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死抉择:金融动荡下的转型之路
43734900000028

第28章 企业联合、资源整合迫在眉睫(2)

微软(中国)董事长张亚勤说:“现在是中国企业很好的跨国并购机会”。在张亚勤看来,如果需要增强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就可以并购那些缺少资金,又有技术的公司。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是吸引人才的好机会。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发表观点称:“金融危机是个参股良机。”他认为此时进行跨国收购有助于解决本土企业发展的困境,另外积极参股顶级国际金融机构,可以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而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或参股行为表示欢迎,美国能源部副助理部长黑格博格表示:“如果他们想要投资我们的石油和天然气部门,我想象不出我们会有任何的异议。”

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2008年也曾对媒体公开表示,非常鼓励中国、欢迎中国以“各种方式”对美国进行投资。

除了美国官方对中国的投资表示欢迎外,美国国内民间对中国企业并购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和以前动辄以“国家安全”拒之门外不同,2008年,华尔街将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企业的入股、并购,看成是一种善意行为。对先前中投入股摩根史丹利,以及曾经传言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人股花旗集团,美国媒体和业界都保持一种积极甚至着力促成的态度,美国一些著名的金融机构还频频主动与我国金融业接触。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求我们帮助欧美一些陷入危机中的金融机构摆脱困境。”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明表不,“过去我们投资欧美一些金融机构非常困难,他们动不动就从政治、法律层面设置障碍。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如果我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一些较好的资产和优厚条件,对于中国提升自身影响力,参与重建国际金融体系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对于中国企业到海外迅速扩张的行为,一些专家认为这虽然是一个好机遇,但在扩张的过程中应谨慎。厉以宁教授在北大的人力资本论坛上表示:“要谨慎投资切忌盲目性,包括收购其他企业也要小心,美国经济是不是已经到了谷底还是美国经济谷底还没有来?欧洲情况又怎么样?很多事情都是未知的,大家都在观望阶段。”

“金融危机有可能会见底,也有可能继续下去。从现在来看,还很难说。”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金融危机继续下去,中国的企业也许会以更少的资金获得现有的资源。这时,需要企业有眼光,能够判断目前的形势,还要有冒险精神,外加一点运气。这样的并购就能抓住良好的时机,也不会让企业有什么损失。

联中资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童媛春(曾任美国安然公司首任驻华首席代表),多年来一直与国际企业打交道,在他看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往往很难买到对方企业的价值所在。他指出,企业的价值形成于四个阶段,即技术、工艺、商品、商业模式,中国的企业看好美国等国家的技术,而从技术到商品形成,中间需要工艺阶段,如果买不到工艺,就很难形成商品及成熟的商业模式。他指出“美国有很多核心技术,但是拥有这项核心技术之后,形成产品的工艺往往不在美国本土,大部分是在欧洲及日本,比如照相机就是美国人发明的,然而国际上真正照相机做得好的是日本一家。中国企业买到了技术之后,往往缺乏与工艺相匹配的对接点。”因此,童媛春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抄底时”时,应谨慎选择好行业,不能过分盲目。

对于当下哪些行业的投资(并购)会对中国企业构成较大的机会或吸引力,惠理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RuggeroJenna说:“如果目标地选择欧洲,首先拥有很好的技术要素的中小型的制造业,其次是拥有最好的技术,或者是最强的经销渠道以及很强的品牌的纺织业企业,第三是可以在全球部署的奢侈品品牌。此外金融业也会有些机会,比如说金融中介公司等。”

从总体上来看,作为中国企业的机会及其收购的潜在目标,一般可将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西部的高科技区,这里的小公司有更长远的打算以及很好的成长优势。在以后五年中,这些小型欧洲家庭工业将会在增长的价值上翻一番。另一部分是低成本的东欧地区,中国企业可以将低成本采购和高科技地区合并起来进行考虑。

最后,也是中国公司比较关注的,即有一些已经把业务延伸至多个国家的小公司,它们的治理系统可以在5个或10个不同国家的环境下运作。“不仅中国公司,美国公司对此也比较感兴趣。它们寻求这样的公司,期待这些公司能带来市场份额,带来知识,以及进行国际化的运作和管理的经验。”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的金融危机虽然给中国带来了海外“抄底”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压力,有没有能力整合所并购的企业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收购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不会得到预期的利润,并且还有可能会被拉下水。因此,中国企业要想成功地“抄底”海外资源,就要先练好“内功”,这样才能整合好所掌握的资源。

