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为何不高兴
43731000000010

第10章 中国惹谁了(9)

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的勘探结果表示,钓鱼台附近广大大陆棚海域可能储有大量石油。日方立即单方面采取行动,先是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着又派巡防船,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了标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岛列岛的8个岛屿规定了日本名字。

1978年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日本一些敌视中国的国会议员提出要中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列岛拥有主权。日本政府顺应右派要求,出动巡逻艇和飞机对我在钓鱼岛列岛海域作业的渔民进行监视。翌年5月,日本政府用巡视船将人员和器材运到钓鱼岛,并在那里修建了直升机场,还向那里派出调查团和测量船。

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直升飞机场,海峡两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议。

1996年,日本政府宣布开始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把中国领土的钓鱼岛也包括在内。7月14日,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列岛的北小岛设置了一座灯塔,企图把灯塔列于海图以便让国际社会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8月18日,日本右翼分子又在钓鱼岛上竖起绘有“太阳旗”和纪念死者字样的木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上进行的这些活动都得到了日本政府的纵容和支持,而且政府要人与此相配合,称钓鱼岛就是日本领土,并要日本海上保安厅随时准备用武力排除“干扰”。

而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科考船和捕鱼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活动非常在意。2000年的日本《防卫白皮书》中就开始这样写道,中国海军舰船近年频繁出没“日本近海,对日本安全造成威胁”。白皮书中所谓的“日本近海”,包括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附近水域及津轻海峡等国际航道。而白皮书中所谓的“中国海军舰船”,是指“向阳红”号等中国破冰船、中国海洋调查船等船只。日本几乎每次都会从外交渠道对此提出抗议,认为这是中国海洋战略的一个部分。

民间保钓组织

爱国是政府和民众共同的事情。对民众来说,在涉及国家主权、尊严、利益的问题上,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反应,这既是民众的职责,也是民众的义务,更是民众的权利。民众人数众多,素质不齐,认识的角度不同,因而反应和表达的形式、程度、途径不同,也可能有极端的反应,这是可以理解的。

钓鱼列岛属于中国领土有确凿的历史和文件证明,但后来日美之间通过私下签订条约和协定,竟将钓鱼诸岛非法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对此,中国政府一再提出强烈抗议和严正声明。1970年9月,香港学生发起保卫钓鱼岛运动。1996年7月,“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北小岛设置太阳能灯塔,日本政府宣布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把钓鱼岛列岛包括在内,并派出海上自卫队舰艇实施保护性巡逻。是年9月2日,香港成立“保钓行动委员会”,此后数次开展保钓活动,著名保钓人士陈毓祥先生英勇牺牲。直到该年10月7日,港台人士陈裕南、曾健成及金介寿成功登陆钓鱼岛。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陆钓鱼岛宣示主权。2003年6月,以冯锦华为代表的一些中国大陆人士加入保钓行动行列,之后经过数次努力,终于在2004年3月24日登陆钓鱼岛。

保钓人士

陈毓祥(1951-199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两国海权斗争的一个焦点就是钓鱼岛问题。

1996年9月26日,香港保钓人士搭乘的“保钓号”到达钓鱼岛,香港保钓领袖陈毓祥率领五位突击队员穿上救生衣,跃身入海游向钓鱼岛,以此来宣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并抗议日本阻止中国保钓船靠近钓鱼岛。最后,他因脚部被绳索缠绕,溺水身亡。

这位时年45岁的“世界保钓联盟”领袖是香港大学学士,也是20世纪70年代保钓运动的活跃分子。

王津平

美国驻日大使馆对外宣布:将琉球列岛于1972年5月15日“归还”日本,其中包含了历来属于台湾的钓鱼岛。资讯发达的香港率先知悉这一消息,保卫钓鱼岛运动也率先在香港学生中兴起。

平时不关心时事的王津平被同学骂醒了,他决定用文章来声援。“当时关于钓鱼岛的中文资料很少,于是搜集了很多关于钓鱼岛的英文刊物,我正好编辑学校校刊,于是文章写出后要发表也很便利。”38年后,回想当年,王津平依旧激动万分,“当时做了很多感觉不可能做的事情,国民党当时还教育我们说:很多事都可以做,就是不能串联,你们知道多危险吗?我们还是照做不误”。

马英九

1971年1月,还是台湾大学学生的马英九,获邀参加为期70天的台湾学生领袖访美活动,此时,在美国各个大学内,“保钓”运动已经风起云涌。1970年8月,美国驻日本使馆发表声明称,美国政府准备在一年后将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一起交还给日本。在美国表态后,日本外相爱知揆一公开声称:“尖阁群岛(日本称钓鱼列岛为尖阁群岛)属于日本,日本政府不准备同任何政府讨论其领有权问题。”

