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博览2
44303400000016

第16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15)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领兵于1630年7月进入波美拉尼亚,同德意志的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侯联合作战,在德意志西部和南部接连取胜。1632年,巴伐利亚的蒂利伯爵在累赫河战败身亡。吕岑会战中,瓦伦斯坦战败后被暗杀,古斯塔夫二世也在会战中阵亡。1634年,德皇联合西班牙打败瑞典,瑞典军队返回波罗的海沿岸。萨克森和勃兰登堡于1635年5月同德皇缔结《布拉格和约》。

法国——瑞典入侵

1635至1648年,三十年战争进入第四阶段。1635年,法国直接出兵德意志、尼德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军也趁机再次侵入德意志中南部。1636至1637年,西班牙军队对法国进行南北夹击,直逼巴黎,但被法军各个击破。1638年8月,法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海军。1639年10月,西班牙海军主力被荷兰歼灭。1643年5月,孔代亲王指挥法军在罗克鲁瓦会战中全歼西班牙军主力。1642年11月,瑞典军再次在布赖滕菲尔德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但此时丹麦却向瑞典宣战,于1644年击溃瑞典、荷兰联合舰队。

不久,瑞荷联合舰队歼灭了丹麦海军,丹麦退出战争。1645年3月,瑞典军在捷克重创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同年8月,法军又在纳林根会战中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帝国丢失大部分德意志领土。1648年,法瑞联军在处斯马斯豪森会战中彻底击败帝国军队。

《威斯特发里亚和约》

1645年10月,神圣罗马帝国和参战各方签订《威斯特发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和约的主要内容有:

1.瑞典获得德国的大片领土,德国重要通航河流的入海口——奥得河、易北河及威悉河等河口均为瑞典掌握,瑞典还获得赔款500万塔里尔,并有权参加帝国会议;

2.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的大部分土地,并确认了法国对洛林的所有权,也有权参加帝国会议;

3.在德国内部,巩固各诸侯政权,削弱皇权;

4.承认德国诸侯于三十年战争期间在国内扩张占领的土地;

5.路德教徒、加尔文教徒同天主教徒享受同等权利;

6.承认瑞士独立,西班牙从此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

《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的签署,结束了德国境内的战争。此和约导致哈布斯堡王朝失去大量领地,削弱了王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各邦国的控制,也使德国深陷封建分裂的旋涡。另外,此和约导致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崛起。该和约的签署,开创了由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

三十年战争的影响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以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的胜利而告终。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在三十年战争中的失败,使该王朝建立“世界帝国”的计划破产。三十年战争的结果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并使农民进一步农奴化。

根据和约,欧洲领土被重新分割。法国夺得了欧洲霸权,瑞典在波罗的海的地位得以巩固;德意志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独立;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得到承认。此后,中世纪以来“一个教皇,一个皇帝”统治欧洲的局面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在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

哲学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毕达哥拉斯:数是最智慧的;巴门尼德: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芝诺:飞矢不动;德谟克利特: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人的王还好;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

无物存在;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柏拉图:认识就是回忆;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的本性;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阿伯拉尔:理解而后信仰;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萨特:存在先于本质亚当……这些都是哲学。

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由phileo(爱)和sophia(智)两字所组成。在汉语中,“哲学”被理解为“智慧”、“知识”、“贤明”等等。故哲学有“智慧之友”或“爱智慧”之意。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最一般的问题,因而区别于宗教世界观和朴素的自发的世界观。宗教世界观以对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为基础,朴素的自发的世界观则不是系统的理论。

哲学和具体科学也有区别。具体科学虽然也各有一定的理论体系,但它们只是关于物质世界某一领域特殊规律的科学。哲学则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最一般规律,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又是以最一般的概念、范畴等逻辑形式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哲学具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点,但也存在着不同点,即哲学离经济基础较远,是属于恩格斯所说的“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作为对世界图景的描写和最一般规律的反映,它是世界观,而从其对研究与处理问题的指导作用说则是方法论。

