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小学里,一个小男孩画了一只三条腿的恐龙,老师问他,为什么是三条腿呢?他回答说因为环境的污染,恐龙也变异了!老师认为他有想象力,而且思维力也很好。而另外一个小男孩也很有创意,他把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的特点综合了,画了一个“四不像”恐龙,老师问他这幅画的意义时,小男孩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只要他画的有创新就能受到家长和别人的注意。也就是说他不是为想象而想象,是为一些与思维无关的因素而想象创造。这两个男孩谁更有创造力?事实已经很明显了,因为想象是思维力的组成部分,它是为人的整体思维力服务的。如果想象不是因为喜欢想象而想象,那么维持想象的动力是有限的,这种想象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这种方式的想像力培养需要改进,想象和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真正为想像力的培养而进行的教育,会让男孩的想象本能渐渐削弱,越教越没灵气。
因此,妈妈挖掘培养男孩的想象力要明白培养的目的和方式,也即男孩的想象必须是纯粹思考学习的产物,男孩的想象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创新点。不要把男孩的内在想象需求转化成外在的动机,比如男孩子特别有想象力,于是妈妈喜欢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孩子。另外,妈妈故意用奖励的方式去鼓励男孩想象也会影响他的想象动机。因此妈妈必须自然地遵循男孩的想象本能,留给男孩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孩子自由、自然地想象,使之成为自己的乐趣。妈妈只有认清了这些,才知道什么时候该引导男孩的想像力,什么情况下改变培养方式。
妈妈在培养男孩的想象力时,请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不要责备孩子,以免扼杀男孩的想象力。
爱迪生善于想象,曾经拿鸡蛋放在自己屁股下面孵小鸡,小鸡当然没孵出来,但他并没有遭到妈妈的责骂和嘲笑。因此妈妈不要责骂男孩,无意的责骂会杀伤他的想象力。
第二,走进自大然,激发男孩的想象力。
一个男孩的想像力受经验的影响,因此,妈妈应让男孩亲近大自然,更多地感受外物。经验越多,想象力的源泉就越丰富,男孩的想象力就越高。因此妈妈要带男孩到处走走。
第三,多让男孩读一些能激发想象力的书籍。
妈妈要多为男孩买些故事书和儿童科学读物,让男孩大量占有知识,没有丰富的知识量,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
9.让男孩遵守游戏规则
妈妈和爸爸陪着男孩洋洋玩游戏。游戏的内容是一个人当小狐狸在前面跑,一个人扮老虎在后面追。
洋洋由妈妈陪着当小狐狸,爸爸当老虎在后面追。整个追的过程,洋洋玩得都非常开心。可是每当快被“老虎“追上的时候,洋洋就会跑到卧室里,把门关上!玩了几轮,都这样,每次都以卧室门关上宣告游戏结束。
妈妈提议说:“要不让爸爸来当小狐狸,洋洋当老虎!”于是,大家换了角色。可这次洋洋就是不让爸爸进卧室关门。爸爸一关门他就哇哇大哭。爸爸问洋洋:“为什么你可以进卧室关门,爸爸就不可以?”洋洋说不上来,就耍脾气说:“我就是不想让爸爸藏起来,爸爸藏起来玩着就没意思了!”
