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锦囊妙计36
43739100000024

第24章 第二十四计 凤凰开花

《兵经百篇》说:“威之所慑,未事兵革而先已惧,既事兵革而莫能敌。”

岭南有凤凰花树,高大乔木,夏日满树开花,树冠如同火焰照天映地。“凤凰开花”计,就是大造声势,引诱视听,制造威慑,制造轰动效应,制造强烈的影响。

所谓计一般都是“阴”谋(具有隐蔽性),而“凤凰开花”秉阳刚之性,独立于众阴之外。

1.韩信示威平燕地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殊死决战。刘邦为牵制项羽,命令韩信从侧翼迂回。韩信能征善战,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就灭除了魏国、代国,越过太行山,逼近赵国。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20万兵马集结在井陉口。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道:“韩信乘胜而来,锐不可当,但他们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我们井陉这个地方出路狭窄,车马难行,汉军走不上100里路,粮草必然落在后面。我们派3万精兵从小路截断他们的粮草,再深挖沟、高筑垒,坚守营寨,不与他们交战,用不了10天,我们就可以活捉韩信了。”

陈余笑道:“兵书上说:兵力比敌人大十倍,就可以包围他,韩信不过二三万人马,我们怕他做什么?”一口回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得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建议,暗暗欢喜。他以背水为阵和疑兵之计一举击溃赵军,杀死陈余,活捉了赵王歇,然后出千金重赏,捉拿李左车。

几天后,李左车被缉拿归案。众将士以为韩信必杀李左车无疑,但韩信一见李左车,即上前亲自为他松绑,并请李左车坐在上座,自己坐在下首,俨然是弟子对待师傅。

李左车道:“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我是亡国之大夫,你何必这样对待一个俘虏呢?”

韩信道:“从前,百里奚住在虞国,虞国被消灭了,秦国重用了他,从此才强大起来。今天您就好比是百里奚,如果陈余采用了你的策略,我早已是您的俘虏了。正因为陈余不听您的建议,我才能有今天的胜利。我是诚心向您请教,请您不要推辞。”

李左车见韩信真心敬重自己,这才开口说道:“将军连克魏、代、赵三国,虽然取得不小的胜利,但将士们已十分疲劳,再要去攻伐燕国,倘若燕国凭险而守,将军恐怕要感到力不从心。”

韩信问:“先生认为该如何是好呢?”

李左车道:“将军一日之内击败赵国20万大军,威名远扬,燕国不会不知道的。将军挟此余威,一面安抚将士和赵国百姓,一面派一使者去燕国,晓以利害,则可不战而使燕国屈服。”

韩信大喜,连声赞叹:“先生高明之极,就这样办!”

韩信当即修书一封,在信中阐明了汉军的得天独厚优势,分析了燕国的处境及战与降的利害,又派了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把信送往燕国,同时,又按照李左车的建议把军队调到燕国边境线上,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进攻架势。

燕国君臣早已得知赵国灭亡的消息,今见韩信大军压境,无不惶恐。燕王看了韩信的书信后,立即表示同意归降。

韩信只凭一纸书信,未费一兵一卒,就顺利地拿下了燕国。

2.杨坚发诏书攻心灭陈

公元588年,隋朝出兵攻打陈国。开战之初,隋文帝杨坚即书写诏书三十万份,谴责陈叔宝,并列举其十二大罪状,向陈国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攻心战。隋大将贺若弼在作战中将此种政治攻势与军事打击相结合,每有所俘,皆不伤害,而是给予粮食、抚慰遣返,同时“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结果江南人心不战而溃,军心民心尽归于隋。

刍议:在攻心夺气方面,凤凰开花与釜底抽薪有交叠处,但不能等同,凤凰开花讲的是强大的威慑,釜底抽薪不带此意。

3.寇准请御驾亲征

契丹兵进犯澶渊城,边境告急。大宋朝廷惊慌失措。重臣寇准却非常镇静,力主宋真宗亲临前线,以激昂士气,振奋军威。这样敌人必闻风而逃,这正是扬威决胜之道。果不出寇准所料,宋兵得知皇帝御驾亲征,欢呼万岁,军心大振,而契丹一边自然惊恐万状。寇准指挥果断,号令严明,不久便打了个大胜仗,契丹损失惨重,引兵退去。

4.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薛仁贵,少时贫贱,以种田为业。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薛仁贵听从妻子的劝说,投军随征,骁勇无比,所向披靡。唐太宗高兴地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公元662年,唐高宗命薛仁贵统军征讨天山地区的九姓铁勒,皇帝亲自设宴为他送行。席间,高宗皇帝对薛仁贵说:“古时善射箭者能一箭穿透七层铠甲,你试一试一箭穿五甲。”薛仁贵起身,张弓搭箭,一箭将五层铠甲射穿,在座诸将无不大惊失色。九姓铁勒拥兵十余万,同薛仁贵对阵,并派数名骁骑向唐军挑战,薛仁贵上马搭箭,连射三箭,射杀三员铁勒战将,敌军一见,锐气全无,无人再战,纷纷下马请降。于是,唐朝军队中流传一首歌谣,纪念薛仁贵的勇猛:“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从此,薛仁贵的英名远震漠北。公元682年,薛仁贵领军攻打突厥,突厥将领问道:“唐将是谁?”回答:“薛仁贵。”突厥人说:“我们听说薛将军在象州已经死了,怎么又能死而复生呢?”狐疑不定。薛仁贵摘下头盔让突厥人亲眼验证一下,突厥将领一见真是薛仁贵,无不惊慌失措,不战而溃,唐军乘势追击,大获全胜。

