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要有宽容的态度,不仅是对他人,尤其对待孩子。你的宽容能让孩子效仿。俗话说,宽以待人。对别人要宽容,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对孩子要宽容,是做父母的基本素质。父母对待孩子宽容,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就是说,当孩子偶尔做错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而不是动辄发怒,粗暴地训斥,或者打骂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孩子的那些过错行为具有偶然性和盲目性,并没有构成一种习惯,而这种偶然性,又往往是由于好奇心和喜欢模仿等原因造成的,并非是孩子有意识的错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宽容是对孩子的理解。孩子体会到了父母的理解,会更加珍惜父母的宽容,加倍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更规范,尽力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让父母满意。
有一位果农承包了一个果园。一天,果农给女儿一把斧头,要她到果园里去砍伐杂树。她叮嘱女儿:要砍掉杂树,但不准动一棵果树。女儿答应着向果园里走去。
到了果园,女儿挥动斧子,不停地砍伐各种杂树,可一不小心砍倒了一棵苹果树。她想起了母亲的嘱咐,心中忐忑不安的。
女儿砍断了一棵果树,被妈妈发现了。傍晚时分,她来到果园,站在正在继续劳动的女儿身边,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故意问道:“没砍掉果树吧?孩子。”
听了母亲的问话,女儿认真地对母亲说:“我不说谎。妈妈,怪我粗心,砍掉了一棵苹果树。”
女儿的诚实,使做母亲的感到很欣慰。她用鼓励的口气对女儿说:
“好!你砍掉了苹果树要批评。但是你不说谎,我就原谅你了。因为,我宁可损失一百棵苹果树,也不愿意听你说谎话!”
当孩子告诉你,她数学只考50分时,先别对她动怒,给她一个接纳与同情的关怀,让她知道答错的原因,然后对症下处方。一个没有责难的温暖情境,孩子会知道她实在没有抵赖、撒谎或逃避的必要。
2.让孩子学会善待别人
有一次,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在街上看到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别吵了。”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
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
那人回答:“我把脑袋给你。如果你错了怎么办?“颜回说:“我就把帽子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
颜回心想,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虽然不情愿,颜回还是把帽子递给了那人,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接着,孔子对颜回说:“说你输了,只是输了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恭敬地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
孔子淡淡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的这种精神就是宽容他人的典型。事实上,这种宽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明知是对方无理,或者是对方错了,却不争不斗反而认输,虽然自己吃点小亏,但使别人不受大损。这种宽容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可见,培养孩子宽容品德并不难,难就难在家长不能身体力行,让孩子从中体验被宽容的感觉。当一个孩子经常可以从他人的宽容中得到快乐与幸福,那么这无意中会强化他的宽容之心。所以,做父母的首先要把握好第一条原则,其次,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多在生活与学习中尝试着去宽容他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自我展现的机会。
教会女儿理性思考
理性使人类有别于其他较低等的生物,而且可以使他不致踏上自毁之途。理性不可和智慧混为一谈,理性是发挥智慧的途径之一。由于人类往往分不清他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和事实的真相,所以他经常误用智慧。
生命中的错误,多半是因为我们试着感觉该从何处思考,以及思考该从何处感觉。
教育孩子也一样,教会孩子理性思考,在必要时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做出理性的决策。因此,即使在承受很大的压力下,孩子也能做出理性的反应。
有一位经验老到的驾驶员,在山路弯道上遭遇一辆失速又占用双向车道的来车时,他很快地把车子转入路肩;车子沿着松垮的砂石路肩下滑。
一阵子之后,他终于掌握住车况,把车开回路上。他意识到刚才的事件真是千钧一发。于是他停下车稍事休息,一边让自己从这幕九死一生的惊魂中恢复过来,一边则回忆刚才发生的一切。他很惊讶自己竟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做了一连串正确的决定。
