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要活着,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4428900000019

第19章 坚持一下,不抛弃,不放弃(4)

就在他们刚刚离开后的几天,这个收废品的商人突发奇想,决定去那口废弃的矿井碰碰运气。他请来一名采矿工程师考察矿井,只做了一番简单的测算,工程师便指出前一轮工程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业主不熟悉金矿的断层线。考察结果表明,更大的矿脉其实就在距达比停止钻探三英寸的地方。

世上的事情蹊跷得往往就像这个精彩故事的本身,作为怀着同一梦想的有心人,达比虽然付出了最大努力,但他获得的却是罗拉地区最大金矿的一个小小支脉;收旧货的商人虽然只花费了最小的代价,却通过一口废弃的矿井而成功地拥有了最大金矿的全部。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前者是一种命运,后者也是一种命运,但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与际遇背后,原本暗藏着一次完全相同的、对等的、冷漠而又灼人的机遇,只不过放弃机遇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放弃的是机遇,而索求机遇的人恰恰知道机遇或许就要降临。机遇本身最终只能属于那些与它有缘并对它一往情深的人。

只是一念之差,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有时因为遭受失败和受挫而太急于选择放弃,致使自身终落个失败的结局。殊不知,生活也和金矿的矿脉一样,有时也会出现断层,只要你坚定信念,有信心认真挖掘,希望不会离你太过遥远。

不留退路,置之死地而后生

人一旦有了“拼命”和“豁出去了”的信念,他就什么都不怕了,到最后自然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我们面对严峻的问题和重要环节时,周全而细致地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是应该的,但是过多地权衡,前怕狼后怕虎,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最终却还是原样,可以肯定地说,不会有任何进展,甚至还会变得一塌糊涂。留退路就没有出路。因此,你应该只找出路,不留退路。大多数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都由于他们能够一心向着他的目标奋斗。为了达到目标,他们能舍弃一切与他成功之路不相关的事物,眼光只锁定他的目标。

凯撒在尚未掌权之前,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

公元前1世纪,凯撒奉命率领舰队前去征服英伦诸岛。在他检阅舰队出发前,才发现一项严重的问题。随船远征的军队人数少得可怜,而且武装配备也残破不堪,以这样的军力妄想征服骁勇善战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凯撒当下还是决定启程,向英伦诸岛进军。舰队到达目的地之后,凯撒等候所有兵丁全数下船,立即命令亲信部属一把火将所有战舰烧毁。同时他召集全体战士训话,明确地告诉他们。战船已全部烧毁,所以大伙儿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勉强应战,如果打不过勇猛的敌人,后退无路,只得被赶入海中喂鱼。另一条路是,不管军力、武器、补给的不足,奋勇向前,攻下该岛,则人人皆有活命的机会。

士兵们人人抱定必胜的决心,终于攻克强敌,而凯撒也因为这次成功的战役,奠下日后掌权的基础。

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军队往往能获得胜利。同样,一个做事不留退路、一心向前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他都不会后退,因为他没有路可以退。而那些人在为自己准备退路的同时就是在后退,他们立志不坚,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退缩的准备上,这种人是绝不会获得成功的。

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意志力的强弱。意志坚强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都会百折不挠,想方设法地克服;意志薄弱的人一遇到麻烦,甚至在挫折还没有到来之前,他们就开始庸人自扰,彷徨失措,把精力都放在如何规避这一问题上,放在为自己铺设后路上。当困难一个接一个来时,他们就一步接一步后退,最后他们终将无路可退。

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这样的青年,他们富有上进心,希望有一番成就和作为,但是他们意志薄弱,没有必胜的决心,不敢破釜沉舟;他们始终左摇右摆,没有坚定的信念,一遇到挫折和困难,马上就缩回了进取的手和脚。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态,最后遭受失败也不足为奇。

不给自己留退路,让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方能竭尽全力,锐意进取,就算遇到千万困难,也不会退缩,因为回头也没有路了,不如不顾一切地前进,还能找到一线希望。有了这样一种“拼命”和“豁出去了”的信念,才能彻彻底底地消除心中的恐惧、犹豫、胆怯。当一个人不给自己任何退路的时候,他就什么都不怕了,到最后自然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一举成功,不过是幻想而已

要向前进取,就要做好摔跟头的准备。不倒翁,一万年以后仍会保持原地不动。

一举成功,就像是黄粱一梦,不过是幻想而已。谁都不可能一举成功,请不要相信“一举成功”这种话,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举成功”这回事。所谓的一举成功,只是一些成功者虚伪的说辞,因为他怕说出那一箩筐失败的经历会被人耻笑,因为今天的他已非同小可了。