刍议:虽说这是以威武取胜,但利用威武取胜,所谓威慑,何尝不是谋略。

5.东方朔求职

汉武继位之后,于建元元年(前140)下诏,要求各地广泛推举贤良方正之士。这是一个“海选”活动,四方士人多上书谈论朝政得失并自我推荐的数以千计,盛况空前。而且一旦选中,不拘辈分授予官职,待遇从优。

这次海选只比文章不比才艺,还不是东方朔最强项。但他依然能够在数以千计的谋位者中脱颖而出。

凭什么令当朝天子“一见倾心”?东方朔的办法是“海吹”。

且看东方朔怎么吹的吧——

草民东方朔,爹妈早逝,由哥嫂养大。十二岁读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已经够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兵法,也读了二十二万字。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两米多)。眼睛亮得像珍珠,牙齿像贝壳一样整齐洁白,兼有孟贲(古代卫国勇士)之勇,庆忌(先秦以敏捷著称的人)之敏捷,鲍叔(齐国大夫,与管仲分财,自取其少者)之廉洁,尾生(先秦人名,与女友约于桥下,友人不至,河水上涨,尾生坚守不离,被淹死)之诚信。我是文武兼备,才貌双全,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

东方朔的这篇文章犹如一瓶辣椒酱,开胃醒脑。东方先生的另类自不待言:一是不谈治国,二是自我标榜。从头到尾,没有一句经纬之论。汉武帝愣是被东方朔深深吸引,视为奇才。

东方朔这番海吹,引经据典,铺陈比喻,还基本在理,如果不是“王婆卖瓜”,也称得上一篇美文。这是有意给集中阅卷、审美疲劳的汉武帝制造一次感官冲击。东方朔的“另类”透着一股诡诈之气(谋略取胜)!

东方朔这番个人简历,《史记》评之为“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不过,他出奇制胜,先声夺人,汉武帝一下记住“东方朔”这三个字,并且大加赞叹。

东方朔理所当然被录取了,虽然只得了个待诏公车署,却为他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6.定奇谋刘备过江成亲

赤壁大战之后,诸葛亮设计谋取得了荆州。周瑜叫鲁肃来讨还荆州,却叫刘备使用眼泪策略,借作为安身之所。周瑜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

忽报刘备的夫人死了,正在办理丧事,周瑜一听,便计上心来,忙对鲁肃说:“此番可以顺利讨回荆州了。”鲁肃问:“计将安出?”

周瑜说:“刘备丧妻,必然会续娶。我主公有一个妹子极其刚勇,侍婢数百,房里刀剑林立,象一个兵营,虽男子不及。我今上书主公,派人去与刘备说亲,把他赚到这里来,幽囚软禁住,然后派人去讨荆州换刘备。”

鲁肃也认为这条计使得,连忙去见孙权,呈上周瑜的信,并把计划说了。孙权点头称善,乃派吕范到荆州去做媒人,务要“招郎入宅”,把刘备哄过来。

刘备忙同诸葛亮商酌,说怕入赘东吴,去得返不得。

诸葛亮反而赞成他去,并分析一下局势,大讲联姻的好处。刘备决定去做“入门郎”了,带了赵云做伴郎,临行时,诸葛亮交给赵云三个锦囊,教他如此这般去做。

到了东吴,赵云打开第一个锦囊,看了计策,即唤随行的五百军士,一一吩咐如此如此,众军领命去了。又教刘备去拜谒乔国老。那乔国老是孙策和周瑜的岳父大人,孙权也叫他外叔。

刘备送了乔国老一份厚礼,并说承孙权看重,来这里做个“入门郎”,和周瑜做个表襟。

那五百军士这时都披红挂绿的,在城里买办喜事用的东西,扬言刘孙联姻,顷刻间传遍全城。

乔国老见过刘备之后,即入宫向吴国太——孙权的母亲贺喜。国太愕然,问喜从何来?

乔国老笑着说:“还想不让我喝这杯喜酒?令爱孙小姐已许配了刘备,新郎已赶到这里来了。”

国太大惊说:“真的吗?怎么连我也不知道?”即刻派人去打听,果然不错,全城都说及这件事。

“把那畜生阿权叫来!”国太怒不可遏。

孙权见了母亲,劈头就被骂得狗血淋头,他已知弄巧反拙,为什么极端秘密的事会家喻户晓呢?无可奈何便把赚刘备取荆州的计策坦诚告诉,劝母亲不要当作一回事。

“什么?”国太拍案大发雷霆,厉声骂道,“你和周瑜统领六郡八十一州,竟然无一条计策去取荆州,却把我的女儿去摆美人计,杀害刘备,我女儿不是做了望门寡吗?叫我怎样做人?你妹妹怎样去见人?”骂得孙权面红耳赤,呆若木鸡。

乔国老也在旁提意见,说:“用此计取荆州,也会被人耻笑的。不如将错就错,真个把刘备招做女婿吧!刘备也算得上一位英雄呢!”

