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不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大人陪着,就是和小朋友出去玩也不让大人离开。幼小的孩子在一起玩,难免会发生争吵、大哭大闹,如:抢玩具。作为家长不应该指责训斥,更不应该哄着对方给自己的孩子让步。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让孩子学会语言交流,自己达到和解的目的。
很多父母不放权给孩子自主选择,是因为怕孩子缺乏信心,怕他们做错事。不少父母对孩子照顾的十分周到,从起床、吃饭到上学、回家、做功课,能想到都替孩子包办了,这样就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其实,孩子是希望父母信赖他们、让他们自主的选择的。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去尝试,如告诉孩子:“你能行”“这事你自己就能做主。”
自主选择不是盲目选择,在孩子做出重大决定前,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收集资料、了解相关情况,这有助于孩子进行科学的选择。在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时,还要教育孩子,如果选择错了,也是一次教训,是值得的。有一位母亲,带孩子到少年活动中心去报名,本来,她希望孩子参加美术班,但孩子却在武术班门口看得入神。于是,这位母亲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孩子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学有所成。
那么,为了避免“因小失大”,教会孩子选择,该让孩子注意什么呢?
1.选择朋友要慎重,不要错把坏人当知己
会交朋友的人,不仅知道该交哪些朋友,还知道不能交哪些朋友。
《世说新语》中记载: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锄草,看到一块金子,管宁照旧挥动锄头,把金子堪称同瓦石没有两样,华歆却拾起金子欣赏半天。他们又曾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车子、带着礼帽的显贵人物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不误,华歆却放下书本,走出去观望。管宁就割断席子,将座位分开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此所谓:“道不同,不想为谋。”管宁是深知朋友道义的。交朋友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常常预示着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
明代苏浚将朋友分为四种:“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怡,游戏征遂,昵友也;利则相和,患则相倾,贼友也。”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交友要选择,多交益友、畏友、密友,不交昵友、贼友、损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古训就说明,交友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学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清代冯班认为:朋友的影响比老师还大,因为这种影响是气习相染、潜移默化的,久而久之就不知不觉的受其影响了。这就是《孔子家语》说的:“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涉世不深的孩子,尤其应该注意谨慎交友。在交友时要有知人之明,不要错把坏人当知己,上当受骗,甚至落入换人的圈套里。
2.不要因赚取财富而丢掉幸福
有的人为了家计赚钱,整日忙忙碌碌,顾不得家庭,失去了家庭的欢乐。有的人为了忙于赚钱,闹得夫妻不和。有的人更是为了赚钱,顾不得孩子的教育,最终使孩子走上一条不归路,后悔莫及,得不偿失。
要告诉孩子,其实幸福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因此,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因为钱而失去幸福。
3.不要因为妄说巧言而丢掉尊严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常说些花言巧语、不实在的话、久而久之,别人就会对这个人的人格大打折扣。虚妄之言,不但自讨没趣,还会失去信用和尊严。
要让孩子知道,做人要言行一致,多说一些争执实语,才嫩自受用、她受用,而自利利人。
4.不要因争权夺利而丢掉友情
现实社会中,有人因争权夺利,而伤害朋友间的感情。其实,这么做实在划不来。毕竟利益是一时的,但友谊却是长久的。古代庞涓怕孙膑夺权而陷害他,孙膑因逃到齐国一展其才,不但歼灭了魏军,庞涓还被万箭穿心,这不正是得不偿失吗!如果人们能如管鲍之交,互相信任,彼此成就,那不是更好吗?
5.不要因为工作和学习丢掉健康
迫于生活的压力,现在的人常常忙于工作或者学习。人一旦忙起来,往往就忘记照顾自己的身体,等到事业有成,健康却没有了。健康就仿佛是汽车燃料,没有健康的身体还谈什么工作、生活。人生也会因此而失去欢乐。健康可以说是一切事业的资本,因此,一定要提醒孩子,在追求上进、勤奋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给予身体的关怀。
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舍得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让女儿成为家庭“小管家”
“给孩子鱼吃,不如给孩子钓竿。”毕竟再多的钱,都有被花光的一天,可是懂得理财,就可以使有限的资产不断累积,而正确的理财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对于孩子来说,这才是给他们最有价值的财产。同时也表明,理财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孩子从小学开始就面临这严峻升学压力,被迫为了升学去面对冷冰冰的教科书。书本知识与现实完全脱节,而真正的实用技能、生存常识,包括理财能力的培养完全留下了空白。
这是很令人担忧的。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面对现实,而生存技能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应充分正视并考虑社会的现实需要,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必须遵从现实的需求。社会这部大机器在运转的过程中,离不开“金钱”这个润滑剂,而理财教育的要义就是在教授孩子对金钱的支配能力。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中国孩子的理财能力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美国的青少年理财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途径进行的。给孩子讲授财务管理之道,是美国中小学教育及家庭家语的热门话题。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很适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按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培养理财观念。这一教育要就达到的目标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之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5岁之道基本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7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的硬币;8岁知道把钱存到储蓄账户里;9岁能够制定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之道比较价格;10岁是懂得每周节省一点钱,以备大的开销使用;12岁能够制定并执行两周开支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这些内容对于中国的同龄儿童来讲,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家庭包办一切对于孩子的生存将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姗姗的爸爸妈妈收入都有些缩水,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可是姗姗丝毫也没感觉感觉到生活的变化,依然优哉游哉的,今天想吃肯德基,明天想去夏令营。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爸爸妈妈想让她知道生活的艰辛单凭说教,姗姗总是不以为动,于是爸爸妈妈把财政大权交给女儿一个月,让她体验生活的艰辛。当爸爸妈妈把工资交到女儿手上的时候,一再告诫她,要合理分配,否则月底无米下锅可没有救世主出现。姗姗走马上任了,立刻改善生活,接连三天大鱼大肉,然后吃肯德基、德克士。爸爸提醒女儿日子还早,大笔支出在后面,可姗姗毫不理会。到了第10天妈妈陪着姗姗去银行交房贷,然后中旬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姗姗立刻傻了眼,这么多啊!看着手中几张薄薄的钞票,姗姗没了底气。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掰着指头算计。月底交账那天,姗姗发表了当家的感言,说:“爸爸妈妈很辛苦,当家才知生活的艰辛,以后再也不乱花钱了。”一番话,令爸爸妈妈感动不已。
一个月的当家生活,让姗姗明白了生活的艰辛,知道合理地控制自己的购买欲望。当然也就学会了理财。
儿童接受各种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关键期,语言的关键期为二至四岁,数理能力四到六岁是关键期,对于相对难度的理财能力而言,培养的关键时期为五到十四岁。
那么怎样教会孩子理财呢?
