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优秀班级的管理之道
43733500000008

第8章 如何发掘自身的远见卓识

有些人往往比较重视学习知识,忽视培养见识,这是片面的,不利于成才。

什么是“见识”

见识,是一个人知识与智力的统一体现。是指人才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是综合地运用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去把握事物发展方向,掌握未来的能力。见识,既是一种判断能力,又是一种预测能力,没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判断力,就不可能高瞻远瞩,洞察底蕴。大凡事业上有成就者,他们不仅仅善于将自己所学得的知识和所掌握的能力运用于本学科知识所面向的实际,而且还具备了保证以上运用、以上结合能够进行、得以成功的智慧。这种智慧就是指见识能力。见识包括政治生活领域的见识和业务领域内的见识。政治生活领域的见识,指的是能够看清并顺应时代前进的方向;业务领域的见识是指能够看得准专业领域里具有关键意义的攻关课题。有些人不是不具备成才的学问,而是缺乏见识。看不准方向就会迷途,抓不住关键性问题就难有实质性突破,没有辨别能力就不可能有创新。

见识能力的重要性

见识能力在成就事业中的作用,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能够确定和指明方向。众所周知,凡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者,无不始于志。而志靠识来确定。一个有见识能力的人,能够预见到未来的情形,这就为人的活动指明了方向。

其次,有助于选择关键性课题。一个人能否成功成才,与其能否抓住某个领域的关键性问题去研究和解决,关系极大。成功者的见识能力使他们站得高、看得远,善于在千头万绪中选择最有前途、最有价值的课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再次,见识有助于作出人生事业或道路上的正确判断和选择。人生道路上往往有许多重要的关口,选择不当就会有不同的命运,这就需要有见识,需要作出正确的判断。

怎样培养见识力

首先,要刻苦读书,不断学习。见识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书本,一是来自实践。不读书,头脑里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就要受到限制。只有人的知识和智慧增长了,才有益于见识的培养和提高。

其次,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恩格斯说过,不经过思考,人们连两个最简单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读书、思考与见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掌握了尽可能多的知识,才能活跃思维,为思考提供更多的原料,也才有新见解、新思想、新办法的产生。读书、学习如果不思考,就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要培养见识能力,正确的方法就是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多思考,多研究,多琢磨才能看问题更全面、更准确,才能更好地解决和处理问题。

再次,要重视对亲身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与反思。要培养见识力,仅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亲身实践的经验。见识力的提高与培养离不开实践,所以要珍视自己的经历。实践证明,无论从哪里学习都没有从自己经历中学习得来的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