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年护理技术
43737100000058

第58章 背景知识

一、老年期抑郁症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是一种以持久(至少2周)的情绪低落或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又称为情感障碍。

老年期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 in elderly)是指60岁以上首次发病,以持久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以不典型抑郁多见。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7%~10%,伴有其他躯体疾病者高达67畅4%。

(一)病因

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老年人抑郁症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特殊性。

1.遗传因素。作用较弱。

2.社会心理因素。一方面,对躯体疾病及精神挫折的耐受能力日趋下降;另一方面,遭受各种心理应激的机会越来越多,如配偶亡故、子女分居、社会地位改变、经济困难和疾病缠身等因素,都会造成或加重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无用、无助感,而成为诱因。

3.病前人格特征。正常老化过程常伴有人格特征的改变,如内向、孤僻、被动、依赖、固执、情绪不稳、神经过敏和刚愎自用等。

4.生物学异常。① 神经递质5 羟色胺(5 HT)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不平衡;② 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系统功能异常;③ 生物节律紊乱,如快速动眼睡眠期缩短。

5.生理学退化。大脑发生退行性变,如脑重量由于萎缩而减轻,以及脑室扩大、脑沟增宽、脑回扁平、神经细胞皱缩等。

(二)临床表现

1.抑郁心境。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及乐趣丧失是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患者终日忧心忡忡,消极厌世,不愿参加社交活动,甚至闭门不出。患者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紧皱双眉,没有笑脸。症状晨重夜轻,即清晨情绪低落时症状最严重,感到度日如年,到下午或黄昏时有所减轻。

2.思维迟缓。表现为言语减少、语速减慢、语音低沉,联想过程受到抑制,回答问题简单,经常终日寡言少语 。

3.躯体症状。80%的患者有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深和噩梦,食欲减退也是常见的症状,其他还有胸闷、心慌、恶心、呕吐、便秘等。

(三)辅助检查

首先排除躯体疾病,然后采用抑郁量表测量患者的抑郁程度。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并经过抑郁量表测量来确定诊断,然后再配合必要的检查排除躯体疾病。老年抑郁症要和老年性痴呆进行鉴别。诊断老年性痴呆的主要依据是典型的临床病史和经过神经心理医生按智力测定量表的检测,然后再配合必要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脑电图、头部M RI,影像学检查示脑萎缩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示局部脑血流量减少。

(五)预防和治疗

老年抑郁症病因未明,与遗传等因素有关,因此预防和治疗都很困难,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首先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耐心地培养和激发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如果确认抑郁的挫折来源,则应予以排除。待心情稳定后帮助分析心理状态和造成抑郁的心理因素。认知疗法是老年抑郁症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尤其对消除自杀意念有效。

2.应用抗抑郁药。分为如下几类:

(1)三环类抗抑郁药。为目前较常用抗抑郁药,主要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去甲丙咪嗪等。其药理作用是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 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提高受体部位递质的浓度,发挥抗抑郁作用。

(2)四环类抗抑郁药。以麦普替林为代表,其药理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类似。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又分为可逆性和非可逆性两种,可逆性以吗氯贝胺为代表,非可逆性以苯乙肼为代表。由于苯乙肼毒性较大,现已少用。其药理作用为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5 羟色胺及多巴胺的降解,使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4)新型抗抑郁剂。主要是选择性5 羟色胺回吸收阻滞剂(SSRIs),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阻滞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5 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提高突触间隙5 羟色胺的水平,发挥其抗抑郁作用。正是由于该类药物的高度选择性,所以副作用相对较少。

抗抑郁药物一般不具成瘾性,但几乎所有的抗抑郁药都有副作用,从而导致坚持服药的问题。研究表明,大约70%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不按照规定服药。

(5)中药。如安神补心丸、抑郁安神丸、朱砂安神丸等。

(六)护理要点

1. 专人陪护。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他人陪护,使患者24小时在陪护人员视线下。

2. 生活护理。保证患者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让患者的生活有一定规律,并注意合理安排一定量的户外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久坐、久立、久卧。注意气候变化,积极预防躯体并发症。

3.饮食护理。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营养成分的摄取。让患者吃平时喜欢吃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水果、蔬菜,少吃糖类、淀粉食物。应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

4. 心理护理。护士态度和蔼,举止端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善于观察,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有针对性的做心理说服、解释、劝慰、鼓励工作。选看一些电视风光片、音乐片和喜剧片。有条件的可参加一些老年社会活动,结交朋友,调节情绪。分散、转移老年患者对不愉快事件的注意力,使之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5. 提高依从性。坚持服药,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既要耐心,又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但不要随意增减药物,也不要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放弃治疗。

