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变化,家长对孩子的变化要理解,并指导正确对待。女儿第一次来例假,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恭喜你!你长大了。”面对身心都在变化的青春期孩子,除了要多些赞扬、与孩子平等交流外,还应向孩子“索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应该仅是“给予”而不“索取”,在这种环境下,父母的爱会在孩子心目中逐渐贬值,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尝试向孩子“撒娇”,让孩子懂得爱父母。
下面我们就向你介绍,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1.尊重孩子的隐私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已经增强,对父母的依赖性逐步减弱,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有时候不太愿意和父母说话,甚至宁可把心里话与同学说,这个时候不要刨根问底,尊重孩子的私隐权力,即使你通过别的渠道知道了消息,也甭去找孩子证实,你只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呵护,用行动去表明你的态度。
2.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考得好。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3.交流不应只谈学习
过度重视学习会拉远家长和孩子的距离,《钱江晚报》曾经发表过一个有关调查,结论是:“在与孩子沟通的问题上,家长指导孩子学习的占70﹪,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孩子的成才应该是全方位的,只抓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全面发展是极易产生负面的“蝴蝶效应”。这些,是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都应该避免的。
4.家长应注意的13个细节
(1)缺乏民主空气,家长一言堂,与子女对话不是命令式,就是审问式。
(2)对事情真相没弄清楚,就主观武断地妄下结论。
(3)不让子女参与大人的事,却要干涉子女的一切。
(4)强行拆看子女的信件、日记。
(5)以奇怪的目光看待子女与异性接触。
(6)总拿自己中学时的生活方式和子女对比,苛责子女。
(7)言行不一,要求子女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
(8)子女想自己解决且不愿让大人插手的问题,硬要包揽。
(9)自己错了死不认账,子女错了咬住不放。
(10)没耐心,言语粗野,一说二骂三打。
(11)不体谅子女学习的艰苦,只以考分为重。
(12)时常在子女面前翻旧账。
(13)知识欠缺,不懂教育,不爱学习,老说外行话。
5.每天给孩子一个微笑
现在的家长,在单位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真的很累,有时就不想说话。甚至还免不了受一些闲气,心里很窝火,脸色不自觉地就有些难看。
所以现在家长在进门之前就要提醒自己:调整好心态,当孩子开门迎接你的时候,给她一个笑脸。这点很重要。让孩子看到你笑容满面,其实也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让她觉得爸爸妈妈很容易接近,这样一来,孩子对家长就少了一份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有话也愿意和家长说。而孩子说话时,你一定要认真去听,很平等地对待她,这样,她感到了对她的尊重,所以,也乐于和家长说话。为什么有的小孩子会结交不良少年,会早恋?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根本的一点,就是缺少家庭的关怀,缺少亲情的温暖。
6.学会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才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表示共鸣,如他在学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可以称赞说,“噢,真棒,妈妈也替你感到很开心”。
当孩子向你诉说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你关注他的谈话内容,可以用“嗯”、“是吗”、“后来呢”等词,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有的家长说:“我的文化程度差,我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不会与孩子沟通。”
其实,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沟通很简单,就是倾诉加倾听,尽量多听听女儿的倾诉。尤其是在女儿高兴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伤心的时候,不要错过倾听女儿诉说的机会。父母应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创造一种“听的气氛”。让十几岁的孩子坐下来谈,很不自然,要创造一种自然的氛围,增加随意性和亲和感。学习“平行交谈”的艺术。当你正在忙时,留意一下孩子在干什么,并与之讨论,这叫平行交谈。
不要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在子女面前,对任何事不要急于发表意见,遇到不赞成的观点时,也不要马上表态,对女儿做的事情不满意时不要唠叨、埋怨、指责、或者打骂,而应提出问题让女儿思考,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
教育专家指出:消除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就是不断消除与孩子之间的误解过程,倾听孩子话语的弦外之音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女生教育优先意味着什么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在学校,一个好女孩,能带好十个男孩。可见女孩对班风、学风起着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引领作用。
1.女生教育优先,意味着对现实的冷静思索
第一,从社会学的层面解析,女生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学校培养女生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造就一个合格的公民或是劳动者,更应是未来的母亲,即未来子女的教育者,而她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先生在《发现母亲》中强调:“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是在教育公民;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因此,“女生教育优先”是从母亲的角度对人类的核心问题进行的思考,是一个关乎整个民族命运的重大课题,其深刻性和前瞻性是显见的。这也是学校从长远眼光,从国家民族的高度,从“潜教育”的视角,开展的一项“民族希望工程”。
第二,从学校管理学的角度定位,女生教育必须优先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中的普及,学生生源愈加广泛、复杂。特别是“90后”群体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男女构成发生巨变和错位。再加上有些学校采用寄宿制,封闭式管理。女生在学习、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性,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女生优先教育”不仅有利于女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有序,健康和安全。
2.女生优先教育,意味着对培养主体的正确界定
女生有其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成长成才的规律。学校教育不仅应在尊重学生年龄差异、个性差异的同时,还应正确对待两性在生理、心理、体能上的差异,针对性别开展教育。
(1)找准女生思想上的模糊点,充当其成人世界的解说者。
(2)做好女生心理咨询工作,成为女生最信任的聆听者(3)关心女生日常生活,重视养成教育,做女生思想行为的规范者。
只有女生“教育优先”,所有整个学校的学习气氛才能更浓,起到了“女生教育优先,带动男生进步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让女儿成为更有魅力的女孩
