元论把物质的派生物精神当作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的东西,既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又根本歪曲了客观事实。二元论表面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其结果必然导向唯心主义。
多元论
主张世界是由多种本原构成的哲学学说。多元论实质是一元论的不同表述形式。它有唯物主义的多元论与唯心主义的多元论之分。
凡是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物质本原的学说,是唯物主义的多元论。例如,古希腊恩培多勒用水、火、土、气的结合与分离说明万物的和生灭;阿那克萨戈拉用无限多异质的“种子”解释万物的差异。中国古代哲学家将万物的本原归结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凡是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精神本原的学说,是唯心主义的多元论。例如,近代德国的莱布尼兹认为,世界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所组成,是无数单子的和谐的体系。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实用主义也是多元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把世界看做是许多仅仅在外表不相互联系的独立部分。他还否定客观真理的学说,提出真理的多元性的理论,说:“有用即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多元论,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辩证法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科学的世界方法论。“辩证法”一词是从古希腊语中“谈话”、“论战”演化而来,其本意是指在论辩时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
在古希腊哲学中,“辩证法”一词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著作《理念论》中。“辩证法”这个术语在哲学上,曾在不同意义上被使用。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把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看作辩证法,而在智者派那里,辩证法则为一种据理论证的艺术而广泛运用。智者派后期演变成为诡辩论者。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辩证法”经常在逻辑学的意义上使用。黑格尔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在宇宙观意义上使用“辩证法”概念的人,辩证法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基本形式:古代的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古代辩证法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自发严复的、朴素的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主要代表是黑格尔。他第一个全面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但他的辩证法是彻底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辩证法的传统,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从而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空前变革。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通常有两种含义:(1)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2)指一种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它。“形而上学”一词最早是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此书传入中国后,曾被译为《玄学》。后来,严复根据中国《周易·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除了用“形而上学”一词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外,又用“形而上学”一词专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在哲学上第一次赋予“形而上学”一词以新含义。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它只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了它的产生和消灭;看到某一物的存在,忘记了它的产生和消灭;看到了事物的静止,忘记了它们的运动。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方法虽然古已有之,但作为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则是近代的产物。
15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末的自然科学比较完善的只有力学,自然科学总的还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自然科学虽然孤立地、静止地考察问题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等人带入哲学领域,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带有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性质。
相对主义
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本身及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客观性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片面强调事物的变动性和相对性,否定事物的确定性和绝对性,其结果必然否定事物在一定的界限内的质的稳定性,抹煞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把事物看作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东西,从而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上,相对主义只承认认识的相对性,根本否认认识的绝对性,这就必然否定客观真理,从而滑向唯心主义。相对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和思维方法在古代哲学就已存在了。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只是一阵风。中国在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等相对主义观点。在近代哲学中,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等都以承认知识的相对性为名,片面夸大知识界限的可变性,否定认识的客观源泉和客观真理。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相对主义被广泛采用来同唯物主义作斗争的工具。
绝对主义
割裂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把事物及认识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片面夸大事物的认识的绝对性,根本否认它们的相对性,把绝对同相对截然分开,认为绝对就是绝对,排斥任何相对。在认识论上,它否认认识的相对性,不承认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永无止境的过程,看不到人们对真理的获得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把真理看作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绝对主义在思维方法上,主要表现为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两种形式。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复杂的事物不愿作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爱作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简单结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是一种绝对主义。它否认事物和认识的发展变化,把事物的静止绝对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永远不变的。人们的认识是一次完成、一成不变的。唯物辩证法坚持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认为事物的绝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
目的论
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在如何解释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目的论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预先规定事物、现象存在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原因和根据。目的论的基本特征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强加给自然界。目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外在的目的论是用神的目的来解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学说。这是目的论的最典型表现。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宣扬这种目的论。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外在目的论。内在的目的论是认为事物本身的必然性中存在着目的性的学说。亚里士多德把目的规定为自然事物本身的内在决定性。17世纪德国的莱兹认为事物有动力因,也有目的因。黑格尔发挥了关于内在目的性的观点,他把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定,认为它存在于事物的必然性的历程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用决定论原则同唯物主义哲学彻底驳斥了目的论观点,并为合理解释生物有机体的目的性、人类活动的自觉目的,奠定了科学的哲学基础。
诡辩论
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思想形式之一。
一切脱离实际、违背逻辑规则而做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式的总称。诡辩,指为明显的谬说或与公认的合理观念相对立的谬见提供论据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诡辩所使用的论证手法称作诡辩术。在古希腊,有一批传授知识、教人以论辩和演说技巧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他们的观点和方法中包含了一些导致感觉主义、怀疑论、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因素。在他们的论辩方法中表现主观随意性、片面性、违反逻辑规则等错误。这些缺点、错误被一些片面追求雄辩术的智者们进一步扩大,变成了可以用来为任何说法辩护,就形成诡辩论。诡辩论思想方法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但是诡辩论常常利用客观事物和概念普遍具有辩证矛盾这一特性,冒充辩证法或同辩证法相互掺杂地表现出来。
诡辩论的基本特征是:形式主义和主观地应用概念,用概念的联系取代、掩盖事物真实的联系;否认相对之中有绝对性,片面强调事物的流动性和相对性。
逻辑实证主义
这个流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的维也纳,又名“维也纳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它的中心转移到美国,后来广泛流行于整个西方世界,并对自然科学界有相当大的影响。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是这个学派的先驱者,石里克是它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有卡尔纳普、纽拉特、莱欣巴哈和艾耶尔等人。他们中有不少人对数理逻辑有过一定贡献。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证实”原则。这个原则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任何命题只有能为经验所证实或否证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如“玫瑰花是香的”、“窗外在下雨”等一类命题都能用经验判别其真伪,所以它们是有意义的;而另一类命题,如经验之外是否有物质和规律存在,以及它们与精神的关系如何等,即传统的哲学命题,由于其内容超越于经验范围之外,无法用经验判别其真伪,因而都是没有意义的、“虚假”的“废话”。逻辑实证主义者据此宣称: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形而上学”
(玄学),而他们的哲学才是“科学的哲学”。
逻辑实证主义者否认事实真理的必然性,却肯定逻辑真理的必然性和绝对性。他们认为,一切逻辑真理,比如“2+2=4”,“单身汉是没有妻子的人”等命题,都是永远正确的绝对真理。它们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由于反映了经验事实中的必然性,而是与经验事实绝对无关的。它们都是一些“重言式”的命题,即同义词的反复。如“2+2”是“4”的同义词,说“2+2=4”,无异于说“4=4”;“单身汉”是“没有妻子的人”的同义词,说“单身汉是没有妻子的人”,无异于说“没有妻子的人是没有妻子的人”。在这里,只是在形式上作了同义词的替换,而没有告诉人们任何新知识,也不可能告诉人们任何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