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婴幼儿百科全书
43734500000008

第8章 新生儿的抚育(6)

剪掉睫毛后,刚长出的粗、短、硬的新睫毛,容易刺激睫球、结膜和角膜,会产生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异常症状,严重者会继发眼部感染,另外,在剪睫毛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的眼睑眨动,或者头部摆动,都可能造成外伤,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所以,希望孩子美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但这种美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又是每一个家长所不能接受的。为孩子剪睫毛的作法不仅使孩子受苦,而且有造成孩子终生眼疾的危险,家长千万不能用这种方法实现自己的心愿。

女婴的乳头不能挤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在乳房处可能会出现隆起,甚至还能流出乳汁一样的液体。一些地方有为新生女婴挤乳汁的做法,认为不及时为女婴挤乳头,孩子长大了会形成乳头内陷。

事实上,为新生女婴挤乳汁不是预防乳头内陷的方法,乳头是否内陷与此毫无关系。而且挤乳汁的作法是十分危险的。

新生儿乳房肿大和泌乳是一种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无论男婴或女婴,在生后几天内都可能出现乳房秘乳或肿大。这是胎儿在母亲体内受到母血中高浓度的生乳素等激素的影响,使乳腺增生造成的。出生以后,因为母体激素还会在新生儿体内存留一段时间,所以新生儿的乳房肿大,甚至还可以分泌乳汁。出生后大约1~2周,新生儿体内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最后全部分解并排出体外,乳房肿大的现象也就自动消失了。所以无需将乳汁挤出来。

如果给孩子挤乳汁,那倒可能引起乳腺组织发炎。

如果乳房肿大、泌乳的同时伴有乳房处皮肤发红、肿胀,触之孩子即哭闹,就应考虑乳腺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至于将来会不会发生乳头内陷,与发育情况、孕期是否做好了乳房护理有关,而与新生儿期是否挤乳房没有直接关系。

不能让孩子含空乳头入睡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尽快入睡,就用空的橡胶乳头放到孩子嘴里,以为这样对孩子是一种安抚。时间一长孩子习惯于含着空乳头入睡或自己安静地躺在一边了。有时孩子一哭闹,家长便把空乳头塞进孩子嘴里,孩子也就不再哭闹了。在家长们看来,这实在是一种十分省事且有效的方法。

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孩子常含着空乳头,有诸多的不良后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含空乳头,孩子总在进行吸吮,会咽下过多的空气,能造成胃内空气胀满,孩子吐奶的可能较大,而且可能引起腹痛。

2.由于孩子总在不断地吸吮,口腔的发育有可能受到影响,造成上下颌骨发育畸形,影响面部的美观。

3.如果形成了吸吮乳头的习惯以后就很难改正,日后孩子稍大需要断奶时会非常的困难。

4.小儿含乳头睡着以后,乳头有可能堵塞孩子的口鼻,造成窒息。

因此,用空乳头哄孩子睡觉不仅不是一种好的育儿方法,而且对小儿的健康有很多害处,作父母的不可贪图一时的省事,让孩子受苦。

促进新生儿视觉的发展

小儿出生后已有光觉反应。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眼的运动很不协调,多数有一时性斜视或两侧眼球运动不对称的现象,一般2~3周后即消失。在此期间,可经常变换小儿的卧位,并用色彩鲜艳的玩具进行引逗,使其视线集中。

促进新生儿听觉的发展

新生儿听觉不敏感,但对巨大的声音有反应。这个时期,每当新生儿醒时,可放些轻音乐或与之讲话,以促进听觉的发展。

促进新生儿感觉的发展

刚出生的小儿味觉相当发达,能辨别酸、甜、苦、辣、咸味,喜欢吸吮和吞咽甜食。但是,嗅觉发育不及味觉,只是以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表现出不愉快的感觉。新生儿皮肤温觉敏感,遇冷时表现出烦躁不安或啼哭。新生儿某些部位的皮肤触觉已发育很好,当触及口、眼、手掌及足心等部位时都很敏感。新生儿皮肤的痛觉发育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痛觉也会逐渐敏感起来。

促进新生儿智能的发展

对于婴儿的智能发育,父母应注意:

1.不要让婴儿生大病,要保持婴儿的身体健康。

2.夫妇要同心协力养育孩子。

3.要充分地接触婴儿,经常对婴儿讲各种各样的话。

4.不要因急于增长婴儿的智能而过早实行“填鸭”教育。只要身体健康,用一般的养育法,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做法,婴儿都会发挥出他本来潜在的智能。

防治新生儿臀红

新生儿肛周或会阴部的皮肤出现红色小皮疹,严重时局部伴有渗液,称为红臀或尿布疹。

红臀是因为局部皮肤受损和细菌感染引起。得了红臀,除部分皮肤出现红色皮疹外,新生儿还容易啼哭不安。

预防的方法是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局部保持清洁和干燥,涂扑些松花粉或消炎药膏,选用棉质透气的尿布。不用有刺激性的清洁剂洗涤尿布。

