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要活着,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4428900000004

第4章 只要活着,就能跨过那道坎(3)

无论遭遇怎样的坎坷与磨难,你都应有勇气去面对现实,充满信念地去寻找更好的人生之路。

坎坷给人生带来的痛苦与磨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你以坚定的脚步走出困境的时候,你会由衷地深深地道出:感谢岁月对自身的磨打与考验。因为它,才能有如今既成熟又自信的自我。

活着就是向“不可能”挑战

只要活着,就不能放弃希望;只要活着,就要向“不可能”挑战。

歌德曾说:“能从绝望中逃脱,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所以不要只是在那一味地烦恼,要立即采取行动,使自己从绝望中逃脱出来。你要相信新的一天就会有新的希望。”其实一个人绝望时,是没有时间去唉声叹气的,他只能让自己从绝望中坚强地站起来。只要活着就不能放弃希望,只要活着就向“不可能”挑战。

1985年10月,大学四年级的李雁雁患上了青光眼,双目失明且康复无望。1989年,李雁雁得到一条消息:美国海德里盲校将在中国开办盲校分校,免费函授英文。在哥哥的帮助下,李雁雁终于掌握了汉语和一级英语盲文符号的规律。

1993年,李雁雁在一本盲文杂志上读到一条消息:日本有家机构资助其他国家的盲人去日本学习按摩、针灸、指压。同年10月,经过全面严格的考试,李雁雁被录取。

经过刻苦学习,他获得了日本国家行医执照,成为第一个获得全额助学金在日本学习物理疗法的外国盲人留学生。没有学位,李雁雁感到遗憾,他决定到美国继续深造。前后经历4次考试,3年的拼搏,李雁雁终于获得成功。2002年7月收到了加利福尼亚帕默正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了博士课程的学习。凭着扎实的功底,李雁雁以全A的成绩获得了美国帕默正骨大学脊椎神经矫正专业博士学位。在毕业典礼上,全场人士起立并长时间鼓掌,他们都对这位唯一来自中国的盲人博士毕业生表示由衷的敬佩。

拿到学位后,李雁雁四处寻找诊所和医院实习,但是看到他是一名盲人,医院诊所给予拒绝。他决定自己开一家诊所,病人看到他是一个盲人时,都很诧异,但他所作出的准确判断着实让病人佩服。在自己的诊所内,他每天能接纳三五个病人,每个病人每10分钟收取约1000元人民币的诊疗费用。

从出国去日本到美国转眼已经十多年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让李雁雁又作出了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的决定。在谈到归国以后的计划时,李雁雁告诉朋友们,一方面准备开个诊所,继续发挥自己的专长;另一方面,他已经与中国残联取得联系,计划给更多的残疾人提供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李雁雁告诉家人和朋友们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任务。”

恐惧、摇摆不定和怀疑是幸福和成功的最大敌人。正因为如此,人类一直都在与之抗争着。其实,英雄与懦夫的区别仅仅在于英雄比懦夫多了“几分钟”的勇敢罢了。普通人面对艰难和挑战,会绕路走开,避免自己心生恐惧感,而勇敢者则向“不可能”挑战,去迎战内心的恐惧,于是,他们创造了奇迹。

在人生的道路上,恐惧感是很多朋友止步不前的最大障碍,“我不能……”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其实,人与人的能力差别是极其微小的,真正的差别在于不同人的思维和信念。失败或被拒绝的恐惧使人望而却步,是对失败或被拒绝的预先揣测使你无力向前,阻碍了你去做那些为实现你的目标应该做的事,美好的结果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有一次,小张被公司任命为江南部经理,第一项任务就是监理职场的装修工作。在工程接近尾声时,经检查,整体工程质量不错,但他发现有一处吊顶不太平整,便叫来包工头,“这个地方不行,得返工。”那个包工头看了看那处天花板,并不接小张的话,而是对正打扫卫生的小工说:“你过来。”包工头一扬手说:“你怎么搞的?那儿为什么没弄平整啊?”那小工抬头看了看,小声嘟囔着说:“那儿比较高,梯子有点儿够不着,弄平有点难……”包工头厉声训斥道:“难什么难?人造地球卫星都上天了,把它弄好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还难吗?”

