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学点健康心理学
43715400000022

第22章 办事的心理危机:麻烦一个接一个(2)

然而,直到约翰在这家公司工作15个月以后,他才开始察觉自己的弱点,而这也是他以后经常遭遇到的麻烦。他被邀请加入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审理公司里源源不绝的活动报告。“公司的问题出在:必要的消息传达不到最高阶层,”约翰这么说。这家公司的规模非常庞大,分支机构遍及世界各地,所以需要很多人集体努力提出一个有效的审理报告。

不幸的是,这使约翰的上司有机会把他的表现和委员会中的其他成员做一番比较。在工作计划开展的头几个星期里,他们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约翰的进度比其他人缓慢许多。“快点,约翰,动作迅速点吧!”他的顶头上司友善却认真地说。

约翰的速度不但没有因为这句话加快,反而停顿下来。“速度,”他憎恶地说道,“是这儿唯一重要的事。每个人都期望你昨天就把事情做完。”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他速度缓慢这个问题很快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为事实显示虽然最高管理阶层能获得世界各地的活动报告,但这些消息总是到的太晚,以致他们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由于在这个工作计划快结束时,约翰突然加起劲来,工作得和别人一样快,所以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多大的损失。“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工作得和别人一样快,”他懊恼地说,“但这并不表示我喜欢这么做。”在接下来的5年里,他被提升了两次,但升的幅度都不大。在一次会谈中,他的上司告诉他升迁的消息以后,对他说:“你的工作表现不错,虽然有时缓慢了点,但是很好。”

约翰觉得如果自己换一家化学公司工作,发展的机会会更大一些,因此便开始做换工作的准备。当时,他31岁,并在另一家公司再度获得一个比他原先预期还要好的职位。“我很喜欢这儿的环境。”在后来13年里,他的同事和上司却在约翰身上看到一些他们当初没有预料到的也不喜欢的特性。

如果在约翰加入这家公司两年以后举行一个人缘比赛的话,他一定拿最后一名。这并不是说他的能力比那些较受欢迎的同事差。但毫无疑问,在其他同事的眼光里,约翰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为什么呢?且听一位办公室与约翰隔两个门的同事离职后的说法:“他有时实在气死人。当你给他看一些东西,突然一切就停顿了。他会抱住那个东西不放,好像在孵豆芽。用来等他的时间,你简直可以织出一张蜘蛛网来。”

约翰对自己做事的看法则很直截了当。“我不会为了配合任何人而加快自己的脚步!”他在32岁时说。“我在这儿可不是要做个人云亦云的人。”33岁时他又补充了一句。35岁时,他在电话里问:“我不应该花这么长的时间看它吗?”然后回答:“那么,真对不起,他们只得等了。”到了38岁时,他说:“等我一切准备妥当以后,自然会做的。”停顿了一会儿,他又补加一句他常发表的评论:“这是原则问题。”

也许他是对的;但他的“原则”却妨碍了他的事业的发展。到了44岁时,他的成就并不比31岁时高出多少。就像格尔一样,好几位比较年轻的竞争者很轻易地就超越了他。4年前他恼怒地问:“他们有什么条件是我没有的?”

也许把约翰顽强的态度和格尔粗鲁的意见作比较,显得太轻率了点,但在这三个案例中,你都可看到重要的相同点。拿约翰和格尔来讲吧,自始至终,他们都决心要出人头地。然而,约翰并不打算用个人的魅力或吸引力来达到这个目标。约翰不像格尔,他是个不多嘴的人。事实上,以她的标准来衡量,他甚至可说是个缺乏个性的人。

不过没关系,他有自己的一套。这个方式他已采用了很多年,而且认为随着自己职位的升高,他可以更有效地运用它。这个方法就是他所说的:“我要正确地做我的工作。”但他又如何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呢?他自有一套评判的方法:“当别人因为我做事的方式而生气时,我就知道自己做对了。”当然他不会一直做计划中的绊脚石,因为这未免太明显了,而且可能会使他遭受被辞退的命运。他只想让别人感受到他的存在,并不想被解雇。

所以他精挑细选了几个主要的工作计划,提出一大堆反对的理由,试着使别人停顿下来,并感受到他的存在。读者也许会奇怪他怎么知道该选择哪些工作计划呢?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就留给别人决定。

他们越是对他提出的异议感到不耐烦,就越表示这个计划很重要,起码对这些人是如此。如果他们的不耐烦已到了公开发怒的地步,则表示这个计划极端重要,这时,他会变得格外顽固。对于这种不合作的态度,他该以什么做借口呢?最好的借口是:“我有独立判断的权力;这是公司付我薪水的原因。我也不愿意因为受到催促而冒失地行事。这是个原则问题。”“不把一件事情好好地想过一遍就贸然行事,是非常不负责的行为,您说对吗?”他会傲慢地回答善意劝告他的人。

格尔的态度基本上和约翰差不多,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她攻击的目标是别人的意见,而非工作计划。如果她的同事或上司持同一种看法,在不自觉间她就会想持另一种看法。就像约翰一样,她不能冒险每次都与别人的意见抵触。这样子做未免太明显了。选择几个意见争论一番就足够了。问题是怎么选择呢?答案是选择那些人们带有最强烈信念的意见。如果有任何激烈的争执因此而展开的话,则表示她做了正确的选择。无怪乎她会讨厌那些没有“个性”的人。她觉得他们就像是光滑、溜脚的石块,会使她跌入一条溪中,冲向一个致命的瀑布,而这瀑布被命名为“无名氏”。

处理办事的危机——麻烦一个接一个的第二条有效方法是:

不能做“低能儿”!