本体论

表述哲学理论的术语。本体一词在拉丁文中包含有存在、有、是及存在物之意。在西方哲学史中,本体论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

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本体论”一词,将其界定为研究超感性存在的学说,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同义语。本体论就其研究的课题来说,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关于存在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亚里士多德把本体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实体,即关于本质、共相和个体事物的问题。

在西方近代哲学中,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及其继承者沃尔夫试图通过抽象的途径,建立起独立的本体论体系。康德认为建立抽象本体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黑格尔则以唯心主义的形式提出了本体论、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唯物主义哲学家往往把世界的本根归结为气,而唯心主义哲学家把世界的本根归结为“理”和心。

怀疑论

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怀疑的哲学学说。古希腊哲学家皮浪是怀疑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确定的认识;认识的每个命题都有一个对立的相等命题,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不可认识的。人们对一切事物,不能作出任何判断和表示任何态度。古代怀疑论揭示了认识中的矛盾,批判了独断论,在认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怀疑论被用来抨击教会和封建制,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形而上学,从而为法国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奠定了基础。

18世纪,怀疑论以不可知论的形式出现,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谟认为,在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这是不可知的。康德为人的认识能力划定界限,否定人能够认识“物自体”。怀疑论长期以来都受到旧唯物主义和彻底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批判。

但是,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才对怀疑论作出了令人信服的驳斥。

不可知论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者认为,人们只能认识感觉或现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不可能认识的。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不可知论者赫胥黎在1869年首先正式提出了“不可知论”这个术语。不可知论思想因素早在古代怀疑论者那里就已经有了,但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则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其著名的代表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谟认为,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感觉,在感觉之外是否有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存在的问题是不可知的,康德承认感觉之外有物自体存在,但又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

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把感觉看作意识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屏障,用人类认识界限的相对性论证人类认识能力的绝对界限,因而在根本上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用实践的观点彻底粉碎了不可知论。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会不断转化为被认识的事物。

唯物主义

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唯物主义思想早已有之,但唯物主义概念的形成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马克思欧洲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开始明确使用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以它来称呼自己的哲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某些原初的物质变化发展而来的,万事万物又可以还原为这些原初的物质。它往往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但又带有直观朴素性质,缺乏科学的论证。

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近代实验科学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的、朴素的性质。它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但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是其主要特点,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里仍然是持唯心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亦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它把唯物主义推广于研究社会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的变革。

机械唯物主义

亦称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适应,出现了一批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唯物主义者。培根概括了观察、实验和归纳等认识自然界的实验方法。霍布斯第一个系统阐述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他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世界是一部大的机器,而人体不过是一部精妙的小机器,甚至连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的顶峰,它虽然有些辩证法因素,但未能摆脱机械性。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特里、狄德里、霍尔巴赫、爱尔维修。

18世纪40年代,费尔巴哈适应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创立了他的人本学的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唯心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19世纪中叶,在欧洲还流行一种用生理学的观点去解释人的精神现象的庸俗唯物主义,它把意识和物质等同起来,抹杀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使唯物主义庸俗化、肤浅化。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利学。它是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所著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之中。他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俄国的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和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

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世界统一于精神,物质有赖于精神而存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唯心主义”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观念”,旧译观念论。哲学唯心主义是在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有闲暇专门从事智力活动的时候同哲学唯物主义一起产生的。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能够长期存在有它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在复杂的认识过程中,如果只抓住其中的某一方面,加以主观片面地歪曲和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对哲学的存在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唯心主义是反动阶级的精神支柱,反映了剥削阶级的利益。这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

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指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离开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个人意识而存在的精神实体的学说。它认为,万物的创造者不是个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某种“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它是第一性的、客观物质世界则是第二性的。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董仲舒、王弼、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欧洲中世纪的托马斯·阿硅那,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它认为“理念者”是世界的唯一真实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