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上)
44240200000069

第69章 智谋方略故事(8)

这件事让汉武帝知道了,他认为田仁是故意放纵太子,便下令把他杀了。

而任安又是怎样被处死的呢?

任安是北军使者护军,戾太子驱车来到北军南门外,召见任安,交给他一支令箭,叫任安出兵作战。任安拜受令箭以后,回到军营内,闭门不出,可是却不肯出兵。汉武帝听说了这件事,他认为任安太狡诈了,虽然接受了令箭,却不肯出兵,简直是不把太子放在眼里,这成何体统?,所以对任安十分不满。北军中有一个管钱粮的小官,经常被任安鞭打和羞辱,记恨在心,向汉武帝告任安的状,说任安接受太子令箭以后,曾经在私下里讲:“太子召见我,是想要我的好兵甲。”汉武帝读了这封告状信后就说:“任安这个老家伙,看着战斗就要打了起来了,却袖手旁观,想坐收渔翁之利,对我三心二意,没有一点忠心。过去,任安多次犯有该死之罪,我都赦免他。现在,他竟然心怀鬼胎,对我没有一点忠心。”于是,武帝下令把任安交给狱吏查办,杀死了他。

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结果适得其反,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此典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视之,苗则搞矣。揠,拔起的意思。”

这段话意思是说:

宋国有个人嫌他田里的苗长得太慢,就跑到田里把每棵苗向上拔高了一些。他认为这样就可以让苗长得快了。

于是回来对家人说:今天实在太累了,我帮助田里的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听说以后,马上跑到田里去看,只见被他父亲拔起的苗都已经枯萎了。

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有不自量力的意思。

此典出自唐代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操斧于班、郢之门,期强颜耳。”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坟前,有无数自命为才子的人,在那里题上不少诗句。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学者,叫梅之涣的,见到题诗的人们都太不自量,于是他也在他们的诗句后,题上一首绝句,讽刺他们道:“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采石是指采石矶,处在安徽省当涂县西北二十里,那里有一个牛渚山,山下突入江中的一块地就是采石矶,这是李白坟墓的所在地。鲁班又叫鲁般,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一位建筑学和机械学的伟大发明家。这一首诗的意思是说:“采石矶江边的一个坟墓啊!

那里躺着的是旷世奇才,名垂千古的大诗人李白啊!来来往往的人们都在这里题上一首诗,真的等同于在鲁班门前卖弄着大斧呢!”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不费吹灰之力就从中获得了利益。

此典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战国时期,赵国曾一度准备攻打燕国。著名的说客苏代不很赞成,他赶到赵国替燕国说情,劝阻赵国攻打燕国。他对赵国国君惠文王说:“我这次来贵国的时候,路经易水,见到了这样的情景:

一只河蚌从水里出来,在河滩上张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鸟看见了,伸嘴去啄蚌肉。河蚌急忙合拢蚌壳,紧紧地夹住鹬鸟的嘴。鹬鸟用尽力气,如果也拔不出嘴来。于是它对蚌说:‘还不松嘴?怎么甩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活活晒死你!’河蚌脱不了身,无法回到河里去,还是硬着头皮对鹬鸟说:‘还不服气?如果能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活活夹死你!’它们两个谁也不肯示弱,谁也不肯放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

苏代讲完这个故事,对赵惠文王说:

“现在赵国准备进攻燕国,两国争战,长期相持不下,最终会把两国的老百姓弄得财力衰竭,疲惫不堪。那时,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夫那样,乘机把赵、燕两国一起吞并掉。所以,我希望大王慎重考虑。”

抱残守缺@“抱残守缺”意思是,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放。多比喻思想守旧,不愿革新。

此典出自《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忌,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以《尚书》为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

西汉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刘歆,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公元前25年),他接受汉成帝的命令,刘和与父亲刘向一起总校群书。

刘向死后,刘歆为中垒校尉,继承了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编成《七略》,包括辑略(总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刘歆知识丰富,刻苦钻研,对经籍目录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刘歆非常喜好典籍,他提议为《周礼》、《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设置博士,但遭到经文学派的反对,汉哀帝让刘歆与五经博士进行讨论,但是博士们都不肯赞同。刘歆很生气,于是他给太常博士写了一封信,提出了批评。

在信中,刘歆指出:“这些博士还想守住陈旧的、残破的东西不放,怀着不可告人的私意,没有从善服义的公心,或者尽怀妒忌,不敢面对实情,陈陈相因,人云亦云,不辨是非,不肯对《尚书》、《春秋》、《礼》等进行新的研究。竟然不知道《尚书》本来存有百篇,他们只见到二十八篇,就认为已经很完备了;博士们又说左丘明没有修《春秋》,这岂不令人悲哀呢!”

