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43695600000009

第9章 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依赖市场体系的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同时离不开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要求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这三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

一、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构成和目标

1.现代市场体系的概念及其构成。市场体系是由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市场相互联结、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组成市场体系的各类市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构成。

从流通环节的角度看,有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从流通时序的角度看,有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等。

从流通地域的角度看,有城市市场、农村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等。

从流通状态角度看,有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完全市场和不完全市场;有组织的市场和无组织的市场等。

在对市场体系的考察中,最重要的是从流通的商品属性或行业的角度来分析。在这种条件下,可以把市场分为一般商品市场和特殊商品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及其特殊商品市场,包括具有特殊性的商品和采取商品形式的特殊的对象物所形成的市场。主要有: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研究市场体系,应把重点放在对各种一般商品市场和特殊商品市场的分析上。

2.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培育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是: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通由计划分配关系向市场交换关系的转变,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完备、发达的大市场,确保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建立起机会均等、自主交易、公平竞争、等价交换为基础的新型市场交换关系。

首先,市场体系必须是统一的。市场体系并不是各种不同市场的简单相加或组合。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中,各种不同功能、不同层次的市场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统一的整体中,各种市场不再是单独地、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因此,市场体系的统一性首先要求形成一个全社会统一的大市场,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而不受地区和部门的局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社会化大生产通过分工协作关系把整个社会经济联结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情况下,必然要求市场体系的统一性。

其次,市场体系必须是开放的。市场体系内在地要求开放,成为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才能使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具体物质形式,市场体系也要求全方位开放。开放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内在属性。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和表现,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求打破一切人为的封锁,实行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在利益的驱动下,在竞争的压力下,为实现最大盈利目标,会表现出极大的扩张力。这种利益的冲动,要求不仅要破除地域的束缚,在国内开展平等竞争;而且要求打破国界的局限,走向世界,在国际大市场进行平等的竞争。因此,市场体系的开放性,一方面表现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在空间活动范围上是开放的,它不仅包括不受地区、部门局限的国内市场,而且包括突破国界束缚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组成市场体系的各种市场的相互关系上也是开放的,即各种不同市场之间也是相互开放的。它们虽然因为分工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职能,但并不因此而自我封闭和相互封锁,而是通过市场机制相互渗透、相互交流、融会贯通。

再次,市场体系必须是竞争的和有序的。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是经济主体围绕利益关系,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竞争的经济。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在市场上进行的。因此,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就表现为经济主体在市场上的竞争。市场体系所需要的竞争必须是充分有效率的竞争。要形成这样的竞争,必须有具有独立的自身利益的市场主体,有均衡的市场格局、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健全的竞争规划,还要有发达的市场体系。因此,竞争与市场的关系是相互的。市场体系需要充分有效率的竞争,而发达的市场体系又是竞争充分展开和作用充分实现的必要条件。市场竞争追求效率和效益。但是,这种竞争又必须是公正和平等的竞争,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有序地进行。没有规范有序的竞争,不可能是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竞争。在市场无序状态下,市场经济运行就会出现混乱状况,产生诸如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以次充好、哄抬物价甚至垄断市场等行为,这都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实现市场体系有序性,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市场运行方面的法规,使市场体系的运行纳入法制的轨道,保障市场体系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秩序化。

最后,市场体系必须是健全完备、成熟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就其结构来讲,应当是健全完备的。在这样的市场体系中,既要有消费品市场,又要有生产资料市场;既要有商品市场,又要有生产要素市场;既要有现货市场,也要有期货市场;既要建设有形市场,又要重视无形市场;既要有区域性市场,又要有全国性市场;既要有国内市场,又要开拓国际市场。

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完善发育程度的最高标志。建设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的基础是生产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达程度又表现为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因此,要建设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包括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不断提高市场本身的发育程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市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发达完善程度。包括完善市场设施、交通、通讯、金融、仓储等硬件系统;完善管理、信息、法规等软件系统。

