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年护理技术
43737100000052

第52章 背景知识

一、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D A)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60岁以上高达1%,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且半数左右成为严重残疾。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于1817年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首先系统描述而得名。迄今为止,病因仍不清楚。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帕金森病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因素交互作用所致。除基因突变导致少数患者发病外,基因易感性可使患病概率增加,但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环境因素及衰老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蛋白酶体功能紊乱、免疫、炎症反应、钙稳态失衡、兴奋性毒性、细胞凋亡等机制导致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发病。

(二)临床表现

常为60岁以后发病,男性稍多,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发展。首发症状多为静止性震颤(60%~70%)、步行障碍(12%)、肌强直(10%)和运动迟缓(10%),常始于一侧上肢,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再波及对侧上肢及下肢。

1. 静止性震颤。这是本病的特征。为有规律的拇指对掌和手指屈曲的不自主震颤,类似“搓丸样”动作,具有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等特征。但有时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表现不典型,可无静止性震颤,

2.肌强直。表现为屈肌和伸肌的肌张力均增高,被动运动关节时,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而感到有均匀的阻力,类似弯曲软钢管的感觉,称为铅管样强直。由于肌强直与静止性震颤叠加,若在被动运动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的停顿,如同齿轮在转动一样,则为齿轮样强直。

3.运动迟缓。患者随意动作减少、缓慢、笨拙。早期表现为手指精细动作如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缓慢,逐渐发展成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缓慢;晚期因合并肌张力增高导致起床、翻身均有困难而生活不能自理。体检可见面容呆板,表情淡漠,眨眼减少,双目凝视,呈面具脸;书写时困难,字越写越小,称为写字过小征;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小;口、舌、腭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导致语速变慢,语音低沉。

4. 姿势步态异常。早期迈步时身体前倾,走路时下肢拖步,上肢摆臂幅度减少或消失;以后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动、转弯尤为明显,自坐位卧位直立困难。躯干、颈部的肌强直使患者站立时呈现特殊的前倾姿势状态;有时迈步后,小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称为慌张步态。

5.其他症状。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便秘、出汗异常、性功能减退等;面部脂腺分泌亢进引起脂颜;吞咽活动减少可出现口水过多、流涎;也可出现精神话动障碍,表现为抑郁、睡眠障碍等。

(三)辅助检查

血、脑脊液常规检查均无异常,C T、M RI检查亦无特征性改变。功能性脑影像PE T 或SPECT 检查有辅助诊断价值,可显示多巴胺递质合成减小。

(四)诊断要点

依据中老年发病,缓慢进展性病程,具备运动迟缓及至少具备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或姿势障碍中的任何一项,结合对左旋多巴治疗敏感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但要跟高血压动脉硬化、脑炎、外伤、中毒、基底核附近肿瘤以及吩噻嗪类药物所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进行鉴别。

(五)治疗要点

应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且主要的治疗手段。

1. 药物治疗。早期若病情未对患者造成心理或生理影响,鼓励患者坚持工作,应用理疗、医疗体育治疗为主,可暂缓用药。因药物治疗以替代药物如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效果较好,但也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且存在不良反应和长期应用后药效衰减的缺点。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意疗效,并考虑老年人化特点。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抗胆碱能药如安坦,金刚烷胺,左旋多巴类如美多巴、帕金宁;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停、培高利特(协良行),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如司兰吉兰等。

2. 手术治疗。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能耐受或出现异动症时,可选择手术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手术破坏丘脑腹外侧核后部可控制对侧肢体震颤,破坏其前部则可控制对侧肌强直。

3. 康复治疗。进行肢体运动、语言、进食等训练和指导,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二、急性脑血管疾病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局限性脑血管循环障碍所造成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高,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可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占80%;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占20%。

(一)病因及危险因素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因动脉硬化、血管壁损害、血液成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因高血压、脑内血管破裂所致。危险因素有两类: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如高龄、性别、家族史等;另一类是可以干预的,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口服避孕药等。

(二)诊断要点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脑缺血发作(T 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可反复发作。CT及MRI检查大多正常。颈内动脉系统 TIA的常见症状是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感觉异常或减退,特征性症状是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朦。椎基底动脉系统T IA的常见症状是眩晕、平衡障碍,多不伴耳鸣,特征性症状是跌倒发作和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2.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1)脑血栓形成。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在长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膜斑块、炎症、损伤及溃疡处血小板聚集,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中断,脑组织缺血坏死。