一旦发生了红臀,轻者只需局部扑上松花粉或小儿爽身粉,保持干燥。较重者,应到医院诊治。

防治新生儿斜视

1.注意婴儿头部位置,不要使其长期偏向一侧。

2.小儿对红色反应较敏感,所以可在小床正中上方挂上一个红色带有响声的玩具,定期摇动,使听、视觉结合起来,有利于新生儿双侧眼肌动作的协调训练,从而起到防治斜视的作用。

防治新生儿“睡偏头”

新生儿出生后如不及时注意睡眠姿势,头部长期偏向一侧,头部容易形成左右不对称,俗称“睡偏头”,影响仪表。预防和纠正这种“睡偏头”的方法很简单,即婴儿的头部不要长期处于一种姿势,应定期更换睡眠姿势,久后即能起到防治作用。

新生儿在无声环境中生活不好

有些家长将新生儿养育在昏暗的房间内,还将可能产生声响的一切物件都用布包上,他们怕光线和声响会破坏新生儿的安静环境,甚至怕损伤他们幼小的大脑。实际上把新生儿放在无声环境中的做法同样对小儿不利。

心理学家认为,适量的环境刺激会提高新生儿视觉、触觉和听觉的灵敏性,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原始的生理反射,还会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条件反射,从而使新生儿的动作越来越复杂和高级,最终具备作为人的一切生活能力。13世纪西西里的一个叫名弗德里克二世的统治者,他为了证明语言技能是天生的,便将一些婴儿养育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规定保姆不准跟小儿交谈,也不得在育婴室相互交谈。他希望这些孩子长大后能自然地说本国语言,从而证实自己的想法。实验结果证明,尽管这些孩子有着良好的营养和医疗措施,由于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没活多久便先后夭折了。

心理学家认为,丰富多采的环境刺激,不仅可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也会使儿童大脑本身更发达。人的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突触。适度的环境刺激比缺少刺激的环境更能使神经纤维髓鞘化,突触联系更复杂,因而大脑也就更发达。

为了优生优育,孕妇要减少噪音污染,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有瘦肉、鱼、禽蛋、动物肝脏、豆制品、水果等,以增加人体对噪音的耐受力。孩子降生后,也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生活,但更不要把新生儿放在无声无响的环境中,可以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经常用音响玩具及经常性地和小儿进行交谈,不要怕孩子听不懂,因为你和他讲话是最好的听力和语言训练。还可以让小儿的眼睛跟从发亮和移动的物体,房间里张贴美丽的图画,悬吊各种颜色的彩球等。还可以让小孩摸摸东西,从中让小儿体验到冷、热、硬、软等不同感觉,积极地为新生儿创造丰富的、视、听、触觉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房间夜间不能常开灯

许多刚做父母的年轻人,夜里为便于给小儿喂奶、换尿片,总爱在房内通宵点灯,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不久以前,英国一家医院的新生儿医疗研究小组报告,昼夜不分地经常处于明亮光照环境中的新生儿,往往出现睡眠和喂养方面的问题。研究人员将40名新生几分成两组,分别放在夜间熄灯和不熄灯的婴儿室里进行观察,时间均为10天。结果前者睡眠时间较长,喂奶所需时间较短,体重增加较快。

有关专家认为,新生儿体内自发的内源性昼夜变化节律会受光照、噪声及物理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昼夜有别的环境对他们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新生儿不宜睡软床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家具不断更新换代,木板睡床被沙发软床或弹簧床代替。做父母的为了让婴儿睡得好,睡得舒服,往往买上一张沙发软床或弹簧软床给婴儿,认为婴儿睡软床,不会碰伤孩子的身体。其实,这种作法是有害的,不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

婴儿出生后,全身各器官都在发育成长,尤其是骨骼生长更快。婴儿骨中含无机盐少,有机物多,因而具有柔软、弹性大、不容易骨折等特点。但是由于小儿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很弱,容易导致脊柱和肢体骨骼发生变形、弯曲,一旦脊柱或骨骼变形,往后纠正就麻烦了。

国外有的专家对500多例婴儿睡各种床的实验表明,小儿长期睡在凹陷软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脊柱畸形的占60%左右;睡在木板床的婴儿,脊柱畸形只占5%左右。所以,奉劝父母不让婴儿睡软床,不睡软床应从新生儿就开始。

那么,小儿理想的睡床是什么呢?一般说来,家庭中木板床、竹床或榻榻米都可以,睡这类床,小儿就完全可避免脊柱畸形,骨骼变形,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不宜抱着新生儿睡觉

孩子的出生给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父母亲千方百计爱护着他,甚至舍不得让孩子哭一声,孩子一哭就赶紧抱起来哄一哄,即使睡觉的时候也要把孩子抱在怀里。这样,日久天长,使孩子养成了不抱不睡的坏习惯,这对母子健康都是不利的。

