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要活着,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4428900000023

第23章 自强不息,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控(3)

失败的道理可以归结出千百条,成功的道理往往却只有一个——坚持。

坚持的含意很广泛:逆境中的坚持、等待中的坚持、前途渺茫的坚持,以及跌倒爬起来重新从零开始的坚持……

人生中逆风,更多的是指人言——公论、定论或者说针对你的行为所发生的舆论。

他们劝你放弃,因为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否则,你必将一败涂地。

你不听,你就是狂妄、偏执,你就是个疯子。但是,当你听了,你则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有位哲人曾说:“当别人建议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时,你不要理睬他们。当你遇到挫折时,把它当作一次机会,而不是世界末日。你需要做的,是尽快超越它们。如果一直坚信自己的梦想会实现,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事实的确是这样。

玛丽亚·艾伦娜·伊瓦涅斯在1996年登上了《公司》杂志名人排行榜,而且还是排行榜中唯一一个白手起家并且下有两个不同的公司登上《公司》500强排行榜的公司总裁。在她刚刚步入该领域时,许多人都认为她不可能在这个领域取得任何成绩。

在哥伦比亚,当玛丽亚·艾伦娜·伊瓦涅斯只是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让她参加了一个电脑学习班。

1973年,她还在美国上大学学习电脑专业的时候,玛丽亚·艾伦娜就产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在拉丁美洲销售电脑。虽然在拉丁美洲电脑的标价是10万美元,非常昂贵,但是电脑还是越来越普及了。玛丽亚·艾伦娜想要投入到这种革命性的技术中来。

在当时,美国个人电脑的价格在8000美元左右,而拉丁美洲的个人电脑价格却要昂贵的多。她想:为什么不在拉美销售个人电脑,来开发这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呢?1980年,她将自己的想法和许多主要的电脑公司交流过,并请求给她一个机会,在自己的国家销售他们的电脑。

“他们告诉我不要提这事,”玛丽亚·艾伦娜回忆说,“电脑销售执行经理们说,拉丁美洲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许多国家都十分贫穷,那儿的人们没有钱来买电脑。因此,他们认为拉丁美洲的市场太小了,根本不值得他们去开拓。”

但玛丽亚·艾伦娜并不这么认为。当别人的眼睛里只看到各种局限性时,她却看到了各种市场机会。她认为“即使这个市场只有100多万美元的承受能力,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能从中挣到钱。而且由于它很小,所以,就不会有什么人去竞争这个市场。”

当时她只有23岁,没有任何销售和市场经验,而且是个女性,这些被她见过的经理们称为对她而言的三个不利因素。但是,她却清楚地知道两件事:一是在美国电脑比较便宜,其二就是拉丁美洲需要便宜的电脑。她满怀希望而又乐观地与一位银行家接触,请求从他那儿得到一笔贷款,银行家提出要看她的商业计划。玛丽亚·艾伦娜从来没有听说过商业计划这类的东西。她接触的第二位银行家要求看她的市场销售计划。同样,她还是不知道市场销售计划究竟是什么。于是,她就试着直接与代理商联系,许多人根本就不想见她,只有两个人带着怀疑地听了她的想法。她问他们:“你们现在在拉丁美洲的销售额是多少?”他们说:“零,一点没有。”玛丽亚·艾伦娜对他们说:“我能每年在拉丁美洲销售你们公司价值1万美元的产品。”

为达到目的,玛丽亚·艾伦娜不得不答应所有订货必须预先付款。就这样,一家电脑公司在没有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给了她9个月的境外代理商资格。

她的第二步就是与旅行社联系。玛丽亚·艾伦娜的要求非常简单:“为我在迈阿密飞往阿根廷的班机上定个座位,在每个我不必支付额外停靠费用的主要城市停靠。”这就是玛丽亚·艾伦娜设计的市场推广计划。说实在的,她自己都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她说:“无知有时是值得庆幸的,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会碰到些什么。”

由于没有任何的销售推广经验,玛丽亚·艾伦娜所有行动的向导就是坚信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她在哥伦比亚下了飞机,住进了一家宾馆,立即拿起了当地的电话号码本,开始给当地的电脑零售商们打电话。“当时我想,广告做得越大的公司,它们的规模和业务量一定也非常大。所以,我打电话时首选那些做广告最大的公司。”

第二天,玛丽亚·艾伦娜被约会塞得满满的,她飞奔着赶往一个个约会。在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思想观念还很落后,许多商人还很不习惯与女人做交易,尤其与一个看上去只有18岁、娇小而年轻的金发女郎。但她用自己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自己的教育背景以及对电脑的丰富知识,将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全部转化成了自己的优势。玛丽亚·艾伦娜这样描述了她后来的客户当时对她的反应:“他们对一个女人谈论他们不知道的、当时最新的技术和事物非常着迷。他们的反应令人非常满意,因为我有很棒的产品,而且我提供的价格很有优势,将使他们可以和一些大的经销商竞争了。”

