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穷人靠什么赚钱
43715100000025

第25章 掘金的野心(2)

在某建材市场,前来购买地砖的李先生因与卖主谈价未果,准备离去。这时一姓朱的“砍价人”主动上前,向他保证把价格砍到最低点,报酬是从“砍”下的价格中提取30%佣金。李先生要买40平方米的地砖,卖主说每块最低28元,少1分也不卖。此时朱先生上场了,他口齿伶俐,经验丰富,指出这种地砖批发价每块18元,即使卖22元,也是获利不低。几经讨价还价,卖主终被说动,双方以每块22元成交。这样,按原来28元的最低价,买主李先生节省了1500元,砍价人朱先生则抽取佣金450元。据了解,朱先生的日均收入在200~500元之间。

3.职业“电视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把看电视看做是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之一,电视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于是有人把看电视作为一种职业,你听了不要大惊小怪。这是一种很时髦的被称为媒体调查的新兴职业。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加,广告投放量也越来越大,广告主和代理公司都很关心自己的广告是否在电视台按时、准确播出,以免白花冤枉钱。此外,一些厂家在新品牌进入市场时,也希望能知己知彼,了解竞争对手的有关资料,以便及时对自己的广告宣传策略作出调整。所以,每个月花钱雇人专职收看电视节目,从而得到一份精确的播出记录,实在是件很有必要的事。所付出的数百元工资相对数百万元的广告费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杨女士本就是个电视迷,从工厂下岗之后,便把爱好变成了职业,每天坐在电视机前上班。她说,要以前知道有这种职业,自己早就申请下岗了。

5.职业“广告人”

广告人一般是指从事广告业的人,但这里说的是以身体发布广告的人。一些有创意的广告公司请来一些自愿做身体广告的人,在其身上装饰一定的广告内容,让其到处走动,这就成了独具特色的身体广告。小张便是这个行业的先行者。为某生发剂做广告时,他剃去了头发,穿着印有药物名称、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店名称及联系方式的广告衫,在街上夸张而醒目地走动;为“冰熊”牌冷饮做广告时,小张穿上毛绒线的服装,打扮成冰熊的模样,边走边大口喝饮料,吸引人们争相观望。做这样的“广告人”既表现了自己,又赚到了钱,还能免费获得一身衣服或一种装饰品!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在这看似饱和的市场,处处都有空白点,处处都有机会,只要你能把握,何愁没钱花?

穷人要发糊涂财

穷人有时感到世界真的不公平,有的人糊涂也是聪明的。我一世英明却穷得要死,有的人糊涂却能发财。哎!穷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大智若愚。

王元泽是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在他刚几岁时,有一个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一个笼子里,问王元泽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王元泽回答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王元泽的回答固然没有错。但是,王的回答是含糊其辞的,因为他没有确切地指明哪头是獐,哪头是鹿。然而妙也就妙在这“含糊其词”上,王元泽如果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那就显示不出他的聪颖和机智,也不可能引起客人对他的才华的赞赏了。

一个财主晚年得子,不胜高兴。生日那天,大家都来祝贺。财主问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怎么样?”客人甲说:“这孩子将来能当大官!”财主大喜,给了赏钱。财主又问第二个客人说:“这个孩子将来怎样?”客人乙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大财。”财主又赏了钱,财主又问第三个客人说:“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客人丙说:“这个孩子将来要死的。”财主气极了,把他打了一顿。说假话的得钱,说真话的挨打。既不愿说假话,又不愿挨打,怎么办?只好说:“啊呀,哈哈,啊哈,这孩子,哈哈……”

看着别人买股票、买基金,不懂证券的老李也是跃跃欲试,“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嗨!这年头股市也不怎么景气,就买点碰碰运气,也不枉走这一遭。过了数月,听说股市大涨,这才记起自己也曾是“股民一族”。过去一看,自己那点钱竟翻了几番。老李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小赚了一把,自是喜不自胜。

赚钱致富的绝招

市场犹如汪洋大海,竞争的波涛无时无地不存在。经营者在这惊涛骇浪的大海中,怎样才能把经营的航船驶达成功的岸而从中盈利呢?经过古今中外无数的经营者的实践和探索,大家发现了一条通向赚钱之道——创造市场。怎么创造市场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方略。

1.善于“制造需求”。正如大众所知的,市场与需求是相依为命的,没有需求则没有市场。如果有经营者“制造”出需求,那么市场即应运而生了。一种产品有了殷切的需求,那么它的市场前景则十分广阔。所以,经营者要学会如何制造需求。