30

学会变化应对的措施

常见的危机现象之三十:死板教条

如果你想克服危机,在处理自己面对的问题时,必须把握机会、承担责任、好好掌握,这三者缺一不可。把握机会,本身仍具冒险性,唯有当你负起责任,才能掌握情势变化。一旦进行随机应变,你才可能解决问题,否则,你会遭遇危机。

有一个古老的希腊故事:

一个狂热的国王有一张漂亮的金床,非常珍贵,上面镶嵌着数千粒钻石。每当宾客来到皇宫,他都用这张床而来招待他们,但他有一个特定的态度:客人必须适合这张床,如果客人太高了,就要将他切掉些来适合它的床。当然,这张床是无价之宝,它不能有任何改动,但客人必须按床的大小来削切或拉长,就如同床不是为人而存在,而是人为那张床而存在!

要找到一个人来适合一张现成的床是非常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记住,平均标准的人是不存在的,平均标准的人是人们虚构的。而这张床则是为平均标准的人准备的,国王是一个数学家,经过非常精确地计算才做出了那张床,他量了首都全体市民的身高,然后将总数除以市民的人数,他便得出了一个平均值。首都有小孩、年轻人、老人、侏儒、巨人,但是平均值则是完全不同于这些个体的,在整个首都没有一个人真正合乎平均值,平均值的人是一种虚构。

因此,不管什么样的人作为国王的客人都要遇到麻烦。如果他比床短,那么国王就让粗壮的大力士将客人拉成与床一样长。当然,所有的客人都死了,但那不是国王的错,他是带着世界上最好的意图做每一件事的!

国王的举动与“削足适履”的故事何其相似!以一个固定的死板教条的模子来套所有的事情,肯定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因为人和事情是千差万别的。

前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一则有趣的故事:

有个铁匠突然心血来潮打算为自己做一件东西。他把铁块烧红铸成一把剑。当工作完成的时候,铁匠感到很不满意,于是把剑丢回熔炉,决定改做铲子。看着做好的铲子,铁匠再度摇摇头,决定改成蹄铁。之后,铁匠还是不满意,再也想不出别的东西可以做了,于是把烧红的铁块丢到水里,忽然间,若有所悟地说:“至少我制造了嘶嘶声。”

你克服危机的梦想不会落空——只要你愿意,学习下面所介绍的掌握情势变化的14条原则,你可以把危机转化为优势:

(1)不要受他人脸色影响

许多人常因别人皱皱眉头或清清喉咙就畏却退缩了。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发觉他不愿支持或是带有敌意时,你早就心生畏惧,准备撤退。毫无疑问,此刻你已受他人脸色的影响而动摇决心。

(2)不要受制于外在因素

公司的高级主管,往往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动摇决心,无法贯彻命令,实现理想。

削足适履,往往无法实现理想。不要受外在压力如财务、场所等因素的影响,而放弃既定计划。如果你必须筹募经费扩充建筑,就该负起责任,着手筹款。

千万不要因为经费短缺而放弃你的理想。也许你必须绞尽脑汁,但总有办法筹募到足够的资金,理想常常激发灵感。

许多外在的事物我们无法控制,如通货膨胀、经济萧条。但是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理想,设法实现。

有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他所在的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宣告倒闭,身无分文。尽管手头拮据,却意志坚决,不受环境影响而自暴自弃。

一天晚上,和约翰是同事的一位销售员说了一个故事:“你曾听说过有个家伙因可口可乐而致富的消息吗?你知道早期的汽水饮料是用桶装,这个家伙认为改用瓶装颇为可行,于是,他向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建议,并要求分取百分之一的利润。由于这个建议,他成了百万富翁。”

听完故事,约翰驱车回家,途中经过一处加油站停车加油。在20世纪30年代,加油站是唯一提供加油服务的地方。那天晚上约翰突然灵机一动:“我是不是能够出售瓶装汽油,方便驾驶的朋友在没有加油站的地方使用?不,如果玻璃瓶打破了,将会一团混乱,但是……对了!我可以用罐装!”

