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这条大河里,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经过社会人际交往的河水数次冲刷之后,我们身上的棱角就会被渐渐磨平,变得圆融起来。不过不要伤心,这才真正意味着你已经彻底融入这个社会了。
汉朝时期,周勃是开国重臣,而他的儿子周亚夫也是当时著名的将领。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军南下攻打汉朝,一路上势如破竹,先锋部队已经深入到离汉朝都城长安相距不到三百里的地方。这时,汉文帝大惊,一方面派人安抚匈奴,和他们和亲;另一方面则调周亚夫回长安,准备迎击匈奴。
公元前158年,匈奴又一次南下,前锋逼近太原郡。为了抗击匈奴,汉文帝又一次让周亚夫领兵,驻扎在细柳,保卫长安。
在后来的七国之乱中,吴国和楚国合兵一处,攻打梁国。汉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派遣使者求救,请周亚夫速来支援。可周亚夫却以吴国和楚国士气正盛,自己的部队不能与其正面交锋为由,拒绝了梁王的请求,只是让梁王坚守。最终,周亚夫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也因为不肯发救兵而得罪了梁王刘武。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汉景帝提升周亚夫为丞相,周亚夫就此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公元前153年,景帝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因其母栗姬逐渐失宠,没过多久景帝就反悔了,想要废掉刘荣,另立王皇后之子刘彻为太子。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立太子是大事,因为将来国家社稷的命运很大程度上都握在他一个人的手里。稍一不慎,就会引起巨大的灾难,周亚夫初登相位,认为太子没有什么过失,随意废立会让天下大乱,于是坚决反对,甚至不惜得罪汉景帝。最后,汉景帝说:“朕废立太子是朕自家之事,不用丞相插手。”周亚夫这才抽身而退,不再劝谏。
公元前147年,窦太后要求汉景帝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按照汉朝惯例,外戚是不能封侯的。因此,周亚夫坚决不同意,在汉景帝面前据理力争。
王信由此恨透了周亚夫。于是,他就和梁王刘武联手,一起陷害周亚夫,并最终导致周亚夫丢官罢职,冤死狱中。
任何人都不能否定周亚夫是个名将、是个能臣,但可惜的是,周亚夫只会做事,却不会做人。他为人处世太过于死板,不懂得变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树敌太多,遂被敌人陷害致死。坚持原则、拒绝变通是周亚夫的天性,或许他直到死,也没想明白自己到底失败在何处。
有的人在生活中就像一只刺猬,不论对人还是对事,总是要争出个是非黑白,往往落得个孤家寡人的结局。在社会中与人相处时,总会遇到与己不同、与意不顺的棘手问题,这时如果强攻硬打,最终大都只会取败。这时就需要我们逐渐磨平自己的棱角,学会圆融处世,才能在个体之人、具体之事中穿梭自如。
人生不是单纯的直线,既然我们不能让这个社会去迎合我们,那就只能适应这个社会。
只知道直来直去,不懂得侧面迂回的人,往往都会碰得头破血流。即使最终强取而得,也耗费了超出常规几倍的资源。我们不妨转换思维方法,充分认识当前局势,分析对比,审时度势。不以棱角示人,圆融变通,最终大都能迈出困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