一、定期发放零用钱,一开始,父母以“周”为单位为子女发放零用钱的时间单位,等到孩子习惯后,时间慢慢拉长为“月”。这种方式除了可以小孩学习在固定的时间内分配金钱的消费之外,也可以训练孩子的用钱能力。
二、培养记账习惯。由于孩子年纪小或不只如何记账,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帮助孩子将未来一个星期的所需花费记录下来,然后逐日补上额外的支出项目,慢慢养成小孩记账的习惯,等到建立几次记录之后,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记账,该步骤的好处是,父母们可根据这来了解孩子的消费倾向,若发现偏差可以及时的纠正。
三、培养储蓄观念,储蓄是理财的基础,若儿童可以建立良好的储蓄习惯,意味着理财观念已经开始萌芽。父母们不妨可以用买储钱罐开始做起,鼓励他们存钱,为增加存钱动能,父母可以设定存钱目标,当达到目标是,给予额外的奖励。
四、开始银行户口。为建立孩子“自己的钱”的观念,父母可以为孩子在银行开立单纯账户。此外,当父母到银行办事时。不妨也把孩子一起带去进行机会教育,让孩子了解银行的作业流程,ATM功能等等。若父母已开始利用此账户理财,则可利用银行对账单,投资报告表等,向小孩说明,他他们亲身感受“复利”的效果,激励孩子多储蓄。
五、建立理财目标,理财的最终目标无非是希望能够理性消费,提高消费能力,因此父母可与小孩讨论建立储蓄目标,例如购买玩具,脚踏车,溜冰鞋等,然后协助孩子从每个月的零用钱当中,规划出一个时间表,通过目标建立孩子的预算观念。
通过让孩子有了理财的概念,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和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立身之根本。
培养孩子的理财关键,家长朋友一定要避开以下误区,避免教育适得其反,正确的指导孩子价值观。
1.让孩子真正拥有钱。在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父母都会支应零用钱,逢年过节也会从长辈手中拿到不少的红包,可是父母通常都会将孩子好不容易存下的零用钱或是长辈送的红包,用‘爸妈替你存下来’的借口,全数收回去,这反而会造成孩子一拿到钱就赶快花掉的坏习惯,因为他们会认为存下来只会被大人‘没收’。
2.给建议但支配权交给孩子。大卫·欧文在其《我家老爸是银行》一书中点出,多数父母即使让孩子拥有存款,却完全不给他们支配权,往往孩子要买什么,父母认为不必要,便极力阻止,徒然留下不好的沟通经验,倒不如给意见由孩子自行评估。他以女儿想换新脚踏车为例,他们不赞同但也不阻止,只是分析原本的脚踏车仍新且堪用,而想购新脚踏车除外型炫之外,并没有特别好用的功能,但价格高出很多,可能花掉他所有的存款,分析后决定权还是在孩子,终于让女儿不再坚持。
大卫·欧文认为,毕竟孩子未来还是要自己决定如何支配金钱,现在做错决定也许只是损失几十元,最多几千元,可是却能换取一个教训,以免长大后一赔可能就上万元,或甚至倾家荡产。
3.让孩子花自己的钱。孩子开始有零用钱之后,就要让他学习如何花自己的钱,这样才会懂得珍惜金钱。可以和孩子协商,如果是学费、教材费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费,就由父母出钱,但如果是自己想买的玩具、出游时的纪念品、朋友的生日礼物等,则要让他们自己付钱,因为人性都是一样,一旦是别人付账,就容易流于滥花、浪费的情况。
只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理财方式,加上秉持上述这些原则,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干涉孩子的理财细节,那么孩子便可以从中学习一辈子受用的金钱价值观,轻易借由理财就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