马英九目睹了美国华人群情激愤的抗议示威活动后,在回到台湾后,得知台湾高校正以台大为主力,筹备组织“6·17保钓大游行”,马英九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活动当天,他和台大学生一起到美日驻台“领事馆”抗议,宣读并递交抗议书,一路上高喊“日本无理,美国荒谬”的口号。

在美留学期间,马英九加入了亲国民党的“保钓运动”学生组织,并在其机关刊物《波士顿通讯》任两年主编、三年主笔。

他在哈佛大学的国际法博士论文也跟钓鱼岛有关——《怒海油争:东海海床划界及外人投资之法律问题》,这在当年被认为是台湾地区首部研究钓鱼岛问题的学术作品。

在此后的日子里,马英九对“保钓”依然热情不减。

保钓事件

中国民间多次自发组织和开展了保钓行动。自1971年在纽约华人中兴起,延续至1972年,“保钓”一直都是全球华人的大活动,高潮时达到200余个。中国大陆部分高校学生也多次在校内发起过保钓行动。

1996年9月26日,香港保钓人士搭乘的“保钓号”到达钓鱼岛。

1996年9月29日,5万人聚集在香港维多利亚广场,沉痛悼念陈毓祥这位在保钓运动中牺牲的第一个中国人。

1996年10月6日,即陈毓祥举殡当日,由台北县金介寿议员和香港立法局的曾健成议员领导的新一轮保钓行动,于基隆租用了上千艘渔船出发驶往钓鱼台列屿。碍于船只众多,日本方面不便拦截,使参与者在10月7日成功登陆钓鱼岛,并一同在岛上同时挥舞五星红旗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旗帜,以表示钓鱼台是所有中国人的领土。

1997年1月16日香港保钓者为了纪念陈毓祥,筹建“陈毓祥文化教育基金”,以此来培养广大人民对文化的清醒意识和民族自尊感。

1997年4月23日,据日本一家大报纸报道,日本政府将要对港台民间保钓组织的抗议行动采取强硬措施。这个报道暗示说,由港台、纽约300多名保钓者和100多艘船只组成的抗议小组将于下月进军钓海。并声称日政府将采取与以往警告、驱赶不同的方式,巡逻队将逮捕任何“侵入”钓海12海里以内的船只或个人。

1997年5月6日,日本右翼国家议员西村真悟和其他三人登上了钓鱼岛,这是近两个星期以来日本政界官员的第二次登钓行动。他们三人带着照相机、录像机和一面日本国旗在岛上呆了二个小时左右,在一份传真中,西村真悟叫嚣着:“这次在‘尖阁群岛‘的登陆,标志着大日本帝国的崛起和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

由于此事件足以让人愤怒,保钓行动委员会决定将于5月18日派150名抗议者登钓抗议,他们表示登上钓鱼岛主岛,把所有日本留下的痕迹统统毁掉。在北京,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立即照见日本大使,表达了中国对日本登钓事件的强烈愤怒。

相反,在东京,日本外相轻描淡写称这次行为是“值得叹息的”。很明显这次行动出于日本官方指示,因为日本海上巡逻队对这次登陆并未多加阻拦。观察家们认为,中国目前正忙于处理香港的回归问题,日本趁此时刻把钓鱼岛问题推至地缘政治的前台,这对日本是有好处的。

1997年5月13日,香港和台湾的保钓者宣称,他们预定在5月18日的钓鱼岛之旅,由于没有足够的船只而要无限期延搁。导致任务失败的原因是,台湾船运公司要求2.8亿的费用作为他们的船只被日本没收的抵押。这显然超出了保钓者的支付能力。另外,陈才寿,台北某县议员说,台湾政府已警告船只公司,不允许租借船只给左翼激进主义者,宣称支持保钓者将被认为犯有间谍罪。无奈之中,保钓者将申请赴东京旅游,在5月18日这一天,在日本的外交部门外进行抗议。

1997年5月26日,在钓鱼岛水域附近,17艘香港和台湾抗议船只(载有200名保钓者及记者)被60艘日本海滩巡逻舰和6架巡逻直升机阻拦。经过7小时的抵抗后,日本舰队向保钓者的船只撞击,其中4艘被严重损坏,包括来自香港的“钓鱼岛”号。三名保钓者遭日本海滩士兵殴打,并被扣留在日本船只上长达3个小时。两名香港记者在船体受撞时被震下船,但很快获救。虽然钓鱼岛隶属于台湾宜兰县,但当保钓者们用无线电向台湾海军求救时却未得到任何回应。下午3点,组织者停止抵抗,星期一晚回到台湾基隆市。保钓者为未能完成登陆任务而遗憾,并对台北政府的无动于衷表示失望。