在三个星期的行程中,玛丽亚·艾伦娜旋风般地穿行于厄瓜多尔、智利、秘鲁和阿根廷。在每个国家,她都用同样的办法来推销她手上的产品。“我原本计划销售1万美元的产品要一年后才能返回美国,出乎意料的是,我仅仅是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就接到了价值10万美元的定单和预先付款的现金支票。”这对于在大学计算机实验室教课每小时挣6美元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渐渐地,玛丽亚·艾伦娜的销售额超了百万,甚至是几百万。在其后的五年里,玛丽亚·艾伦娜的销售额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500万美元。就这样,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国际高科技公司。1987年,在《公司》杂志登载的500家发展最快的公司的排行榜上,玛丽亚·艾伦娜的“国际高科技公司”排在了第55位,1988年,玛丽亚·艾伦娜卖掉了公司,继续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三年后销售额达到7000万美元。

后来,玛丽亚·艾伦娜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公司开始向非洲销售电脑。市场专家们又一次次告诉她说非洲太穷了,根本就不适合个人电脑销售。尤其是在那样一个男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一个外国女性在非洲销售电脑就更不可能了。那时的玛丽亚·艾伦娜早已经习惯这些消极的反应了。她认为这些专家们的目光非常短浅,相信自己对未来趋势的预见。1991年,她仅仅带了一份产品目录和一张地图就乘飞机到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始了她的销售活动。她住进宾馆后,就又拿起电话号码本开始联系当地的经销商。两个星期后,她带着15万美元的定单飞了回来……

非常奇怪的一种现象:玛丽亚·艾伦娜每每要做一件事,总会有专家出面劝阻,诚恳地对她说“那是不可能的”。而每次,她都是在不可能的情况下成功了一次又一次。因此,千万别相信什么专家的论断!

其实,所谓的专家都是某些定律、公式与逻辑的化身,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任何公式、定律都无法解释的。当他们化身成权威的形象,对于你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的时候,他们就是用所谓的真理来阻止奇迹的产生。如果你能够相信这一点,你就能够逆风而上,创造成功。

让别人决定你的人生是悲哀的

众智成愚,当你没有自己的主见,而随别人的意见左右摆动时,只能让很多本来可行的事,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不行”。

一个六神无主、无所适从的人的一生就像风向标,注定会很累,因为它永远在风的控制下忙忙碌碌,摇摆不定。

但是拥有自己志向的人,却有着一个不可动摇的坐标。他们有自己的方向,决不会摇摆不定。

信念守恒的人,始终如一,孜孜不倦,他们从不为潮流所迷惑,而是步步为营,永不停步地照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风向标式的人则很容易被人言所改变或击倒。

某天,有个年轻人来到集市上,买了一只山羊,他牵着羊,走在街上。

几个骗子看见了,其中一个对他说:“你牵着这只狗干什么?”

“别开玩笑,这是一只山羊。”

他牵着没走几步,迎面又过来一个骗子。

“你为什么牵着狗哇?你要这狗干吗?”

“这是山羊!”他冒火了。

不过,他开始动摇了:会不会真是一条狗呢?他低头看看这只长着黑胡子的东西,猜疑:狗?这明摆着一只山羊嘛!不过……

又走了几步,他听见有人在喊:“喂,小心,别让这条狗咬着!”

“天哪,我真糊涂!”这人终于大叫起来:“我怎么会把它当成山羊买来啊!”他信了骗子的话,把山羊扔在大街上了,那几个骗子捉住山羊,吃了一顿烤羊肉。

当然,这是一个故事。不过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你要做一件事,拿到了一个好项目,决定做下去,然而,身边的人一致认为“不保险”、“不可为”。于是,你相信了他们的话,结果是你把一只肥羊当做瘦狗放掉了。

正所谓众智成愚,当你没有自己的主见,而随别人的意见左右摆动时,只能让很多本来可行的事,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不行”。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小学一年级时小小班头儿,中学时的团支部书记,毕业后处长、局长、市长……一路攀升到人生的制高点。

其实他的成长很可能只是源自孩童时老师的一句赞扬。

老师表扬他是:“好样的,全班的带头人!”

大人都夸他:“这孩子将来一定当大官儿!”