“那怎么行?”孙权说,“刘备年近半百,我妹妹正在青春妙龄。”

“那我可不管。”国太说,“我明天要见见刘备,不合意时,任凭你去做;合意了就是我的女婿。”约定第二天让刘备在甘露寺相见。结果国太一见就中意,年纪虽然大些,却精神奕奕,乃吩咐孙权说:“刘备既是我的女婿,即是我儿女一样,此后你不得加害于他!”于是,择日成亲。把孙权和周瑜气得说不出话来。

刍议:东吴“招亲”本是阴谋,诸葛亮却叫赵云大张旗鼓播扬此事,使得阴谋破产,结果弄假成真。这是诸葛亮锦囊妙计的真谛。

新解判此例为打草惊蛇,解说,刘备的活动为打草,破孙权周瑜阴谋为惊蛇。如此玩弄文字游戏如何教人把握计谋本质。本来简单的道理被搞得莫名其妙。搞文字游戏是一些新解人的法宝!

7.陈子昂摔琴成名

唐朝时四川才陈子昂,还没出名的时候到京城长安去求功名。然而京城没人知道他,不注意他,他落落寡欢,郁郁不得志。但是,他必须打开局面。他带着侍童上街寻找机会。有一次,他碰到一群人围着一个卖胡琴的人,一把胡琴,要价一百万。围观者多半是豪绅贵族子弟,他们传着此琴,不辨优劣,也没人要买。此时陈子昂心生一计,用高价买了此琴,此举令围观者惊讶,以为陈子昂一定是个识琴善弹的音乐行家,便请问能不能弹一曲听听。陈子昂说,好,大家如有雅兴,欢迎明天都到宣阳里来。第二天,陈子昂大摆酒席,置胡琴于案。他请大家喝酒吃肉,席罢,捧着琴向大家说:“我是四川人,名叫陈子昂。写得有诗文百轴,特到京城来求知己。此琴价钱虽贵,不过是一种娱乐的工具,不是我们文人学士争取的目标,我留着它又有什么用呢!”说完,他将琴摔碎;然后将自己的诗文散发给大家。从此,陈子昂摔琴赠文的事传遍长安,人们读了他的诗文,都觉很好,于是,陈子昂的名气不胫而走。

8.王造时妙计斗敌特

1933年上半年某天,住在上海马斯南路的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特地把王造时叫到家里,劝他速速设法离开上海。说罢,交给王造时一张“勾命单”。这是国民党蓝衣社特务的暗杀名单,共53人,王造时也“榜”上有名。

“李老,这是真的吗?你是从哪儿得来的?”王造时问。

李烈钧说:“不会有假,我是从程颂公(程潜)那儿得来的,你要万分小心。”

蓝衣社是当时社会上传闻的一个组织名称,其实就是蒋介石一手炮制的法西斯秘密组织“中华复兴社”。该社头目之一刘健群写过一本小册子,说要使国民党起死回生,挑选一批优秀党员,穿着蓝色制服,进行有组织的活动,以区别于普通党员。后来,小册子传到社会上,“蓝衣社”这个法西斯特务组织便出了名。

王造时(1902-1971),江西省安福县人,早年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曾任上海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政治系主任。“九一八”事变后,国土沦丧,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王造时义愤填膺,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在《救亡两大政策》一文中,坚决主张对内团结,对外武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办刊物、写文章、作报告,抨击蒋介石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王造时等人的抗日反蒋活动,国民党当局又恼又恨,蓄意制造了一系列打击迫害抗日爱国人士的事件。

1933年6月18日,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发生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在上海亚尔培路被蓝衣社特务残酷杀害。王造时十分悲愤,敌人果然按照“勾命单”行动了。他考虑自己家有老小;又无积蓄,外出躲避终究不是好办法,索性针锋相对,进行斗争。反动派搞阴谋,他就用“阳谋”来对付,即使牺牲了性命,也让世人知道自己是怎样死的。他决定将“勾命单”在报刊上披露,公诸于世。

王造时找到老朋友张似旭,张当时在美国人办的《大美晚报》当总编辑,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不满,同情抗日;他愿冒风险在他的报纸上披露国民党的“勾命单”。上海《大美晚报》的中文版和英文版都在显要位置作了报道,公布了暗杀名单的内容。他又与《中国论坛》联系,也得到了支持,该刊于1933年7月14日第三卷第八版以“勾命单”为题,公布了国民党预谋暗杀的53位人士的名单。