(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首先,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整合市场资源,提供商品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一是用现代化的新型流通方式改造传统流通方式。对现有的大量初级批发交易市场,要通过提档升级和规范规制改变其交易的原始性和自发性,逐步形成以信息聚集和发布以及大宗商品批发交易、物流配送为主要功能的连接产需的平台;对于零售市场,要大量发展连锁经营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并通过这种形式推动多种新型业态方式的发展;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高流通的效率及其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二是进一步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在发展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和产、销一体化组织的同时,发展适合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特点的流通组织。要不断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作用和功能,使其不断向生产和零售两头发展,真正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对于大宗生产资料商品,要进一步发展规范化的、运用现代交易形式的批发生产和电子商务交易。对于大宗初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对其进行调整和整合,推进市场主办者的公司化改造,明确其法律责任和地位,规范其行为,使其承担起市场规范的责任。同时,要鼓励和促进现代批发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些大型的、功能齐全的批发商和代理商。在商品零售环节,在通过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推进多业态发展的同时,重点将那些分散经营者通过加盟连锁便利店和特许经营方式组织起来,通过统一采购、统一进货、统一物流配送等连锁组织形式,实现从采购和配送的源头上抑制假冒伪劣商品,提高商品质量和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快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的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建设。要重点加大主销区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使产地和销地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要进一步开放棉花收购市场,取消企业对跨地区收购棉花的限制,有计划地开办区域性棉花交易市场,培育和完善棉花市场体系。合理调整和规范棉花和粮食的国家储备体系,健全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制度,发挥其吞吐调节作用。

其次,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传导机制和信号系统。完善市场价格形成的机制,要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包括政府的价格行为。一是要继续深化电力、民航、铁路、电信等垄断行业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改革。二是进一步改革政府价格决策方式,健全政府定价的成本监审、价格决策听证、专家评审、集体审议和价格收费公示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三是要继续整顿和规范价格、收费秩序,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监管。四是继续深化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探索实行粮价直接补贴给生产者的具体形式。五是进一步创造条件,促进利率的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市场决定利率变化的机制。

再次,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采取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技术的和法律的手段,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充分自由地流动。清理、取消各地各行业中各种阻碍商品自由流动的政策和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商品流通政策和贸易体制。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打击各种地方保护和不公平竞争措施的力度。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要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和反倾销法,使反对垄断、反对倾销有法可依,鼓励公平竞争,规范企业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市场发育创造良好环境。政府要从那些不适合政府发挥作用的职能领域中退出,真正实现政企分开。防止政府利用行政权力搞地方保护,阻碍统一市场的形成。

2.促进资本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完善和规范发行程序,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建立统一互联的证券市场,完善交易、登记和结算体系。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积极发展财产、人身保险和再保险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虽然我国的要素市场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但与商品市场相比,发育仍然较慢。特别是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发展仍很不完善。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要以发展要素市场为重点,清除制约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各种障碍。包括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逐步形成多层次(主板、二板、三板)多产品(股票、债券、金融期货等)的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发展产权市场,推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重组、兼并;发展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行政批租引发大量腐败现象的做法;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消除对农村劳动力的种种歧视;还要大力发展技术、信息等市场,积极发展财产、人身保险和再保险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的必要性。加快建立我国的信用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在全社会进行诚信教育,增强信用意识,形成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社会信用道德和文化环境。中华民族素有“言必信,行必果”的传统美德。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则衰,国家无信则败。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树立信用是金的理念,从自身做起,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根治信用缺失的顽症,让诚信真正成为一种公认的财富,成为诚信者的通行证。一是要向全民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和信用意识,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是要引导企业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减少企业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导致违约等现象的发生,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约束机制,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其次,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强化产权保护,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商品市场的买卖,资本市场的借贷,要素市场上的交易,证券市场上的支付,无不体现着信用。由于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由于体制的不完善和人们认识上的不足,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商业信用还没有建立健全。信用缺失极大地影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还必须在强化产权保护的基础上,以货币信用为重点,建立包括企业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银行信用、个人信用在内的现代市场信用体系,建立失信约束与惩罚机制,依法严惩失信违约行为,使失信违约者所付出的成本明显高于其非法所得。

再次,健全和完善社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和开放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必须解决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公开并传播失信者的记录,形成社会联防,使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目前,我国大约60%的信用信息掌握在政府各部门手中,但这些信息一般都不向社会公开,一方面造成信用信息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和各类信用中介组织,得不到需要的信用资料,很难开展信用管理和相关服务。公开信息应有相应法规依据。因此急需加快信用立法进程,解决公共信用信息依法公开和共享问题。

最后,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健全失信惩罚机制。信用缺失,与失信成本过低大有关系。因此,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迫在眉睫,这是巩固信用体系链条中的关键一环。目前,应加快建立个人、企业和中介的诚信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名誉扫地,代价惨重,直至绳之以法。要抓紧制定与社会信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规章,修改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有冲突的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失信惩罚机制,使信用体系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二、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和经验总结,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宏观调控的目标、功能、手段和方式以及宏观调控的主体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从宏观调控的效果上看,我国运用经济的、法律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措施,特别是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有效实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