传媒业借金融危机掀并购潮

2008年,“风暴”、“地震”、“海啸”,这些词汇被用来描述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中国乃至各行业的影响,也成为2008年的热点议题。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极大地削弱了投资和消费的需求。在通胀压力之下,企业成本加大,导致了企业利润的快速下滑。企业利润的下滑反过来又抑制了投资和消费,这使得整个市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传媒企业而言,“过冬”则需要控制自身的成本以及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有专家认为,在金融危机中,不断地“大鱼吃小鱼”或许是传媒业做大的最佳途径。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境外公司市值纷纷下降,这时跨国并购或将成为国内传媒业“走出去”的良好路径,因为此时的谈判筹码低,公司整合相对容易,可以以较小代价获取核心技术及全球化渠道和参与全球竞争的机遇。

事实上,国内不少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不断回购本公司的股票,就是一种应对危机的策略;而对于拥有充足资金的企业来说,金融危机恰逢并购良机。

2008年10月24日,在胡润百富企业家峰会上,搜狐CEO张朝阳向记者透露,虽然全球化金融危机使得一些企业举步维艰,但是对于搜狐而言是一个机遇。

张朝阳说:”现在做收购的话,价格都很好,我们的现金流很好,我们的业务量也很好,我想应该是一个机会。”因此,张朝阳准备利用金融危机这个机会进行收购,扩展公司的规模。

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传媒业凭借自己的实力纷纷采取收购的措施。新华财经传媒就在金融危机中逆市出击。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新华财经传媒在10月宣布已与ChinaMediaNetwork公司达成收购协议。

根据新华财经传媒二季度的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净营收为4890万美元,与2007年同期比增长69%;净利润为80万美元,与2007年同期比下降66%。新华财经传媒首席执行官弗莱迪’布希表示:“尽管第二季度运营环境受到挑战,我们第二季度调整后的EPS高于预期。广播集团继续实现着高利润率,我们打算进一步投资和扩展电视业务,特别是要专注于体育。我们相信在未来几年这将会成为我们业务的重要推动力。我们预计我们的媒体资产和发行渠道的扩展将会推动新华财经传媒的增长。”

另据市场研究公司InformaTelecomsandMediaGroup关于中国传媒行业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能接收数字付费电视的用户从2006年的1290万增至去年的2730万。该报告预计,在2013年前,数字付费电视用户的数量将增长至1.23亿,届时将占亚太地区所有数字付费电视用户数量的一半,预计亚太地区付费电视市场规模在那时将达到450亿美元。

鉴于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新华财经传媒逆市出击,寻找良机。2008年10月3日,新华财经传媒宣布,与中青网签订了为期30年的独家广告代理协议。而在此前的9月19日,新华财经传媒宣布,该公司已斥资200万美元收购AllSportsNetwork15.5%的股份。ASN是香港YesTV电视台推出的体育赛事频道,新华财经传媒拥有ASN节目在中国的独家发行权,发行方式包括手机、电视、网络和电台。

有专家认为,新华财经传媒的收购行为或将意味着传媒业将迎来一轮新的整合浪潮。在金融危机中,对于希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目前是进行跨国并购的有利时机,将可以花较小代价来获得参与全球竞争,改变缺乏核心技术、国际品牌以及全球化渠道的机会。

以国内传媒巨头分众传媒为例,从互联网广告的观望者到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分众通过快速的收购兼并,在短短两年内实现了这一飞跃。按照江南春的说法,分众正变得越来越“性感”。事实上,分众如今正用令人目不暇接的并购和新媒体战略蓝图,为自己穿上“新装”。在过去的四年内,分众一共投资、收购超过60家公司。转眼间,分众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完成了新媒体领域的布局。

“整合就像是滚雪球,你的雪球越大,越容易滚动,滚进来的东西也就越多。”分众传媒CEO吴明东曾如此形容公司的整合策略,“媒体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必须通过并购整合来取得规模效益,并提高对广告的定价能力。分众要做大就必须并购,否则,永远都只是个小公司。而收购永远是一家公司的战略,即使像思科、微软这样规模的公司,依然在不断地收购兼并。关键在于,分众应该收购怎样的公司,有的是为了收购资源,有的是收购产品,还有的是为了进入特定的市场。”