该刊编者为了引起读者注意,还在文前作了题示:“正在本期论坛付刊之时,记者接到未署名之投稿一件,内容为蓝衣社谋杀中国共产党领袖、左翼作家,以及各反蒋军人、政客之秘密通告抄件。”刊出名单中的53人是:陈绍禹、秦邦宪、赵容、廖陈云、李竹声、胡汉民、肖佛成、邓泽如、邹鲁、李济深、陈济棠、李敬扬、余汉谋、香翰屏、黄任环、邓龙光、李宗仁、白崇禧、黄季陆、陈友仁、张发奎、邓家良、桂崇基、林直勉、林翼中、陈廉伯、胡木兰、程潜、但懋辛、方鼎英、陈嘉佑、柏文蔚、熊克武、张知本、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错、张炎、谭启秀、王礼锡、陈中孚、孙镜亚、冯玉祥、方振武、薛笃弼、吉鸿昌、杨铨、鲁迅、茅盾、陈彬酥、胡愈之、田汉、王造时。

由于王造时勇敢机智地揭露了“勾命单”,使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败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社会舆论哗然,对当局更加不满。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不得不匆匆发表谈话,进行搪塞。反动当局考虑到他们要执行的残害异己的计划被戳穿,只得有所收敛和改变,蓝衣社特务的暗杀计划也就此暂时搁浅。

刍议:一切阴谋见光死,凤凰开花因为秉阳刚之性,故为战胜一切阴谋的计中健将。

9.工地老板的启示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经过一个工地,看到一个穿着华丽、像老板模样的人在那儿指挥。

“请问你们在盖什么?”他走上前去问那位老板模样的人。

“要盖个摩天大楼,给我的百货公司和其他公司使用。”那人说道。

“我长大后要怎样才能像你这样?”卡内基以羡慕的口吻说道。

“第一要勤奋工作……”

“这我早知道了,老生常谈,那第二呢?”

“买件红衣服穿!”

聪明的卡内基满脸狐疑:“这……这和成功有关系?”

“有啊!”那人顺手指了指前面的人说道:“你看他们都是我手下,但都穿清一色的蓝色衣服,所以我一个也不认识……”说完他又特别指向其中一位穿红衣服的工人说:“我长时间注意到他,他的身手和其他人差不多,但是我认识他,所以过几天我会请他做我的副手。”

10.陈佩斯脱颖

陈佩斯在话剧团里开始只是一个小角色,就是在大型话剧《万水千山》中跑龙套,演若干个打了败仗的匪兵在逃跑,穿场而过,没有一句台词。很多这种跑龙套的演员,就这样跑去,以后跑不动了,便改行做杂务去了。

但是,陈佩斯有点野心,跑龙套也要玩出新招来。舞台效果中常有枪响。枪响时他装着帽子被打飞,演出逃匪的狼狈相,惟妙惟肖。这并不是导演规定他的动作,是他自己发挥的。导演一看,这小子有种,把他提升为一个匪班长。陈佩斯受到抬举,更来劲了,又发挥了一个动作,在逃跑中一个匪连长在吸烟,他跑过去贪吸连长吐出的烟圈,在幽默之中反映出匪兵中的待遇之差、官兵不平等,于是被提升为匪排长。然后他又发挥了一个动作,逃跑中匪连长的帽子掉了,他立即去捡了起来,欲戴又藏,欲藏又戴。那眼神,渴望升官,又害怕被共产党抓住官大的挨整挨得厉害。这种矛盾心理昭然若揭。这样,陈佩斯竟然升任为匪连长。正是由于陈佩斯不失任何时机地不断创出新招,所以到这部电影上银幕时,陈佩斯的名字居然出现在演员表上,上面写道:匪连长:陈佩斯饰。这便是他第一次出名。

11.英格丽·褒曼的初试

曾三次获得奥斯卡奖的英格丽·褒曼,是世界闻名的电影和戏剧表演艺术家,她不但容貌秀丽,而且头脑聪慧。

1933年,18岁的英格丽·褒曼报考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皇家戏剧学校。由于葛丽泰·嘉宝这样的大明星也出自这一学校,因此考生众多,竞争激烈。为了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褒曼决定另辟蹊径。

褒曼经过思考,决定选用一个较轻快的、由一个不太出名的作者写的剧本。这个剧本主要描写一个活泼、漂亮的农村姑娘,大胆地同一个爱她的小伙子调情。其中有一个情节是这个姑娘越过一条小溪,跑到小伙子面前,双手叉腰对着小伙子大笑。英格丽·褒曼就选用了这个情节作为开头。

考试进行中,轮到英格丽·褒曼出场时,只见她飞跑着,一个箭步从侧幕鱼跃而出,这样腾空一跳跳到了台上。然后,她双手叉腰,站着,就在舞台上娇笑不止。

这样一个亮相一下子就震动了全场,也震住了那些考官们。这大概是考试评委们第一次见到这样一个能震慑人心、活泼健康、充满生机和激情的形象。

于是,还不等褒曼说出台词,评委们就在底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致称赞褒曼那种舞台上的自信和那种先声夺人的气势。就这样,不等褒曼继续演下去,评委们就高声叫:“行了,下一个出场。”褒曼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正所谓“奇人多奇事”,褒曼在考试中脱颖而出,除了她个人素质很高之外,还在于她谙通“凤凰开花”的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打破俗套,一反常规并出乎人们的预料,用新奇、巧妙的想法和做法造成有力气势,这是她的成功之道。