不可否认,这世界确有很多一辈子也没跌过跟头的人,即所谓的不倒翁。当你在创业的路上跌了101个跟头,爬起向后看时,他们正在嘲笑你。然而,你却至少拉下了他们101步之遥。因为不倒翁的秘诀是:决不向前迈一步。

所以,要向前进取,就要做好摔跟头的准备。不倒翁,一万年以后仍会保持原地不动。

保罗·高尔文是摩托罗拉的创始人。他的创业之路充满坎坷。他在哈佛镇认识的朋友爱德华·斯图尔特是斯图尔特完善反射无线电公司的负责人,已在无线电领域活跃了好几年。他试图邀高尔文和他共图发展。于是,他向高尔文提议办一个蓄电池厂,并像一个传道者一样鼓吹了这个计划。这正和高尔文的设想不谋而合,他立刻同意了。1921年7月15日,斯图尔特电池公司大吹大擂地在威斯康辛州的马什菲尔德成立了。高尔文在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孜孜不倦。

这种努力的工作给他带来了收益,报纸终于把斯图尔特—高尔文公司称做“马什菲尔德市制造业中最大的工厂之一”。

但是,由于公司的地址选择有误,运费昂贵;加之正好赶上全国性的经济衰退,他们的公司倒闭了。高尔文只能打道回府。他和妻子以及10个月的儿子搭乘破旧的汽车返回伊利诺伊。当时,高尔文口袋里仅剩一元五角钱,连供他们途中吃饭都不够。

高尔文不得不四处为人打工。就在他在新的公司步步高升,做了销售主管时,爱德华又来找他。爱德华通过他父亲的关系买下了原来斯图尔特电池公司的残余部分,并将厂房搬到了交通便利的芝加哥皮奥利亚街一处房子里。他们感到这次对电池公司扩展销路有了把握,雷厉风行的高尔文立刻答应了斯图尔特的邀请,辞去职务,再次走上和斯图尔特合作办厂的路。

斯图尔特公司的电池业务相当兴隆。1926年,美国的无线电再次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他们都感到利用交流电而不用电池的收音机出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斯图尔特用一种叫A—替代器的小发明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替代器可以给用完后的电池再次充电。为了购买部件、装配生产线并投入生产替代器,高尔文出资买下了公司的一部分股份。

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公司生产的替代器出了质量问题,退货的人很多,他们的境况又变得不妙。此时,他们立刻将已装运出去的替代器调回来,开始了一个日夜连轴转的工程计划,以排除毛病。但竞争激烈的市场没有给他们时间,顾客们马上投向别的公司。由于资金不畅,行政法官立刻驾临斯图尔特电池公司,将它封闭了。高尔文又一次面临灭顶之灾。

但高尔文心中并未完全放弃对替代器的希望。他作了一番市场考察后,在公司产品的拍卖会上将替代器买了回来。当时亦有许多商家看好替代器,但他们对替代器的前景缺乏信心,又被高尔文的出价吓倒,最终让高尔文买下了自己倒闭公司的产品。

高尔文用四处筹集的钱终于再次将工厂办了起来。在以后的几年中,公司买卖兴隆,发展迅速。

成功之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走出来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并不是一日千里,有时候,甚至是一寸一寸的前移。如果说信心是成功的支柱,那么它必须由持久的耐心做保障。

坚持到底,你就会所向披靡

人生,没有毫无理由的成功,只有毫无理由的失败。只要你给自己一个理由,你的生命就会变得坚强。当你的人生有了一个坚强的理由,你就会所向披靡。

现实中,很多人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们说不出更多真正的人生理由。

如果你只是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你的人生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你没有人生理由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想要出人头地,你就需要有自己明确的理由,需要付出超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否则,你那只是空想,最终什么也不会得到。

一个人成功的一生,需要一个坚强的理由。因为人生,没有毫无理由的成功,只有毫无理由的失败。

一个灵魂对上帝说:“您派给我一个最好的形象,我将永远崇拜你。”

上帝仁慈地回答:“好,你准备做人吧,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形象。”

灵魂问:“做人有风险吗?”

“有,激烈的竞争,成败,贫富以及钩心斗角、残杀、诽谤、夭折、瘟疫……”

“另换一个吧?”

“那就做马吧!”

“做马有风险吗?”

“有,受鞭打,被宰杀……”

“唉,请再换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