他得到一种来自方方面面的“高标准,严要求”,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得更好,将来才能“当大官”。

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有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而这信念约束着他的言行,也督促着他的上进心,直到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把希望寄于别人是很消极的

在失败与挫折中,很多人寄希望于别人来帮忙度过困境,这是很消极的一种做法。

要知道,曾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曾经达不到的目标并不意味着永远达不到,你只有放弃手中的拐杖,才能大步迈向人生的目标。

穆拉·纳斯鲁汀先生是一位很有灵气的作家,看上去一副风流倜傥的样子,很惹周围女人们的喜爱。

婚后15年,他终于因爱上一个比自己小许多的姑娘而同妻子离婚,落得个一无所有。他并不在意,因为他天生是个情种,只在乎爱情,其他一切均不放在心上。他携这位姑娘出外闯荡,在孟买开设一家小公司,是那种经营出版、发行图书刊物的公司。虽然他懂这方面的业务,但他讨厌经营。

于是,他把公司里的一切交给了女友,自己在家写书。几年后,公司有了些发展,女友赚了些钱,而他的作品却没人认可。这时,女友认为他无能,提出分手。他带着绝望的心情离开了那位女友,甚至连死的心都有了。经过一番垂死挣扎,他的一位旧友要他去公司帮忙,工资不菲,与此同时,他又有了新的所爱,一位心地善良的公务员。这就像他生命里的一点微光,拯救了他。几番磨难之后,他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这一副“拐杖”了,不然的话,他简直没有办法再活下去。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几乎是在同时丢失了工作和新女友。

他真的想一死了之。他不止一次对自己说:纳斯鲁汀先生,你无法再活下去了,死吧,去死吧!毕竟,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靠朋友的接济,四处找工作,几乎跑遍了整个孟买,也没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时,纳斯鲁汀真正意识到自己老了,他再也不是那个风流倜傥的知名作家了。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应该像个真正男人那样立志发奋。于是,他开始了刻苦努力的创作,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下子签定了几本书的写作合同。

从此,纳斯鲁汀先生再也不相信什么“拐杖”了,他只信奉:把命运紧紧抓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可靠的!

生活中,很多人的遭遇与先前的纳斯鲁汀极为相似,只会依赖拐杖,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双腿应有的功能,离开拐杖,便不会行走了。在这些人的成长的过程中,遭受了外界的批评、打击,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从而导致对失败惶恐不安,甚至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在他们的人生中没有自强自立,只好依赖拐杖度日。

其实没有什么拐杖是你能够永久依赖的,命运要靠自己把握。倒下去必须重新爬起来才能够寻求自立,大步向前。

只有把命运紧紧抓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可靠的,无论对待爱情还是事业。

保有你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

做人一定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如果你要力求改变,那么首先应该改变你自己。

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保持自我清醒的认识,不要被任何人所控制,不管他们的意图是多么的善良,你必须保有你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不要盲目地听命于那些充满善意的人,那些一直在做好事的人,那些经常在劝告你要成为这样、成为那样的人。你所要做的就是听他们讲,然后谢谢他们。他们并不是想造成任何伤害,然而,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别人,因此事实上总会有伤害发生。

相信你自己,听命于你自己的心,那才是你唯一的老师。

有一个牧师,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为讲道词而伤脑筋,他的太太出去买东西了,外面下着雨,他的小儿子又烦躁不安,无事可做。后来他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顺手翻一翻,看到一张色彩鲜丽的巨幅图画,那是一张世界地图。他于是把这一页撕下来,把它撕成小片,丢到客厅地板上说:“儿子,你把它拼起来,我就给你两毛五分钱。”

牧师心想他儿子至少会忙上半天了,谁知不到十分钟,他书房就响起敲门声,他儿子已经拼好了。牧师真是惊讶万分,因为他看到每一片纸头都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整张地图又恢复了原状。

“你怎么这么快就拼好啦?”牧师好奇地问道。

他儿子回答说:“这很简单!这张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画像。我先把一张纸放在下面,把人的画像放在上面拼起来,再放一张纸在拼好的图上面,然后翻过来就好了。我想,假使人像拼得对,地图也该拼得对才是。”

牧师忍不住笑起来,给了他儿子两毛五分钱,并说:“你把明天讲道的题目也给了我了。假使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也是对的。”

这个故事的意义非常深刻: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如果你要力求改变,那么首先应该改变你自己。

人们时常在判断你,如果你没有经过思考就接受了他们的观念,你将为人们的各种判断而受苦,而且你还会将那些判断丢在另外的人身上。

如果你想要独立自主,那么你就要相信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只有你相信并接受自己,你才会有能力相信并接受别人。

大胆地亮出最好的自己

玛丽是一个10岁的小姑娘,她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这不,机会来了,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玛丽热情地去报了名,对此,她的家人都表示了支持。

定角色那天,玛丽回到家后,径直去了自己的卧室,她的脸上没有了以前的笑容,眉头紧锁,嘴唇紧闭。家里人见状很是担心,便都跟了进去。

“你被选上了吗?”哥哥小心翼翼地问。

“是的。”玛丽的声音极细,那两个字简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