广东省三水市的一家小酒厂,在经营酒业中,“制造”出一种饮料“需求”。该厂负责人注意到国内外市场充斥了五花八门的饮料,诸如各种汽水、可乐等等,这些饮料都大肆宣传能满足人们“止渴生津”的需求。他们想:我们可否制造一种能“消除疲劳,增进活力”的“需求”呢?当今人们生活节奏紧张,特别是运动员等消耗体力的人,更潜在着这种需求。所以,三水市酒厂的决策者作了市场调查,最后决定制造一种“魔水”需求,满足这种需求的是“健力宝”。经过精心策划和研制,一种新型饮料面世了,跟着是大量的广告宣传,很快就制造出一种对“健力宝”巨大的需求。健力宝很快行销于大江南北,乃至走向国际市场,1993年该公司销售额突破10亿元了。

2.善于发掘市场。市场浩大无边,无时无地不存在市场。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就会唾手可得,胜似囊中探物。而有的人则“睫在眼前常不见”,原因在于不善于发掘和思索。

据说有英国和美国商家鞋厂的推销员几乎同时来到赤道附近的一个岛屿作市场调查。三两天后,英国那家鞋厂的推销员发电报回厂部说:“这个岛屿的人们都光脚不穿鞋的,这里没有鞋的市场”;而美国那个鞋厂的推销员经过几天考察和分析研究后认为,这里的人们习惯不穿鞋是因为鞋商未来开发市场。因此,他发电报回厂部说;“这里人们没有鞋子,这个地方有大市场”。果然,美国这家鞋厂经过在这个岛上大做广告宣传,使那里的人们发觉鞋子的好处,很快就打开了销路,获得极佳的盈利。

3.善于开辟销路。通向市场之路是四通八达的,可以说“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些路有前人开辟的,亦有现人正在修建的,还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总之,路是人走出来的。地球上有50多亿人口,潜在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和市场,有些需求本来未出现,只要经过经营者的诱导和开发,它就会像喷泉般冒发出来,为此,作为经营者要学会开发“喷泉”和善于开发“喷泉”,市场定会有其一个位置,财源将会像喷泉一样滚滚而来。

电风扇这个产品已流行了几十年。到80年代末,我国电风扇市场已趋于饱和、许多风扇厂不得不停产或转产。但顺德市的几家乡镇风扇厂却在此时杀出一条生路,把电风扇的花式品种进行了创新。设计出柱式、卧式、艺术式等,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几年时间,顺德市的电风扇销售量数倍增长,销遍全国各省市,其出口量占了全国总数的半数以上。

4.善于改进产品。产品是换取货币的筹码,只有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经营者才能获得盈利。经营者自我开发出一流产品,这不失为上策,但投入成本高,而且风险大。而改进别人的产品,使之更完善、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样则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

日本丸万工业公司董事长片山丰,1968年到美国考察时发现市场上有一种RONSON牌气体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在当时是一新的产品。片山丰觉得这种新型打火机有发展前途,必然会代替汽油打火机的。于是他买了几打样品,迅速赶回日本研究改进这种新产品。他与技术员一道研究后,把RONSON牌气体打火机的体积大、造型不考究和成本高的弱点,进行了彻底改进,制造出轻巧价廉的“丸万”气体打火机,并当即进行专利注册。“丸万”打火机一面市,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三两年功夫,“丸万”打火机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牌子,片山丰也迅速成为大富豪了。

5.善于冒风险。世界上有很多人做事太慎重,对每一项事情千思百虑,坐失千载一遇的大好机会。时间就是金钱,只要看准是机会,就要当机立断和先发制人,把握机会。在商场里的普遍规律是风险与效益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效益越高。

日本最流行的女性卫生用品“安妮”,现在年销额达几十亿日元,利润甚丰。但想当初该产品发明者安藤先生想卖专利,却四处碰壁无人要。在他无可奈何中却被毫无关连的三美电机公司森部董事长发现了该产品的前途,他花30万日元买下了此专利。这笔专利费在当时是不少的,但该产品投入生产后极为畅销,三美电机反客为主,从“安妮”走上了发迹之道。

又如“太阳神”口服液,在80年代中期刚被研制出来时,无人敢设厂投入生产,最后还是东莞市的一个乡镇小企业冒险投资生产。结果,几年时光,该产品畅销全国,每年销数亿元,盈利极为可观。

当然,敢冒风险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必须经过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如发现有七成成功把握以上的,就该冒风险。总而言之,关键在于“善”字。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商场里,常胜的将军是不多的,而遇到各种困难的经营者则多如牛毛。面对困境能突围而出,前进的大道则宽而广。很多行业或产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市场上呈现饱和或衰落现象,一些不善于动脑者则会认为“无可奈何花落去”,停产或转行了。当然,果真是该产品到了生命衰落期,停产或转产是应该的,这难免会带来经济损失。如果该产品尚未真正到衰落期,只不过受一时的供求关系影响,或是花式品种欠创新而导致一时滞销,经营者仓促收兵,那确实可惜了。

