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要活着,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4428900000021

第21章 自强不息,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控(1)

世间哪来的菩萨观音,人生哪有什么救世主。你就是自己的上帝,你的人生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成功者的人生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不受外界的干扰,不迷信权威,始终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失败者的悲哀则在于: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

你就是命运的主人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往往在于他们不轻易地受到与事业无关的事情的干扰,认真地走好人生的每一寸钢索,没有人能够让他们轻易失足。

平庸的人常常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因为成功者总是给他们强有力的刺激。他们总是希望成功者能够功败垂成,沦为和他们一样的平庸。但是,真正的成功者恰恰都有这样的心理素质:那就是宠辱不惊,镇定、沉着。他们的人生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不轻易地受到与事业无关的事情的干扰,认真地走好人生的每一寸钢索,没有人能够让他们轻易失足。

数年前,一位举世闻名的走钢索高手,正准备面对自己人生当中一次最重要的挑战——在钢索上横渡尼亚加拉大瀑布。

这位走钢索专家,不知道能否顺利地完成这一次的表演,成天忐忑不安,情绪上烦躁异常,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困扰。经过热心朋友的建议,他找到了一位极负盛名的预言家,请预言家为他预测这一次是否得以顺利走完全程。

预言家一开口,就带来最可怕的预测。预言家建议取消这一次的表演,他告诉走钢索专家,他命中注定将会在这一次的表演当中,从钢索上跌落,死于非命。

走钢索专家听了预言家所说的话,全身如坠冰窖。但这次表演的通知,早已发遍全世界,已无法取消。

表演的日期终于来到,走钢索专家在众人的期待中,出现在钢索上,他手持平衡杆,一步一步地走上钢索。预言家所说的那些话,早已随着媒体的报导传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们,都在等候走钢索专家的失足跌落。

果然,在走钢索专家进行到三分之一的距离时,他脚下一个不稳,从钢索上滑了下来;但只见走钢索专家很快地一个回身,双手抓住钢索,尽管平衡杆掉落在湍急的瀑布中。但走钢索专家还是凭着他熟练的技巧,走完全程。

群众爆出了最热烈的喝彩声,只有在一旁的预言家愁眉深锁,不知自己以后该如何去混口饭来吃。

“你就是命运的主人,命运握在自己手中。”走钢索专家以他的行动,验证了这句话。

生活中有很多人,过于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说法,久而久之,按着别人的模式生活,这是多大的悲哀啊!

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

如果总是任人摆布自己的命运,让别人推着前行,摆脱不了对别人的依赖,就将永远是一个弱者。

人立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一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有一首诗写得好:“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人生最可依赖的是什么?是知识、是智慧、是汗水。人常说“靠人种地满地草,靠人盛饭一碗汤”。父母都不可能依靠一生一世,何况他人?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应该学会站起来,离开习惯依靠的座椅。一个事业成功的朋友意味深长地讲过他年少时的一个故事。

小时候学溜冰的时候,父亲来到冰场,看到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滑。他走上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惊惶大哭,脚下不稳,跌了个仰面朝天,哭嚷着要椅子。

父亲在旁边,看我在那里哭嚷却无动于衷。我只得自己站起来。

这时我才发现,真要学会溜冰,非把椅子拿开不可。

“没有人带着椅子滑冰的!”父亲慈祥地说,“不要以为你离开了某人或某种依赖就活不下去了!”

无论我们是否像这样位朋友一样,幸运地拥有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能让我们尽早离开依靠的座椅。我们都应该学会自己站起来,学会主动去掉依靠的座椅,让自己得以成长。或许我们听说过这个寓言故事。

小蜗牛看到毛虫、蚯蚓都没有壳,而自己却背着一个笨重的壳,就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又反问道: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笑着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蜗牛背上有壳,我们身上有手。只要有双手,我们就能靠着自己的双手去打拼,就能自己站起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从小就是“在没有依靠的座椅上成长的”。

有一次他父亲赶着马车带他出去游玩。在一个拐弯处,因为马车速度很快,把肯尼迪甩了出去。当马车停住时,他以为父亲会下来把他扶起来,但父亲坐在车上悠闲地掏出烟吸起来。

他叫道:“爸爸快来扶我。”

“你摔疼了吗?”

“是的,我自己感觉站不起来了。”肯尼迪带着哭腔说。

“那也要坚持站起来,重新爬上马车。”

肯尼迪挣扎着自己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近马车,艰难地爬了上来。父亲摇着鞭子问:“知道为什么让你这么做吗?”

