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智慧女孩的方法
43719300000044

第44章 积极有效地开发女儿的全面才能(3)

有人把家庭比作人生之海中的一只小船,孩子凭借父母之船遮风挡雨,劈波斩浪。父母两人如能齐心协力,即使在滔天的波浪中也能维系小船的平衡,让孩子感受到安全。要是父母离心离德,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那么在风平浪静中也可能船翻人亡,孩子同样会遭受灭顶之灾,小船既可以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也可能成为孩子的毁灭之舟。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的性格活泼、乐观、心情舒畅,孩子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家长首先应该克服自己的权威思想,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地位平等的家庭成员之一。

作为家长,在为家庭作出建设规划时可以听听孩子的建议;在为孩子购买衣服书籍时,问问孩子的意愿;在把孩子送入美术班之前,问问孩子是否喜欢绘画;在安排居家生活、休闲娱乐活动时,听听孩子的意见,看看孩子有什么需要。当然,我们还可以虚心向孩子学习他懂、而自己不懂的东西。

其次,家长在家里应该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孩子的奇思异想要给予重视和引导,千万不要按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要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想去做大人们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

德国大诗人歌德的母亲为了培养歌德的想象力,每天都给他讲故事,但常常讲到某个段落就戛然而止,把后面的故事情节留给歌德自己去想象。童年的歌德为此经常作各种猜想。第二天母亲让歌德说说他是怎样想的。这种活动给他后来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也许父母们会认为,父母的言行不就是家庭环境吗?实际并非如此。

家庭环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由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家庭物质三方面组成。所谓家庭意识,就是家庭中各成员的道德观念、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家庭行为,包括家庭各成员的活动及行为。家庭行为不仅仅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还包括家庭成员进行的其他活动,如文艺、体育、学习、娱乐、卫生保健、家务劳动等;也包括家庭中自己规定的行为原则,如家法、家规等。家庭物质,它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环境、消费趋向、经济状况等。家庭物质包括经济收入、支出、衣食住行等。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家庭环境。也有的社会学家们将家庭环境分为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和父母的身教言教相比,家庭环境涵盖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我们之所以在本节中单独讨论家庭环境,正是因为它的范围之广及影响之大。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们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1/3之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少年儿童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社会。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父母要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一项科学研究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科学界精英朱克曼曾经研究了1901年至1972年美国培养出来的7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出身,得出结论:不管是遗传的还是社会的原因,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社会出身仍然高度集中于那些能够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开端、以便获得为制度所承认的机会的家庭里。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张九庆先生认为,不管是来自什么背景的家庭,科学家从小的好奇心、兴趣和后来的职业选择通常都得到了家庭成员的鼓励和支持,这些家庭成员有的是父亲,有的是母亲,有的是叔父,有的甚至是祖父母。家庭的良好环境为科学家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善于创新习惯的形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好的家庭背景,如父母的勤劳、对文化知识的尊重、与成功学者的长期接触、家庭中的宽松平等、高雅的审美情趣、对事业的执著精神等,都是家庭环境的一部分。

生活中,很多优秀的父母验证了这一理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营造着文明健康的家庭环境。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谈起她对女儿的教育。她说:尽管我从来没有想过让我的孩子成为作家,但我却一直希望她能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觉得一个人学会了阅读,就是找到了朋友,当你孤独、苦闷的时候,你可以和书籍交流。如果你读100本书,就意味着你有了100个朋友。从孩子一出世我就有这个想法,但我并不是跟孩子说,让她这样那样,我怕她会很烦,也会排斥书籍。我是在启发她,让她自己发现书的乐趣。当她很小的时候,我就买颜色最好看的书,把书放在她的身边;等她两岁左右的时候,我就把家里书架上的书拿下来,放在地板上,那么,她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时候,就会看到这些好看的书;孩子再大一些,我就给她增加一些书。

