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穷人靠什么赚钱
43715100000009

第9章 善用优势,找到赚钱秘笈(1)

穷人的人生有很多打磨的痕迹,或者凄凉或者痛苦,也正是这些痕迹给予了穷人更多富人没有的优势。他们有恒心,忍辱负重,这些都可以成为赚钱坚实的根基。

穷人讲义气

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种振奋人心的江湖义气在如今经济大潮中显得很神秘,也很模糊。这种豪情被私欲冲淡,而在穷人群体中还可见到义气的影子,富人之间也讲诚信,那是建立在“双利”基础上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经济行为,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拔刀相助。穷人的义气显得更加崇高,更加让人敬仰,因为那是患难与共的,心心相印的,不计回报的。

有一个同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国有工厂工作,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职工不得不面临下岗,他由于业务出色,所以有机会留在那里,可是,当他看见同一工作组的老王下岗时,主动提出辞职,使他保住了饭碗,老王一家四口,全部的生活开销由他一人承担,他一旦下岗,他们家的生活可想而知。那个同学艰难地熬过一年时光之后,情况有了转机,该工厂被一位到当地投资的华侨企业家承包了,该企业家听说了他的义举后,赞叹不已,把总经理助理的位置留给了他,他终于从低谷中走出,开始了新的美好生活。

记得看这样一个新闻,说云南一个穷山村里今年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这个喜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庄。但他的父母却正被4000多元的学费所紧紧困扰,就是砸锅卖铁把整个家庭都算上共有1000多元钱,离4000多元还差得远呢?村里人心里都清楚的很,这是咱村这么多年来第一个大学生,说啥也得上。于是这些纯朴的村民自愿地把力所能及的钱、物送到了小明家,一元、两元、十元、一百元,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就是靠这个,小明如期地入学了。小明带着全村父老乡亲的希望踏上了求学之路。他的泪在流着,手紧握着乡亲们的钱,他的心里充满了感激,编织着希望。这可歌可泣不求回报的相助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穷人不言放弃

穷人,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并不否认,在五光十色的穷人群体中,有些人自甘堕落,企求不劳而获的施舍,但更多的穷人则是在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东奔西走。如今打工潮的汹涌正说明这一点。

穷人,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发财机会,虽然众多的穷人被骗,被欺负。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止步,以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态去投身经济大潮。冒着家破人亡的风险去拼搏。也正是由于穷人的存在,推动了城市建设,拉动了内需,刺激了经济发展,在理论上讲,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这些产业大军。在实践中他们是经济发展的中坚。没有他们,产品制造不出来,富人也富不起来,正是这种不言放弃的决心改变了不少穷人的命运,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杰克的父亲是位佃农,为了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他不得不经常更换地方,以使自己有事情做。由于经常四处奔波,杰克必须跟着父亲到处走,他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

杰克上初二的时候,有一次老师给全班同学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愿望”。

那天,杰克心血来潮,洋洋洒洒写了5000字,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因为他不想自己的父亲总是那么操劳。杰克花了好大心血把作文写在干净的稿纸上,第二天交给了老师。

一个星期后,老师把作文发了下来,杰克兴奋地打开作文本,本以为能得到优,但他却看见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杰克下课后拿着作文本去找老师,他问道:“为什么我的作文不及格?”

“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既没钱,又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凭什么盖农场。盖农场可是花钱的大工程,你的梦想太不现实了。别那么好高骛远了,做点实际的事情吧。”

停了一会儿,老师接着说:“你如果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重打你的分数。”

杰克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几次,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拿定主意。”

杰克又慎重地考虑了好几天,最后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后来,杰克吃了许多苦,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建立了农场。说来有意思的是,曾经给杰克作文一个F的老师有一次碰巧带学生来参观一个农场,当他知道杰克是这个农场的主人时,不好意思地说:“杰克,我的学生,我很佩服你,你没有向我低头,你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是好样的。”

穷人赚钱的秘笈

“顾客就是上帝”,时至今日已成为许多企业的信条和经营法宝。日本日立公司广告课长和田可一曾说过:“在现代社会里,消费者就是至高无上的王,没有一个企业胆敢蔑视消费者的意志。蔑视消费者,一切产品就会卖不出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顾客的确是企业命运的主宰。

然而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讲,仅把顾客看成是上帝还是不够的。

这是因为,一方面它只是把企业与顾客的关系确定在单向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只考虑到了企业通过顾客才能获得利润,而没有充分体现出企业应以消费者利益为导向的原则;另一方面,顾客既是“上帝”,企业就只能被动地满足上帝的需求,而无须主动地关心、体贴顾客,甚至引导顾客的消费,也就没有体现出企业顾客双向沟通、互利互惠的原则。