想让女孩成为魅力女孩,家长千万别忘了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开展对孩子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可以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在于:从艺术中孩子可以了解有关人类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能提供的。在艺术教育实践中,我们通过眼、耳或肢体去感受事物,使孩子对事物的感知力得到拓展和发掘,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那么开展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对孩子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1)艺术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质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事物,通常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使生活的原形更加生动化、典型化,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灵魂。
(2)艺术教育具有增强审美意识,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作用。
通过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欣赏璀璨、辉煌的中国瓷器和丝绸织锦艺术,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激发孩子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创作热情。
聆听一曲欢快、悦耳、充满生机的《蓝色多瑙河》,或是放歌一曲,或是观看、参与一场节日盛装舞蹈表演,在这些亲身感受中,可以增强孩子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不但激发了孩子对文艺活动的爱好和兴趣,还提高了孩子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尤其是舞蹈和艺术体操等表演活动,可以锻炼和加强孩子的协调性,从而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造就乐观豁达的性格,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3)艺术教育具有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的作用。艺术教育实践中,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用眼去观察事物,用耳去聆听事物,用心去体会事物的能力,它是由形象思维的训练上升到逻辑思维的过程。
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作用,可以把每个人的眼睛和耳朵的潜能唤醒、点燃、开发、发展。可以让人从一种景色中看到更多的东西和意味,也就是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起到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的作用。
经常有人说:“给我一双慧眼吧!为什么他看到了,我没看到?他想到了,我没想到呢?”其实这就是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是否上升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在看未来的问题,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智慧发展是否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
孩子在感受艺术美的过程中,得到美的启迪和享受,从而激发孩子创造美,开拓新事物的美好愿望。无论是美术、音乐还是舞蹈、戏剧,都是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社会生活。这种认识是富于理想和创造激情的,可以更容易被人们保存到记忆中去,且会更加持久。这种激情和创造力,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不一定要上专门的“艺术班”,也无需按成人的意愿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定向培养,否则,会适得其反。应该把艺术教育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那么我们家长怎样通过一日生活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呢?
1.注重孩子情致培养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活环境、父母对“美”的浓厚情趣可以直接熏陶和感染孩子。心理学家指出:童年时期记录在大脑中的“父母意识”,即由父母或相当于父母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它在人生的过程中会自动播放。这种播放具有贯穿人生始终的强大影响。比如,父母喜欢音乐,理解音乐并善于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家长的喜爱会自然地感染到自己的孩子。
2.善于发现孩子兴趣倾向
当发现孩子喜欢画画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感兴趣的事物,带他多看别人的画,家长自己最好能通过画画把事物表现出来,使孩子明白,可以用笔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然后,再为孩子准备纸、笔,有意识地带他画,教他用笔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孩子的兴趣往往是不稳定的,对此,家长不要性急,要循循善诱,多鼓励和支持孩子开展他自己喜爱的活动,不要强迫孩子参与他不感兴趣的活动:要善于引导孩子进行有意识的练习,满足他们正当的活动愿望,从而使他们的兴趣、倾向得以健康发展。
3.带孩子感受现场气氛
对于大多孩子来说,看电影总是令人很兴奋的。那儿有巨大的银幕,环绕的立体声,还有好吃的小点心。但是观看一次现场演出也许会令你的孩子收获更多,为什么不计划去听一场音乐会或观看一场芭蕾舞剧呢?
如果你正准备听一场音乐会,先花点时间给你的孩子讲讲不同种类的音乐知识和一些著名作曲家的故事,还可以从朋友那儿或是图书馆里借些磁带或光碟,放给孩子听,让孩子对音乐有个初步的印象。据调查表明,多听音乐可以提高人的计算和思维能力。如果没有机会去听交响乐,可以去听电影音乐演奏会、民乐演奏会,等等。
如果让你的孩子早些时候接触音乐,他会一辈子喜欢上音乐的。如果你有幸住在大城市里,就带你的孩子去参加一次特别为孩子们设计的、由孩子们表演的音乐会。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得非常感兴趣的话,可以让他报考学生乐队,参加各种演出,让孩子获得做演员的经历。
如果有条件的话,带你的孩子去看一次芭蕾舞表演,这在大部分城市都可以看到。让孩子再一次感受到音乐的重要性以及它那充满魔力的场面——穿上你最好的衣服去听音乐、看芭蕾,然后还可以去美妙的地方喝喝茶。在表演开始之前,可以让你的孩子大概了解一下芭蕾舞剧的背景故事。看演出时最好坐在通道附近,因为你可能会提早退场。有些孩子可能只能坚持看半场演出,这没有关系,你的目的只是让孩子有一次美好的回忆,而不是比谁坐得久。
4.要循序渐进,不必勉强
当发现孩子有艺术方面的兴趣或才华时,可以送孩子到专门的训练班。但应该注意的是,你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千万不要逼迫孩子参加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的训练。遇到孩子虽有兴趣但又不能认真进行练习时,家长不要急躁,应该考虑训练的时间、内容和形式是否真正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符合孩子的兴趣爱好。若某项活动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兴趣爱好,那么,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以免半途而废。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孩子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是需要逐步培养的,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切忌急于求成。
艺术教育投资可以使孩子扩大接触艺术的机会,有可能引起其对艺术的兴趣,我们知道有艺术感的人对美和情感往往很敏锐,并能以一种很吸引人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孩子更容易赢得自尊,让我们共同把女孩培养成有魅力,更受欢迎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