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学读本(二)
44096900000012

第12章 盛极一时的宋元古文(3)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①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②,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③,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④者,谓初机之士⑤,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⑥,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⑦,不为物诱,出处⑧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⑨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⑩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干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注释】

① 自闭:自己主动地与世俗隔绝。

② 医卜:秦时琅邪人安期生以卖药为生;西汉时,蜀郡严遵以占卜为业,皆隐居不仕。屠钓:据说太公吕望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朝歌屠牛,渭水钓鱼。

③ 博徒:赌徒。卖浆:卖酒。抱关吏:看守城门的役吏。酒家保:酒店的佣工。据《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赵国隐士毛公和薛公曾分别隐迹于赌徒之中和卖酒人家;魏国隐士侯嬴曾为大梁夷门关吏。《汉书·栾布传》载,栾布曾做过酒家保。

④ 大小隐之辨:大隐指隐居于朝廷或闹市的人;小隐指隐居于山林的人。

⑤ 初机之士:这里指刚学道的人。

⑥ 不见二句:语出《老子》。是说只有不去看那些会引起欲望的东西,才能避免心乱。

⑦ 能定能应:能定,指内心坚定,能把握自己;能应,指能够从容应付世事的搅扰。

⑧ 出处:出仕和隐居。

⑨ 山人:指遁居山林的隐士。唐人李渤曾隐居于少室山,朝廷两次召他出山做官,他都不肯。韩愈《寄卢仝》诗:“少室山人索价高,两以谏官征不起。”

⑩ 欺松桂而诱云壑:用孔稚珪《北山移文》语。这是讽刺那些借隐居山林来钓取名利的人,简直把自然风物都欺骗了。

干没氏:指与世沉浮、追逐私利的人。

胁肩:缩起肩膀,故作谦恭之态。

叠足:脚踩着脚,形容小人急于图利的情状。垄断:高地。《孟子·公孙丑下》说,商人做交易时,为了左右观望便于获取高利的货物,“必求垄断而登之”。

利嘴长距:指喙利爪长的猛禽,比喻竞争手段的厉害。距,本指鸡爪。

佣儿贩夫:佣工和小贩。锥刀:指锥刀之利,比喻微小的利益。

盗跖行,伯夷语:盗跖,相传为上古时的大盗,旧时以其为邪恶的代表。伯夷,商朝孤竹君的长子,周灭商后,遁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旧时以其为高尚守节的典型。

取足而已:只求够维持生活罢了。

取和而已:只求与世无争、与人和睦相处罢了。

韩伯休:东汉时隐士,名康。

言,身之文也:言,言谈,这里泛指文章和言论;身之文,身体的文饰。

贞祐丙子:金宣宗(完颜珣)贞祐四年(1216)。

题解:

请名人为一斋室作文,是中国文人常见的一种做法。元好问此文据说是为一个遁居长安闹市的隐士娄公而写的。没有具体的描写,通过一问一答,表示了作者对假隐士的批判态度。

延伸阅读:

提到元曲大家白朴及著名诗人元好问,大家并不陌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白朴与元好问之间渊源颇深。白朴的父亲白华与元好问是从小结拜的兄弟。白朴7岁时,蒙古人入汴梁屠城,自此其父母下落不明。危难之中,元好问收养了白朴姐弟,随后“北渡”山东居住4年之久。“北渡”路上,白朴染伤寒病,昏迷不醒。元好问从早到晚将其抱在怀中百般呵护。6天后,小白朴竟然在元好问的臂弯中得汗而愈。此后,元好问更加喜爱白朴,将其视作亲生子女,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叔侄情谊佳话。

编后小语:

古人所谓“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千百年来窃名之徒何代无之?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翩翩云中一只鹤,飞去飞来宰相衙,偏要假“隐逸”、“山居”之名。既隐何必求名?想想也真可笑。

尚志斋说

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①,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汪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②。”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③。”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④,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释】

① 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弛,放松弓弦;嫚,同“慢”。这里是说射箭者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② 有志者,事竟成:语出《后汉书·耿弇传》。

③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引孔子语。

④ 夫子:这里指孔子。生知:不待学而知。《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天纵:上天所使。《论语·子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其始学也,犹必曰志:《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题解:

虞集是元代著名的大学者,这是他为学生的尚志斋而写的一篇文章,意在勉励自己的学生。谈“尚志”容易流为说教,然虞集却能娓娓道来,以事喻理,精简透辟。

编后小语:

古今之人都强调立志,然俗语谓“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志常立”,关键在“尚志”。有了志向且不为外物所动,持之以恒,行者常至,为者常成,终有成功的一天。你以为虞集的话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