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前的某一天,植物育种家米丘林正在植物园里工作。忽然,他家里的人跑来说:“有位市长先生想要见见您。”米丘林头也不抬,仍在工作。家里人又大声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米丘林摆摆手。接近米丘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在他眼里,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他常常把工具随时放在身边,为的是用的时候不必到处找,节省时间;他的手杖上有尺寸,为的是散步时也能测量树木的高矮,一物多用,节省时间。“您知道,这可是一位市长……”家里人强调说。“我一分钟都不愿意白白度过!”说完,米丘林又忙着去修理——棵果树了。一也许米丘林的“处世方式”值得商榷,但他珍惜时间的思想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而生活中有许多整天“瞎忙”的人,恰恰就是因为不懂得自己有权“拒绝别人”,不知道该如何说“不”。
英国作家毛姆在小说《啼笑皆非》中讲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位小人物一举成为名作家了,新朋老友纷纷向他道贺,成名前的门可罗雀同成名后的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毛姆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场面:
一位早已疏远的老朋友找上门来,向你道贺,怎么办呢?是接待他还是不接待他?按照本意,自己实在无心见他,因为一无共同语言,二来浪费时间;可是人家好心好意来看你,闭门不见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只好见他了。见面后,对方又非得邀请你改日到他家去吃饭。尽管你内心一百个不乐意,但盛情难却,你不得不佯装偷说地应允了。在饭桌上,尽管你没有叙旧之情,可是又怕冷场,于是又得强迫自己无话找话。这种窘迫相可想而知……来而不往非礼也,虽然你不再愿意同这位朋友打交道,但你还是不得不提出要回请朋友一顿。你还得苦心盘算:究竟请这位朋友到哪家饭店合适呢?去第一流的大酒店吧,你担心你的朋友会疑心你是要在他面前摆阔;找个二流的吧,你又担心朋友会觉得你过于吝啬。
学会拒绝别人,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诚然,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是重要的。尤其是主动的帮忙更会爱到欢迎。但是,如果您是被某种心理的压力所迫,对一切都点头答应,实际上是在屈服于另一种性质的某些动机,例如需要得到别人接受或赞扬,害怕给别人带来不快和麻烦,希望别人对您感恩,有朝一日得到报答,等等。懂得珍惜时间,就应该学会说“不”。这里就有必要提醒大家:当自己不是心甘情愿时,别害怕讲“不”字。那么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不”呢?
①当别人所期待的帮助是完全出于只考虑他个人利益的时候。假如一个朋友打算请您深夜开车送他到机场。而你确信他可以“打的”去,而如果你去送他,不但影响一夜睡眠,还会影响次日安排,你就要考虑拒绝。当然,如果他是顺路想搭你的车,只是要你等他几分钟的话,你就应尽力帮忙。
②当有人试图让您代替完成其份内工作时。偶尔为别人替一两次班关系不大,如果形成习惯,别人就会对你产生依赖性,变成你义不容辞的义务。
③你准备晚上写点东西或做点家务,朋友却邀请你去打牌。如果是千里之外的朋友偶然来聚当然另当别论。
当然生活中的类似场合远不止列出的这些,总之,只要考虑到可能给自己带来某些不方便,就要考虑说“不”,除非因此会给别人带来更大的麻烦。
也许你会说:我何尝不想拒绝,但该怎样拒绝呢?以下有几个建议:
①立即答复,不要使对方对你抱有希望。
请不要说:“我再想想看”,或“我看看到时候行不行”等等。明确地告诉对方:“实在抱歉,这是不行的。”
②如果您想避免生硬的拒绝,就提出一个反建议。
假如朋友打电话问道:“今天晚上去跳舞吧!”你不想去,就可以说:“哎呀,今天可不行,改日我邀请你吧!”
③不要以为每次都有必要说明理由。
在很多时候,你只要简单地说一句:“我实在有更要紧的事要做。”就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谅解。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过多参与不必要应酬的危害,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拒绝别人,并且在拒绝的时候采取正确的方法,我们就能因此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不至于因此而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