2008年11月21日,《传媒》杂志发表评论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对中国传媒市场来讲极有可能是一个并购年。

《传媒》杂志在评论中称,金融危机使风投资金进入蛰伏期,资本压力迫使中国媒体之间产生并购。在金融危机下,风投资金实际上因为本身的流动性和回报率的降低,已经进入相对的蛰伏期。在此种情形下,一些新媒体概念的传播公司(包括一些新型户外媒体和网络公司),为了使其整个销售和现金流达到较为健康的状态,会和一些传统的媒体公司达成新的合作。而由于资本对收益的预期远远高于市场的反应,资本在其自身压力下,也会迫使媒体之间相互整合和并购。并且,户外新媒体行业整体会继续发展,但是市场份额会向少数几家公司集中,行业发展会更加苦乐不均。过去户外新媒体市场的发展是资源垄断型的发展,企业借助资本不断跑马圈地。而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媒体的资源整合,促使各企业回到了市场基本面的竞争,包括最基本的品牌竞争、销售能力竞争、广告主与消费者培养上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市场基础比较扎实的公司会越做越好,而与此相反的公司则会每况愈下。

事实上,竞争越激烈,需要的资源和市场规模就越大,媒介间彼此联手的意愿就越强烈。“合竞时代”的到来将是发展的必然。这种“合竞”将打破以往以媒体的传统类别为壁垒的市场分割的格局,催生传媒大市场的形成。而大媒体市场的形成,需要相当的规模,其竞争的主战场将集中于“范围经济”。

由此可见,大媒体市场即将现身,单纯的小媒体市场将越来越淡出,媒介之间的联合、特别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也将成为潮流。

5.危机中汇源的“多赢”并购战略

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全球,对实体经济影响开始逐渐显现。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的延伸使人不寒而栗,但国际资本投资中国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降温。

2008年11月6日,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向媒体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是机遇还是灾难非常值得商榷,但危机的到来必将使得中国成为最具优势的国家;而近来巴菲特投资国内的比亚迪电子,以及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更是中国宏观经济看好的信号。

有专家分析,在国际金融萧条的背景下,吸引实体经济投资将有助于加速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国际化,“可乐并购汇源”案,可能将成为当前经济环境中的海外资本对于中国市场信心的考验。

而当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宣布收购中国最大纯果汁企业汇源集团之后,舆论界众说纷纭。有人支持叫好,也有人却竭力反对。更有十多家国内企业联名上书反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内资企业联合参与竞购汇源,八成网民反对这桩并购交易,认为“民族品牌不应拱手让于他人”。

这些反对者担心被收购后的汇源会像“中华牙膏”、“美加净”、“小护士”等品牌一样,渐渐地丢失市场份额,淡出消费者视线。而金融专家认为,在金融危机中,汇源的并购并非是一件坏事。

专家指出,在此项收购中,可口可乐郑重承诺,会保留“汇源”这一品牌,并将先进技术带进汇源。从这一方面来讲,收购行为不仅对汇源有好处,还能够推动中国果汁、食品行业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这项并购将对整个中国果汁业价值链的发展有比较大的优势。在全球化时代下,价值链优势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利器。中国的民营公司要融入世界价值链通常不是那么容易。然而,汇源的产品却可以通过此次收购,利用可乐强大的世界分销渠道到达世界各地,使得汇源整条价值链上的参与者、员工、管理层以及国内二百多万果农因此而受益。

同时,这一收购也将有助于提升中国食品企业品牌知名度。专家认为,收购让汇源这个本土品牌有机会更快地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日益发展壮大的实力。并同时为汇源带来了资金、市场份额及品牌知名度,而这些都是企业进一步发展成长的较为重要的因素。

事实上,作为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此次交易中得到的实惠也是明显的。可口可乐对“中国汇源果汁”的全资收购出资达到25亿美元,折合约189亿元港币。相当于收购公告发布前一天“中国汇源果汁”市值的3倍,为其上市发行价的2倍,据预算,如果此项交易能够成功,汇源集团借助股权交易将获得其中近80亿元港币。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教授蒋泽中指出,在全球经济形式一片萧条的背景下,汇源集团借助出售所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汇源果汁的股权,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回笼了充足的资金,以支持集团的整体发展,无疑是产业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