12.想办法争取机会

在暑假将临的时候,16岁的佛瑞迪对爸爸说:“爸爸,我不要整个夏天都向你伸手要钱,我要找个工作。”

佛瑞迪在“事求人”广告中仔细寻找,找到了一个似乎符合他专长的工作。广告上说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到达42街的一个地方。他到时已经有20个求职者排在前面,他是第21位。

怎样才能引起主试者的特别注意而赢得职位呢?佛瑞迪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恭敬地对她说:“小姐,请马上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秘书小姐是一名老手。如果她是个普通的职员,也许就会说:“算了吧,小伙子,你回到队伍的第21个位置上去等吧。”但她没有这样做,她只觉得在这个小伙子身上散发出一种高级职员的气质。“好啊,让我来看看这张纸条。”秘书小姐看了纸条不禁微笑了起来,并立刻站起身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老板看了也大声笑了起来,因为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不要做决定。”

结局怎样呢?结局是:佛瑞迪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那份工作。

刍议:这有点投机取巧的味道,成功要凭实力,无妨再加取巧功夫。

13.小丫头纵火报警

很久以前的一个深夜,一伙蒙面强盗闯入一家殷实富户。主人夫妇从床上被拖了起来,吓得浑身筛糠似的发抖。

“快,快把柜门、箱笼的钥匙交出来!”强盗们扬着刀剑,直逼主人的喉咙。那刀剑刃兀自闪着死亡的寒光。

主人夫妇不敢怠慢,抖抖索索地到梳妆台上寻出一串钥匙。强盗们立即分散奔入各个房间,翻箱倒柜。顿时,卧室、厅堂、书房……全给搅得狼藉不堪。

此时,家里的小丫头见状装出十分害怕的样子,对放哨的强盗哭哭啼啼地说:“叔叔,我冷,我冷,让我到厨房里去暖和暖和。”

那强盗见小丫头不满十岁,又不是要求出门,就不以为意,很不耐烦地说:“去吧!”

小丫头获得允诺,躲入厨房,将门儿闩上。拿着了敲火石,点着了油灯,并往灶间塞进几大把柴草,将火点着了……然后她推开窗子,越窗跳入后院,复将窗子关好。

放哨的强盗走到厨房门前,朝门缝里窥探了一下,只见油灯闪亮,灶膛间透出红光,估计那小丫头蹲在灶前取暖,便重新回到厅堂门前放起风来。

且说那小丫头来到后院,即刻敲石引火,将靠近围墙的一垛稻草堆点燃。顿时,火苗呼呼地往上蹿。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那后院小半个天空就变红了。

村上的人们纷纷给惊醒了。一下子,人群包围了那家富户:拎着桶的丶擎着扁担的……

埋头搜索财物的强盗们听见外面人声喧闹,猛然惊觉,想要外逃,可是为时已晚,他们全给村民们活捉了。

村民们无不赞许小丫头随机应变的智慧。

刍议:小丫头烧草堆和司马光砸缸都是打破常规思维的举动。小儿智慧也有不可思议的。

14.茅台酒飘香万国博览会

茅台酒出产于贵州省怀仁县茅台镇,被誉为我国八大名酒之冠,更跻身于世界三大名酒之列。清朝嘉庆年间《怀仁县志》的物产篇中写道:“城西茅台村制酒,全黔称第一。”之后的《遵义府志》中又记载:“怀仁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可见,茅台酒很早就极负盛名。此后,茅台酒的酿制因为种种原因中断,而且以后的酒房规模也很小,出售地又多限于茅台、贵阳等本地一带,但酒房名称未变,其工艺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1915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当时的民国政府农商部将茅台酒作为展酒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我国的茅台酒因为包装陈旧,根本无人品尝,更不要说参加评选了,这使参加展览会的中国人员极其尴尬。

这时,参加博览会的茅台酒师王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将中国茅台酒从花花绿绿的各国名酒中挑了出来,走到展厅最热闹的地方,猛然将酒瓶摔在地上。酒瓶落地,顷刻间,一股浓郁的酒香弥漫了整个大厅,沁心扑鼻,气味醇厚,经久不散,立即震惊了整个会场。人们齐声称赞好酒。各国评选委员立即开始品尝茅台酒,重新进行评定。结果,茅台酒被评为世界第二大名酒。从此,习惯喝“香槟”、“白兰地”的外国人,终于被中国茅台酒的魅力所折服,茅台酒名声大振。

刍议:新解判此例为打草惊蛇。以摔酒瓶为打草,造影响为惊蛇。与成语本义、《秘本计》解语都无关,实际就是取“一鸣惊人”的惊和打草惊蛇的惊对上字眼,牵强附会解说,玩文字游戏而已。这说明新解计陷入何等尴尬的窘境。这又如何教人学会三十六计?