后来,她就养成了习惯,离不掉了,现在即使我把书放得很高,她也会自己去拿。所以,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不是明的,而是通过感动她,激发她,使她发现自己内心的欲望。孩子本来是有阅读愿望的,但如果我们不帮助她发现这种愿望,她也许就不会养成好习惯了。

毫无疑问,家庭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优化家庭环境,美化家居,就是将家庭摆设做到整洁化、条理化和知识化,让孩子置身于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中,心旷神怡,陶冶性情,增强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有利于激励孩子奋发向上。

因此,当您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为习惯的时候,不要仅仅把目光盯在孩子的行为上,还要从更广泛的家庭环境着眼。

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造型活动

造型活动能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更是孩子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造型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新奇有趣的材料、工具和变化多端的活动方式无不给孩子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和持久的创作热情。

一般来说,每个孩子都很乐于画画、折纸、捏泥、拼贴、玩积木、玩沙、玩雪等活动。家长要善于按照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参与各种造型活动。例如,三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手指、手腕等小肌肉的运动功能还未发育好,孩子在扣纽扣、用剪刀时显得十分笨拙,因此,适合三岁孩子的造型活动主要有作画、玩泥、印画等内容。在造型活动中,家长要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例如,积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造型玩具,它可用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和造型能力。家长可让孩子用积木搭起一个尽可能高的“建筑物”,当孩子不断增加“建筑物”的高度时,倒塌的危险也直线上升。家长可引导孩子想方设法,将“建筑物”搭得既高又不容易倒塌,以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

孩子一旦对外界事物有所认识后,就会在造型活动中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出他那些稚拙的认识和强烈的情感。但有时孩子的创造性常常不被成人所理解。为了在造型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家长不要以孩子的作品像不像某个物体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应让孩子从自己的作品及家长的鼓励中体会到造型活动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科学教育不应局限在让孩子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乐于探索的意识和相应的探索能力。在实践中,家长要重视让孩子通过操作、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认知结构。

1.适宜的环境——乐于探索

家长应创设一个尊重和支持的环境,让孩子乐意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如在“打开核桃”活动中,有的孩子用镊子又夹又敲,虽然这种办法并不可行,但作为家长不要去干预,而是以接纳、尊重的态度鼓励她继续尝试。虽然这个孩子最终没能打开核桃,但他却获得了“核桃圆溜溜的夹不住”“镊子好像没力气”等感性经验。

在科学活动中,材料是物质环境的一部分,是孩子探索的主要对象。

为了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家长在提供材料时注意了以下两点:

(1)根据活动需要,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与观察的材料。例如,在“魔术杯”活动中,为了使孩子观察底部塞有纸团的杯子倒放在水里时会产生什么结果,家长可以提供透明的杯子以及透明的容器,使孩子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奇怪现象:明明杯子完全放进了水里,但杯中的纸团却一点也没有湿,从而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提供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例如,在“沉与浮”的活动中,孩子们猜想轻的物体会浮,重的物体会沉。于是,就可以提供了白果、硬币、回形针、花菜、萝卜、大木块等材料,最后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设想大相径庭。又重又大的木头、花菜浮在水面上,而又轻又小的回形针却沉在水里。通过反复操作,让他们逐渐认识到“物体的轻重不能决定物体的沉浮”。

2.动手做——学会探索

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充分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几张不仅关注知识本身的价值,更要让孩子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能力。

(1)亲历探索过程,学习用科学的步骤解决问题

科学活动的过程一般为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四个环节。例如,在“怎样让泡沫板沉下去”的活动中,孩子首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假设:“把石头压在上面”“用重的磁铁压住它”,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结果孩子发现石头会滚动,压不住。在此基础上,孩子又提出新的假设,即“用胶带把石头绑在泡沫板上”,并进行实验,结果泡沫板还是会浮起来。分析原因后,孩子再次作出假设:“再加几块石头”,结果实验成功了。接着,孩子对于实验中所观察到的事实(包括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记录,并得出结论:放上很重的石头可以让泡沫板沉到水里。最后,孩子与家长交流自己的发现。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所经历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做事的条理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用科学的步骤来探究和解决问题。

