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个性修养,是人们心态调控的治本之策。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树立“高远”的志向
“志当存高远”。人生于世,贵有远大的抱负,高远的志向,决不能庸庸碌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无所事事。因此,要加强修养,首先要立志,立“高远”之志。所谓立志,就是要有健康的心理、远大的理想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是要有志于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树立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充满乐趣。这是每个人的人生基石与精神支柱。有了这样的人生基石与精神支柱,个人的修养就会不断得到加强,良好而健全的人生心态就会逐步建立起来。
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性格品质是人们心理品质的核心。恩格斯说过,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做什么”反映对现实的情绪态度;“怎样做”反映情绪行为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随着人自身的主观努力,性格又会不断变化与优化。我们要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一方面要追求高层次的个性发展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另一方面必须认真努力,在实践中边体验,边总结,边提高。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性格有个正确的估价和了解,经常自我反省,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性格修养方法。如,有的善于自树学习榜样,有的习惯于写日记及时总结,有的喜欢针对自己的心理弱点,用条幅、座右铭、警句等进行自我控制。另外,良好的业余活动也是培养性格品质的有效途径。当然,性格品质的形成和培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品质,绝非一曝十寒所能奏效。必须从大目标着眼,从小事情入手,持之以恒。
在献身事业中获得乐趣
每当我们完成一件工作,轻松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克服困难越多,工作成绩越显著,这种心理体验便越强烈。工作可以使人们发现自己的价值,产生成就感,并获得社会和团体的承认,因而对维护健康情绪与心理有极大的助益。
积极参与社会交往
人们与亲属、朋友、同学、同事交往,能在情绪或心理上得到安全感,个人的苦恼、烦闷有地方倾诉,不易积存郁结。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但能密切与他人的关系,不断调整、协调情绪与心态,还可以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正确对待挫折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受到干扰,遭到挫折,感到失意等等。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挫折,或者挫折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都可能产生影响身心健康的情绪反应、心理反应。如情绪烦乱、愤怒的攻击、不安、压抑、屈从等。从一定意义上讲,主体面临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直面挫折、承受挫折进而战胜挫折。最重要的是要努力控制情绪反应,防止或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和对别人情绪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