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礼仪
挪威的风俗习惯很有些奇特之处。在挪威最流行的是红色,女孩的大衣、儿童的滑雪衫或是男人毡帽的镶边全是红色。
挪威人有一种奇特的礼节,即人与人谈话时要保持固定的距离。认为谈话双方相距1.2米左右是最佳的合乎习惯的距离。否则要被看作是不礼貌的举动,会使谈话气氛冲淡或出现不愉快的拘谨。
守时是挪威人的特殊习俗,不守时不但失礼,还被视为不守信用,万一因某种原因不能守时,应先打电话,说明原因,取得谅解。
挪威忌讳“13”和星期五,故不要谈“13”和星期五的话和事。室内不要戴帽子,也是挪威的习俗。不要惊吓河鸟,因河鸟是挪威的国鸟。挪威人民非常爱这种鸟,政府规定不准捕捉或损害河鸟。
若第一次拜访或应邀出席家宴,客人如能带去一束花或糖果作为礼物送给女主人,那将是非常受欢迎的。在吃饭期间,客人应向主人祝酒,但这只限于客人在6位以下的时候,如果超过6位,就不可以向女主人祝酒,因为如果客人都向女主人祝酒,无疑会使她喝醉。散席时,务必向女主人正式道谢。挪威人在圣诞前夕临睡前,家里各人都把自己所穿的一双鞋子,由大至小排成一列,然后各人轮流唱出他最喜欢的圣诞歌或圣诗一首。
按照挪威人的习惯,随时宜穿保守式样西装。挪威禁止酒后开车,一经发现处罚极严。在社交中,总要指定一个人做司机,故当天他不会喝酒。说话中避免问对方做什么工作、工资多少、社会地位等私事。在挪威,没有特别的禁忌,但是有一点要知道,宴会时大多喝一种当地出产的酒,以代替酒与水。敬酒时,一定要目视对方,表示打招呼,喝完的时候也一样。如果你因公洽谈须往卑尔根,务必由奥斯陆搭快捷、舒适的火车前往,一路山清水秀,会令你终身难忘。挪威港口多,商船位居全球第三,素有“航海国家”之称。挪威商船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船队之一。
挪威人以好客著称。只要有人光临,他们总要以满腔的热情来招待客人,目的是让客人高兴和满意。他们时间观念较强,总准时赴约,认为这是一种社交礼节的问题。
挪威的妇女对褐色感情是极为深厚的。一般人都愿使自己的皮肤变成褐色。故此他们经常使用褐色来装饰自己,并以此相互媲美。他们喜欢绿色和蓝色,认为绿色象征着吉祥,蓝色象征着美好。他们喜欢欧石楠花,因为欧石楠花伴随着他们生活,并赋予他们美的感受。所以欧石楠又被喻为国花。
挪威人的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惯以握手为礼。朋友间的相见,也常以拥抱为礼;女子之间相见,还常以贴面颊为礼。
挪威人主要信奉新教的路德教会(信义宗),其教又是挪威的国教会;国内还有少量的天主教徒。挪威人不愿他人过问自己的工作、工资及社会地位等情况。认为这些事情都属于个人的私事,不需要他人过问和干预。
二、挪威的饮食习惯
挪威人过圣诞节时,很多人都喜欢用晒干的鱼浸在盐水中煮熟以后吃。挪威的萨阿米人主要以兽肉、鹿肉和鱼为食,爱把鹿肉腌制成肉干,以备整年食用。萨阿米人的饮料是以鹿奶为主。大部分人以西餐为主,惯用刀叉作餐具,大多也都乐于品尝中餐。
挪威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1.讲究菜肴的香、脆,注重菜肴的质量。
2.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酸、甜味。
3.对米、面食都能适应;一般都爱吃炸小包子、什锦炒饭、木须饭等。
4.爱吃牛肉、猪肉、鸡、鱼、虾、火腿等;蔬菜爱吃土豆、油菜、白菜、茄子、菜花、鲜蘑等;调料爱用西红柿酱、咖喱粉、胡椒粉、醋等。
5.对烤、炸、煎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6.喜欢中国的晋菜、京菜。
7.很欣赏凉拼盘、烤肉、炒菠菜鸡蛋、炸茄盒、西红柿牛肉、扒白菜卷、锅包肉、炸鸡排、干炸鱼、烹虾段等风味菜肴。
8.喜欢饭后喝啤酒,对汽水、矿泉水或冰激凌也很爱品尝,早晚一般惯饮咖啡,也喜欢喝红茶和香片花茶。
9.挪威人喜欢苹果、橘子、草莓等;干果爱吃葡萄干、杏仁等。
三、挪威人喜欢独来独往
