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萨金字塔:不朽的奇迹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孟斐斯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古埃及中古王朝时期的首都。传说该城约在公元前3100年由第1王朝的第1个国王美尼斯所建,又因城市的泥砖墙涂以白石膏粉而被称为白城。到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埃及的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的底比斯,但孟斐斯仍不失为重要城市之一。到公元前1000年后,亚逑、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帝国等先后围攻或占领过孟斐斯,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孟斐斯遭到毁灭性破坏。如今已难见任何踪迹。只留下尼罗河边那众多谜一般的全字塔,在静静地诉说着往事。
一、孟斐斯:神话的国度
孟斐斯是古埃及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之一。古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686一公元前2181年)建都于此。中王国和新王国时代迁都底比斯,孟斐斯仍不失为重要城市之一。公元前1000年后,亚述、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帝国等先后围攻、占领过孟斐斯,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孟斐斯遭到毁灭性破坏。
毫无疑问,提到埃及,你不能不想到尼罗河,提起埃及,又不能不想到金字塔。孟斐斯有著名的阶梯状的金字塔,它是古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此外还有巨大的拉美西斯二世花岗岩雕像以及其他古迹。
1.拿破仑的发现
公元前525年,能征善战的波斯王冈比斯击败埃及第26王朝的阿玛西斯法老,埃及沦为波斯的一部分。
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接管埃及,此时统治埃及的是说希腊话的托勒密法老,之后,埃及逐渐变成一个希腊化国家,只在民间还保留着法老时代的风俗习惯和宗教。在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中有大量资料可以证明,这也是今天埃及学者在研究中经常引用的证据。
3000年后,罗马人征服埃及并将其纳入帝国的版图,这给正日渐消失的古埃及文明给了最后一击,伴随基督教进入的是大批神庙的关闭,大量抄本、书籍的烧毁,通晓象形文字的祭司遭驱逐。至此,古埃及文明已彻底失落。
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入主埃及,随之伊斯兰文明便在这片法老的土地生根开花。到18世纪末,第一批考古学者踏上埃及大地时,所见都是清真寺的园顶塔,所闻都是穆斯林悠扬的祈祷声。而座落在吉萨高地大金塔脚下的开罗城,由此拥有了“千塔之城”的美名。
自从埃及法老的权仗在第26王朝时落下,古埃及文明的辉煌便渐渐暗淡了,象征着古埃及王国生生不息的纸莎草花也不再绽放。
斗转星移,潮起潮落。一种新的文化在法老大地上扎根。但是,无论是崇尚人文精神的古希腊人、孔武奢华的古罗马人,还是朴素肃穆的阿拉伯人,他们当中谁也没有再现古埃及文明那气势磅礴、摄人心魄的神秘与辉煌。
考古学上发现埃及,是从拿破仑一世和维万·德农开始的。一个是皇帝和将军,一个是贵族和艺术家。两个人的两支笔,一支是用来写各种命令、诏书和法典的;另一支却描绘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埃及。
当1797年10月17日,拿破仑签署了《弗米欧营和约》、结束了法意战争回到巴黎后。作家斯坦达尔说,这时“拿破仑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他说错了,这位科西嘉英雄的用武之日其实还没有开始。
1798年5月19日,拿破仑率领328艘战船,38,000军队从土伦出海,军队的规模,和当年亚历山大东征时几乎不相上下。这次,拿破仑的目标是埃及。
法军的行动计划比亚历山大并不逊色。拿破仑的目光远远越过尼罗河谷,一直伸到辽阔的印度半岛。这是他第一次海外战役,目的是对英国的这块维系欧洲力量均衡的主要属地给予致命的打击。英国舰队司令纳尔逊用一个月的时间巡查了整个地中海,却错过了拿破仑的舰队;有两次法国船只已经是目力可及了,却没有被发现。
拿破仑在7月2日踏上了埃及的土地。经过艰苦行军,法国士兵横穿沙漠,在尼罗河里沐浴了。7月21日,法国人看到了开罗,看到了这“天方夜谭”式的城市里的400个寺塔,看到了市内最大的贾米一埃尔一阿沙清真寺的巨大的圆顶。这些金碧辉煌的屋宇在柔和的晨曦中闪闪发光,而那些矗立在荒漠中的巨大、枯寂而冰冷的石头建筑则把它们的轮廓衬托在莫卡塔姆山的紫灰色的山坡前。两种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吉萨的金字塔是几何的化石,它们永远是沉默的,它们代表着远在没有伊斯兰教以前就早已死去的世界。
然而法国士兵们却来不及观赏这一切。四面的古迹展示着永逝的过去,但面前的开罗却把他们引向诱人的未来。玛穆鲁克王的军队在阻拦他们前进。这是一支威武的军队:训练有素的骑兵,武器是穆斯林的弯刀,跨下是良种骏马,指挥官就是埃及统治者毛拉德本人。他由23名部将簇拥着,骑着雪白的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绿色头巾上的宝石闪闪发光。
这时拿破仑手指着金字塔向他的部队发话了。这位精通大众心理学的将军,面对着世界历史的欧洲人是这样讲的:“士兵们,从这些金字塔的项上,4000年的历史在注视着你们!”