产后母亲的身体需要恢复一段时间,由于分娩使体力大量消耗,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如果经常抱着新生儿睡觉,母亲就不能充分睡眠和休息。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体力恢复和生殖器官修复,而且也很容易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新生儿初到人间,从此时起就要使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孩子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不仅睡得香甜,而且还利于心肺、骨骼的发育。如果经常抱着孩子睡觉,不利于孩子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氧气,影响孩子的新陈代谢,也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如果真正的爱你的孩子,那么就不要抱着孩子睡觉。

新生儿昼睡夜醒的应付

有些新生儿夜间哭闹不睡,白天反而熟睡不醒。这不仅妨碍父母休息,也使四邻不安,人们称这种小孩是“夜哭郎”,使父母大伤脑筋。遇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其实不必着急,因为在母体内,孩子是不分昼夜的。出生后尚未适应外界环境,睡眠规律尚未形成,不会分辨白天黑夜。为了培养其正常习惯,家长可有意识地让孩子白天少睡觉或不睡觉。具体做法是:白天可少喂些奶,使孩子处在半饥饿状态,或多给孩子些刺激(捏耳垂、弹足底等),使孩子睡不踏实。这样,白天孩子疲倦了,夜晚自然就会睡得安稳。有时也可给孩子每晚服用少量镇静剂(要慎重),经过几天适应过程,正常睡眠规律就会慢慢形成。

培养新生儿的自然睡眠习惯

有些新生儿出生后,睡眠规律尚未形成,该睡觉时不睡,甚至哭闹,只有大人将其抱起,拍拍摇摇,或者含着奶头才能入睡,这习惯是大人养成的。

新生儿大脑发育还不健全,出生后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每天大约有18~22小时在睡眠中,只要环境安静、舒适,片刻后孩子就本能地自然入睡。

可是有许多家长最怕孩子哭闹,常常是孩子一哭就抱起来。其实,“哭”是新生儿的本能。当孩子哭时,家长要分析一下哭的原因。一般新生儿在吃饱奶后又无其他不舒适(如尿布湿了,皮肤皱褶处淹了……)时,哭闹常常是疲倦的表示。如果这时大人总是抱着孩子拍、摇、抚等,倒是破坏了孩子本能的自然睡眠的调解规律,而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这样,孩子以后则必须在大人的拍、摇情况下才能入睡,渐渐地养成“闹觉”的坏习惯。

所以,当新生儿确实是因疲倦而哭闹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诱导孩子自然入眠:首先,妈妈要靠近孩子,并发出单调、低弱的噢噢声;或者将孩子的单侧或双侧手臂按在他的胸前,保持在胎内的姿势,使孩子产生安全感,他就会很快入睡。这样,孩子慢慢地就养成自然入睡的习惯。

新生儿不宜用枕头

人们习惯认为,睡觉就必须睡枕头,于是就给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也枕一个小枕头。我们说这完全不必要,这不利于新生儿正常发育。

刚出生的婴儿,头几乎和肩宽相等,平睡、侧睡都很自然。为了防止吐奶,婴儿上半身可略垫高1厘米。

当婴儿长到3~4个月,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这时睡觉时可枕1厘米高的枕头。长到7~8个月开始学坐时,婴儿胸部脊柱开始向后弯曲,肩也发育增宽,这时孩子睡觉时应枕3厘米高左右的枕头。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睡眠和身体正常发育,常睡高枕头容易形成驼背。

为了儿童的正常发育,根据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发育的特点,不要给新生儿睡枕头。

给新生儿缝制睡袋

妈妈为了照顾孩子,担心婴儿踢开被子受凉生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妈妈不妨自己动手试做一件婴儿睡袋或睡袍。

睡袍里可用柔软的棉布或绒布,面子可用美观柔软的花涤棉。用膨松棉虽保暖不如棉絮,但易洗,不用拆。婴儿睡在睡袍里既舒适,又保暖,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宝宝踢被子而受凉。睡袍如同一件宽大的衣服,无袖、无领,用尼龙拉扣将前襟、下摆扣上,便于穿脱及换尿布。睡袋也可不装棉花,可做成单睡袋或夹睡袋,分别在不同季节里使用。

贮存新生儿的衣服

小宝宝快要出生时,家人和准妈妈早给小宝宝准备好了衣服。这些衣物常与大人的衣服放在衣柜里。平常,人们在贮存衣服时常放入一些樟脑丸,以防止虫蛀。但是,请母亲注意,千万不要把小儿衣服放在有樟脑丸的衣柜内。

这是因为市场上出售的樟脑丸含有萘及萘酚的衍生物。有人患有一种遗传缺陷造成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平时无任何症状,一旦接触到萘酚之类物质,红细胞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就会受到破坏,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这种现象多见于新生儿,临床表现为贫血及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进行性加重,重者可发生黄疸。因此,贮存小儿衣服不要放樟脑丸,同时,也不要放在有樟脑丸的衣箱内。久放的小儿衣服,穿前一定要充分晾晒,假如衣服含有萘酚类物质,其受热后很快就会成气体挥发掉,这样新生儿可免受其害。

给新生儿缝制帽子

婴儿戴帽子不单是美观,更主要是起保暖作用,尤其对于小婴儿更为必要。其实婴儿帽,也可以自己动手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