那一刻,小张脑中电闪雷鸣般豁然开朗:是啊,难什么难!我们要把日常工作做好,真的会比让人造卫星上天还难吗!这样一想,在他心中,包工头好像已经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包工头了,而是他生命中的贵人,是上天派来点化他的天使!包工头接着连忙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不用返工了,明天拿发票来结账吧。”从那以后,每每遇到困难艰辛,遇到事业的瓶颈无法突破时,那声断喝都会响在他耳畔:“难什么难!人造地球卫星都上天了,把这件事干好难道比让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还难吗!”奋斗与不屈的动力便会油然而生。

生命真的是一个奇迹,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咬牙往前一冲,别有洞天的美景佳境便会呈现在眼前,而畏惧挑战,便被阻碍在成功大门之外了。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伟大成就,所有的人间奇迹都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创造的,没有三头六臂的神仙,只有意志、信念坚定的凡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能或不能,有的只是要或者不要,只要想要,注定得到。

正如爱默生所说,“去做事吧,你将会拥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如果你想要获得成功的话,那么做你害怕做的事情,做你本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并将这作为你的人生习惯,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活着就是为了跨过一道道坎

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的,为了跨过一道道坎坷。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如果你以海上多暗礁而放弃航行,那么,这个理由只是你为自己的逃避找的借口,是不能成立的。

因为暗礁自古有之,而从古至今海上却从没有停止过航行。

如果你以创业太多艰难险阻而放弃追求,那么,这个理由也是不能成立的。

因为,活着即意味着艰辛。没有谁一生顺利,坎坷是生命的必经之路。生命因坎坷而存在,并在同无休止的挫折与磨难的斗争中才得以不断强大。

坎坷的消失,会让生命力也随之灭亡。

生命的意义即在于:永远迎着坎坷而上。

很多事情的结局告诉人们:逃离往往并非最明智的。它可能使你更加溃不成军,并遭致众人“痛打落水狗”的可耻下场,以及落井下石、替他人背黑锅等等。

因为逃离是失败形式的一种。战场上的临阵逃脱既等于给对手发出了“可以穷追猛打”的信号。而当一个人抱定逃离的念头后,连反抗的能力也会丧失的。

另外,你的逃离等于给那些迎着坎坷上的人让出了更大的成功余地,并增长了他人志气。

风平浪静后的海滩,只可以让你拾到一些贝壳。当你在危险过后再回头寻找机会时,你会发现茫茫大海是那么的令人无奈。

坎坷对于弱者而言是一座山,对于坚强的人而言,那不过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你越怕它,它越凶。

一个迎着枪口、刀刃走上前的人,会令对手胆战心惊;一个伤痕累累,从血泊中挣扎站起的人,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威慑力。

有一天下午,许多人正围着一位已退休的老船长,听他讲述一生航海历程中的种种奇遇,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老船长与狂风暴雨搏斗的惊险遭遇。

话题扯到大海上不可测的天气,有一人问老船长:“如果你的船行驶在海面上,通过气象报告,预知前方的海面上有一个巨大的风暴圈,正迎向你的船而来。请问,以你的经验,你将如何处置呢?”

老船长微笑地望着发问的人,反问道:“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处置呢?”

前者偏着头想了想,回答道:“返航,将船头掉转180度,远离暴风圈。这样应该是最安全的方法吧?”

老船长摇了摇头道:“不行,若你掉头回去,暴风圈还是迎向你的船;这么做,反而将你的船跟暴风圈接触的时间延长了许多,这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一个人接着道:“那,如果将船头向左或向右转90度,试着脱离暴风圈的威胁呢?”

老船长仍是摇摇头,微笑道:“还是不行,如果这样做,将会使船身整个侧面暴露在风暴的肆虐之下,增加与暴风圈接触的面积,结果是更加危险。”

众人不解,问道:“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那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老船长道:“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抓稳你的舵轮,让你的船头不偏不倚地迎向暴风圈。唯有这样做,才可以将与暴风圈接触的面积化为最小,同时因为你的船与暴风圈彼此的相对速度组合在一起,还减少了与暴风圈接触的时间。你将会发现,很快地,你已经安然冲过暴风圈,迎接另一片充满阳光的蔚蓝晴空。”

众人听到这里,沉寂良久,不禁为老船长应变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深深折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生活的风暴向你袭来时,我们只有咬紧牙关迎着坎坷上,才能破解难关。绝对不能逃避,越逃避对自身的威胁就越大。

就如同行驶在大海里暴风圈来临时的船。只有迎上前去,才能安然冲过暴风圈,迎接另一片充满阳光的蔚蓝晴空!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看似最安全的做法却会使你丧命,而看似最危险的做法却会让你化险为夷。迎着风暴走上去,反而有助于你脱险。

你要坚守这样一个信条: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的,为了跨过一道道坎坷。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妄图逃避坎坷者应该清楚:即使你侥幸躲过了一道坎坷,还会有下一道坎坷在前方等着你。

只有活着才能体验精彩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呢?为了我们这仅有的一次生命,难道就不应该活得漂漂亮亮的吗!