爸爸说:“那以后玩游戏的时候,咱们得把规则说得清楚些!要不爸爸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妈妈也在旁边说:“你当狐狸藏起来,爸爸也会觉得没意思的。”在接下来的游戏里,洋洋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了。
规则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它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其一是没有明文规定,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主动排队,在影院、图书馆不大声喧哗,以至进入会场要放轻脚步等;其二是有明文规定的,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公约、规则、规章、纪律等,如交通规则、学生守则、考试纪律等,通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有的甚至与法律法规相衔接。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确,没有规则,任何社会活动都无法展开。就连和小朋友玩游戏,我们都必须遵守规则。对于妈妈来说,教男孩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妈妈要教男孩遵守“大”的规则,先要在日常生活中教男孩遵守“小”的规则。一般来说,妈妈教男孩遵守规则,可从教男孩遵守游戏规则入手。
男孩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原因很多,比如,男孩年龄过小,不知道遵守规则;游戏内容对男孩来说较难,男孩难以成功;游戏时男孩的失败过多,男孩丧失了玩游戏的积极性;男孩的好胜心过强,总想比别人快,这主要表现在竞赛性游戏中;缺乏生活经验,主要表现在“角色游戏”中等。
找到了男孩不愿遵守规则的原因,妈妈就能对症下药,根治男孩的毛病。
第一,妈妈要给男孩多讲规则的作用。
男孩缺乏生活经验,家长应该丰富男孩的生活经验,鼓励和肯定男孩的正确行为。在家里,妈妈与男孩做游戏时要给男孩讲清游戏应有的规则,以及大家为什么要遵守。要让男孩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例如,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竞赛规则。妈妈可以时常反问男孩,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男孩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家长也可参与男孩的游戏,并以角色的身份和游戏的口吻指导游戏,帮助男孩遵守游戏规则。
第二,妈妈帮助男孩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有的男孩年龄过小,妈妈应对男孩遵守游戏规则的正确行为给予肯定,并告诉男孩怎样做才对。在家中,妈妈可以为男孩规定一些规则并让男孩执行,如物品用后要归回原处;离家出门要和家人打招呼;按一定的时间作息(定时进餐、睡眠、起床)等。
第三,妈妈要让男孩知道如何执行规则。
有时男孩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仍会时常违规。比如穿衣、洗漱等动作太慢,不得要领等。这很可能是因为男孩觉得游戏内容太复杂了。这时妈妈就应选择适合男孩年龄特点的游戏,教男孩做事的方法,培养男孩的自理能力。同时,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提高男孩的生活技能。
第四,妈妈要培养男孩的自律精神。
他人制定的规则是强加的,属外力约束,而男孩自己制定的规则有内省成分,便于男孩自觉遵守。妈妈不妨和男孩一起商量制定家庭规则,以便共同遵守。例如,进别人房间前要先敲门;下棋、玩游戏要按规则决定胜负:说错话或做错事时要礼貌道歉;看电视时不要干扰别人等。
第五,妈妈要让男孩懂得规则的严肃性。
执行时尽量严格,不随意迁就男孩的喜乐。妈妈违规也要自觉受罚。如果男孩仅仅是为了取胜而多次破坏规则,妈妈应让男孩认识到要想取胜,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再快也没用,千万不要迁就男孩。如果男孩多次因争强好胜而不遵守规则,妈妈完全可以停止游戏,避免滋长男孩的自我优越感。
一旦男孩养成了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他在与别人交往时,也就容易运用普遍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10.鼓励男孩的“奥特曼”情结
家有男孩,妈妈们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儿子太爱管闲事,尤其爱打抱不平。比如,他看到家里的小狗在欺负小猫时,他会把小狗追得满屋乱跑;当他遇到高年级的学生欺负小学生时,他总把拳头攥得紧紧的,想跳出来为小学生讨个公道。有些妈妈会对男孩的这种行为很担忧,孩子这样爱管闲事,会得罪很多人。而且有时他们的行为太莽撞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