这封书信,正击中了儒生们的要害,遭到他们的怨恨。名儒光禄大夫龚胜为此请求告老还乡,大司空师丹也非常恼怒,请求哀帝惩治刘歆。刘歆得罪了执政大臣和众儒生,不得不离开朝廷,做地方官去了。

抱薪救火

形容一个人处事不得方法,越是想除害,害处越加多。

此典出自《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止。”

战国时,许多小国都被大国灭了,最后只剩下七个大国,历史上被叫做“战国七雄”。以秦国为最强。魏国嫠王时,先后遭秦国三次攻击,损兵失地;第四次秦国又出兵攻魏,各国诸侯见秦国不断进攻魏国,都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于是大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侵略。韩、赵二国首先相互援助,合三国兵力抗秦。可是最后仍然被秦军打败,三国损兵十五万。魏国有个大将段于子,见魏国兵败,就提议将魏国南阳地送给秦国求和。谋臣苏代向魏王说:

“要想得到大将印玺的人是段于子,要得魏国地方的却是秦国,现在大王却使想要地方的人管印,使想得印的人管地,魏国的地方没有割完以前,他们都不会满足。

于是他们用割地的办法去讨好秦国,这就像抱薪救火一样,柴没有烧完,火是不会熄灭的。”可是魏王始终下不了决心,结果终为秦国所灭。一个国家要单凭割地来求取和平,不但不能长久,最终只有被灭亡长久;只有一面发愤图强,一面抗拒侵略,才能生存。像魏王那样畏首畏尾,希冀割地求和,哪有不失败的?救火必须用水,才是对症下药,这是最简单而明显的道理。

背道而驰

“背道而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此典出自《战国策·魏策四》:“今王动欲成霸主,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臣子,名叫季梁,奉奉命出使到外国。他在途中就听到魏王要出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季梁就半路,急急忙忙赶回都城大梁,拜见魏王。

魏王闻报季梁回来了,他觉得非常奇怪。

他奉命出使,这么快就回来,难道有什么特殊的事故发生了吗?于是当即传命召见。

季梁见到了魏王,他那一副满面灰尘的模样;魏王看了有点可笑,但还是忍住了问他:“你是奉命出使的,这么快就回来,一定是中途折返,难道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告诉寡人吗?”

“是的,有一件重要而且紧急的事,要禀告大王。”季梁喘息着说。“有什么紧急的事,你说吧。”魏王说。

季梁一面喘着一面说:“臣在途中,遇到了一位驾车的御者,挥着鞭子,叱着马,向北驰去。”

魏王笑道:“这是什么重要而又紧急的事,值得你中途折返向我报告吗?”

“启奏大王,问题在于他是到楚国去呀!”

魏王说:“到楚国自然是向南走,他为什么向北去呢?”

季梁说:“我说的十分紧急重要,于是在于此。我当时就问乘车的主人:‘你到楚国,为什么要向北方而去?’他对我说:‘因为我驾车的这匹马,是一匹名驹,跑的很快,转眼就可以跑几十里。’我对他说:‘你的马脚程虽快,可是越快越糟,因为你走的方向不对,到楚国是要向南去的,你为什么往北呢?’他说:‘我带有足够的经费,这路途之上,我是不用担心的。’我说:

‘尽管你带的经费充足,可是你方向走得不对,永远也到不了楚国的。’他说:‘不要紧,我的车夫有多年驾驭的经验,什么样的马他都能驾驭,更何况是一匹名驹,有日行千里的脚程,我还担心什么呢?’”

魏王不禁大笑起来:“这人简直是个疯子。他虽然有这么多优越的条件,可是他是背道而驰,楚国在南,他要向北,他的马快,御者精,这恰恰就更使他离楚国遥远了。”

季梁免冠顿首曰:“大王说的话一点不错,这人是背道而驰,愈向北则愈离楚国远。但大王平时尝以称王称霸自许,称雄天下自命。可是今天大王倚仗国势强,国土广,兵卒精,就准备进攻邯郸,取赵地来满足自己。依臣所见,大王愈对邻国用兵多,则愈离称王称霸的基业远甚,这正如臣在中途所见的那位去楚国而向北行的驾车者,是背道而驰啊!”

闭门造车

比喻不依据实际情况,单凭主观想象办事。

此典出自宋代朱熹《〈中庸〉或问》三:“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它的意思是说:把门关起来造车,把材料逐件造好后,只要件件合乎规矩,再拿到门外去合拢起来,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同。

博士买驴

“博士买驴比喻废话连篇、不通人情世故的书呆子。

此典出自《颜氏家驯·勉学》:“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邺下有个博学的人,他买了头驴。书写买卖合同时,他为了炫耀自己的学问,竟然写满三页,文中全是华丽的词藻:

描绘了驴子形态;叙述了自己需要驴子的愿望;铺叙了双方买卖过程;称赞了卖主的诚实……凡是谈到驴子都用“健步”、“蹇卫”等词代替,而不用一个驴字。这样的合同当然不合乎制度规范,也是无效的。卖方不肯画押。博士费了老大的劲,卖弄了自己的才学,却落个“不好”,十分生气,于是去衙门申诉。县官看后,笑道:“应用文字和文学作品是两码事,你连这都不懂,真是书呆子,根本算不上是博学之士!”