战斗非常激烈。玛穆鲁克王不是欧洲刺刀的对手,终于惨败了。拿破仑于7月25日进驻开罗。至此,他那直捣印度的伟大行程看来已是圆满地完成了一半。
但是8月7日,却发生了阿布齐尔海战。海军司令纳尔逊终于找到了法国舰队,并且像复仇天使一样向他扑了过去,拿破仑陷入了包围圈。
阿布齐尔一战结束了拿破仑的埃及之战,虽然战争在一年以后才完全停止。这一年间德赛将军打下了埃及北半部,同时拿破仑的陆军却在他的舰队覆灭的阿布齐尔打了胜仗。尽管取得一些胜利,但法国军队已经由于艰苦、饥饿和瘟疫变得疲惫不堪了。大批战士因患埃及眼病而丧失了视力。这种病在这次远征中非常普遍,称为“军眼病”。
1799年8月1g日拿破仑丢下自己的军队逃走了。8月25日,他从米隆号护卫舰上望去,看到那法老国家的海岸逐渐消失在海平线下。
当然,从军事上讲,拿破仑的这次远征是错误的,但却在长远的意义上促进了埃及在政治上的觉醒。随着这次远征也开始了考察埃及古代史的活动,并且一直继续到今天。拿破仑随军带了175名“有学问的文职人员”。这支知识分子队伍带来一大批图书,把法国买得到的所有关于尼罗河的书籍基本带全了,另外还带来几十包科学设备和测量仪器。
在法军鏖战的同时,随拿破仑出征的那些科学家、艺术家则在纷纷忙着测量、清点、调查和搜集他们在埃及地面上所找到的东西。他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从事着考古学上发现埃及的前所未有的壮举。
4000多年的历史留给埃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法国人用不着去挖掘。因为举目所见,到处是废弃的城市,国王的陵墓,矗立的石柱,高矗的塑像,巨大的石棺,神秘的木乃伊,耸立的方尖碑和令人扑朔迷离的象形文字。
即使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拿破仑的将军们作战之余,也不忘在那些豪华得令人瞠目的古城废墟中流连一番。
事实上,埃及考古史上许多惊人的发现都是在拿破仑远征埃及之后的。例如1799年,法国远征军官布夏尔在埃及罗塞塔地区附近,发现一块非同寻常的黑色玄武石碑,碑体为磨光玄武岩,上面刻着三段文字,分别由古埃及象形文字、阿拉伯草书、希腊文组成。但在商博良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意义。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是法国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是第一位识破古埃及象形文字结构并破译罗塞塔石碑的学者。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就读于格勒诺布尔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通晓希腊文、拉丁文并研究埃及文等6种东方语言,1822年根据罗塞塔石碑成功地释读出古埃及象形文字,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后赴埃及考察,收集文物,抄录碑铭。归国后主持卢浮宫博物馆埃及部的工作,并在法兰西学院开设埃及学讲座。
从1822年到1824年,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完全投入到对罗塞塔石碑的研究,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成功地译解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这些符号有些是字母,有些是音节文字,有些则是义符,一个符号代表一整个事物。他编制出完整的埃及文字元号和希腊字母的对照表,为后来解读大量的古埃及遗留下的纸草文书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他还发现了一份记载着从拉美西斯二世以来所有埃及法老名录的纸草书的重要性。
正是这位伟大的语言及考古学家用超人的智慧为人类找到了破译象形文字的钥匙,而这也是打开埃及古文化的一切门锁的钥匙,从此将后人彻底带入了几千年前的古老王国。
2.金字塔王朝在尼罗河兴起
埃及地处北非洲,北临地中海,东北角过西奈半岛直通西亚,东有红海,隔红海与阿拉伯半岛相望,南为努比亚(今苏丹国),西接利比亚,是亚、非、欧三大洲的联络处。
埃及的历史悠远绵长,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历史以1798年拿破仑入侵为标志,大体可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两大阶段。
古埃及文明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000年,在约前3100年埃及成为统一的国家,由法老统治,之后的埃及因此也称为法老埃及。公元前332年时埃及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被托勒密王朝统治,古埃及时代结束。
埃及学家通常把古埃及历史划分为前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期、中王国时期、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后王朝等9个时期,其中前王朝时期是埃及统一之前的文明初期,早王朝时期是古埃及法老统治逐渐形成的时期,古、中、新王国时期则是国家统一,法老中央集权的文明繁荣时期,而第一、二中间期则是国家分裂、或被外族侵略、法老权利没落的时期,最后的后王朝是埃及受到外族侵略和统治,逐渐被其他民族征服的时期。