1.明确了宏观调控的任务。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所追求的主要是宏观经济的平衡,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可概括为:(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防止超国民收入分配。如果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市场价格就会脱离市场价值而偏向某一个方面,这就不能反映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经济结构就不会协调,经济运行就不正常。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中,总需求往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总需求就该是调控的重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中,总需求往往大于总供给,表现为供给不足,这种现象被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称为短缺经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超国民收入造成的,即国民收入在货币价值形态下的分配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实际生产额。在这种情况下,就表现为通货膨胀。因此,控制超国民收入分配,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2)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防止生产结构比例失调。结构平衡的实质是使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同需求结构相适应。一般来说,总是需求结构决定生产结构,而不是相反。当生产结构暂时失调时,为了减少社会劳动的消费,可以引导消费者调整需求结构,促进使用价值相同或相近的产品相互代替。但是,主要的矛盾方面是生产结构。要不断调整生产结构,使其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3)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适应,防止过度消费和生产相对过剩。如果消费能力大于生产能力,形成过度消费,就会使必要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难以进行;如果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使企业和部分产品及其价值不能实现,资金不能回流,生产过程不得不停滞。(4)兼顾经济高速增长和均衡发展,防止经济发展的大起落。由于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中不可能完全避免波动,完全平稳也不可能发展。但是应该避免忽冷忽热、大上大下,造成资源浪费。(5)调节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防止社会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在产权主体多元化和商品经济条件下,要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就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社会的再分配功能加以调节,以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和某些缺陷。

2.确定了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经过长期探索,借鉴国际经验,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个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内涵丰富、覆盖面广。(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衡量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减最终会体现到经济增长的变化上来,也是经济稳定、比例协调、效益提高的结果。(2)增加就业。劳动者充分就业,既是活劳动要素充分利用的表现,也是居民收入相对均衡的表现。因此,充分就业既是经济繁荣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标志。(3)物价稳定。这是一个各国政府都追求的共同目标,因为物价稳定是通货稳定、经济稳定、比例协调的综合反映。物价稳定一般被认为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商品、服务贸易和资本流动的结果。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国内货币稳定、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关系极大。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条件。

3.宏观调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1)由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和直接配置资源转向主要调控市场,进而影响市场主体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2)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方面,由供给调节为主转向需求调节为主。(3)在调节需求的方法上,由直接调控市场需求规模转向通过经济杠杆来调控市场需求规模。(4)由过去主要依靠国家计划调控逐步形成了国家计划、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三者之间相互配合与制约,能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新机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新的协调机制是比较成功的,运行是高效的。

4.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健全。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中,财政政策包括运用预算、税收、债券、转移支付等手段,主要用来调节经济结构和社会分配;金融政策主要指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综合运用利率、汇率、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国家计划确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则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计划本身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更具有综合性、前瞻性和战略性。

5.宏观调控功能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基本保持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综合要素生产率,即经济效率;发展了大量社会公共事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行建设国债,做成了一大批多年想做而未能做的事;通过分配政策和再分配手段,对收入分配进行了调节;通过打破行业垄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运用的成效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不稳定不健康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措施,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这次宏观调控相对以前的调控具有了新的特点:(1)此次宏观调控是具有预见性的主动调控。以前的调控都是在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后才采取措施。此次调控及时抓住了某些部门投资过猛的苗头,注意在经济增长率尚在适度范围内、价格攀升趋势刚刚露头时就及时采取措施,起到了拉长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效果。(2)此次宏观调控目标更为科学。以前调控主要是控制总量,容易出现因“一刀切”导致的“硬着陆”,或者措施不到位而反弹。此次调控目标在一开始就定为有保有压,因而不仅抑制了过热部门的盲目发展,而且调整了经济结构,同时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势头。此次宏观调控手段更为全面。以前的调控较多地使用的是行政命令,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但结果往往背离初衷。此次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效果明显,副作用少,各方面积极性得到保护。(3)在宏观调控的同时深化体制改革。早期的宏观调控受计划经济影响多,此次调控坚持以改革开放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宏观调控的积极效果。目前,2003年的宏观调控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一是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形势趋好,夏粮丰收,扭转了连续4年下降的状况,全年粮食产量也有望扭转连年下降的局面。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趋缓,部分行业投资增速放慢,投资增长在下半年继续回落。三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外贸外资形势较好。(4)货币信贷扩张得到初步控制,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势头得到有效制止。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加强和完善