15.巧妙卖酒杯

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进了一批玻璃刻花酒具,6只高脚酒杯一套,造型美,质量好。可上柜后顾客却反映冷淡。一天只卖两三套。后来,几位营业员往酒杯中倒上水,滴上几滴红墨水,这样一来,原来白色的酒杯映衬得晶莹动人,吸引了顾客,每天销量上升到三、四十套。

16.汉斯撒铜牌

汉斯是美国的一个罐头食品公司经理。为了扩大公司声誉,有一年他带着公司的产品参加了美国芝加哥市举行的全国博览会,谁知他的产品被安排在展厅中一个最偏僻的阁楼里。本来是想扩大影响,提高自己公司的知名度,这种安排显然难以达到目的,他找到大会主办人要求调换一下位置。主办人说:“你瞧,那些都是大公司的名牌产品,我们只能把它们放到这些最合适的位置。汉斯先生,你的产品的位置也是最适合的。”汉斯一看,可不,在显要位置摆放的全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产品,自己的产品虽然也不错,但相比之下名气小多了,怎么办?花钱来参加展览会,总不能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吧!博览会开始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但很少有人光顾他的柜台。眼看展览时间不多了,汉斯十分着急,晚上躺在床上还在苦苦琢磨。第二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离开柜台出去了整整一天。

第三天,会场的地面上突然出现了许多小铜牌,铜牌的背面还刻着一行字,上称:“谁拾到这块小铜牌都可以到展厅的阁楼上汉斯食品公司陈列处换取一件纪念品。”于是捡到铜牌的人纷纷拥到汉斯的阁楼上,本来无人光顾的小阁楼,已被挤得水泄不通,市民们到处传诵“汉斯小铜牌”这件新鲜事,记者还作了报道。这下,汉斯的产品名声大振,光这次展览会就赚了55万美元。

刍议:新解判此例为抛砖引玉,解说为以小利吸引众人,做成生意,换取大利,并未切中肯綮。撒铜牌造大影响才是关键所在,当然,这是和小利引诱结合在一起的。

17.无声的广告

美国纽约国际银行在刚开张之时,为了迅速打开知名度,便想出一个出奇制胜的广告策略。一天晚上,全纽约的广播电台正在播放节目。突然间,全市所有广播都在同一时刻向听众播放一则通告:听众朋友,从现在开始播放的是由本市国际银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时间。紧接着整个纽约市的电台都同时中断了10秒钟,不播放任何节目。一时间,纽约市民对这个莫名其妙的10秒钟沉默时间议论纷纷。于是“沉默时间”成了全纽约市民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国际银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很快家喻户晓。

刍议:此例亦含反弹琵琶,以无声造成奇效。新解人判为无中生有,是从字面推衍出来,并非无中生有谋略含义,即非谋略思维。

18.长城饭店走向世界

北京长城饭店是中美合资修建的一座五星级饭店。1983年正式开业。饭店开业后怎样招徕顾客成为一个大问题。做电视广告吧,花费又太大了。如果每天播几次,一个月下来,至少需要几十万元。而长城饭店的顾客主要来自海外和港澳等地,国内的电视广告对他们不会有什么作用。为了扩大影响,必须作海外广告。海外广告的费用更是高得惊人。当时香港的电视广告,黄金时间每30秒收费3.75万余港元约合人民币一万元。倘若每天播几次,一个月,就折算花100余万元。除了香港之外,还得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广告,其费用不啻是“天文数字”。

长城饭店最终想出一个省钱的主意。他们请了一位具有丰富公关经验的美国小姐主持公关工作。这位小姐当过记者,懂得新闻媒介在公关中的作用,她知道,报纸、杂志、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的记者、编辑,既是公共关系人员赖以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重要媒介,又是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努力争取的重要对象。

这位小姐抓住了吸引记者的大好时机。1984年2月22日,美国总统竞选要展开电视辩论,里根和蒙代尔将在电视里唇枪舌剑地辩论。她意识到这举世瞩目的新闻。经过一番策划,她提议在长城饭店内举行一次在我国还前所未有的实况转播活动,邀请各国驻京的外交官、记者等前来收看。她坚信,这些记者们来长城饭店收看美国总统竞选的情况后一定会往国内外发报道,在这些报道中,必然会提到在长城饭店收看,这岂不是向全世界记者做一次不付钱的广告?

