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7辑
43703400000016

第16章 语文教育思想(2)

吕叔湘认为,在知识与能力的问题上,要改变把语文教学过程仅仅看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一过程的观念。他提出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体,使知识、智力和谐发展的综合过程的观念。诚然,语文教学应当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旧式语文教学总是不适当地强调所读文章的内容,而忽视对语文本身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的探究,因而造成了偏重知识的传授,讲课主要讲知识,考查主要考知识的倾向。由于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学习它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还必须会运用,教师应该把传授知识和指导运用结合起来,并在指导运用、培养知识运用能力上多下功夫。吕叔湘指出,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又提出,我们要有知识,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自学能力,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就讲明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传授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科学的知识是语文运用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由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它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要掌握一套语文技能。如果这一认识解决了,语文教学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改变教学就是使学生改变“学会”的观念,提出教学生“会学”的观念。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学生会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法指导不应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是突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把内因作为事物发展变化决定因素的辩证教育观的体现。由于当今时代信息的激增,使教师传授知识的局限性与知识的迅速扩展更新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奉送真理”,而在于“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教师的功能由“泛智”发展为“开智”,要以自己的导学意识去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方式转变。所以,对学生的智力与自学能力的要求,使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成了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吕叔湘说:“要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你不给他这个钥匙,那有多少宝贝他也没有法子拿到手。”这个“钥匙”,就是认识方法、规律。

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注意、思考、生疑、释疑等心理过程,才能使之理解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语”与“文”的规律,养成自学的兴趣和习惯。应该说,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就是教师实现“不教”的标志。当然,教学生“会学”,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智力、能力方面的要求。吕叔湘说:“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他对教师的要求标准定得是相当高的。他说:“唐朝的史学家刘知几说,一位高明的历史学家要有三方面的修养:史才、史学、史识。我想一位高明的教师也应当有才、学、识这三方面的修养。”吕叔湘认为:“识”就是要“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自如。”他把教师掌握和自如地运用教学方法放到与教师的“才”和“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教学方法的实质是赋予教学内容以明确的目的性和达到教学目标采用手段的有效性。吕叔湘的教学方法思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活”。他指出,关键在于一个“活”。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吕叔湘说的教法活,是指要符合语文教学和适用的规律,在教学语文过程中活教规律,活学规律;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班级状况、教师条件、社会实际等教学的实际,采用随机应变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有用,并且会用,要教会学生动脑筋,积极思维。

转变教师“灌输式”教学的观念,提出教师是导师,重在“启发”、“引导”的观念。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贮存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坛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默默地接受,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简单的口耳授受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吕叔湘的教学论观点与我们的现在教学论非常接近。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读书作文一定要通过学生的思维,一定要转变为他们的愿望与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通过自觉主动地学习来获取知识。而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和引,旨在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之。

吕叔湘十分重视学生的内因作用,一向把学生看作是活的教学对象。他在一次讲话中,把给学生提供条件的教学方法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作比较,打了个精彩的、恰当的比方:“这两种教学法的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跟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分别相比,工业生产是用人为的手段把原料改变为成品,原料是听凭处理的对象。农业生产则是依靠作物自己发育生长的能力,仅仅为它顺利成长提供最好的条件。”因此,他提出,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教师讲的要击中要害,学生哪个地方不懂,不太理解,就给他讲一下,点一下,学生懂的呢?就不讲。他还提到,课堂讨论也很有用,有的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提问,这样学生的思想活泼了,阅读的收获和写作的能力都会提高。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较之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是崭新的教学方式。讨论是学生群体的相互启发,相对于个体的自读,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利于深化学生自学的认识,纠正自学中的错误。重视讨论,班级中的不同意见都能得到充分发表,这种由学生通过思考所得到的知识,容易使他们懂得深、记得牢,其效果比教师把现成的结论一下子塞给他们要好得多。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反映了学习的深入,是他们好学深思、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的表现。另外,改变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让他们死记硬背学好语文的观念,要学会开辟语文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接受时代的信息,同学之间不断交流探讨,反复练习,学好语文。

语文课外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写作和听说活动等。在这些主要由学生自己开展的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能更好地发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的精神,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也就是吕叔湘所说的“大语文”观念。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根本功能是充当人们社会交际的工具。在母语的社会环境里,学生耳濡目染,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着语文。因此,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必须由课堂走进社会。吕叔湘指出,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特别是看小说,那是更普遍了。他认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解决不了问题。要大量阅读,有精读,有略读,一学期读它80万到100万字不为多。要是我们把课外阅读抓起来,就能够把喜欢看书的学生由少数扩充到多数,这对课内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只有这样把课外的书籍和文章也看作是语文教材,才能更好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堂拓展到社会,为学生培养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习惯提供广阔的天地。对此,他从孤立地、封闭式地搞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训和学生得益于课外阅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大语文观念指导下,通过开放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才会提高。

吕叔湘认为,改变只重视对学生传授前人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的教学方式,提出更要注重向学生展示获得这些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的理念。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逐步由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到思维方式的改革。多年来,学校比较注重对学生传授前人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但社会的发展,急需的是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追求思维的成果,只将自己的头脑作为贮存知识信息的仓库,教师的教学只将思维的成果传授给学生,而不向学生展示获得这些成果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无思考”的教学,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学生不仅要知道结论,而且要搞清楚产生结论的思维过程与内在规律,这样才能学得主动,才能举一反三。

吕叔湘曾以教中学生语法为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应当把语法教活,就是说,不仅仅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词,那是什么句”,而应当着重讲语法,着重引导学生观察人们怎样运用各种虚词和各种句法。简单说,就是少问几个“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打一个不一定很确切的比方,要让学生看到的不是或者不仅仅是标本室里的动物标本,而是动物园里的飞禽走兽,看它们怎样在那里活动。他希望学校里讲语法要把它讲活。要把重点放在用法的探讨上,使他感觉有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他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他的智力的开发。由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要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动态过程中教学。因此,教师应该把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过程的关注上来,吕叔湘的论述就很强调这点。

吕叔湘指出,我们应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观念,树立听说读写都重要的观念。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交际的工具,接受和表达是语文活动的两大分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特点,又使语文活动形成了听、说、读、写四种相对独立的基本形态。所谓语文能力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形成的能力。可是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产生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分析其原因与五四以前学校教的全是文言文有关;与历来学语文主要为了适应考试,而考试又一直以书面语言考查为主,作文又在考试中占的比份很大有关;还因为语文教学长期脱离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封闭式的教学使教材、教法更新缓慢,教学大纲长期以来对听说无明确要求,教师也为传统教学的习惯理念所左右,对重读写、轻听说的偏向习以为常。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吕叔湘态度鲜明地提出“语文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观点,并多次呼吁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要并重。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用声音来交流和保存知识的机会比过去多得多了。比起书面语言的使用,口头语言不仅年代要久远得多,而且使用的人数更多,使用的领域更普遍。因此,为了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适应,及时、快速、准确地摄取信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语言和文字本来应该是两条腿走路的,可是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良于行’。我们吃尽了不会说话的亏,不能让现在的青少年走上我们的老路。”他还说:“在实际生活中,用语言的时间比用文字的时间多得多。……口头表达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这些观点是从学生未来终生受用出发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全面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而不能以应试来决定教学任务的取舍。这也是能否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