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8辑
43707200000012

第12章 题联集锦(2)

——1938年9月挽故宫博物院院长兼古物馆馆长易培基1933年秋李宗侗和易培基迫于形势,先后辞去秘书长和院长之职。在这前后,易培基多次向中央监察委员会、行政院、司法行政部等部门提出申辩,并反诉最高检查署长郑烈。然而这一切都石沉大海。1934年10月13日江宁地方法院以调换珠宝、据为己有等罪名,对易培基、李宗侗等人提起公诉。10天后,汪精卫、孔祥熙、陈公博等20余人开会,决定让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严查此案。此后报纸陆续大量报道此案。起诉期间由于易培基、李宗侗都住在上海租界内,无法传唤到厅受审,但易培基在北平、南京、上海的住所都被查封,财产也被没收。1935年5月至8月间,法院请来著名书画家黄宾虹帮助鉴定文物真伪,并将认定的赝品、伪作封存起来,共计62箱,作为易培基盗宝的罪证。法院认为,清宫古物中不应有赝品,因而赝品和伪作必是故宫博物院主管古物的人以伪易真,如有数量短缺就是被主管者盗走,而当时兼任古物馆馆长的正是易培基。1937年9月底,江宁地方法院再次对易培基、李宗侗、吴瀛3人提起公诉,而在这之前,申辩无门的易培基,已带着满腹冤屈病逝于上海法租界家中,终年58岁。身后只有吴敬恒和吴珊为其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吴敬恒亲撰了这副挽联。而起诉不久,上海抗战败势已定,南京告急,国民政府各部门纷纷西迁,就顾不上这个案件了。从1932年8月易培基被控盗卖古物,到1948年1月南京报纸登出消息,前后历时16年,距易培基病死也已有11年。易培基盗宝案就以报纸上这一简短消息而含糊收场,再无下文。事实上,清宫藏品中原来就不乏赝品、伪作,而也有真品被误认为是赝品的。当初善后委员会的点查也只是粗点,而且由于专家少、外行居多,所编“点查报告”中不少藏品的名称都弄错,更不要说鉴定真伪了。历史也最终证明了这一点。1949年至1959年故宫博物院从作为易培基盗宝案罪证的所谓赝品中清点出文物真品多达2876件,其中一级品501件。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给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写过一个报告,专门说到了易培基盗宝案;曾协助江宁和南京两法院检查故宫迁沪文物的那志良,也撰文对此案发表意见。他们都明确指出了法院处理易培基案的不当,实质上指出了这是一个冤案。上、下联的“悍妇心”和“卖友客”,是指诬陷易培基盗宝的党国要员张继及其妻子崔振华,这对男女淋漓尽致发挥其位高权重的威力,操纵司法机关为己报复,害得易培基官丢人亡。

继国父之受终民主,以令百揆;

丧先生而筑室独居,亦逮三年。

——1943年8月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

待人至粗,待人至笃,故伟且大;

尽瘁于国,尽瘁于家,不私其身。

——1947年12月挽中国国民党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继(溥泉)

抱建造现代国家之才,未能一试;

得遗留超人风格而逝,自足千秋。

——1943年11月挽国民政府南京市市长石瑛孙先生有绝痛之言,仔细他们来软化你;