1.坚持“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原则。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应该注重具体矛盾和问题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今后宏观调控的原则要更加突出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内容。事实上,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区别对待是总的要求,有保有压则是具体的举措。宏观调控突出这一指导原则,预示着今后的调控运行中,将在坚持消除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同时,对一些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行业和领域,进一步表现出灵活性,力求取得真正实效。

2.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首先,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操作上,加强其内部组合。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使用方面,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讲究内部组合。在政策操作方面,需要对实行了6年多且其正效应逐步被挤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做必要的调整。据此,下一步“双稳健”组合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应该将宏观经济管理重心从目前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短期的需求管理与中长期的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方面上来。货币政策主要用来解决短期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压力等稳定问题;财政政策在用来解决短期稳定问题的同时,主要是解决中长期的供给稳定问题。

其次,财政货币政策的使用要协调配合。2005年将实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要分工协作、搭配使用、协调配合。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应注重以下因素:一是密切关注CPI、PPI和经济走势,作为货币政策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二是在政策的操作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财政政策方面,应该实现中长期供给稳定和结构优化。税收政策要“有增有减、有松有紧”。要适当扩大增值税转型的试点范围,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减少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的压力。要积极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预算支出政策应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积极姿态,尤其是国债投资政策方面,要适当调减项目资金规模,优化使用结构,要将着力点放在中长期供给能力建设、结构改进和供给稳定机制建设方面上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止资金体外循环。为此,应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控,灵活调节公开市场的对冲操作,保证金融机构正常的支付清算和合理的贷款资金需求。加强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注意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区别对待,调整结构”的方针,既要防止部分行业中严厉禁止项目的反弹,又要防止经济活动中正常资金需求的不到位,切实纠正“一刀切”的现象。及时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正常的流动资金贷款,防止资金体外循环。

3.建立宏观经济调控的长效机制。为了尽量减少宏观调控中过多地依赖行政手段,必须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一是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目前我国的环保标准、安全生产标准等都处于一种不健全的状态,导致了企业低成本扩张。因此,应尽快完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制度,规范重点行业的环保标准、安全标准、能耗水耗标准和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并且用法律手段给违规者强有力的处罚来保障这些标准的执行,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是建立起调控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监督检查这些标准体系的落实情况。二是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大力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同时注重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化改革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推进投资、金融、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发展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的机制,做到既分工明确,又总体配套、综合协调,从体制上形成治本之策,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有效性。

4.调整主要政策取向,正确把握调控力度。200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05年经济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时提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和重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从宏观调控主要政策取向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转变:

一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200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2005年经济工作,首次明确提出,“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明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取向开始发生转变,由“积极”转向“稳健”,表明财政政策既不要扩张,也不要紧缩,可适当调减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财政政策目标由原来主要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上来。只要财政有赤字,对经济就会形成一定的扩张影响。一般来讲,赤字大,扩张力度就大,赤字小,扩张力度就会小;但在赤字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经济总量增加快,赤字对经济的压力会相对缩小,集中反映在赤字率的变化上。国债负担率是衡量国家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国债余额反映的是累积赤字对经济形成的压力,当国债负担率不断上升,高到经济无法承受时,财政就不可持续,就会引发财政危机。我国从2003年开始,中央财政赤字、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这些情况表明,我国财政政策转向稳健后,赤字率和国债负担率呈双下降趋势,赤字对经济的扩张影响呈相对缩小态势,财政政策在“度”的把握上是适当的,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

二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5年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货币政策主要侧重于总量调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有两大基本手段:一个是数量型手段,如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一个是价格型手段,主要通过利率、汇率调整来影响经济行为,进而实现货币调控目标。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已从数量型调控逐步转向价格型调控,如美联储主要是运用利率手段来调控经济。目前我国也应重视运用价格型手段。但是,权衡利率和汇率,调整汇率的震动面比较大,一旦人民币升值,就会加剧资本流动,搞不好会引起金融动荡。何况,2005年外贸出口压力会比较大,人民币升值,会直接影响外贸出口,影响外资进来,影响国内就业,影响港元币值的稳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当前宜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利率手段调控经济,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实施货币政策总量调控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货币信贷对结构调整的作用。目前货币信贷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短期贷款减少较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偏紧;而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过高,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反弹。因此,货币信贷政策也要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严格控制中长期贷款,努力增加短期贷款,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对流动资金贷款的需要。