6. 安全的护理。防止发生意外。老年抑郁症患者往往有自杀企图,不可疏忽大意。事故多半发生在一刹那,所以要管理好各类危险工具,防止患者自伤。妥善保管好药物,以免患者过量吞服,导致急性药物中毒。

二、孤独感

孤独感是一种人格特征。孤独是一种个人体验,是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的多少和质量好坏的感受。每个人都有可能感到孤独,一般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老年人的孤独感乃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感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老年人的孤独感。

(一)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1.性格特征。有孤独感的老年人往往内向、焦虑,对拒绝等敏感,并且容易抑郁。老年人很少参加集会,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极端消极。

2.环境因素。如与子女分居、迁居、丧偶、家庭关系不佳等。

(二)孤独感的治疗

1.认知疗法。老年人首先要知道,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应该是子女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长大了却不愿离家,长期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反而是不正常的表现。所以,老年人应该为子女的独立而感到高兴。

2.行为疗法。当感到孤独时,可以制定一个计划,给自己布置不同难度的交往任务。开始时,交往任务可以简单一些,然后逐渐加强交往的难度。在与各种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特点与习惯,努力与人和睦相处。如果自命清高,遇到困难不肯求助于人,或者对别人的困难不屑一顾,必然加剧自己的孤独感。所以,一方面要善于帮助他人,从中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真诚的友谊;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求助于人,通过别人的帮助,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

3.婚姻疗法。少年夫妻老来伴。孩子离巢,老年人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以此去填补因子女离巢而留下来的“真空”。丧偶老年人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再婚,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寄托,以此来摆脱孤独感。

4.生活疗法。子女离巢并不等于断绝彼此的关系。子女离家建立新的生活空间后,老年人还应该继续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尽量增进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给他们适当的帮助。或者,条件许可时,老年人也可以在子女家轮流居住,以免独守空房。通过创造良好的生活情境摆脱孤独。

5. 兴趣疗法。尽量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从看书、习字、画画、练琴、打拳、击剑、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这些均有助于老年人从孤独的小圈子里解脱出来。即使从事这些活动时可能只有一个人,但是,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孤独感也会悄然消失。

三、退休综合征

退休综合征是指老年人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常常还会引发其他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一)退休综合征的社会心理因素

1. 个性特点。平素工作繁忙、事业心强、好胜而善于争辩、严谨和固执的人易患退休综合征,因为他们过去每天都紧张忙碌,突然变得无所事事,心理适应比较困难。相反,那些平时工作比较清闲、个性比较散漫的人反而不容易出现异常心理反应,因为他们退休前后的生活节奏变化不大。

2.个人爱好。退休前除工作之外无特殊爱好的人容易发生心理障碍,这些人退休后失去了精神寄托,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缺乏情趣。而那些退休前就有广泛爱好的老年人则不同,工作重担卸下后,他们反而可以充分享受闲暇所带来的生活乐趣,自然不易出现心理异常。

3.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不良、不善交际、朋友少或者没有朋友的人也容易引发退休综合征。这些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苦闷,烦恼无处倾诉,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相反,如果老年人交际面广,又善于结交新朋友,心情开朗,消极情绪就不易出现。

4.职业性质。一般而言,退休前如果是拥有实权的领导易患退休综合征,因为心理落差大,较难适应。其次,退休前没有一技之长的人也易患此症,他们如果想再就业往往不如那些有技术的人容易。

5.性别因素。通常男性比女性更难适应退休的各种变化。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退休后,活动范围由外转向内,这种转换比女性明显,心理平衡因而也较难维持。

(二)退休综合征的表现

据统计,1/4的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休综合征。老年人的退休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异常反应,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性情变化明显,要么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言不语,要么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唠唠叨叨;行为反复、或无所适从;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对现实不满,容易怀旧,并产生偏见。总之,其行为举止明显不同于以往,给人的印象是退休前后判若两人。

(三)退休综合征的特征

1.无力感。许多老年人不愿离开工作岗位,认为自己还有工作能力,但是社会要新陈代谢,必须让位给年轻一代。面对“岁月不饶人”的现实,老年人常感无奈和无力。

2.无用感。在离退休前,一些人事业有成,受人尊敬,掌声、赞扬不断;一旦退休,情况迥异,退休成了“无用”。如此反差,心理上便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3.无助感。离退休后,老年人离开了原有的社会圈子,社交范围狭窄了,朋友变少了,孤独感油然而生,要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往往使老年人感到不安、无助和无所适从。

4.无望感。无力感、无用感和无助感都容易导致离退休后的老年人产生无望感,对于未来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加上身体的逐渐老化,疾病的不断增多,有的老年人甚至觉得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油干灯尽了。