胡督办又颤声而逝,丁宁我辈切莫丢人。

——1925年4月挽国民军(冯玉祥部)副总司令兼第2军军长胡景翼赤手犹存,为国未邀功,妇女节足惊太保良玉;黄花开遍,端成不言禄,巾帼中亦有绵山介推。

——1944年3月挽民主革命家黄兴夫人、中国同盟会会员徐宗汉公不在廿世纪中,虽国家将兴,定少许多伟业;我自来三万里外,有朋友之丧,从无如此伤心。

——代华洋义赈会会长福开森(美籍加拿大人)撰挽清“和约”参议何眉何眉向为晚清诸侯上客。辛丑春正,参议八国联军和约,属草未成,掷笔而逝。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1866-1945),教育家,文物专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城,父为教会牧师。自幼随家移居美国。1886年毕业于波士顿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旋婚。福开森夫妇信奉“社会福音”(The Social Gospel),在自由主义神学的感召下到中国。先在江苏镇江学习汉语,1887年到南京,在估衣廊居所办校开课。1888年美国美以美会创办汇文书院(The Nanking University),受傅罗(Flower)之邀出任院长(president)。汇文书院教职主要来自美国,书院设博物院、医学馆、圣道馆,并设附属中学(1910年与宏育书院合并为金陵大学)。1896年李鸿章幕下重臣盛宣怀在上海创建南洋公学,受聘出任监院之职,参与创建工作;翌年辞汇文书院校长之职,出任南洋公学监院(president,校长)。1902年初致力校舍建设、设备选定、课程设置、教师聘用,并亲手设计该校最早的两幢建筑物,中院和上院;南洋公学后改为南洋大学、交通大学。与汇文书院不同,南洋公学为中国人自办的学校,故聘用了许多著名的中国学者任职任教,如吴敬恒、钮永建、章太炎、蔡元培、张元济等;借此扩展了与中国学人及士绅的交往。1899年办《新闻报》。1898年受聘为两江总督刘坤一幕僚。1900年兼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僚,参与策划东南互保。1902年参与修订中国对日对美条约。1908年到北京任邮传部顾问。曾出任华洋义赈会会长;1910年中原大旱,募得赈灾金约100万美元,被清廷封赐为二品顶戴。1921年奉派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与顾问参加以遏制日本在华扩张为重要议题的华盛顿会议。1938年10月福开森夫人在北平居所病故。1943年福开森被日本遣送回美国,1945年在波士顿去世。福开森在华57年,对中国社会颇具影响,对中西文化交流卓有贡献。福开森对中国文化兴趣浓烈,能说一口极流利的南京话,特别热衷鉴别与收藏中国古董字画。后居北京,专门研究中国文化,且著书立说,专论中国艺术品和古代文物。一生收藏许多中国文物珍品。部分收藏品陈列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34年,捐赠家中数十年全部收藏品给金陵大学,1952年金陵大学和南京大学合并,陈列于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上海法租界曾有一条马路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福开森路(今武康路)。

一身外竟能无长物,青史流传,足见英雄有价;十年前所索悔过书,黄泉送达,定邀师弟如初。

——1933年9月挽粤军总司令、中国致公党总理陈炯明陈炯明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8月22日以肠炎病死香港,终年55岁,死后家无长物,贫难为殓。陈在孙中山病逝前已痛悔反叛孙中山,曾请吴敬恒代作悔过书,未及送达,孙去世。陈死后,吴敬恒在挽联内重提旧事,谓与孙中山地下相见,送上悔过书,关系当恢复了。恐怕,这只是他个人善良的愿望而已。以孙陈之各执己见,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吴敬恒在挽联中附有跋文,文颇长,述孙、陈之再度合作所以不成,乃出于“陈为部下所持,遂未成”。是为陈炯明开脱之言。但吴敬恒也不胜惋惜悔过书事,谓为“惜此一纸书竟未成也”,暗示了陈炯明的坚执,孙中山的固执。谓陈炯明与孙中山地下相见,送上悔过书,关系当恢复了。这只不过是作为双方老友的良好祝愿而已,以孙、陈之各执己见,恐在黄泉路上相见也难达成和解。

口孝悌,笔忠信,讲礼明义,廉隅自干楯,所之失于神经部者惟耻耳,遂至豺狼蛇蝎无比凶残,实屠我兄弟姊妹;南悲哀,北摧伤,绝恸大号,哭声震衢途,当逍遥乎官舍中人独哭之,必非饕餮穷奇能状丑恶,远愧乎魑魅魍魉。

——1926年挽“三·一八惨案”死难者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10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5000余人,由共产党员李大钊和国民党左派徐谦等担任主席,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群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驱逐八国公使”等口号,并派代表进入国务院交涉。段祺瑞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47人,伤200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三·一八”斗争,表现了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英勇革命精神,暴露了段祺瑞反动政府卖国、残暴的真面目,更加激发了全国人民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决心,有力地推动和配合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出师北伐。

何物鹄列拉的微生虫,竞挈阿兄老命而跑,空想一支秃笔,信今传后,就写成顾虎头倪云林,亦徒为无锡艺术志中,增加篇幅,于大家谈谈笑笑,终归完了;可恨驹过隙般短身世,难留胜会群贤之盛,伤心七尺桐棺,闭目埋忧,只剩有孙来鹤廉潭拓,尽还将北平石板房里,共历兴亡,向四方惨惨切切,诉说从前。

——1929年挽近代江南著名画家吴观岱

吴观岱(1862-1929),初名吴宗泰,字念康,号洁翁,别号有小梅花庵主、鱼陆散人、溪山画隐、觚饮道人等,江苏省无锡县人。工书善画,山水人物兼妙,尤擅画梅。为“江南四吴”之一。吴观岱习画辛苦,白天当学徒,夜晚临画,常常半夜才能入眠,学徒津贴几乎都成了他的绘画材料费。吴观岱作画十分认真,他作画往往要静思多时才落笔,由于思考精慎,用笔功力扎实,所以画的质量很高,墨色不滞碍,似有信手拈来的天真之趣。他画松也很特别,松树干细长,为显树干的苍老,擦上几笔深墨,枝干相交,直弯互衬,高低相错而无死板之感。一股清泉从山上直泻而下,撞击着山石,发出哗哗的声音,与广阔的江水化成一体。晚年以书体入画,所画的水墨梅竹,别有一番意趣。1929年患霍乱病逝世,终年67岁。传世作品有《烟波罢钓图》、《江帆图》、《虹桥遗事图》、《松壑鸣泉图》、《寒梅冷月图》等。另有《觚庐画萃》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