我们提倡的是,在现代公共关系中,顾客既是企业的“上帝”,也应当是企业的朋友。

与顾客交朋友,首先应当考虑到顾客的利益,以诚恳的态度征求顾客的意见,了解顾客的需求,取得顾客的信任。

如美国福牛和黑貂两种品牌的汽车在设计过程中,公司都是在征询了许多顾客的意见后改进了原设计,结果,新产品连续5年取得加州汽车销量第一名的好业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汽车引擎制造厂连续亏损几年,新总裁要求所有的部门经理和推销员每天亲自登门拜访至少4家客户。根据客户的建议,公司作出了多项改进服务的措施,结果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1倍,不仅扭亏为盈,利润还达到2100万美元。

任何企业在与顾客接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测之事,这时更应当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让顾客因为自己的失误而遭受损失。这种维护企业形象的关键时刻,公共关系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

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有过这样一篇报道:一名美国顾客在东京一家百货公司购买了1台索尼电唱机,回家后,却发现漏装了内件。第二天一早,她本打算前往公司交涉,没想到该公司先行一步,打来道歉电话。50分钟后,公司的经理和一位年轻职员又亲自登门表示歉意,并送来一台新的电唱机,并同时赠送1盒蛋糕、l条毛巾和1张著名的唱片。他们还向这位顾客讲了发现这一错误之后,公司所做的各种努力,这其中包括他们为查找这位顾客,曾打了35次国内国际的紧急电话的情形。

可见,与顾客交朋友,还要表现在对顾客的关心、爱护和体贴方面,使买卖双方不局限于一种商业关系,还要富有“人情味”,使顾客产生一种亲切感,在购物的同时,得到一种精神情感上的满足。

美国有位叫玛丽·凯的顾客,曾讲述过她的一次购买经历与感受。她当时想买1辆黑白相间的轿车,然而在第一家店里,由于推销员没把她当回事,她觉得受到了冷遇,转身就走了。进了第二家汽车店,推销员十分热情,向她仔细介绍各种型号汽车的性能和价格,使她感到十分满意。当她偶然谈到那天是她的生日时,这位推销员马上请她稍候一会儿,15分钟后,一位公司职员送来一束鲜花,这位推销员将鲜花送给她,并祝她生日快乐。当时,这一举动真使她感动万分!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购买了那位推销员向她推荐的1辆黄色轿车,而放弃了先前的打算。

这位推销员是个成功者,一束鲜花沟通了买卖双方心灵的桥梁,使商店里充满温馨的气息,使顾客产生了深深的信任感。买卖自然能够成功。

碰到顾客过生日当然很偶然,但这种公关意识值得我们深思。美国一位创年推销汽车1500辆世界纪录的推销员华斯勒说,应当对每一位顾客都尽心尽责,与他们成为朋友。因为每一位顾客都有许多亲朋好友,而这些亲朋好友又有同样数目的亲友,失去一名顾客就会相应失去几十乃至上百名顾客;而得到一名顾客情况恰恰相反。

人们会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去影响周围的亲友。如果在推销时能记住这个原则,就一定能不断扩大自己的销售业绩,不断地取得成功。

美国肯德基能够在中国风靡一时,在于它独特的经营手段。肯德基只卖炸好不久又热乎又酥脆的鸡,不合要求的鸡宁肯倒掉,也绝不卖给顾客。有一次,一位女士要了一份鸡腿,她并没有在意这是凉的,然而服务小姐主动给她换了一份热的,并向她道歉。这位女士事后说:“只吃这服务也上算。”

由此可见,事情不在大小,一句问候,一次微笑,一个动作,都能体现出为顾客着想的公关意识,也就能获得顾客的理解与回报。

山东荣城市第一木具厂供销商场总经理林治德对此颇有感受。他的口头禅是“眼睛盯利利不来,心想顾客买卖欢”。在平时他不仅要求员工热情、周到地为顾客服务,而且要时常想着赢得顾客的心。有一次,他看见一位大娘买了家具后自己和司机往车上装,于是马上就叫当班的售货员赔付这位大娘装卸费,并且立下规矩,以后凡发现顾客自己装卸家具,售货员每人罚款10元。老大娘逢人便讲这件“怪事”,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又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买了套结婚家具,在装运途中摔坏了一张床,回来想换一张新床,林治德慷慨地答应了。有人不理解,认为这不是商店的责任,可林治德说:“换掉一张床,买来一张嘴,顾客是最好的扬声器,商场的声誉是要靠顾客捧起来的。”