埃及的历史悠久传承。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赞美道:“埃及是尼罗河慷慨的赠礼”。每年季节性泛滥的尼罗河,形成了细长而肥沃的河谷。在尼罗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埃及文明。
在距今约两万年前,尼罗河谷两边的高地就有人类居住。距今约一万二千至一万年前的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埃及的气候较今温和湿润,水草繁茂,高地宜于人居。后来气候日益干燥,河西一带成为大片沙砾。约自公元前6000年一公元前5000年,居民始逐渐移居于尼罗河谷地,经营农牧业。
尼罗河长约6500公里,发源于非洲中部。每年7月初,上游地区暴雨和山洪进发,水位高涨,大量浑浊的河水下泄,这时河水就溢出河床。9月水势最大,淹没全部谷地,形成一片泽国。直到10月底,雨季过去,河水才随之下降,流入河床。在泛滥期间,沿河农田不仅得到充足的灌溉,并且积下一层肥沃的淤泥,极利于谷物的生长。因此这个气候干燥的地区,竟成为植物的乐园、古代著名的谷仓。
古代埃及人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编成长诗,用夸张的词句颂赞尼罗河: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
人们就会停止呼吸。
但要充分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有利条件,还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三角洲沼泽地区需要排涝,上埃及地区需要引水上岸。为了保证水源终年不竭。必须兴修水库,筑坝开渠。
埃及人民自远古时期就开始修建水利系统,把这片干旱地区变成了良田沃野。尼罗河又直贯南北,像一条长带一样把上下埃及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全国的统一。
他们兴修灌溉渠道,还开凿过运河,充分利用尼罗河的水种庄稼、搞运输,享受着尼罗河给他们的恩赐。
由于埃及的自然条件,这就使得它的农业生产与人工灌溉紧密相连。
尼罗河泛滥时,人们要疏通渠道,排出积水:而干旱无雨时节,人们又要从尼罗河引水灌溉。这样巨大的工程,绝非一家一户所能完成,它需要联合众人的力量。因此,埃及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联合。
若干氏族联合为公社,若干公社又联合为州,使埃及形成大约四十几个州。
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名称、都城、军队和政权。各州都是独立的王国,彼此间常常为了争夺河水、土地,甚至为不同的信仰而斗争。有时,两个州之间的战争只是为了一种鱼,一个州崇拜这种鱼,将它奉为神鱼;而另一个州却吃这种鱼。双方为此会大打出手。
经过长期的战争和兼并,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出现了两个独立的王国。南方的上埃及以蜜蜂为国徽,国王戴圆锥形的白色王冠,以秃鹰为保护神。
北方的下埃及以纸莎草为图腾崇拜,国王头戴红色王冠,以眼镜蛇为守护神。
上下埃及打了很多仗。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又称那尔迈)担任了上埃及的国王。美尼斯是一个非常强悍的人,又很有政治头脑。他率领一支强大的军队顺尼罗河而下,终于征服了下埃及。
埃及统一的历史事件被刻画在“那尔迈青石板”上。在石板的右上方,象征南方的秃鹰站在一束纸莎草上,一只爪子抓住了北方的眼镜蛇;在石板的中央是头戴圆锥形王冠的美尼斯,他正手持权杖击打下埃及的俘虏。
美尼斯自称为上下埃及之王。他有时戴白冠,有时戴红冠,有时两者合戴,象征上下埃及统一。为了便于统治全国,他把都城迁到上下埃及接壤的“白城”,后来又称之为“孟斐斯”。从此,埃及进入王朝时期,美尼斯也成为埃及第1王朝的第一个统治者。
埃及统一以后,一套专制统治机构逐步建立。国王是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之下还有宰相、大法官、大祭司、掌玺大臣等。此外,还设有各种官吏。为了确定租税数额,每年国王都要派官吏清查全国的土地、人口、牲畜和所有财富。
国王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传说他是太阳神,石刻或壁画的国王形象是一个巨神。后来,人们尊称国王为“法老”(意为“宫殿”,相当于中国古代称皇帝为“陛下”)。大臣朝见法老要匍匐在宝座前面,亲吻国王脚前的地。
的确,考虑到整个埃及对尼罗河的依赖性,统一无疑是当时埃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因为只有国家的统一,才能使尼罗河成为加强埃及南北交流的纽带,才能有利于在更大的规模上利用尼罗河、发展灌溉农业,从而大大促进埃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也正在早王朝时期,埃及文明就就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成就,并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建筑以及天文、立法、数学、医学等方面。
古王国时期是指从公元前2686年一公元前2181年,首都仍为都孟斐斯。金字塔的修建开始于这个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修建于此时,故古王国时代又称金字塔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