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许许多多的名人或成功之士,在他们成功成名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经典的故事——那就是他们在犯错时,他们的父母在当时的情景下处理这些事情的方式方法,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激励着他们一生的成长。列宁因为打碎花瓶,妈妈教育他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华盛顿因为砍倒了樱桃树,爸爸教育他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无数事实证明:男孩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犯错改错的过程,而犯错的过程就是教育男孩的最佳时机。因为只有在犯下错误的同时,男孩才更有可能深刻地去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因此,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时候,妈妈就要帮助孩子去分析错误,引导男孩面对错误,最终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第四,带男孩外出做客时。
亮亮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妈妈多次教育他待人要有礼貌,但每次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一次,妈妈带他去参加一个婚宴。宴会结束时,孩子对妈妈的同事说了一句“叔叔阿姨再见”。同事们都称赞亮亮说:“这孩子真有礼貌。”回来后,妈妈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便给孩子买了一台“文曲星”。亮亮很惊讶地问妈妈:“妈妈,‘文曲星’我要了这么久,为什么今天给我买呀?”妈妈说:“因为今天你很有礼貌,应该奖赏。叔叔阿姨已经给了你口头奖励,这是妈妈给你的物质奖励。”亮亮欢呼着,对妈妈说:“谢谢妈妈!”。妈妈不失时机因势利导,说:“懂礼貌不但会让别人很开心,自己也会在别人的开心中有所收获,以后还要不要做懂礼貌的孩子呀?”亮亮使劲地点头表示同意。有很多男孩在家很听话,但是到了客人家,就容易“人来疯”,放任骄蛮,让大人很没面子。这时,如果妈妈当着客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不但不听,甚至会故意大哭大闹,弄得大家都很尴尬。因此,要使孩子在别人面前变得听话、懂礼貌,妈妈就必须在做客前和做客中对孩子做一些相应的指导,并且在做客后及时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此时,无论是表扬还是惩罚,都将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在家待客时。
待客时,是男孩学习待人接物礼仪的最佳时机。妈妈发现8岁的孩子在接受他人礼物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就微笑地对孩子说:“贝贝,你好像忘记说什么了?”贝贝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说什么,这时,妈妈对客人说:“谢谢您送礼物给贝贝,我代贝贝谢谢您!”贝贝听了妈妈的话,意识到自己没有礼貌,于是很不好意思地说:“贝贝也谢谢阿姨!”接着在妈妈的示意下,贝贝又对客人说:“阿姨,您热不热,我去给您拿杯饮料。”说着便去准备了,完全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第六,在男孩对某些事物有浓厚兴趣的时候。
妈妈平时对男孩的行为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现男孩对某一事物特别有兴趣,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抓住孩子兴趣的“闪光点”因材实施教育。这样做,说不定就会激发出男孩某一方面的智慧火花,引导男孩沿着自己的兴趣走向成功。
大双和小双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14岁考入大学,19岁攻读航天博士,22岁参与国家863课题研究。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其妈妈抓住了他们的“闪光点”,从兴趣入手,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例如,“二双”的妈妈发现了孩子对家用电器的浓厚兴趣。从此以后,妈妈用心去保护和支持孩子的这种兴趣和爱好,“纵容”孩子拆家里的收音机给孩子做试验,鼓励孩子在修水龙头、马桶中练习动手能力,等等。结果,哥俩小小年纪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电器医生”,并一步一步成长为航天奇才。
第七,在男孩吃饭的时。
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感受,平常工作忙,几乎挤不出时间来教育孩子,于是一日三餐就成了教育孩子的一个好时机。如此一来,只要一到吃饭时间,家长便开始问功课、查成绩、讲孩子过错,常常弄得孩子愁眉苦脸、哭哭啼啼,使就餐笼罩在一种不愉快的紧张气氛中。
有的男孩说:“我不喜欢在家里吃饭,一上饭桌,妈妈就问这问那。”
还有一些男孩说:“妈妈老问我考试分数,还说考不到90分就不给我买好吃的。奶奶就不说我,我还是愿意在奶奶家吃饭。”
也有的男孩说:“吃饭的时候,妈妈总是说我不喜欢的话题,因此,我每次都吃的特别快,不给妈妈说我的机会。”
教育专家认为“餐桌教育”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抑和情绪低落,使父母和孩子隔阂加深,从而导致孩子不亲父母的尴尬局面。但是,这并不是说在餐桌上不能教育孩子。其实,吃饭时,妈妈完全可以教孩子认一认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告诉孩子这些菜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烧熟了后又是什么样子,并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名字。这样,一边吃东西一边学习,孩子会吃得更香。其实,餐桌虽小但意义重大。家长如果能够营造一个愉快、舒适的进餐环境,就等于搭建了一个和孩子良好沟通的桥梁。在愉快的环境当中,孩子有发表自己“高见”和“新闻”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还有利于活跃进餐的心理气氛。