相同的情形如果换成一个没有经验的驾驶员,他很可能会因惊慌过度而乱打方向盘,结果连人带车一起翻落山崖。
这两个案子的差别在哪里呢?那位有经验的驾驶员,曾经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处理过类似状况。而且也做出理性而正确的反应,所以当他碰到紧急状况时,就能按直觉反应来采取正确的应变措施。
为了避免孩子突然遭遇困难问题时手忙脚乱,家长应该让孩子了解平时自身应该怎么做,以及为解决问题应做哪些准备。要让孩子懂得,事实上,在我们处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时,倘若能利用合理的准备程序,以确保自己方向正确,那么这些步骤会更便于操纵。
1.保持冷静
平日里要保持冷静,这恐怕很容易做到,但千万记住,在关键时刻还要镇静自若,那就困难得多了。成功的人士知道四个关键字:“保持冷静。”
面对问题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要么你征服了问题,要么问题征服了你。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那么,所有解决问题的技巧都无法派上用场。
问题出现了,无论吃惊与否,保持冷静应该是你的首选。记住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好的开始,让它深深地扎根于你的脑海中。当别人抱怨“天哪!我该怎么办呀”的时候,你就说“保持冷静”。如果这是你的第一反应,那么当别人还不能决定取舍时,你便能创造出一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氛围。
2.要有自信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其实你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比你大。你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它。”回想一下,最近一次你遇到的问题,你决定放弃努力,你还记得当初为了实现那个目标,得到你想要的回报时的豪言壮语吗?发生了什么?你改变主意了吗?
你的目标还是值得去努力的,这一点可能没变。但是,可能会出现另一个问题:与付出的劳动相比,你感到得到的回报太微不足道了,并非你对目标的看法改变了,而是你自身的问题恐惧症在作怪。
你事后是否想过,放弃目标相对于忍受问题所带来的恐惧,究竟哪种选择更为明智?在你的生活中,遇到了难题,解决它,继续前进,你的生活将会更加成功。
遇到了问题,你应该先对自己说:“保持冷静。”然后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吗?”过去你曾经解决过相同甚至更难的问题吗?很有可能。
如果你坚持下去,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有人会冲你大喊大叫?会耗费你很多时间和精力?
假如你有信心解决问题,那么就行动吧!如果没有什么信心,也得开始努力,因为你前进的每一步都会增强你的自信心。
3.不要为问题所迷惑,界定问题的性质,再将问题分解一项具有威胁的大挑战,实际上就是许多个不那么具有威胁的小挑战的集合。每当问题出现的时候,自然要经历一个混乱状态。问题不会以简洁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感到分不清方向也不足为奇,这是正常现象。
因为你能预见到问题的开始,并不等于你能看到结局,甚至是中间过程,而且你又怎么能知道,你看到的恰恰就是问题的开始呢?
你已经告诉过自己,要“保持冷静”,并且有足够的信心解决问题。在问题战胜你之前,你得采取行动,把它拿下。把一些信息写在纸上,这样利于刺激大脑,充分地发挥你的创造力,以便解决问题。首先你应该知道,你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的基本轮廓勾勒出来以后,它就不再令人迷惑,令人生畏了。实际上,你正处于问题解决程序中有很有趣的一步。因为解决问题需要集中精力,这有助于对目标实现程序做一些有益的改进。
4.利用创造力、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去解决难题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或是从头着手,或是从尾着手,或是从中间开始。
创造力是矛盾冲突的结果,你要保持冷静,拿出自信来,在纸上勾勒出闷题的轮廓。这样,你就可以把问题定位在你所期望的位置上。现在问题变成了一个展示个人优势的媒介。把它当做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时再加上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一位著名的学者指出,一些人未能成名,原因在于,他们没有遇到难题;伟人之所以家喻户晓,原因在于,他们设法解决了难题,甚至将问题转化成了机遇。
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非常重要,而从别人身上汲取的经验,也应该作为一种补充。阅读,参加研讨会以及学习一些视听材料,都可以增长你的才能,在你着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帮你节省大量的时间。这项工作可以从公共图书馆开始。
如果你不清楚,该从何处着手去分析一个问题,就先设想一下最终的解决办法,然后从后往前推。假如你知道应该去哪,或者可以想象出你所期望的结果,就很容易往回走。有时,偶尔不按章出牌,反而能让你把问题看得更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