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不少在睡眠中发生),部分患者发病前有 T IA 发作史及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乏力等前驱症状,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发展到高峰。多数人意识清楚,常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如非均等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主侧半球病变)等。首选C T 检查,当天多无改变,但可排除脑出血,24小时后脑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M RI可早期显示缺血性梗死、脑干小脑梗死。

(2)脑栓塞。是由各种栓子(心源性最常见)沿血循环进入脑动脉,引起急性血流中断而出现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最主要的特征是起病急骤,其定位表现与脑血栓形成类似。

(3)腔隙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的穿通支闭塞所致的缺血性微梗死灶,多见于有多年高血压的老年人。

3.脑出血。脑出血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并发细小动脉硬化,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基底节区(大脑中动脉分支豆纹动脉破裂)。

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和便秘等情况下发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症状,典型表现是“三偏征”,即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可有失语。CT 检查可早期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

4.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非外伤性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老年人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而表现为精神症状及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呈均匀血性,是有价值的诊断依据。CT检查是首选方法,可显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脑血管造影可确定病因,是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

(三)治疗要点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脑梗死的治疗要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早期溶栓),改善微循环,阻断脑梗死的病理过程,改善脑代谢,保护脑细胞,防治缺血性脑水肿和各种并发症,并进行尽早、系统的老年人化康复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要绝对卧床,控制稳定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止血并防止脑血管痉挛,防治并发症,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恢复期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空巢综合征

空巢是指老年人家庭中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老年人独守空屋的状况。老年人生活在这种空巢的环境中,由于人际疏远而产生被舍弃的感觉,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委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称为空巢综合征,尤以老年女性为甚。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工作调动、住房紧张、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和生活方式等,导致老年人空巢现象日益严重。我国空巢家庭已占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户的20%以上。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空巢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心理衰退和角色丧失。

1. 人到了四五十岁后进入心理衰退期,随着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感的降低,很容易产生人际疏远。而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是建立在最直接的血缘基础上,一旦子女因某些原因离“巢”时,老年人即产生被疏远舍弃的感觉。

2.家庭把养育子女作为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种角色是父母身份价值和情感的来源。一旦子女离家,父母亲的角色就开始部分或完全丧失,部分父母开始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动摇而引起空巢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家庭无子女或子女成人离开家庭后,老年人独守空屋而出现以下表现:

1.情绪方面。心情郁闷、孤独、寂寞、沮丧、伤感、精神委靡、情绪低落;有时失落感与成就感交织在一起,表现为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烦躁不安、茫然无助等。

2. 认识方面。多数人存在自责,认为过去没有完全尽到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有许多对不起子女的地方,如对子女关心、照顾、疼爱不够等。也有部分人埋怨子女,认为子女成人后对父母的回报、孝敬、关心和照顾不够,只顾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享乐,忍心让老年人独守空巢。

3. 行为方面。表现为闷闷不乐,愁容不展,说话有气无力,时常叹息,甚至偷偷哭泣,可伴有食欲下降、睡眠紊乱等。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存在活动受限时,以上负性情绪可能加重,导致行为退缩,缺乏自信,兴趣减退,无心参加以前感兴趣的活动,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懒于做事,严重时个人生活不能自理。

(三)辅助检查

对于疑有抑郁、焦虑等情绪改变的老年人,可采用相应的测评量表评估。

(四)治疗和护理要点

及时将家庭关系的重心转向横向的夫妻关系,夫妇之间应更加相互关心、体贴和安慰,建立新的生活规律和情感支持系统。指导老年人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地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改善和加强社会支持,鼓励子女经常回家看看,或用其他方式与父母联系。加强心理疏导,设法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要,出现严重抑郁情况时,可遵照医嘱用药物治疗。

四、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起源于大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1.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主要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遗传外,相关因素还有高脂肪与食物纤维不足的饮食结构、腺瘤样息肉、炎症性肠病。

2. 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随后出现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腹泻与便秘交替等)、腹痛、腹部肿块,可伴有进行性贫血、乏力、消瘦;晚期有恶病质、黄疸、腹水并有梗阻穿孔等并发症。

3. 辅助检查。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直肠指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直肠癌。X线造影、纤维结肠镜加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4.治疗。外科治疗即癌肿早期切除是大肠癌的唯一根治方法。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疗法可作为辅助治疗。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 iles术)是低位直肠癌常见的有效手术方法,术后需终身携戴造口袋。永久性结肠造口即人工肛门给老年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容易出现自尊低下和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