但是,经过美国电视台的同意取得卫星转播权,得花一笔数额不小的钱。来自美国的公关小姐充分利用了她的关系网,说服美国驻华大使馆同意负担这次公关活动的费用。经费落实后,长城饭店又请求中央电视台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和帮助。中央电视台欣然答应。

12月22日,通过卫星实况转播美国总统竞选的活动,在长城饭店如期举行。世界各国驻华记者蜂拥而至。转播结束后,记者们向各国发去一篇篇报道,“北京长城饭店”的名字随之传遍全球。全世界的众多读者,从记者发回的电传稿中,知道了中国有一家第一流的长城饭店。长城饭店没花一分钱,做了一次影响全球的广告。

1984年秋,里根总统访华。按我国惯例,欢迎外国总统访华的宴会,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但答谢宴会在何地举行,可由外方总统自己选定,而不管在哪里举行,中央电视台肯定要转播,随同记者和各国驻京记者也肯定要发新闻。这位公关小姐想让答谢宴会在长城饭店举行。长城饭店雄伟的店容、豪华的气派、热情的服务、现代化的设施,肯定会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再次“亮相”。

公关人员开始行动,作出了各种努力,最后终于争取到美国总统里根的答谢宴会在长城饭店举行。

通过这样几次借助于外国电台、电视台、记者们的报道,长城饭店在海外和港、澳的声誉日益提高。许多到北京访问、旅游、工作的外籍和港、澳人员慕名而至,住进了长城饭店。

刍议:在一些新解计中,这是瞒天过海的例子,真不知欺瞒了谁?明明白白的公关活动么。

19.天厨味精打中国文化牌

上海天厨味精厂创办人吴蕴初是中国味精的生产者,他参考“香精”、“糖精”的名称,给他的产品取名“味精”。味精由植物蛋白制成,本质是素食品,却又有肉味的鲜美,最适合于索食者食用,他联系的素食者多信奉佛教,佛在天上,味精当属天宫之厨的美味,于是以“天厨”为厂名,以“佛手”为商标。在包装色彩上,“蓝、黄”两色象征净素,装味精的盒子就以这两种颜色为基本色调。从品名、厂名、商标到包装色彩全部围绕中国文化环境做了周密的设计,因而为产品打开了扩大市场的方便之门,再加上“完全国货”的号召,使天厨味精成为久已占领我国市场的日本名牌“味之素”的强大竞争对手。

20.施利茨的泛广告

当年,施利茨啤酒是西方成千上万种普普通通、名不见经传的啤酒之一,为了打开销路,他们委托西方著名广告设计策划专家霍普斯金为其产品设计广告。霍普斯金接受委托后,来到该啤酒厂进行实地考察。他首先以一个普通消费者而不是以一个啤酒商的眼光,仔细考察了施利茨啤酒生产全过程。其中,他注意到该厂的啤酒瓶是用蒸汽机消毒的,虽然他后来很快了解到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特点,因为相当多的啤酒厂都是这么做的,但是霍普斯金却认为:社会上最广大的公众并未注意到啤酒瓶是否用蒸汽机消毒,而且,所有的啤酒厂商也从来没有就此宣传过,这就够了。

于是,霍普斯金找到了一个令啤酒厂商认为不是特点的特点:“施利茨啤酒用蒸汽机消毒。”这样一条广告一出去,立刻震动了广大消费者,使不了解啤酒业详情的公众们以为“只有施利茨这么说”,而相信“只有施利茨这么做。”霍普斯金和施利茨啤酒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在短时间内市场占有额有了明显的上升。

实际上,这就是一条典型的CIS(企业识别系统)式的广告,我们姑且称之为“泛广告”。因为现代广告通过大众媒体,向外发布的信息往往是商品的特性,而CIS广告则重在挖掘商品生命全过程中,所有可以带来营销利润的信息,内容可以非常泛化。诸如企业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企业主管人品格坦荡正直,甚至企业员工的子女取得某方面的杰出成就等等看来似乎与该企业商品客观属性无关的信息,都有可能被组织成为商品的区别性信息而成为广告的内容,以获得出奇制胜的营销效果。这就是CIS广告或者说是“泛广告”的魅力所在。

无独有偶的是,这种“泛广告”观念已被当前越来越多的广告策划高手们所接受和实战运用。例如:目前我国市场上畅销的某品牌妇女卫生巾之生产厂家,就是较好地运用了霍普斯金的“施利茨啤酒策略”。在他们的商品广告中,同样通过突出强调生产过程中的消毒环节,来使消费者真正感到放心,从而一炮打响,占据了40%的市场占有额,成为公众认可的一种消费品。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卫生巾生产厂家在工艺流程中,都设有“消毒”这一工艺环节。

21.《红高粱》首映式在德国

《红高粱》一炮打响,造就了新一代影星巩俐,也使张艺谋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

《红高粱》在国外如何呢?