工夫不负有心人,林治德上任1年,商场不仅扭亏为盈,而且实现利税70多万元,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与市场。

穷人想当老板

“老板”这个词过去说起来颇有些刺耳。闭关自守的年代,“老板”仿佛成了是剥削阶级、资本家、暴发户的“代名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人经商意识的日渐高涨,“老板”一词终于有了新的含意——民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

时下,各地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批涌出,这的确给改革开放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在国家政策允许下,人们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们纷纷“砸三铁”(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对兴办民营企业趋之若鹜。

“老板”是现实生活中所公认的成功的男人的一种标志。有许多男人一开始就拼命地工作,自觉加班加点而不计较报酬,其初衷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成立属于自己的民营企业。

做老板,给自己干活,为自己卖命,心安理得地往自己兜里掖钞票。日子过得悠哉游哉,除了“大爷”,底下便没有什么可以怕的人和事。

其实,做老板的门类是很多的。男人们认为,只要你想做,多的不说,少的只需花几千上万元做本钱就有老板做了。近年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不少,谁手中不攒个万而八千的。这钱留着嘛,也不知怎的,就会让男人难受,花吧,也不经花,存吧,也长不了多少利息。干脆弄个小门面。譬如公用电话亭,炸油条什么的,雇个伙计“盯摊”没准儿还能顶自己在单位干一星期。

当然,这是小老板,时下能当得起这一类小老板的男人实在多如牛毛,那些当上大老板的男人,诸如公司经理、董事长、企业厂长什么的,也大有人在。

不过,并非所有当老板的男人日子都是好过的。这里说男人个个可以当老板,但并不意味着男人个个都能当好老板。社会之复杂,就是应该完美的事却往往出现不完美,想实现的事却未能如愿以偿。

在生活中,一个男人能不能成为成功者,并不都取决于他的事业心和才干。在生意场上,男人的运筹帷幄却不排除失败的可能性。所以,当老板的男人根本无法随心所欲地生活。他每天都要预防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种意识,随着男人老板当得越大,就越为强烈。

穷人不做金钱的奴隶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文明的社会以足够的钱保证每个人都能确保自己的收入,如此就能知道确保收入是多么重要了,大家能赚到适当的钱,的确是很重要的关键。

人只有满足了基本要求才能做到知理知法,如果温饱不能保证,则天下大乱。钱可以避免商人因行情不好而忧愁,农民为粮食涨价不打“白条”而欣喜,可以使天下稳定。

但是,挣钱的作用是为了使自己更方便,所以钱不是神,而是仆,俗话说:“钱是个王八蛋,花完了再赚。”有钱人比别人更方便,所以富贵人家对人应该宽厚,如果反而更苛刻,那么虽然身处富贵中,其行为却和贫贱的人一样了,这种富贵怎么能长久呢?所以有钱,相对容易,做个有修养的有钱人却很难,因为言行要与身份相称,思想要与地位相符。否则失身份,有损形象,这都会影响自己的发展。

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妮·葛朗台虽然拥有很多的金钱,但是他每天也就是听听金币的响声,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给女儿陪嫁妆,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不做金钱的奴隶,就要认识到:

(1)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2)钱财是为了人的生活服务的,为人是目的,为钱就是为了为人。

(3)金钱只是交换的一种媒介物,只有在交换过程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4)金钱要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死钱就会变成活钱。

(5)让金钱在利己的同时,利人利国家。

穷人不羡慕高薪

某个乡下的小孩,大家都叫他傻子,因为他永远选择5毛,而不选一元。有一个外地人不相信,就拿出两个硬币,一个1元,一个5毛,分别放在两只手里,叫那小孩任选一个,结果那个小孩真地挑了5毛的硬币。围观的人看得哈哈大笑,非常开心。那个外地人觉得非常奇怪,便问那孩子:

“难道你不会分辨硬币的价值吗?”

“不是的!”孩子小声地说:“如果我选择1元钱,下次他们就不会让我玩这种游戏了!”。

这个“傻子”其实才是最聪明的人。的确,如果他选择了1元钱,这件事就变得“不好玩”而没有人愿意继续跟他“玩”下去,而他得到的,也只有1元钱,但他拿5毛钱,把自己装成“傻子”,于是傻子当得越久,他拿的越多,他得到的,比当“聪明的人”拿的还多。

现在有些年轻人,自恃文凭高,有一技之长,应聘打工,专挑高薪职位,结果干不了多久就被炒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