(2)在不断探索中,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孩子科学素质的基础。家长应引导孩子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如比较、测量、重复实验等,来解决探索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活动“怎样让纸跑得更远”中,幼儿需要比较、测量每次实验中纸“跑”出的距离。有些孩子认为“把纸折成飞机可以飞得远”但实际上纸飞机有时会改变方向,甚至会朝相反的方向飞。这时,就需要用重复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学会科学的方法,不仅可以使探索活动更加科学有效,而且有利于孩子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记录和交流——总结探索过程

在科学活动中,记录信息、表达交流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孩子把实验中的现象或探索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探索过程,并就某些问题展开交流讨论,这对于孩子总结自己及他人的经验是十分有益的。

(1)自我总结,有助于孩子加深理解和认识

孩子的活动记录可以说是一份粗浅的科学报告。孩子在“撰写”“科学报告”时,需要不断回忆探索过程,这是孩子对自己操作的总结,它能够促使幼儿进一步思考。例如,在“让泡沫板沉下去”的实验中,一个孩子先画了一个小长方形,上面有两个圆;又画了一个大长方形,上面有许多圆。他解释说:“小泡沫板,放两块石头就可以;大泡沫板,要放好多块。”

最后他通过记录把操作经验整理成了一个结论:要使两块大小不同的泡沫板沉到水里,所放的石头数目(重量)应该不同。

(2)集体交流,有助于孩子学会合作学习

集体交流能够生动地再现每个孩子的探索过程,使孩子从同伴的活动中受到启发,学到有益的经验和方法。例如在“打开核桃”活动中,某个孩子设想用锯子可以打开核桃,便在设想一栏打了钩,但实际操作未获成功,便在操作一栏里画了叉。另外一个孩子则在两栏中都打了钩。家长就有意识地请这两个孩子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引导大家思考:“使用同一种工具,为什么有人打开了核桃,有人却失败了?”孩子在讨论中发现,两人虽然使用同一种工具,但由于使用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这样的交流可以帮助孩子反思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同伴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从而促进孩子相互学习,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让孩子的大脑变成“特种兵”

现代科学认为人的极为丰富的脑力资源是远远没有得到开发的。因此,家长在提高智力方面,尤其是开发儿童的智力、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方面,可以做许多事情。近年来,脑科学家研究表明,一般人只用了大脑智力潜能的10%,尚有90%在童年没有得到开发。成年以后,这些“脑资源”

就被废弃了,致使“流水不回”,仅成为平庸之人。划时代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被认为是聪明绝顶的人。他死后,大脑被解剖分析,发现他的大脑智慧的潜能也只用了三分之一,可见人的大脑具有巨大的挖掘和利用的余地。

1.脑和心理的关系

无论是脑的生理结构,还是它的运作方式,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智力。

脑有点像计算机,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似乎按类似计算机程序的步骤进行运作。这些步骤是神经元以个别的片断或链条贮存着的信息。一个简单的身体动作(如举起小指)会同时引发脑中成千上万的循环通路发挥作用。不可或缺。无论我们学到的是什么,它们都按程序存贮着供以后使用。但由于我们是人类而非计算机,我们的脑倾向于以情绪化的方式来使用这些程序。例如,除非有趣或有奖励,否则我们并不是对学习新东西很感兴趣。换言之,只有我们想学的东西才能学得最好。聪明孩子要毙其他儿童能处理更为复杂的程序,而且能利用他们较好的记忆和注意能力提出新观点。父母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表扬儿童良好的记忆以发展他们的记忆能力而不要经常对他们的遗忘加以奚落,例如说一些这样的话:

“要不是提醒你,你该不知道自己的脑袋长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