第八,在老师来家访时。
大多男孩最怕老师上门,因为,他的在校表现就会暴露出来,同时,男孩更怕妈妈将他在家的所作所为告知老师。因此,妈妈应懂得孩子的心理,在老师家访时,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提出希望的口气间接地说出孩子的缺点以让老师了解。新学期开学了,妈妈教育性格腼腆的丁丁在学校要活泼、开朗、大方一点,儿子满口答应了。以后每隔几天,妈妈都会提醒儿子,每次丁丁都很认同地点头。一个月过去了,妈妈找到丁丁的老师了解情况后才得知,儿子在学校还是那样不爱说话。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却让事情有了转机。一天,丁丁的老师来做家访,问丁丁的妈妈:“丁丁在家里表现怎么样,是不是比以前活泼多了?”丁丁的妈妈想了想说:“好多了,现在家里要是来了小客人,丁丁都会主动陪小客人玩。”送走老师后,妈妈发现丁丁一直盯着她,便走上前跟他聊天。说着说着丁丁就问妈妈:“妈妈,你真的觉得我的性格比原来好多了吗?”妈妈先是一愣,然后接着说:“当然了,那天家里来客人,你不仅主动打招呼,还给小客人拿了一个苹果,这都是进步呀!”果然,从那以后,丁丁的性格好多了,并开始主动与爸爸妈妈进行沟通。
其实,生活中教育男孩的好时机有很多,当男孩有崇拜的对象时、当男孩受到挫折时、当男孩经历失败时、当男孩享受成功时……妈妈要抓住这些时机,对男孩进行教育,每个男孩都会成长得很快。教育孩子讲究时机,当然,这需要妈妈用心去发现时机、用耐心去等待时机、用宽容的心去创造时机……只要时机得当、方法得当,每个男孩都不会让妈妈失望!
3.妈妈必须知道的心理学
张女士很有感触地说,她很相信儿子。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因扭了脚在家休息了几天,结果误过了班里平时的测验,张女士为了让儿子补上这场测验,就到学校找来各科考试的卷子,想回家让孩子按照学校考试的时间把卷子都做了。在把卷子交给孩子的一瞬间她犹豫了一下,考虑是让儿子掐时间还是由自己来监督;同时张女士还想到,要不要把儿子房间里的书本都拿走,以防他偷看。张女士想到儿子平时学习成绩平平,肯定会有一些内容不会做,那么他会不会偷偷去看书上的答案呢?思考片刻之后,张女士决定信任儿子,就告诉儿子说,她把手表放在桌子左边,到了十一点就不做了。别的什么也没说,关上门出来了。让张女士高兴的是,这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知道考试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完全按照学校测验的样子来管理自己,时间一到就不再做题了。儿子好像根本不知道有“作弊”这回事。张女士通过观察看出来,儿子在遇到不会做的题时,也绝对没有动过偷偷翻书的念头。张女士感叹,原来儿子的思想是简单的也是很纯洁的!她庆幸自己在那一瞬间的选择,庆幸自己没有用潜台词告诉儿子这些糟糕的概念:考试是可以偷偷看书的;你是不值得信任的。
心理学上研究发现,人容易受到客观原因或者他人的暗示。如果一个男孩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男孩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去。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男孩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位妈妈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男孩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龙!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男孩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男孩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男孩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男孩的心田,使男孩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男孩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比如,当孩子犯错时,妈妈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妈妈对男孩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男孩“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男孩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妈妈经常会对男孩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妈妈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男孩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妈妈应引导男孩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男孩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男孩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男孩收获学习的乐趣。妈妈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风暖和,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学习成绩是否突出不能以某几门优秀的学科来衡量,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些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妈妈必知的心理规律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