在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之中,都不是永远平顺的,难免会遇到伤心痛苦的事情。比如:被最爱的人伤害或抛弃;至亲至爱的人发生不幸、走失、去世;被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欺骗、出卖,被他落井下石;而自身又被重病缠身、不幸身体残疾等。面对这些无常,是选择死亡?还是为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努力地活下去呢?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状况,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请你不要给自己有轻生的想法而寻找任何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爱情中受伤,为了爱而殉情有作用吗?如果身体有了残缺,死了就可以换来完整吗?维纳斯还有残缺的美呢!如果亲人离去了,也要追随他们而去吗?你能让他们获得重生吗?如果你不堪忍受沉重的压力,选择死亡就是最大的解脱吗?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说明你的懦弱,在可以好好活着的时候选择死亡,是生命中最大的悲哀。你逃避现实,你没有勇气,你就会受到人们的鄙视。尽管生活中会有苦,但活着就是最大的乐趣。不但开心,而且还漂亮。

在舞会开始时,一位有些美丽又有些丑陋的老太太吸引了琼,她坐在琼的对面。吸引琼的是她那独特的气质,优雅大方、气宇轩昂,于众多人之中,她仿佛骄傲高贵的女王。旁边的朋友对琼说:看见没,老得像个核桃皮似的,竟然还打扮得艳如桃花,真是可笑。她的语气中无遮无拦地显示着蔑视与不屑。琼无语,继续观察着这位特别的老人。突然,琼发现她的左臂不听使换,扶在椅子把手上,还不停地颤抖。再看看她的手,有一只像干燥的树皮,慢慢地从袖口伸出来。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老太太曾经十分用心地打扮过,而且格外精致:她的头发被盘成发髻,纹丝不乱。两只碧绿色的耳环闪动着灿灿的波光,暗红色光滑如水的裙子。再仔细看看,甚至连她那指甲也被雕饰过,经过精心的修剪,上面还涂着色彩,呈现薰衣草那淡淡的紫色。这时她也看向了琼,琼对她微微笑了笑,打了个无声的招呼。但又想说些什么,于是刚刚说了个“您?”字,便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落在她发抖的手臂上。

瞬间,老人咧开了涂了口红的嘴,面带着愉悦的表情,虽然有些丑,却显得十分和善。她慢条斯理地对琼说:“在二年以前,我不幸地患上了帕金森氏综合症。它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性疾病。”之后,她用十分柔和的目光凝视着琼说:“在你看来,是不是感觉我很可怜?”

琼诚恳地摇了摇头说:“我认为您并不可怜。因为您这样精心的打扮,不会是您自己独立完成的,您的身边一定有人专门伺候。所以说,你并不孤单,不应该是可怜的人。”

“在你们的眼中看来,我是不是很丑,根本就不应该如此地卖弄?”

这时琼无语了,因为它让琼无法表态。似乎装扮的美丽与相貌的丑陋并不搭界。琼突然想到自己,就是琼也会有变丑、变老、变得身残体弱的一天。到了那时,琼又会不会自暴自弃呢?那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但笑不语,她不再解释,显得云淡风轻。

传说中,蜗牛是没有壳的。它们只有软绵绵的身体,并且嘴上面还长出了丑陋的触须,其他的动物都对它嗤之以鼻。可怜的蜗牛爬到上帝那里去,希望上帝能够赐给它一个壳。

那为什么蜗牛要装上美丽的壳呢?难道它这不是在虚伪地自欺欺人吗?

而它则沉思片刻,然后庄严地回答说:我是为了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是呀!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呢?为了我们这仅有的一次生命,难道就不应该活得漂漂亮亮的吗!

无论多么痛苦,无论多么悲伤,只要能够活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不但要活得有生气,活得有骨气,活得有志气,还要活得漂亮!

从来就没有“走投无路”这回事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劣势,但并不是所有的劣势都会成为你成功的阻碍,只要你懂得化劣势为优势,懂得扬长避短,你就有了反败为胜的力量。

世界第一名女性打击乐独奏家伊芙琳·格兰妮说:“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一定不要让任何困难阻止我成为一名音乐家。”

她成长在苏格兰东北部的一个农场,从8岁时她就开始学习钢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音乐的热情与日俱增。但不幸的是,她的听力却在渐渐地下降,医生们断定是由于难以康复的神经造成的,而且断定到12岁,她将彻底耳聋。

可是,她对音乐的热爱却从未停止过。

她的理想是成为打击乐独奏家。为了演奏,她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聆听其他人演奏的音乐。她只穿着长袜演奏,这样她就能通过她的身体和想象感觉到每个音符的震动,她几乎用她所有的感官来感受着她的整个声音世界。

她决心成为一名音乐家,于是她向伦敦著名的皇家音乐学院提出了申请。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这种事发生:让一个聋学生加入音乐学院!所以一些老师反对接收她入学。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师,她顺利地入了学,并在毕业时荣获了学院的最高荣誉奖。

从那以后,她的目标就致力于成为第一位专职的打击乐独奏家,并且还谱写和改编了很多乐章,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专为打击乐而谱写的乐谱。

至今,她作为独奏家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因为她很早就下了决心,不会仅仅由于医生诊断她完全变聋而放弃追求,因为医生的诊断并不意味着她的热情和信心不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