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前后变化让小蜜儿学到了什么?说真话、告诉妈妈自己的想法是危险的。说真话时,你受到惩罚,说谎时,你得到爱。真话伤人,要远离真话。妈妈喜欢说谎的小孩子,妈妈只喜欢听让人高兴的真话,告诉她希望听到的话,不管你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如果蜜儿的妈妈希望教导蜜儿说真话,那么她该怎么回答蜜儿的抱怨呢?
她可以承认她的不高兴:“哦,你不再爱奶奶了。你能不能告诉我,奶奶做了什么让你这么生气?”她可能会回答:“她给宝宝买了一件礼物,却没给我买。”
如果我们希望教育孩子诚实的品德,那么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既要听让人愉快的真话,也要听让人不高兴的真话。如果要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保持诚实的品质,就一定不能鼓励他们隐瞒自己的想法,不管这些想法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矛盾的。
谎言中的真相。当说真话会受到惩罚时,孩子会用说谎来自卫。有时她们说谎,是为了用幻想来弥补自己在现实中的不足。谎言能告诉你孩子关于恐惧和希望的真相,它们能够揭示一个人希望的,或者不希望的愿望。对于能明辨是非的耳朵来说,谎言能够揭示说谎者真实的意图。对谎言的理智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对它真实的意图表示理解,而不是否定它的意图或者指责说谎的人。从谎言中获得的信息可以帮助孩子分辨现实和希望之间的区别。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说假话,究其原因,一是孩子年纪小,心理正在发育中,记忆力和理解力还未成熟,知识经验贫乏,有时容易记错问题,有时对成人提的问题不理解,这样就会产生答非所问或完全答错、说错的情况。二是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从成人或别人那里学来的,有时分不清是非,别人怎么说,自己也这么说,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这么做,结果有时说了不真实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三是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有时厌烦成人的啰嗦,随便地应付几旬。结果把话说得不真实了。四是孩子做了错事,而且也承认了错误,做父母的不分青红皂白打一顿,结果使孩子怕把做错的事告诉成人或者完全不承认做错的事,造成说谎骗人的后果。
分析孩子说假话的原因。前面三种情况都是由于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所造成的,不应该认为他们在说谎话骗人,也不应该受到指责和批评,而应该积}极的解释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心理上的不成熟或缺陷而加以克服。而后一种情况则是因为父母处理不善造成的,应该引以为戒,改革教育方法。
导致孩子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四种:
1.因害怕训斥、打骂而说谎
这—种说谎是低、中年级孩子常见的一种原因,也是孩子为掩盖自己的过失,以免自己受到惩罚的手段。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向孩子讲明:做错了事本来就不对,再故意编造瞎话,那就错上加错,更不对了,家长是不喜欢这样的孩子的,如果做措了事,如实向家长讲,家长不但不惩罚你,而且还表扬你。同时,还可以帮助你找出原因,以后不再做类似错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合向家长讲出来的。只要孩子认识到了,家长就要表扬孩子这种知错就改的行为。
2.敌意性谎言
孩子正当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如孩子要买课外书、科技材料,买必要的“嘴头”吃,这本来是合理正当的要求,但家长却不给钱‘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当孩子看到别的同学有课外书看,有冰激凌吃。就会觉得家长对自己不“公平”。为了达到目的,孩子就想“歪点子”了,如帮助家里买东西时扣下点零钱,甚至家长看不见时偷拿点。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了钱时,孩子会撒谎说是拾的、同学给的等。当家长了解到实际情况时,切不可发火。
解决的办法是:一、家长向孩子表示歉意;二、表示今后给孩子必要的零花钱;三、教育孩子不要为了得到钱,采取不正当手段:四,教育孩子,今后做错的事不要哄骗家长。这样孩子便会口服心服,勇于改正自己的毛病。
3.防卫性谎言
有的孩子上进心很强,学习很好,偶尔挨了老师的批评或考试得了低分,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自尊心,对家长说了谎话。对这—种情况,家长应首先肯定他是个好学生上进的孩子,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挨了批评,应正确对待,按老师的教导去做就行了。再说,家长并非单以门门功课考百分来评价孩子的学习好坏。好学生偶尔考一次低分,也是正常现象,只要找出原因就行了,不必为一两次低分过于苦恼。同时,也要指出说谎是不对的,因为自尊心和面子不是靠说谎来维持的,这不是自尊心,而是虚荣心。它得到的不是别人的尊重和表扬,而是鄙视和批评。孩子明白道理,自然也就合改正了。
4.补偿性的谎言
有的小孩会因为羡慕同学带新玩具、小汽车到学校,所以就跟大家说:“我妈妈要去美国帮我买很多的洋娃娃,比你们的还要好。”有时候孩子也会为了争取同伴的好感,常常自我夸张,这些都属于补偿性的谎言。
其实孩子欺骗他人的行为往往不是目的,反而是说谎的背后,可能藏着一颗恐惧或希望受到重视的心。所以一旦小孩子说了谎,父母亲必须先冷静地面对他说谎的事实,然后客观的处理,千万别把情绪加诸在孩子身上,这会造成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上受到伤害!