(四)退休综合征的防治

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是老年期开始的一个标志。要预防和治疗退休综合征,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离退休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既是老年人应有的权利,是国家赋予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又是老年人应尽的义务,是促进职工队伍新陈代谢的必要手段。老年人必须理性地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消除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坚定美好的信念,将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发挥余热,重归社会。退休老年人如果体格壮健、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的,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

3.善于学习,渴求新知。要活到老,学到老。正如西汉刘向所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一方面,学习能促进大脑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另一方面,老年人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树立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4.培养爱好,寄托精神。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前已有业余爱好,只是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退休后正可利用闲暇时间充分享受这一乐趣。即便先前没有特殊爱好的,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爱好,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写字作画既可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的活动,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另外,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等活动都能益智怡情,增进身心健康。

5.扩大社交,排解寂寞。退休后,老年人不仅应该努力保持与旧友的关系,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开拓生活领域,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在家庭中,与家庭成员间也要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6畅 生活自律,保健身体。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离退休后也可以给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按时休息,适时活动,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戒除有害于健康的不良嗜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7. 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切忌拒绝就医。对于有严重的焦躁不安和失眠症状的退休综合征的老年人,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以及接受心理治疗。

四、角色与社会交往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社会期待的行为模式。老年人随着社会地位的不断变化,社会角色也发生相应变化,主要特点为:① 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老年人在退休后,在角色上的显著变化就是从职业角色进入了闲暇角色。其中,城市中绝大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即与原工作单位脱离关系而进入闲暇角色,即使有少数仍在谋职,但其职业角色只是他们生活中微弱的部分,主要仍表现为闲暇角色;农村老年人由于其经济条件和劳动习惯的限制,处于职业角色和闲暇角色的双层角色中,但最终仍要进入完全的闲暇角色。② 从主体角色演变为依赖角色:老年人在退休前是家庭的主体角色,退休后逐渐从主体角色演变为依赖角色。年龄越大,对儿女的依赖程度越高。③ 从配偶角色变为单身角色:老年夫妻同日而去世的情况极少。年龄越大,失去配偶的可能性日益增加。一旦配偶丧失,剩下的一方就进入单身角色。

社会交往简称社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老年人适当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不仅能防止和克服孤独感,有益于心理健康,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老年人在社交中,往往受距离远近、交往频率、态度的相似性、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是地理位置接近,工作中接触多,有着共同的信念、理想与人生观及相同的兴趣爱好的老朋友交往较多。

老年人促进社交要注意:① 诚恳待人。特别是退休前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老年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诚恳待人,要关心他人的心理需要。你关心对方,对方也会将心比心,诚心与你交往,双方的关系就会密切。② 注意语言美。语言是人的思想和感情的表露。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得体的语言,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温暖人心;冷漠的语言,给人带来不快、苦恼甚至愤怒。③ 适当注意修饰。服装能够美化人的体态,反映人的精神面貌,增加生活情趣,抒发对生活的热爱。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体形,按不同的季节和场合选择适宜的服装。朴素、大方、整洁的服装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当然,过于讲究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④ 多和别人沟通。老年人参加社交,应多与他人交换意见、观点、思想、感情与愿望,这样彼此间就容易了解,消除内心的紧张,就能建立真正的友谊。

五、家庭功能

家庭是指由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亲属间共同生活的一个群体。

(一)家庭的类型

1.主干型。一对夫妇与父母、祖父母及子女一起生活。

2.联合型。在不同代中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妇共同生活。

3.核心型。一对夫妇与其婚生或领养子女一起生活。

4.单身型。仅一人生活。

过去我国的家庭结构以主干型和联合型为主,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高,生活在这两类家庭中的老年人精神比较充实。而现在的家庭结构类型以核心型家庭为主,老年人得不到合适的照顾,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利。

(二)家庭的功能

是指家庭对人类的作用和效能,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1.生育功能。家庭功能之一,就是双方(男女)结婚,生儿育女,延续下一代。

2.经济功能。一个家庭是一个消费单位,应提供家中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因此有工作能力的成员需要工作赚钱以维持家中的开销。

3.教育功能。一个人从出生时的生物人到长大时的社会人,最早便从家中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学习生活技能。

4.保护与照顾功能。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在外遇到种种挫折,总是无法避免的,而家是一个提供关怀、鼓励、照顾的场所。

(三)家庭功能对老年人的作用

1.提供全部或部分经济支持。

2.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老年人因年老体弱或疾病而丧失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时,家人对老年人的照料就非常重要。

3. 提供精神支柱。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让老年人有家的归属感,这一点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