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44067100000020

第20章 诸葛亮(2)

诸葛亮的精辟分析和建议,为刘备展示了光明的前景,使刘备由衷地产生敬意,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一点也没有错,诸葛亮确是了不起的一代人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好谋士、好军师。刘备诚恳地邀请诸葛亮出来辅佐自己,实现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计划,诸葛亮感激刘备的尊重和信任,慨然应允道:“蒙将军不弃,我就为将军奔走效劳吧!”就这样,诸葛亮结束了十年隆中的“隐居”生活,正式踏上了政治舞台。

诸葛亮在隆中待时而动,“择主而从”,选来选去,偏偏选中了东逃西窜、寄人篱下、势单力薄的刘备。刘备难道真的是诸葛亮心目中的如刘秀那样的“中兴之主”?这情形虽然令人奇怪,但也不难理解。诸葛亮选中刘备为辅佐之主,主要原因不外有这几方面:

首先,刘备是汉室宗亲,他的奋斗目标就是复兴汉朝事业。而诸葛亮以“兴微继绝”,即复兴汉室为己任,这同刘备的目标是一致的,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把他们结合在一起。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士为知己者用(死)”。刘备“三顾茅庐”,一再屈尊下顾,向他虚心讨教,这使诸葛亮非常感动,他愿意为刘备这个“知己”效劳。20年后诸葛亮回顾这件事时,在《出师表》中道出了发自肺腑的由衷之言。

再次,对刘备“宽仁有度”、“知人善任”、“折而不挠”的性格特点,诸葛亮也是有所了解的。诸葛亮认为,在刘备手下,他能够做到尊重和信任,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抱负,这也是在当时众多军阀之中,诸葛亮挑中刘备这个认为他是理想“明主”的原因之一。

诸葛亮来到刘备军中,深受刘备的器重,刘备把他当作良师益友来对待,朝夕相处,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这不禁引起长期跟随刘备的关羽和张飞的不满,甚至在刘备面前发起牢骚来。刘备觉察之后,坦率而又严肃地对关、张说:“诸葛孔明卓有识见,我有了他,就好像鱼儿有了水。今后你们不要再说长道短了。”这充分说明,刘备已经意识到诸葛亮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了。

游说吴主共同抗敌

诸葛亮出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刘备扩大军队。当时刘备手下只有几千人马,这么少的武装力量肯定是难以抵御强敌的。诸葛亮建议把荆州一带没有户籍的游民加以选拔训练,刘备依照他的办法去做,果然从中选拔了不少壮丁,使军队扩充到几万人。这支军队经诸葛亮加以训练,成为刘备开创基业的核心武装力量。

诸葛亮为刘备扩充实力,目的是想借机夺取荆州,但是这些事情还来不及做,曹操的大军就压境了。

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天,曹操率军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死,其次子刘琮任荆州牧,听说曹军到来,吓得不战而降。屯兵樊城的刘备,向江陵撤退时,在当阳长坂坡被曹军打得大败。刘备和诸葛亮等突围到夏口,接着又退到樊口。

在强敌曹操的进逼之下,孙权、刘备双方都有联盟抗曹的愿望。孙权派鲁肃去见刘备,希望和刘备联盟。鲁肃跟着刘备退到樊口后,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已经很紧急了,我愿亲自前往东吴,向孙将军求援。”刘备也感到形势紧迫,立即派遣诸葛亮随鲁肃去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见孙权。

孙权在柴桑密切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战火即将燃烧到自己身上,使他感到有同刘备联合的必要,但能否战胜曹操的进攻,他还缺乏信心,态度有些犹豫不决。

诸葛亮会见孙权后,针对孙权思想上的疑虑从分析天下大势着手。说:

“现在天下大乱,孙将军起兵占据了江东,刘将军也招募部队在汉南(汉水之南),和曹操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已经平定了河北,战胜了不少对手,又攻下荆州,威震四海。刘将军无力挡其兵锋,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迁到此地。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情况。”

接着诸葛亮又故意反激孙权说:

“情况如此紧迫,我希望将军根据自己的力量,考虑相应的对策。如果能以江东之众与曹操抗衡,就应该趁早和他断绝关系,争取时间早定战守之策;如果不能这样,为什么不投戈卸甲,向曹操投降呢?现在将军表面上服从曹操,而内心却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在这紧急关头不能当机立断,恐怕大祸就要临头了。”

孙权听了,很是恼火,他万没想到诸葛亮会这么小看他,不禁生气地反唇相讥道:“既然像您所说的那样,那么刘将军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理直气壮地回答:

“汉初的田横,不过是齐地的一位壮士,他尚且能守义而不屈(注:田横为秦汉间田齐的宗族,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他不愿称臣,率领徒属五百余人,入居海岛;刘邦使人召请,他不从,最后自刎而死),何况刘将军是王室的后代?他的英雄才气,盖世无双,天下的士人都仰慕他,就像水归大海一样。若真的大事不成,那也只是天意,哪能够屈辱投降曹操呢?”