约翰联络好工厂和油商制成罐装汽油。接着又毛遂自荐跑去见一位连锁杂货店的经销商:“我有一个绝佳的主意能够帮你增加利润。如果你同意1卡车汽油付我75美元利润,我愿意提供这个方法。”经销商同意了,并要求约翰说明构想。“出售罐装汽油!同时我将供应你们这种产品。”

约翰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以1卡车75美元的利润,成为百万富翁,并且奠定了日后发展庞大企业的基础。

(3)不要划地自限

划地自限会影响你行动的决心,使你裹足不前,以致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划地自限,使你降低目标,表现的成绩也远低于实际的潜能。这种负面的想法包括:

①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②我不认识有力的人士。

③我没有足够的资本。

④我并不是组织的一员,等等。

千万不要受自筑的藩篱或禁闭的思想影响,而放弃追寻理想的勇气。禁闭思想常让你产生下面的想法:“这件事情从未成功,现在当然也不可能成功”,或者是“这件事情既然一向这样处理,当然这样做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受过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的所谓“行家”,最容易发生禁闭的思想。

坐落于圣地亚哥的爱克德旅馆,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由于电梯超过负荷,旅馆经理召来工程人员及建筑师研商打通每一层楼,计划增设一部电梯。当两位专家——工程师及建筑师在大厅讨论工程计划时,一位正在拖地的清洁人员对他们说:“你们会把整间旅馆弄得一团混乱。”

工程师保证:“当然。但是我们会尽量设法解决,请不要担心。”

“你们必须关闭旅馆一段时间。”

“是的,如果必须关闭旅馆,我们会这样做。因为不增设一部电梯,旅馆也将无法继续营业。”

清洁工人停止拖地,忽然若有所思地说:“如果我是你的话,你知道我会怎么做吗?我会把电梯装置在户外。”

建筑师和工程师面面相觑。结果他们共同装置了一部户外的电梯——建筑史上第一部被装置在户外的电梯。

(4)不要轻信假话

假话是谎言、欺骗。来自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少数民族往往以为不如其他民族优秀。那是一种假话!一种欺骗!一种谎言!千万不要相信种族优劣的假话。

有一位黑人名叫乔治,他自幼生长在芝加哥,以擦鞋为业。他常常听到他的朋友希望将卷曲的头发弄直。

有一天乔治正在为一位顾客擦鞋,闲聊时,乔治发现这位顾客是一位化学家。乔治问:“化学家通常做些什么?难道你能够调制某种药水弄直我的头发吗?”化学家笑着答应一试。

几天之后,化学家交给乔治一种药水。乔治试了之后发现头发变直了,于是乔治将这种药水分瓶出售给一些朋友及商店。没过多久,乔治就建立起了一个小有规模的销售网。今天乔治个人的财产已超过千万。对于一个擦鞋童而言,这当然是一项相当不错的成果。

(5)不要沉湎于幻想

由于人们有“我的努力不会成功”、“如果我失败了,别人会嘲笑我”等杞人忧天的想法,许多很好的灵感常因此而不能实现。

如果你有雄心大志和远大的理想,你一定会遭受批评,你的计划也会受到嘲笑。千万不要再为自己制造无谓的困扰,不要犯了杞人忧天的毛病,而限制了创造力,终止计划。

(6)不要因挫败而放弃努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发现他们不再能应付任何人事问题,无法配合法令规定,不能统筹运用资金。任何有理想及目标的人总会遭遇挫败:缺乏时间、金钱,必须应付高利率,手下大将弃你而去……诸如此类的挫败不断增加。如果你经不起考验,很快你将放弃希望退出战场。不要因遭遇挫折而放弃努力。

(7)不要过度劳累

每个人都有疲倦的时候,你最好能够适时停止工作,因为操劳过度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健康欠佳时,你必须停止会客或是作重要决定。

(8)不要恐惧失败

如果你同时怀着多种恐惧,那么你所要克服的唯一障碍就是恐惧失败。下面这句话也许能够提供你一些启示:

“我宁愿因努力尝试而挫败,也不愿意庸庸碌碌虚度光阴。”

我们赞赏人们为了实践承诺而勇于赴汤蹈火;我们欣赏一个虽然挫败,但曾全力以赴的人。竞选公职的人,也许他的理想十分崇高,旨在服务百姓,但是他必将遭受批评和恶意诋毁,他必须经历许多挣扎的过程。即使竞选挫败,他还是赢得了一场自我的胜战,他克服了不敢尝试的恐惧,奋力要达成目标,他就是一位胜利者。

我们无需恐惧挫败,因为:

挫败并不表示你是一位挫败者,挫败只是表示你尚未成功。

挫败并不表示你一无所获,挫败表示你得到经验。

挫败并不表示你是一个不知变通的愚人,挫败表示你有非常坚定的信仰。

挫败并不表示你必须一直受气,挫败代表你乐意尝试。

挫败并不表示你不可能成功,挫败表示你也许要改换方式。

挫败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挫败只是表示你尚有瑕疵。

挫败并不表示你浪费了时间、生命,挫败表示你有理由重头开始。

挫败并不表示你必须放弃,挫败表示你还要更加努力。

挫败并不表示你永远无法成功,挫败表示你还要花些时间。

(9)切忌惊慌失措

许多人在平时能够控制全局,做出正确的抉择,而一旦发生突然事件,他们却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