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防止通货膨胀,是货币政策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能,也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重视做好物价工作,形成有效的价格调控合力,控制住物价上涨的势头:合理保持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坚决控制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要关注和控制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大市场和物价监管力度。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近年来,我国的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投资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衡,已成为制约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00—2003年,我国的投资率分别为36.4%、38.0%、39.2%、42.3%,而同期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55.5%。预计2004年投资率将进一步上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投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从我国历史上看,投资率过高,容易引发经济过热,造成经济大的波动;投资率高还会挤压消费,使投资品缺乏最终消费的支撑,投资和经济增长不能持久。因此,无论在当前还是今后一段时期,都要大力推动消费。

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在初次分配环节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已成当务之急,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严格控制垄断行业收入的过快增长。加强对低收入居民和困难家庭的生活补助,随着物价上涨和生活费用的增加,要相应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

在再分配环节中,要加强对个人收入差距的调节。近年来,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继续呈扩大之势,既不利于增加消费,也不利于社会稳定。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采取分项征收,漏洞较多,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综合与分项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但这项改革对征管要求相当高,所以近期改革可先适当调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有利于增加部分消费。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来看,我国应择机开征遗产和赠与税。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开征遗产和赠与税,已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等一系列中央文件中提出,关键是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既要起到调节收入分配、防止贫富差距过分扩大的作用,又要注意保护个人投资的积极性,避免资产向境外转移。

要大力改善消费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引导企业生产和销售适应农村市场需求的商品,在农民收入增加较多的时候,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和发展住房、汽车、电信、教育、旅游、文化、体育等新兴消费热点。清除各种限制消费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落实公职人员带薪休假制度。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特别是在食品和药品领域,让老百姓放心消费。

四是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有1400万,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其中高校毕业生已进入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的高峰期,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此外,还有复转军人就业问题;还有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和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等。从中长期看,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今后就业工作必须立足于逐年减少滚存的失业人员,逐步减轻就业压力。我个人认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经济快速增长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压力应该得到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很大,主要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一方面,我国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和部分下岗职工,难以适应新岗位就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一些有学历、有技能的劳动力又不愿意低就。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就业结构问题。要加强就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政府要拨专款,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时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努力开发公共卫生、城市环保、医疗保健和社区、家政服务等就业岗位,积极拓展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信息服务等就业领域,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多环节解决就业问题。要注意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和西部地区创业,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的要有利于促进就业,因此保障水平要适当。认真总结推行改革的试点经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社会保险面覆盖到各类所有制企业。着力解决再就业遗留的历史包袱问题,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加强城市“低保”工作,建立物价指数与“低保”挂钩的制度,相应提高“低保”标准和范围。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移民安置、征地拆迁、企业改制、金融事件等方面引发的社会问题,花钱买稳定要做到公正、公平、合理,防止用激进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5.正确把握调控重点。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的情况出现反弹。目前投资仍在高位,反弹压力比较大,一旦出现反弹就会丧失宏观调控的成果。因此,在今后的调控中政府应继续搞好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的协调配合,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加快制定完善并严格实施能耗、物耗、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电钉、焦炭等行业投资反弹;认真做好项目清理后续工作,该停建的坚决停建,该限期整改的严格整改;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认真抓好违规电站的清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确把握政府投资的投向。稳健的财政政策是相对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言的,既不是扩张的,也不是紧缩的,而是松紧适度的中性的财政政策。在总需求、总供给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这种转变是必要的。在今后的调控中政府应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的相互配合,安排好中央政府投资。继续将政府投资的功能和使用方向由最初的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推动结构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和促进“五个统筹”上来。努力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高耗能产业增加过快,能源需求必将保持强势,价格上涨就难以避免。因此,在今后的调控中,政府应把缓解煤炭供求偏紧的问题作为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重点。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生产供应。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同时,将继续加强电力需求管理,加快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粮食和重要生产资料供求基本平衡。与此同时,将加强物价监管,继续实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通报制度和“两条控制线”政策。加强价格政策和价格形势的发布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心理预期。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承受能力,把握好政府提价项目出台的时机和力度,避免集中出台政府提价项目。