所以,孩子们有意识说谎是带着恐惧心理和企求获得表扬的心理的缘故。发现孩子说谎,大多数父母会火冒三丈,打骂俱来,但这不是解决的办法,下次孩子说谎时会学得更巧妙。
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不要立即训斥,而是若无其事,可以在孩子面前有意识地表扬亲戚或朋友的孩子做错了事,诚实地讲了出来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原谅甚至表扬。以此来启发诱导。一般情况下,孩子知道做错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往往都会主动地讲出来,你表扬他诚实的同时,告诉他以后怎样才能不再做错这样的事。
为了避免孩子因说谎而对其造成身心不良的影响,为人父母者应多留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如发现有异常时,不要先给予责骂或惩罚,应了解其原因与动机,再予以说服、改正。其次,对孩子的要求、期望要合理,免得孩子因为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蒙骗、说谎。提醒父母:平时多花一些心思关注孩子的行为、在学校的种种情况或与人互动是否正常,尽到确实的关心与了解,不给孩子有机会说谎。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是诚实的人,处处事事讲真话,办真事,将合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否则‘家长说话不守信用。孩子岂能不学坏,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并立足于行动。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也会改正自己的毛病。
纠正孩子说谎,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轻易数落孩子
不要暴跳如雷也不要轻描淡写。“小孩嘛,难免。”或是“呦,你还真能耐,把我俩都骗了。”如此之类的话都是不可取的。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因为小孩说谎总会比较紧张,抱有侥幸心理,如果起初几次父母没有发现,他会暗自得意,以后撒谎次数会更多。
父母发现孩子撒谎后,重要的是教育,帮助他认识撒谎的危害性。在孩子承认撒谎表示今后改正时,父母要表示深信他会改正,成为一个诚实的人。这样,孩子会受到鼓舞,彻底改掉撒谎的毛病。
给孩子一个安全、踏实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小养成诚实的品德。
2.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有的父母在孩子承认错误后还采取打骂等惩罚,甚至要孩子写保证书。这种做法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往往适得其反。
3.不要惩罚认错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例,孩子说今天在学校挨了批评或者考试不及格,父母往往是劈头盖脸一通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孩子,而说谎却常常能使孩子逃过责难。这样一来,孩子将逐渐体会到说真话会受到惩罚,不说真话倒能平安无事,甚至还可以赢得父母的赞赏。如果下次考试成绩不好或犯了什么错误时,孩子就会想尽办法隐瞒过去,以逃避惩罚。因此,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第一次告诉你他在外面闯了什么祸或学习成绩不好,父母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会出错,一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来,这样孩子以后就不怕对父母讲实话,有了困难也愿意求助于父母。
4.帮助孩子区分想象和真实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6岁孩子当中只有大约18%的人能够区别真实和想象,而9岁的孩子中有90%的人能够理解故事是编的还是真实的,孩子在十一、二岁时开始从新的角度理解诚实的问题。也就是说孩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理解“谎言”、“诚实”是怎么回事。因此父母要在孩子三四岁时开始帮助他们学会分辨什么是假装的,什么是真实的。等孩子年龄大一些时可以针对童话故事、科幻电影、戏剧中的人物和孩子讨论事实与虚构的区别,什么是人创造出来的,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5.及时表扬奖励诚实的孩子
要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奖励比惩罚更重要。当孩子如实告诉父母自己犯的错误时,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诚实的表现,只是一味斥责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的诚实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强化。父母发现孩子闯了祸之后,不要气急败坏地责问:“这是不是你干的?”因为孩子很可能怕父母生气而说“不是”。这样的问话方式实际上是诱导孩子说谎。父母可以注视着孩子的眼睛,等孩子自己说出真相,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或请求原谅,应立即告诉孩子:能承认错误很不简单。然后再对孩子做的错事进行批评。由于孩子的诚实行为,相应地要减轻对他的批评或处罚。
培养教育孩子成为诚实、正直的孩子,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要家长坚持下去,一定会见成效。
教会女儿说:“您好”
