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医学巨著。它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原则,是中医理论的奠基石,也就是说,自《黄帝内经》问世以来,中医理论才算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伟大成就,为保证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中医学发展史上许多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流派,可以说都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被尊为临床医学始祖的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除紧密联系实践,博采众方之外,在理论上则是“勤求古训”“撰用素问、九卷”所取得的成就。又如明代王仲光问医道于戴元礼,戴嘱其“熟读素问耳”。3年后复与戴论道,戴大惊,认为“已胜于己”。这两个例子,足以说明历代学有成就的医家,都是以《黄帝内经》的理论为基础的。当代有名望的已故老中医任应秋认为,中医学现存的古典文献中可以称经的,仅有《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藏经》《脉经》《黄帝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其中,除《神农本草经》之外,其余几种都是研究和发挥《黄帝内经》的结晶,由此便可以看出《黄帝内经》的重要性了。任老的赞誉并不过分,国家规划教材《内经选读》也评价说,《黄帝内经》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千百年来,中医学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繁衍中华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与《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分不开的。因此,历代医家非常重视《黄帝内经》,尊之为“医家之宗”,成为学习中医学必读的古典医籍。
(一)成书的时代和作者
历代不少史学家和医学家们对《黄帝内经》编纂成书的时代进行了考证,一般认为当在先秦战国,但也有认为是西汉时代的作品。
明、清以来的学者多认为《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如明·方以智《通雅》说:
“《灵枢》、《素问》也,皆周末笔”。周末,即先秦战国时代。又如清·魏荔彤《伤寒论本义·自守》说:“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轩岐之书,这里即指《内经》。1974年版的近代《中国医学史》讲义也说:“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多种医学著作,其中《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这不仅明确指出《黄帝内经》成书在战国,而且还说明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另一种看法认为,《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秦汉之间。如宋·司马光《传家集·书屋》说:“谓《素问》为黄帝之书,则恐未可。黄帝亦治天下,岂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耶!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说《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秦汉的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自《黄帝内经》成编以后,一方面是“代有亡失”,另一方面是不断得到补充,因而秦、汉之时增补的内容肯定是有的,直到唐代王冰编次注解《素问》时,还用朱笔增添了不少内容,最明显的如《素问》中的七篇大论,就是王冰补入的。正如章太炎先生说:“《素问》以至汉末,……因革损益多矣。”
这里所谓“损”,就是指删节或遗失,“益”就是增补与修订。由此肯定了《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出自于战国,并自秦汉以来,不断完善。但有人多方考证,将其汇集编纂成书,可能是在西汉初。
本书的作者,书名冠以“黄帝”。关于黄帝,战国秦汉时期许多旧史学家,都把他说成是古代的一个帝王,例如《辞海》说:“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实际上,黄帝并非一个人名,而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氏族。《中国通史简编》说:“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据传说,黄帝曾居住在涿鹿(河北宣化鸡鸣山)地方的山湾里,过着往来不定迁徙无常的游牧生活,后来打败九黎族和炎帝族,逐渐在中部地区安定下来……古书中有关黄帝的传说特别多,如用玉(坚石)作兵器,造舟车弓矢,染五色衣裳,螺祖养蚕,仓颉造字,大桡作甲子,伶伦造乐器”。到了春秋时候,这个氏族又被称为“华族”,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即汉以后所称“汉族”的祖先。根据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所发现的石器、骨器、陶器等文物来看,上述说法,基本是正确的。
因为黄帝氏族的文化对汉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历代人们都以自己是黄帝子孙为荣,而且为了追本溯源,也常把一切文物制度,都溯源到黄帝,托名为黄帝的创造,敬奉黄帝为自己的始祖。因此,当时的学者将“内经”冠以“黄帝”,即成一名为《黄帝内经》,正如《淮南子》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这就更清楚地说明了当时书名黄帝,仅是托名而已。
从现存《黄帝内经》的内容来看,除引用了《奇恒》、《阴阳从容》、《揆度》、《明堂》、《上下经》等《黄帝内经》成编以前的古医经著作,以及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古代的本来面目外,还有一部分是出自后人的增补,而且内容还显露出许多学术观点的分歧,甚至自相矛盾之处,这就充分证明《黄帝内经》的真正作者,绝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各医学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书名冠以“黄帝”,亦仅是伪托之辞。
(二)书名的由来
在古典医学著作中,以“经”为书名的除《黄帝内经》外,尚有《难经》、《本草经》、《中藏经》等。古人往往把一些具有一定法则,必须遵从、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典籍称为经,如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为“常也,法也,经也,”说明“经”就是常道、规范的意思。医书名“经”,无非是说明本书是医学的规范,也就是医者们必须学习和遵循的意思。
“内”是与“外”相对而言的。例如,《汉书·艺文志》所载书目,医经七家中就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说明书名分内、外,并无深意,但也有人认为医经分内外,是理论与临床之分。近代《中医学概论》则谓《黄帝内经》是讲述医学基本知识的,《外经》是讲述医疗技术的。
但由于《外经》早已亡佚,这种说法也就无从考查。
现存《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各81篇,共计l62篇。至于《素问》之义,解释很不一致。全元起注云:“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
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日《素问》。”马元台、张景岳等则认为《素问》之义,即“平素问答之书”。胡澍则谓:“素则法也……黄帝问治病之法于岐伯,故其书日《素问》。”以上解释,意义虽通,但恐非经旨。据林亿等《新校正》说:“按《乾凿度》:‘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意思是说具备气、形、质的人体,有生以来,便不免有种种疾病发生的问题,故为问答以发明之。看来杨上善早就是理解的,所以他整理的《内经》,就称为《黄帝内经太素》,把素作质解,这一意义是可取的。早在《管子》的《水地篇》也说:“素问者,五色之质也。”用我们现在的意思来理解,《素问》就是研究人这一物质体生理病理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素问》的含义是唯物的。
《灵枢》共有三名,最早叫做《针经》,、、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说:“先立针经”,无异乎就是它的自我介绍。次又叫做《九卷》,即《伤寒论》仲景自序所云。到了晋代,皇甫士安又叫做《针经》。到了唐代王冰才开始叫《灵枢》。因王冰注《素问》,在两处都引用《灵枢》“经脉为里,支而横者日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几句话,在《三部九候论》引用时称“《灵枢》日”,在《调经论》引用时称“《针经》日”。于是“新校正”进一步说明“在彼云《灵枢》而此日《针经》,则王氏之意,指《灵枢》为《针经》也。”
对于《灵枢》的含义,任应秋解释说:“灵者,验也。针刺的疗效,至为灵验,但必须得其刺法之枢机而后灵,故名《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