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各地孤立存在的佛寺、民居不同,王家大院最难能可贵的是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昔日宗族活动的轨迹乃至居住建筑的演化过程便清晰可见。同时,建造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实力雄厚的宗族。
在静升古村,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静升镇与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王家大院互为依托,从而以点带面,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静升村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村,不仅拥有九沟八堡十八巷,一条横贯全村的东西大街就有五里之长。村落的经济实力也相当雄厚。根据民国耿步蟾《灵石县志》的记载,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时,静升社仓所存的义谷(为备荒年而储存的粮食)就已经达到了全县之首。静升地势主要分为北部的黄土台塬和南部的河滩区。黄土台塬地貌特征明显,其塬顶平坦、土层深厚,塬边则因侵蚀而沟堑纵横。静升河自东向西流过,经由镇南注入汾河,在中下游形成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河滩地。在这种特定的地势特征影响下,村落也就由北向南,形成了茔地、居住、社会生活和农耕四个区域。
静升村以北部的黄土塬区为制高点,因为相传有凤来仪,所以很多都以凤命名,如鸣凤塬、栖凤塬、凤鸣岗、凤凰台等。台塬顶部往往建有茔地,于是构成了北向的茔地区。茔地过去称做阴宅,与阳世的住宅相对,是人们想象中的阴间宅舍。西王氏的祖茔原本就建在这里,可惜已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平毁了。根据族谱中的插图,尚可看到茔中的坟冢大致呈放射状排列,以始祖为中心,后世子孙层层围绕,形成了俗称“梅花坟”的大片茔区。据村内老人回忆,茔地外有围墙环绕,内部墓冢井然、碑坊林立。高大的茔门上书“王氏佳城”四个大字,门侧还设有守茔院一处,直至民国末年仍有人看守,严禁樵牧。然而今日的茔地早已化做良田,所剩无非残碑数通而已。茔地附近,原有一片“媳妇冢”,埋葬着丈夫外出时亡故的妇人。她们的棺木要暂存于此,直到夫婿归来才能移入祖坟。如果等不到这一天,那么这里就是她们的归宿了。生也等待,死也等待,这就是旧时妇女的命运。而她们幽幽的期待,已然湮没于今日横生的蔓草中。
阴宅以南就是由九沟八堡十八巷构成的居住区。所谓“沟”,通常是黄土塬表层的洼地,多依地势而自然形成,没有一定规则。这九沟八堡和十八巷构成了村落的基本框架,其内部建筑因位置不同而各具特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从各式各样的窑洞到整齐划一的堡院,无不反映出不同阶层在等级作用下差异显著的生活。
居住区以南是贯通全村的东西大街。街道及其周边建筑构成了社会生活区,包括文教建筑、各个宗族的祠堂、形形色色的村庙和商铺等。从这些建筑的布局和用途,便可管窥昔日村民的社会生活。其中文教建筑是士大夫的专利,供奉祖先的宗祠乃是族人的专用场所。普通庙宇则供奉着大众神灵,是面向民众的公共场所。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中神人兽虫无所不包,有着突出的功利性。这种功利主义使村民极尽取悦鬼神之能事,在建筑上的直接反映就是庙宇林立,多神杂处。静升村现存的庙宇就有关帝庙、龙王庙、白衣送子观音庙、后土庙、三元宫、八蜡庙、极乐庵、三官庙、商山庙等。在满足崇祀要求的同时,这些庙宇以其宏伟的外观来标识村落的范围和特殊的位置,以增强村民的归属感。与传统的纯农业聚落不同,静升在清代中叶已经拥有了相当发达的商业,至清末便逐步向小规模的商业集镇发展,并成为周边诸村的物资交流中心。据王金钉《静升史海钩沉》记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灵石全县共有商家189家,其中仅静升村就占45.5%。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虽历经战乱,村内仍有商户69家。直至今日,东西大街两边仍然是店铺林立,一片繁荣景象。地处闹市虽使不少传统商铺过早地消失,但仍有一些侥幸逃过劫难,保留下来。其中包括集居住与买卖活动于一身的临街铺面,隐入村落次级道路系统的当铺,以及防御性很强的特殊商宅等。
社会生活区以南的河滩地就是静升的主要农耕区,历来也是灵石县的重要产粮区。除拱极、和义二堡及寥落的庙宇外皆为农田。静升河流经此处时分作小水河(北河)、中河及南河三条支流,在龙王庙西南汇合后流入尹方村,最终于县外注入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