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学礼仪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43743100000069

第69章 让孩子懂得赠送礼品的场合和时机

虽说“开门不打送礼人”,但是送礼也是需要讲究一定学问的,如果选对了场合和时机,那么就会皆大欢喜;否则,就算是再好的礼品都可能遭受冷落。

比方说,在好朋友的生日当天,你忘记送礼物了,而在人家生日过后的第二天,你拎着蛋糕去祝贺生日,这样是不是就不太合适了?其实,即使忘了也没关系,可以在生日后补送一个生日礼物,但最好不要是蛋糕这种直接象征生日的东西。

再比如,新年就要到了,同学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你却只送给某一个同学礼物,而且还是当着众人的面给的,这种情况不仅让受礼者会觉得不好意思,其他没有得到礼物的人也会觉得尴尬。

总而言之,送礼是表示情谊的一种绝好方式,但是送礼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场合,不要毫无顾忌地乱送一气,那样可是会带来困扰的。

吴立勇是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明年就要升初一了,为了让他提前接触一下初中的知识,爸爸特意聘请了一位高一的同学来辅导吴立勇。

圣诞节前,吴立勇心想每次都是爸爸给老师课时费,这次自己要趁着节日送给老师一份贺卡。可是吴立勇是个小糊涂虫,圣诞节前最后一次补习课,他竟然忘了给老师礼物,于是他就想等圣诞节过后再给吧。

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后,对他说:“节日的贺卡最好在节日前给,至少也要在节日当天送出去,等节日过去后再送会失去意义,而且也会显得缺乏诚意。”

吴立勇没想到送贺卡还有这么多门道,于是他听了妈妈的话,没有等到圣诞节后将贺卡送出,而是叫了个快递,让快递尽快把贺卡送到老师手里。

茜茜在送给老师礼物的时候也差点儿犯同样的“错误”。原来,中秋节前夕,她听一些同学说给老师送了节日礼物,有的是月饼,有的是水果,也有的是贺卡,等等。

茜茜家条件不是太好,虽然父母也有心想为老师准备一份礼物,可是一想到拮据的生活,就干脆放弃了这个想法。

可是,看到别的同学都送,茜茜自己觉得脸上没面子,她决定背着爸爸妈妈偷偷给老师送礼物。茜茜想起来,每年中秋节当天的晚上,超市里的月饼都会大降价,一两百元的月饼只需十几元就可以买下来。

想到这里,茜茜忽然来了劲头。终于等到中秋节的下午,茜茜赶紧拿着自己仅有的20元钱到超市里的货架上找寻便宜的月饼。她买了两盒,每盒10元钱。为了不让爸爸妈妈知道,茜茜特意把月饼拎到了自家的地下室,准备等第二天一早上学的时候给老师送去。

碰巧的是,当天晚上爸爸要去地下室拿东西,进门后他发现有两盒月饼放在地上,上楼后,他赶忙向家人询问这件事,茜茜一看纸里包不住火,就承认了。

爸爸没有责怪她,而是有所愧疚地看着孩子说:“你对老师的心意是好的,但是月饼这种东西不能中秋节后再送,今天之所以便宜很多,就是因为人们该买来送礼的都已经买回去了。”茜茜听着爸爸的话,点了点头。

最后,还是爸爸骑着自行车,将两盒月饼给老师送了去。老师知道他们家条件不好,又不好一盒不要,索性就留了一盒,让茜茜爸拿回来一盒,并且还给了茜茜一个新书包作为礼物。

这下,这次中秋节之“礼”才算送得圆满了。

事例中,吴立勇和茜茜都差点儿犯了“不合时宜”的错误。其实,送礼不光是时间的问题,还包括场合、礼物是否适合等多个方面。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把握好送礼的场合和时机,不至于“露馅儿”,那么家长在平时就有必要告诉孩子一些相关的常识和经验。

1.告诉孩子送礼的时机

馈赠礼品在时机上是有一定讲究的。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一般来讲,礼品应该在和对方一见面时就拿出来给对方;如果不太方便,也可以在分别的时候再赠送。具体到什么时候送礼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操作。

另外,一些代表节日祝福的礼物最好在过节前送给对方,如果是节后赠送也会失去本该有的意义。

当然,有些礼物则是可以推后送的,比如我们的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几日,为了表示对方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可以在离开的当天买一束鲜花送给对方,这时的礼物表示的是感谢之情。

2.告诉孩子馈赠礼品的场合

孩子送礼常常考虑得不是很周全,也不管场合是否合适就把礼物送出去,结果弄得大家都不是很开心。比如本节内容开头部分提到的,当着众人的面只送给某一个人礼物,而此时并非是受礼者本人的特定节日。这种情况下,礼品的馈赠不但不会让双方愉快,反而会给整个环境带来尴尬。

另外,在礼物的选择方面,我们也要提醒孩子根据场合来选择合适的礼品,比如,赴宴的时候,有同龄的伙伴在场,那么就可以为他准备一个玩具;如果是给老人过生日,则可以画上一幅有着吉祥寓意的画作为礼物。

还有,如果所赠送的礼品使用价值不高但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便可在公开场合赠送,比如一束鲜花、一张贺卡等,而类似于烟酒、糖茶等礼物,则最好在私下场合赠送,否则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让人觉得有贿赂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