这一来,孙权可真的是被激怒了,他再也忍耐不住,勃然变色地说:“我也不能以江东之地和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决心抗击曹****。”

孙权的话虽然说得很硬气,但他清楚自己一方的兵力,而刘备又刚刚在当阳吃了败仗,又有多大的能耐呢?他不禁又怀疑地对诸葛亮说:“固然现在除了刘将军,没有人能够和我共同抵抗曹操。但刘将军战败之后,还能抵挡得住曹操吗?”

针对孙权的怀疑,诸葛亮满怀信心、胸有成竹地向孙权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他说:

“刘将军虽然在长坂战败,但现在部下陆续归来的,以及关羽、刘琦率领的江夏之军,总共不下两万人。曹军兵力众多,但远道而来,长途跋涉,为了进行追击,一日一夜行军三百多里,早已疲惫不堪,像一支飞到尽头的箭,连穿透一层薄薄绸子的力量都没有了。况且北方人不习水战,更是曹军的一大弱点,还有,荆州的民众暂时归附曹操,那是迫于兵势,并非心服。”

最后,诸葛亮鼓励孙权说:

“现在孙将军您真能派出猛将,带领数万大军和刘将军联合起来,同心协力作战,那就一定能够打败曹操。曹操兵败之后,必然向北方撤退。这样,荆州、江东不但都能安然保全,而且势力大大增强,那么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就形成了。成败的关键,在于今日,孙将军您切不可坐失良机。”

诸葛亮的分析清楚透彻,说得孙权满心欢喜,愁眉顿展,增强了他战胜曹操的信心。但当时的孙权集团内部,主战派与主降派的斗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主降派的代表人物张昭,在曹军气势汹汹的威逼下,更是吓破了胆,力主不战而降,而当时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周瑜,他正奉命去鄱阳调集水军,不在柴桑,主降派的呼声更是甚嚣尘上,这种情形,使孙权感到无所适从。

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迅速从鄱阳召回周瑜。周瑜回来之后,力排众议,并信心十足地对孙权说:“请将军给我精兵数万,进屯夏口,我一定为将军击破曹操!”周瑜坚决抗曹的态度,感染了孙权,孙权下定决心迎击曹操。在召开江东文武大臣的会议上,孙权毅然抽出宝剑,砍掉奏案上的一角,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有谁再敢说向曹操投降,就和这个木案一样!”

在此期间,由于鲁肃的引见,周瑜会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向周瑜提醒说:“孙将军虽然下了决心,恐怕还有反复,因为此处主张投降的势力还很大。依我之见,公瑾(周瑜字)还得再向孙将军说说,主要是把曹军兵马多寡的实际情况再说清楚明白,让孙将军放心。”

周瑜很重视诸葛亮的意见,当天夜晚立即进见孙权说:“据诸葛先生了解,曹操所称80万水军完全是恫吓之词,实际兵马超不过20万,并且已是疲惫不堪,而荆州降兵,对曹操尚存狐疑之心。这样看来,曹军人数虽多,一点儿也不可怕。只要与刘备将军联合起来,打败曹操是没有问题的。”

周瑜一席话,更坚定了孙权抗击曹操的决心。就这样,孙、刘联合抗曹的局面正式形成了。

孙、刘联盟的实现,是由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所决定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孙、刘联盟是双方与曹操争存亡的共同愿望。孙、吴联盟局面的出现,不能不归功于诸葛亮、鲁肃、周瑜的卓越识见。而诸葛亮在这关键时刻前往柴桑,向孙权反复陈说利害,促进了孙、刘联盟的实现,这对战争的结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出使柴桑、游说吴主这场活动中,诸葛亮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也表现了他出色的外交才能。

孙权和刘备结盟后,他们的军队在赤壁(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大败曹军。这场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诸葛亮、鲁肃、周瑜等的分析和论断是科学的、英明的。诸葛亮在赤壁大战前后,还有过哪些活动,史书上没有记载,因而无法查考。但作为刘备一方的主要决策人物诸葛亮,他不可能不参与一些联军作战问题的讨论和协商,提出作战的主张和建议,比如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利用进行火攻等等,诸葛亮很可能参与了计谋。至于像《三国演议》上所描写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披发仗剑”、登坛借东风等等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那就完全是小说家的艺术创造罢了。