国外电影界十分重视对电影的“包装”,特别是一部巨片的首映式,往往不惜工本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我国电影界限于财力,对国外同行的“挥金如土”只能是望洋兴叹。当然,“国产片”也就鲜为外国观众观赏。

《红高粱》在德国举行首映式时,中国代表团别出心裁地向每位观众免费赠送了一件红色粗布对襟小褂——假如读者对《红高粱》不陌生的话,你一定会想象出那种可爱的红色粗布对襟小褂会是什么样子,小褂的背后还有三个汉字:红高粱。令中国代表团又惊又喜的是,小褂备受外国观众的欢迎。

电影散场后,他们纷纷把小褂穿在身上,一时间,影院、街头,到处可见“红高粱”。没有看过《红高粱》的德国人争先涌入影院,期望一睹《红高粱》,也期望得到一件珍贵的中国土产艺术品——红色粗布对襟小褂。

在电影节期间,《红高粱》的上座率一直是上升的。

最后,还要告诉读者:对襟小褂的成本只1.5元。

22.“克丽牌”卷土重来

香港中档铅笔市场,原来一直为日本克丽牌铅笔所占领。1970年我国内地的中华牌铅笔打入了香港市场,由于价廉实用,受到香港广大学生和中下层公务人员的欢迎,销量逐步升高。1975年,内地铅笔占有香港市场的87%,克丽牌铅笔基本上退出了香港市场。

由于香港经济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人们购买物品不再只着眼于价廉实用,还取决于美观。日本厂家分析了这一变化后,70年代末期,克丽牌铅笔重新以新品种、新款式卷土重来。

一是品种繁多。仅从形状上分,就有圆形、蛋形、三角形、四方形、星形、六角形,以及玩具形、细杆型、特长杆型等。

二是在杆面装饰上大做文章,改进油漆性质与工艺。上四五道漆就等于上内地的十几道漆,而且花纹精细、线条清晰、清洁度高、色彩鲜艳。同时杆面图案适时,如香港播放“外星人”电视电影时,外星人图案的克丽牌铅笔立即上市。

三是将原来的大包装改为小包装,适合香港人的购买习惯。

四是每季更换一批货号,上市一批新产品。

这些措施使克丽牌铅笔“凤凰开花",小商品列成了大阵势,琳琅满目,应接不暇,消费者选择余地很大,博得了香港人的喜爱。

由于内地的铅笔没有及时地采取应变对策,到了1983年后,香港的铅笔市场又几乎全是克丽牌的天下了。

一棵普通的树,对人的吸引力有限;但是一旦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它的形象就增加无穷的吸引力。这就是克丽牌铅笔成功的重要原因。

刍议:新解中判为树上开花。凤凰开花其实是受新解对树上开花应用的启发而产生的,但对原计名语持异议。

23.明为找人,实为广告

新成立的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先生吩咐公司主管广告宣传的公关策划部经理,每天晚上派30人“兵分五路”去卖座较好的大剧院、立体声影院、艺术中心、娱乐广场等各大电影院,发出所谓的“寻人启事”,通过字幕找“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先生,家人在外等候”“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小姐,外面有人找”。每次“寻人启事”,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见到。时间长了,人们都知道了它的存在,名声扩散开来,尚未正式开业就已经“喜马拉雅山上公鸡叫——声名远扬”。或预订产品的、或投资合作的、或代理经销的人和单位也越来越多。

刍议:此例或解为明暗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但明暗计为欺瞒计。但此例目的是制造影响,吸引视听。

24.12万美元换来的信誉

1988年末,一名叫山本夫人的年轻日本妇女,买了一张经济舱票,乘坐英国航空公司的008航班由东京市飞往伦敦。她是这架飞机的惟一的乘客。客机上备有353个座位,6部电影和各种饮料、食品供她选用,客舱内的15名乘务员和驾驶舱内的6名机组人员都是为她一人服务的。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官员大卫·凯德说:与那些经历过航班延误、座位拥挤、食品低劣,又受到空中小姐慢待的不幸乘客相比,山本夫人很可能是在航空史上受到最佳待遇的普通乘客。

008航班的故事是从客机在伦敦由于机械故障长时间延误开始的。这架飞机要比预定到达东京的时间推迟很多。事实上,据英国航空公司证明,该机到达东京后,经过加油和准备,由成田机场起飞的时间要比原定时间推迟近20个小时。

航空公司向在日本搭乘该次航班的191名乘客建议:为了减少耽搁的时间,将为他们提供另一家航空公司的班机,以便尽早到达伦敦。在这191名乘客中,190名接受了这个建议。而山本夫人却宁愿等待。于是山本夫人被请到飞机前舱,为她提供饮料和餐食,其中有:清炖大马哈鱼、嫩煎猪排、面条、干酪、饼干和水果。然后她又看了一场电影,并睡了一觉。当飞机在希思罗机场着陆时,又为她上了早餐。

如果单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在长达13个小时的飞行中,1万1千公里的航程,仅是耗油就17.7万公升,价值2.5万美元,而一张从东京到伦敦的经济舱票价仅为1500美元。

英国航空公司之所以这样做,其原因就是借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用12万美元(全部飞行成本)也换不来的信誉。

刍议:孤立地用抛砖引玉解此例似乎也通,细品英航策划此事完全是一种造势——造一种强大的信誉之势,其实就是造影响。《锦囊计》认为,抛砖引玉的代价与利益是直接挂钩的。该例不是这样。

《秘本计》“树上开花”意义不清。《新解计》解为“造势法”,但到底是造实势还是造虚势(虚张声势),不能区分。于是干脆说既是大造声势,又是虚张声势。其实二者不能并容于一计。

《锦囊计》从“树上开花”中分离出“凤凰开花”和“疑兵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