有一位中国作家去法国从事创作交流。他们要从一座城市,穿越一座小镇到另一座城市。乡间的羊肠小道大部分路段是单行道。路上有两辆面包车同行,作家所坐的面包车一直紧跟在后面。前面的车扬起的灰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视线,而且还让他们“吃”了不少灰尘。当车开到路面较宽的地段,前面的车主动停下让道,让他们的车超越自己到前面去。
并且诚恳的下车对他们说“对不起”!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更是让他大为感慨。车过小镇时,车身碰到了路旁的一只小狗。车上的法国司机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看到那只小狗悬起后腿前行,他赶紧下车,寻找狗的主人。哪知道主人不在家,司机带着遗憾继续前行。到达目的地时已是中午时分,司机顾不上吃饭,又回转头去了那个小镇,当小狗主人告诉他,小狗并无大碍,这位小伙子才如释重负,并留下了自己电话,并一再道歉并嘱咐狗的主人,如小狗一有情况就电话通知他。
现代社会有人“看得破,忍不住;想得到,做不来”明知不能随地吐痰偏吐,明知不能闯红灯偏闯,这无疑是内控力差的表现。要想培养一个具有内控力和品质优秀的好孩子就要从“礼貌”做起。
孩子都是可爱的,我们想要我们的孩子变得有礼貌,首先要尊重我们的孩子,让他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因为我们热爱、尊重和珍惜他们。这样,孩子才会感觉到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并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
宁宁的妈妈正在跟亲戚闲谈,7岁的宁宁走过来拉她的胳膊,她要喝苹果汁,而且是马上。宁宁妈说:“乖宝贝,稍等一会儿,我就给你去拿。”
然后又回过身说起话来,宁宁突然大叫道:“妈妈,你给我闭嘴!”女儿这样的对待,使母亲感到羞辱,但是使她真正感到悲伤的是,宁宁这样对她不是一次两次了。“宁宁在家里经常用这种粗鲁的态度说话,她会对妈妈说‘你不是我的老板’。而平时妈妈不甚注意,这次妈妈之所以注意到她的态度是因为她是当着客人的面这么说的。”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当然,很多人会指出媒体的不良影响。的确,任何看儿童频道的人都会很快发现,儿童节目充斥着这类随便对大人回嘴谩骂的现象,但是父母在养成孩子这种无法无天的态度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有时候我们是在善意与不知不觉中起了这种作用的。
那么,要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呢?
1.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于对父母以及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父母首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使用文明的语言,在家庭中不要讲粗话、脏话,家人之间多使用礼貌用语,说话要和气。父母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如果父母有事去找别人时先敲门,经主人允许后再进屋:如果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对方道歉,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境,也会进行模仿。
2.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
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都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要想让好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首先要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脏话时,要找出他说脏话的“根源”,尽量让孩子远离或少接触那种不良的环境。比如,父母可以有意识地限制孩子与经常说脏话的同学来往;也可以和教师取得联系,借助老师的力量促进他与其他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还可以和孩子学的父母取得联系,一起帮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3.培养孩子注重个人礼仪
父母要有意识地向孩子强调注重个人礼仪的重要性。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是说,人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他的修养。一些人很少说话,但通过他的举止却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人格力量。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举止端庄、大方、文雅,希望他们有展现自己个性的音容笑貌和举止。
教育孩子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要把脸、脖子、手都洗得干干净净;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保证身体没有异味;衣着要干净、整洁、合体。在与人交往时要面带自然微笑,千万不要出现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习惯动作。
4.教育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我国在儿童中推广“十个字”。“请、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这十个字虽然简单,却集中了礼貌用语要表达的全部内涵,即对他人的尊重、关心、热情、谦让。父母一定要训练孩子经常地主动地使用这些字,成为他们的语言习惯。
5.要求孩子礼貌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