肯尼迪摇了摇头。

父亲接着说:“人生就是这样,跌倒,爬起来,奔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再奔跑。任何时候都要全靠自己,没人会去扶你的。”

只有自强自立的人,才能独立于世,才能力超群雄,开拓自己的天地,得到他人的认同。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学会自己做主,规范自己的情感,善于分配自己的精力,自主地对待求学、择业、择友,这是成功的要义。如果总是任人摆布自己的命运,让别人推着前行,摆脱不了对别人的依赖,就将永远是一个弱者。

法国作家雨果写道:“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只要一个人是活着的,前途就永远取决于自己,成功失败都系在自己的身上,而依赖只能是一种生命的束缚,一种寄生。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说:“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也需要学会认识自己,依靠自己,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运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出成就。”依赖别人,就会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意志力就会被消磨掉。离开习惯的依靠,就能挺直腰杆做自己。

只有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

“只有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所有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自我奋斗!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有句名言:“靠自己成功”,这句话影响了每一代美国人,那些原来从英国统治下独立的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也在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影响下,迅速把这个国家建设成为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强国。企业家吉姆·克拉克也给过年轻人忠告:不要凡事都要依靠别人,在这个世上,最能让你依靠的人是你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你自己。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各种危机中,而要摆脱这些危机,不要老想着依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拯救自己。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埋起来。

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这头驴子察觉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

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没有人能救得了那头驴子,只有当它放弃悲观与消极,明白只能依靠自己来进行自我拯救的时候,命运才有可能在山穷水尽之际,给它绝处逢生的惊喜。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对于此番自我拯救理论的理解,也不应该逊于动物的求生本能吧?

诚然,人生在世,总要或多或少地依靠来自自身以外的各种帮助——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社会的鼓励……可以说,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已开始接受他人给予的种种帮助。然而,许多年轻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靠”,已经远远超出和大大脱离了一个人需要外部力量帮助这种正常之“靠”,而演变成“唯父母和朋友是靠”的依赖心理,把自己立身于社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父母和朋友的身上。

信奉“在家靠父母”的人,往往是那些生活上不能自理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或者事业上不能自立而离不开父母权力、地位和金钱支撑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显然不可能在生活上自立自强、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不要总是依赖别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要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许多事要做,别人只可能帮你一时却帮不了一世。所以,靠人不如靠自己,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并不少,而成功的,却总是不多。很多聪明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帮助他走向成功的条件时,还在期待能有更多一点成功的捷径展现在他面前;而能成功的人,首先就在于,他从不苛求条件,而是自己为自己创造条件——就算他只剩了一只眼睛可以眨。

一次聚会上,几个老同学在闲聊,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了命运。其中一个同学问:“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命运?”事业有成的那位说:“当然有啊。”同学再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他没有直接回答同学的问题,但笑着抓起同学的左手,说要先看看他的手相,帮他算算命,然后讲了一些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之后,突然,他对那位同学说:“把手伸好,照我的样子做一个动作。”他的动作就是:举起左手,慢慢地且越来越紧地握起拳头。末了,他问:“握紧了没有?”老同学有些迷惑,答道:“握紧啦。”他又问:“那些命运线在哪里?”老同学机械地回答:“在我的手里呀。”他再追问:“请问,命运在哪里?”

那位同学如当头棒喝,恍然大悟: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这位朋友很平静地继续道:“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不管‘算命先生们’如何给你算,记住,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这就是命运。”

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奋斗”的意义就在于用其一生的努力去争取。但是如果你不靠自己去争取,你连这一点的机会都是没有的。

不管什么时候,牢记这句话:“只有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所有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自我奋斗!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走自己的路,别被他人所左右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但丁的这句名言,我们并不陌生。

不过,我们在生活中是否要信奉它、实践它呢?

答案是肯定的。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中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苏格拉底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腐败者”。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试问: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所以说,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自己做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一个樵夫上山去打柴,看见一个人在树下躺着乘凉,就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打柴呢?”

那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去打柴?”

樵夫说:“打了柴好卖钱呀。”

“那么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

“有了钱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满怀憧憬地说。

乘凉的人笑了:“那么你认为我现在在做什么?”

在现代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显得很忙碌。我们被竞争所挤压着,争着读书,争着工作,争着赚钱,争着出国,在众多的压力下,我们不知不觉中离真正的快乐、甚至真正的生活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