不懂装懂

讽刺那些没有知识却装作什么都懂的人。

此典出自江盈科《雪涛小说》。

北方有个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天,在宴席上吃菱角,他连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要剥掉壳儿。”那个人说:“我不是不知道。

我连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清热去火呀!”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那个人回答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这东西啊!”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表示与世情不相投合,不合时势所需要。

此典出自《梁溪漫志》:“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

苏东坡在朝廷任官职以后,诚心诚意想为国家效力。他看到朝廷内部存在不少问题,皇帝也有不少毛病,就上书给皇帝提意见,为朝廷提建议。

有一年正月十五,百姓都买灯庆贺佳节,卖灯人也趁机多做灯笼出售。可是皇帝下了一道命令。压低灯价收购灯笼,卖灯人亏了本,很不满意。苏东坡给皇帝写信,批评皇帝,惹得朝廷大臣很不高兴。后来,王安石提出变法革新。苏东坡又提出不同意见,加以反对,弄得自己连京城都无法再住下去,所以他心情很不愉快。

有一天,吃过早饭,苏东城一边拍着肚子,一边缓步走出房门,就顺口问家中的侍儿:“你们猜猜我这里边都是些什么?”

侍儿答道:“大人的文章名满天下,当然是满肚子文章喽!”

苏东坡摇头笑道:“不对,不对……”

“学士的学问高深,朝廷上下无不称赞,一定是满腹见识!”另一个侍儿这样说。

苏东坡对他的回答仍然不满意。

正巧朝云走过来,她是苏东坡的侍妾,人十分聪颖,而且会弹琴、唱歌。她眼睛一闪,忽然对苏东坡说:“学士整天上书、进策,可是人家不理睬,四处碰壁,回家就发牢骚……因此我说学士是一肚子不合时宜!”

“哈哈哈……让你说中了,我真是不合时宜呀!”苏东坡拍着肚子,大笑起来。

不识之无

“不识之无”形容一字不识的文盲。

此典出自《新唐书·白居易传》:“其生始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

白居易,是唐代的一位大诗人,字乐天。白居易自幼聪明,刚出生七个月,就能翻书。家里的奶娘教他指认“之无”两个字,上百次他都没有一次识别错的。所以便留下了白居易一岁识之无的故事。

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比喻不估量自己的力量而贸然行事必遭失败的道理。

此典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公元前712年,郑国和息国因为言语不和发生战争。

春秋时,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息属侯爵,所以息国国君称作息侯;郑属伯爵,郑国国君称作郑伯。息侯带兵去打郑国,郑伯带兵拒敌,在于竟同息国军队大战一场,最终,息国军队大败,十分狼狈地逃回去了。

后来有人评论这件事情时说,根据战事来看,可以断定息国将要灭亡。这是因为:息侯一不考虑郑伯的德望高,二不考虑自己的力量弱,三不亲近同姓的郑国,四不弄清言语不和的实际情况,五不调查到底谁是有罪的,犯了这五大错误却还要去攻打别人,所以结果被打得大败,这正是咎由自取?

陈陈相因

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新粮变陈粮。后多比喻因袭旧套,毫无创新。

此典出自《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自刘邦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积聚,汉朝国库一天天充实起来,从汉文帝到汉武帝,七十多年的时间,一直是政局稳定,秩序井然,百姓衣食充足,谷满官仓,钱满府库,因为堆积久了,穿钱的绳子也变得腐烂不能使用,官仓里的粮食一年年、一层层的堆积在那里,旧的没有用,新的又堆积上去,以至于堆砌在露天的地方,变得腐烂不能食用。

赤膊上阵

“赤膊上阵”比喻人们处理复杂事务时,不加防范,不留退路,一味蛮干。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

曹操有一员虎将叫许褚,他听说敌将马超英勇,便下战书,要与马超决一雌雄。第二天,马超挺枪纵马立于阵前,许褚拍马舞刀而出,斗了一百余回,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又斗一百余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又斗了三十余回,许褚奋力举刀便砍,马超闪过,一枪向许褚心窝刺来。许褚弃刀将枪夹住,两个人在马上夺枪。许褚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截在马上乱打。两军混杀起来,曹操的军队大乱,许褚臂中两箭,慌忙退回寨中。后人看到这里,在书上批道:“谁叫你赤膊上阵?中箭活该。”

聪明自误

“聪明自误”用以比喻玩弄小聪明,反而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