在香港,愤怒的人群围攻了日本领事馆,要求释放船队成员。

2000年4月20日,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成员登上了中国钓鱼岛,修建了一个高50公分、宽35公分的所谓“神社”,说是用以祭祀战争期间在岛上饿死的人。该青年社还让几名神甫定居岛上,表示今后将定期参拜。对此,中国政府和世界各地华人“保钓”组织表示强烈抗议,沉寂了几年的“保钓浪潮”再次席卷全球。

2003年6月,以冯锦华为代表的一些中国大陆人士加入保钓行动行列,之后经过数次努力,终于在2004年3月24日登陆钓鱼岛。

中、日、美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

日本制造“新海权论”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地在钓鱼岛问题上做小动作,而且心态越来越急躁,动作越来越频密,构思越来越奇特,其目的,就是想将它对钓鱼岛的主权欲望转变成既成事实。

看看其理由:

一、长期连续有效治理。声称钓鱼列岛中的4个岛屿是某个日本国民的私产,尊重私人所有权是个人权范畴的问题,它没有国界,日本政府抢先租借,从而获得了经营权,并且为此付出了成本,似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的排他性独占权就发生了效力。

二、假乘不负责任言论。李登辉曾发表关于“钓鱼台列岛乃日本固有的领土”的言论,这显然鼓励了日本的野心。他们认为如果此论成立,有什么理由说台湾不是“日本固有领土”呢?

这几年“新海权论”的主张在日本甚嚣尘上。许多日本学者认为“制海者制世界”,近代的胜利曾使日本民众的海洋民族意识觉醒,但太平洋战争的失败又使日本人的海洋民族意识再度丧失。今后日本民族必须再度将目光投向海洋。日本海权扩张的战略中以保障1000海里航线为其首要任务,占领钓鱼岛可以使其势力范围向西南方延伸,并可对台湾海峡附近海域的主要航道实行军事监控。这样,钓鱼岛海域就成了日本进入台湾海峡,南下东南亚、南太平洋必经的战略之路,也是日本赖以生存的中东石油能源补给线上最西南端的一个点。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在装备实力上已经可以称霸东亚,2003年8月,日本防卫厅计划耗资600亿美元,对海上自卫队的全部4艘“宙斯盾”驱逐舰进行改装。改装后的宙斯盾将配备新型雷达系统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些日本媒体称,这一计划的实施意味着“日本舰队将能击败任何周围邻国”。如果日本在钓鱼岛上建立军事基地或部署重型武器,则将对中国的国防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此外,日本知道,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是个关键因素。美国用钓鱼岛平衡中日,日本也想用钓鱼岛制约中美。美国对中国的需求大幅下降或急剧上升,日本都会打钓鱼岛牌。下降时打,希望得到它;上升时打,是想制造点难题,离间一下中美关系,因此在美国进行反恐战争、不再把中国视作敌人的时候,日本又玩“租借”把戏。

中国不完全搁置促发展

首先,中国政府声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但钓鱼岛是无人岛,目前,中国政府并未对该岛进行有效管辖,日本政府也没有。但目前该岛周围海域处于日本海上力量的实际控制之下,中国政府对这一控制优势不予承认,也否认钓鱼岛已被日本占领。

其次,我们都清楚,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越改善,钓鱼岛越靠近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成功,钓鱼岛越靠近中国;中国的国力越强,钓鱼岛越靠近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前景越好,钓鱼岛越靠近中国。而历史上,中国往往通过台湾地方政权对钓鱼岛行使主权,台湾与大陆统一,钓鱼岛就容易与台湾“统一”。

因此,中国选择了先求发展的道路,正是出于钓鱼岛主权暂时悬空对中国有利这个战略考虑,1972年,中日建交谈判时,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挂起来,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当时双方就这一点达成了协议。

让时间解决问题的战略价值在于,不马上激化与日本的矛盾。中国还要借助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建设现代化,还要为国内的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只有自身发展强大了才有可能实现早日统一。

但是,日本近年来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时的挑衅令中国人感到愤怒,但其为谋得岛权所做的一连串动作表现出的计划性、执着性、连贯性、民间与政府的紧密配合,无时无刻不为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感到时间的紧迫。不能空等时间而在钓鱼岛问题上放任其为之。

在主权方面,中国拿出大量证据来支持国际法中“最早发现”说,而日本抱定了“先占”和“长期连续有效治理”以强盗手段在钓鱼岛上建灯塔、神社等等。

对于这种强盗行为,完全搁置争议的做法有可能使中国丧失掉越来越多的主动权。看到了这一点的中国人民,高举保钓旗帜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保钓之路。其目的是要借此明示中国的主权,并打断日本的“有效治理”的连续性。

美国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