事实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时旺时淡、时滞时畅是正常现象,经营者要使得自己的产品常旺不衰,就必须要不断跟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那怕稍作改进创新,亦会博得顾客的欢心。

随着生活的改善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很多人身体发胖,这未免引起心理的压力。特别是女性。因为身体发胖易于患心脏病。起码使身材失去窈窕。这种社会心态现象的出现,对于一些行业和产品就带来威胁,如糖果就是一个明显例子。据医学分析,糖的吸纳易使人发胖。这样,人们开始少买糖果吃了,糖果的经营者很多开始转行或无法维持经营。

在糖果市场一度出现惨淡经营的情况下,美国的糖果商碧芝(Ayds)公司却与众不同,没有觉得山穷水尽,而采取了积极进取的态度,设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把自己经营的糖果进行成分改进,这样,不仅保住了自己原有的顾客,还将别的糖果商的顾客也吸引过来了,碧芝公司在同行中大多数败退时却快速前进,结果获得莫大的盈利。

碧芝公司分析了糖果会使人发胖的原因,主要是含热量较高。针对这个原因,把它改为不含热量的,这样就可以满足那些习惯吃糖的顾客的需求。碧芝公司把其研制出的不含热量的糖果,索性称为“减肥糖”,这样更迎合了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

其实,减肥糖的原理在于“节食”。当你感到饥饿时,不要吃其他食物,代之以碧芝减肥糖和一杯白开水。就可以暂时止饿了。吃几粒减肥糖自然没有吸收食物那种脂肪、淀粉成分了,即可达到减肥效果。加上碧芝减肥糖经验证没有后遗症,所以很快迎合了当今人们的需求,因而生意十分兴隆,大发利市。

在美国另有一个小创新发大财的例子。在40年代市场供应的白方糖是使用具有防湿性的纸张包装的,但不管密封纸多厚,有多少层,时间一久,里面的方糖还是会潮湿的,经营者为此一筹莫展。一位名叫科鲁索的制糖工人,觉得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方糖的销售。他反复进行包装试验,最后在包装纸开个小口,让方糖有点透气。结果,这种包装法使方糖不会变潮了。

科鲁索的小“创新”使制糖老板的生意独占鳌头,财源广进。而他本人亦因此“专利”获得老板的100万美元报酬。可知道,在40年代的10万美元比现在的3000万美元还要值钱呢,一位穷工人一夜间成为大富翁了。

上述两个事例给经营者以下两点启迪:一是当一种产品陷入了滞销阶段时,只要作些改进创新,是有可能开创出一个新天地的;二是应用科学或技术,可以改变产品的前途,其价值是无限的。

穷人也能赚大钱

只要有魄力,有见地,懂得抓住机遇,乞丐也能变富翁。

犹太人曾说过:人一生中,有三种东西不能使用过多,作面包的酵母、盐、犹豫。酵母放多了面包会酸,盐放多了菜会苦,犹豫过多则会丧失赚钱和扬名的机会。因为机遇来得突然,走得迅速,可以说是稍纵即逝。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形势中,看准了机遇就要牢牢把握,不能有任何的犹豫,任何的迟疑。

年仅36岁的周成建,是一家3000名员工、资产过亿的企业老板,谁能想象得到,这位事业有成的年轻企业家,10多年前,还只是一名普通农民!

周成建出生于浙江温州青田县一个名叫石坑岭的村子里。为了摆脱祖祖辈辈贫穷的命运,他从小就学会了裁缝手艺。1986年,刚满20岁的周成建到温州谋生。他什么脏活、重活都干,火车上三天三夜站过,一天只吃一顿饭熬过。经过几年含辛茹苦,一分钱一分钱地积蓄了点钱,就进入当地妙果寺服装专业市场,干起了老本行,白天卖服装,夜晚做服装,一天劳动16小时以上。对于周成建来说,让资本扩大的机遇终于在1992年来临。那年,来自福建石狮的风雪衣、夹克衫,像股旋风席卷温州市场,周成建紧跟市场行情制作起这些衣服。一次,一个东北老板向他订制300件,这对于小作坊来说,无疑是个大数目,由于产品质量不错,客户一个接一个,订货量从300件又增到几千件,一年下来,赚了几百万元。就这样,有了自己的第一笔资金几百万,周成建并没感到满足。几年来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让他有了经商经验,也培养出敏锐的眼光。那时,温州服装行业大多生产西装,款式大同小异,而国外少数几个休闲服品牌在温州刚刚露面,周成建感到休闲服将有很大市场潜力,便用手头的钱成立了制衣厂,正式生产休闲服装,还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美特斯帮威,产品面向工薪阶层,实行薄利多销。

在之后的短短5年间,周成建的资产很快从百万增长至上亿元,这其中有致富窍门。用他自己的话总结,是用了借鸡生蛋、借网捕鱼的虚拟经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