挪威人和丹麦“结盟”了300多年,和瑞典人“联盟”了接近一个世纪。到了20世纪初挪威才“名正言顺”地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1905年挪威终于彻底摆脱了“联盟”的束缚和套在自己头上4个多世纪的“枷锁”。用挪威人的话说,“结盟”的历史就是挪威人在“夹缝”里生存的历史,挪威就像一个“私生子”一样被人随意抛弃,随意转让,随意支配,过着靠人“施舍”的日子。“结盟”的历史还造成了挪威“无根无基”的文化和语言。挪威知识阶层的书写和文字语言主要来源于丹麦语。“自强不息”“性格倔强”的挪威人即使是在“结盟”时期对丹麦和其他外来文化和语言也采取了抵制的态度。从中世纪开始,挪威人“自生自长”了自己的语言——新挪威语,这种语言的基础是挪威农村的方言和土语,是“原汁原味”的挪威“原装货”。因此,挪威实际上存在着以外来文化为主体的挪威语和本国“土生土长”的新挪威语这两种语言。自从有了这两种语言,他们之间的语法和发音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彼此间既相互影响又不无排斥,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今。今天的挪威,尽管只有400多万人口,却有几种不同的官方语言同时出现在报刊、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中,挪威人对此既“无能为力”也“无可奈何”,有些挪威学者称这种现象为“结盟”留下的“文化后遗症”。
正是这种“结盟文化后遗症”至今仍然在左右着挪威人的思维定式和他们对一些国际问题的态度。可以说在挪威社会确实有人“谈盟色变”,谈盟“心惊肉跳”。当然,在谈到一些挪威人对“结盟”问题持反对态度时,除了挪威历史上“结盟”这个烫在挪威人身上的深深的“烙印”以外,我们也可以从挪威人的民族性格方面寻找出某些端倪。挪威是一个位于北极、三面环海的国家,海岸线弯曲,峡湾众多,陆地高山峻岭连绵起伏。挪威冬天漫长阳光稀少,日照时间短,气候寒冷且长年积雪不断,动植物种类比较稀少。在科学技术和交通通讯还不发达的过去,挪威是一个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人烟稀少、工商业发展比较缓慢的国家。在这种环境下,挪威人形成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和性格孤僻、不善言谈、不喜人际交往,较多与大自然“为伍”的民族性格和生活习惯。尽管今天的挪威由于发现了北海大油田已经走进了经济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是挪威人仍然保持着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比如,很多有钱的挪威人都去深山老林里建木头房子,房子设施简陋,甚至没有自来水和电灯、电视等现代生活用品。他们希望利用节假日过“返璞归真”般的生活。据资料统计,90%以上的挪威人喜欢室外活动,去高山滑雪,去大海游泳,去沙滩晒日光浴是挪威人“乐此不疲”的爱好。很多挪威人的心态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他们的生活习惯是“交物不交人”。在挪威生活,经常可以见到挪威人“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一个人背着包,在效外散步,在田野慢跑,在草坪上晒太阳,三人一帮、五人一伙地扎堆聊天的现象在挪威可以说极为少见。挪威人个人之间,朋友之间,甚至父母和子女之间都很少交往,更何况去和这个国家那个国家去“结盟”了。当然,我这里谈的是挪威人的民族性格,是对一个国家国民的综合印象,并非可以拿挪威人去一一对号入座。除此之外,近几十年来挪威经济的持续看好,也是阻碍部分挪威人加入“欧盟”的原因之一。挪威政府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西方国家政府中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政府。有人评价说,挪威人过去穷惯了,一下子成了“暴发户”“土财主”,他们不希望“加盟”,是因为担心“加盟”后,其他国家会“打土豪,分田地”,会“吃大户”。总之,害怕“加盟”后经济上吃亏也是不少挪威人目前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