以法治蜀令出必行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有荆州不少地方,以后又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力量发展非常快。此间,诸葛亮为刘备镇守后方,安抚民众,供给军备粮草以及兵源,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作出了很大贡献。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蜀汉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一手处置,实际上诸葛亮已成了蜀汉政权的主持者。

“内修政理”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策略步骤,在刘备集团跨有荆州、益州、汉中,诸葛亮负责治理西蜀之后,这个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来了。

为了维护刘备集团在益州的统治,为了蜀汉政权的长治久安,诸葛亮首先把实行法治摆在“内修政理”的首位。这是针对益州当时“乱”的局面而采取的强有力措施。

益州原来的政治状况很不稳定。在刘焉、刘璋统治益州时期,法令松弛,政治腐败,地主豪强和官僚专横自恣,侵夺百姓,鱼肉人民,因而阶级矛盾非常尖锐。在公元188年,即刘焉担任益州牧之时,就曾经发生了以马相等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但阶级矛盾并没有缓和,纵容豪强官僚欺压、侵凌百姓的局面还是愈演愈烈。

这种严重的“乱”的局面,势必大大不利蜀汉政权的稳固。严厉打击豪强的不法行为,就是诸葛亮解决“乱”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益州地方的土著豪强,正是诸葛亮要着力打击的对象。

诸葛亮以法治蜀的思想内容,具体体现在他主持制订的《蜀科》的法典上(今丢失)。在《蜀科》上的相应条文,规定了对蜀土著豪强采取抑制并打击的措施。而在实践上,诸葛亮也执法严明,依法行事,不避权贵,不徇私情,刑罚有准,轻重比较适当。如对破坏法纪的蜀中豪强彭羕,坚决镇压,毫不留情;对以私废公、放肆专权的李严、廖立等,绳之以法,该罢官的罢官,该刑罚的刑罚;对挑拨是非、妖言惑众的来敏,坚决予以革职。这些典型事迹,显示了诸葛亮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政治家作风。相反,对于严明奉法、法廉自持的官吏,如蒋琬、费祎等,则大加褒扬、提拔。

正因为诸葛亮实行法治、打击豪强的政策,因而引起了地主豪强的不满和反对,他们攻击诸葛亮“刑法太严”,吵吵嚷嚷地要诸葛亮“减轻刑法”。时为蜀郡太守、扬威将军的蜀中代表人物法正,对诸葛亮这么雷厉风行地打击蜀中豪强也不甚理解,并且站出来替他们说话。他引用汉高祖入关“约法三章”实行宽民之治的事例,写信给诸葛亮。信中说:“从前汉高祖入关,除去秦朝严刑苛法,约法三章,宽禁省刑,关中老百姓,都感念高祖的恩德。如今我们刚刚用武力占据益州,还没有给地方上带来恩德,就施用刑禁权威,这是很不好的。按照主、客的关系,我认为应该多施行点恩德,把刑罚、禁令放宽些,以慰藉他们。”

法正的信,引出了诸葛亮著名的反映他的法治指导思想的文章——《答法正书》,书中这样说:

先生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代的情况是实行****,虐待人民,因而逼得人们不得不起来造反。针对这种情况,汉高祖采用了宽刑弛禁的办法,来减轻人民的负担,这是对的。现在益州的情况和秦代大不相同。刘璋暗弱,自从刘焉以来,就放纵地方豪强官僚,使他们专横跋扈,任所欲为,因而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也就逐渐被破坏了。给这些官僚们以高官,宠爱他们,他们地位高了,反而不觉得可贵;服从他们,施以恩惠,恩惠达到顶点,他们反而傲慢无礼。这就是政治弊病的来源。现在我们以法来威胁他们,法行之后,人们才能够知道什么是恩德;限之以官爵,官爵提升之后,人们才能够知道爵位的尊贵。行法和恩宠相辅并行,上下的次序才能够维持正常,政治才能够得到清明(原文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

这封书信批评了法正看问题的片面性,批驳他生硬地套用汉高祖“宽禁省刑”的做法。诸葛亮指出:秦时跟现在不同,关东和益州的情形不一样,现在就是要严明赏罚,严格按法制办事,才能彻底纠正刘焉父子遗留下来的邪恶风气。诸葛亮在这封书信中强调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拒绝了法正的建议,这是很有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