三、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加强宏观经济调控,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正常发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政府经济职能依赖于行政管理体制之中。目前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许多问题,都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有关。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政府行为是否适当,取决于政府职能的定位是否准确;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职能转变是否合规到位。因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要的是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基于政府的性质、地位,并结合世界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所应履行的基本职能主要是四个方面,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所谓政府职能的转变或归位,就是要使政府从宏观微观都管、大事小事都抓转移到主要做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真正承担起对这些工作的责任,从无所不为的全能政府转向为所必为的责任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关键是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应在理顺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直接地看,有两项改革至关重要。一是实现政资分开,割断政府干预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的资产纽带。对于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来说,政资分开的内涵是双重的:一方面,应把由各级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能的国有投资控制在必要范围内,通过“割断”资产关系,杜绝政府部门对非国有投资领域的直接干预。为此,必须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倾斜方式,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另一方面,对那些由各级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或运营权分开,通过“隔断”资产关系,防止政府的直接干预。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对必须采取国有独资形式或国有资本必须绝对控股的企业,应通过建立特殊形式的董事会或设立资产经营公司等途径,使政府的出资人职能通过合理的制度构架规范行使。必须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推动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把国有投资的事业单位控制在最必要的范围内。二是加快政府管理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强化对政府行为的法律监管。在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健全行政监督法律法规的同时,调整对政府行为约束与监督的立法角度,即从“禁止性”立法转变为“允许性”立法,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规允许的事项。与此同时,把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多管齐下,促使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在正确履行职能的轨道上运行。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还应着力推进两个重要方面的改革。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公务员特别是行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二是建立有利于政府公正履行职责的财政保障制度。在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同时建立正常的行政资金供给机制,建立有利于充分而公正地履行职责和抵御腐败的公务员薪俸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方式

完善行政管理方式,在思想上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特别是正确认识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管理方式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企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企事业单位的活力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源泉;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调节市场活动,是为了给企事业单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本质上说,政府的调节就是服务。改革的目的,不是取消政府对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与调节,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形成以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的新型管理调节方式。这种新型管理调节方式的形成,不仅要立足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方面尽可能减少行政手段的运用,而且要努力为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调节与运用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此,应着力深化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缩小行政审批的范围,完善行政审批的方式,规范行政审批的程序。市场主体能够自主解决和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一律不再纳入行政审批的范围。必要的行政审批,可以上升为法律法规的应尽量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体现。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后续监管制度,防止反弹。凡能通过核准和登记备案方式管理的,一律实行核准和登记备案制度。审批程序的安排要简单快捷、公开透明、科学严谨,尽量纳入法制轨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投资活动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活动,而投资审批是各类审批中的关键部分。因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着力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

2.规范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通过规范的制度,使企业既能理性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又能对政府的调节特别是经济手段的调节作出灵敏的反应。

3.发展和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当前应着力解决中介组织总体数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以及管理体制、组织形式、运作方式行政色彩浓厚的问题。

4.建立健全市场运行秩序。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完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的各项法规;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对违法违规、失信失范行为的处置与惩戒。

(三)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科学合理地设置政府机构,应把握如下要求: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主要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二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环境。三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要求。基于这些要求,推进机构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是:第一,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加强和完善从事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的机构,撤销那些直接从事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第二,规范党政机构设置。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责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明确职责分工,进一步整合政府职能部门。第三,理顺上下级政府机构设置。根据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责的划分,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金融、投资和社会保障以及工商、质检、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分工和职责,调整一些领域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制,赋予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更多的权责。第四,减少行政层级。减少行政层级的改革牵涉面宽、风险大,一定要深入研究、科学决策,并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区别对待、不断完善的操作原则。当前,可以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推进县乡机构改革,整合乡镇,压缩部门,精简人员。

(四)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

近年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决策者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相关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制度逐步健全。但是,决策中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主要是决策的随意性较大,民主化程度不够,透明度不高,责任机制不健全。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一是建立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的决策,都应以充分扎实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二是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一律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同时,相应明确责任主体,划清责任界限。三是推行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听证制度。四是健全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制度。五是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在明确界定决策责任主体和责任界限的基础上,推行决策失误引咎辞职、经济赔偿和刑事处罚制度,严厉惩治决策失误行为。同时,健全纠错改正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发现错误,通过科学的程序有效纠正错误,预防和减少决策失误,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应当强调,要保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除了完善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还要求决策者转变决策观念,确立群众观点和民主意识,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