事实上,妈妈的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爱打抱不平是男孩一种本能的反应。每个男孩都有英雄情结,他们总是同情弱小,希望正义永远战胜邪恶;他们常常幻想自己能够身怀绝技,去与恶势力作斗争,让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因此,当男孩们看到邪恶势力占据上风时,或者看到有人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时,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攥紧拳头,为正义而打架。
能够做英雄是最能够让男孩兴奋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男孩的英雄梦想往往很难实现。即便如此,每个男孩的心中却都有一个鲜明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伟大的、神圣的、没有缺点的。这个形象或许来自于现实生活,或许来自于他们最热衷的漫画、动画片。
其实,细心的妈妈都会发现,男孩们喜欢奥特曼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他们会让家长给他们买奥特曼的图书、奥特曼的VCD、奥特曼的模型;他们还常常模仿奥特曼的语言和动作;有时,他们还会发扬“奥特曼”精神,与马路旁欺负小花狗的大狗作斗争。
那么,“奥特曼”到底是什么?“奥特曼”是日本产的系列多集科幻片中的人物,为了世界的爱与和平,英雄的奥特曼兄弟屡次同怪兽作战,一次次在危难中拯救了地球和人类。因此,对于男孩来说,奥特曼是他们心中的英雄。
男孩往往都渴望自己强大,渴望自己成为英雄,但在现实面前,他们马上又意识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弱小状态,他们希望得到安慰和激励,希望自己勇敢并被承认。当奥特曼依靠特异功能击败神秘而强大的敌人时,男孩们也在做着拯救世界的梦想。
对于男孩这种痴迷奥特曼的现象,很多妈妈都表现出担忧,孩子会不会因此而不爱学习?会不会因此而有暴力倾向?其实,妈妈的这些担忧都是没必要的。奥特曼诠释了正义、勇敢、仗义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圆了男孩们的英雄梦想。再说,我们做妈妈的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不是也喜欢花仙子吗?这些卡通形象曾经为热爱幻想的我们营造了一个天真的世界,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奥特曼也一样。
对于男孩的英雄情结,妈妈首先要理解他们,不嘲笑他们的弱小无力,更不能责怪他们“惹是生非”。其实,如果妈妈引导得当,男孩的这种英雄情结,不仅有利于他们男性气质的培养,更能使他们尽快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第一,妈妈要满足男孩当英雄的心理。
5岁的康康总爱打抱不平。这天,爸爸把他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发现他的脖子上有几道不太明显的划痕。妈妈问他是怎么弄的,他先是不说,后来在妈妈的慢慢引导下,他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他们班的一个“小霸王”乱揪一个女生的小辫子,还用彩笔在这个女生的衣服上乱画。当时正好老师不在,于是康康就控制不住自己爱打抱不平的情绪,走上去与“小霸王”较量,那几道划痕便是被那“小霸王”所赐。听了孩子的叙述之后,妈妈没有责备他的打架行为,而是为孩子的行为拍手叫好:“好儿子,你是个打抱不平的小英雄,妈妈支持你的做法。”“可是,你和妈妈还有老师都说,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康康吃惊而又有点不好意思地对妈妈说。“你这是英雄行为,妈妈鼓励你。但是,打架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跟那位欺负人的小朋友讲道理呀,也可以动员别的小朋友一块跟他讲道理呀。如果大家都反对他,他就不敢再欺负别的小朋友了。你说对吗?”康康很认同地使劲点了点头。
当男孩因为打抱不平与别人打架时,妈妈不要先忙着批评孩子的打架行为,要先表扬孩子的英勇行为,肯定孩子的打抱不平是正确的,满足孩子的英雄心理。然后再帮孩子分析,除了打架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弱小者脱离困境。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尤其是妈妈,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孩子帮忙扔垃圾、帮妈妈拎一些轻便的购物袋……这不仅能够满足孩子的英雄心理,而且很利于孩子男子汉气质的培养。
第二,让男孩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现实生活中,英雄不一定要像奥特曼那样去拯救世界、捍卫和平、从起火的房子里救出小孩,或者把抢钱的强盗赶跑。因此,家长必须让那些渴望做英雄的男孩们明白:英雄应该具备什么品质。
振振的家长从小就教育他,真正的英雄不是打架打出来的,而是用自己正义和英勇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而振振也常用这个标准来约束自己。放学了,振振和好朋友伟伟一起回家。刚走出校门不久,就看到一帮孩子在打架。“我们也去看看吧。”伟伟建议。“不。”振振摇头说,“打架是不好的行为,我们还是回家吧。”“你真是胆小鬼。”伟伟嘲笑他。旁边的孩子也跟着起哄,可是振振并没有当回事。过了几天,孩子们去小河边玩耍,一不小心,伟伟掉进了水里。“救命!”伟伟不会游泳,他慌了神,拼命地在水里挣扎。孩子们吓坏了,大家有的跟着喊“救命”,有的躲得远远的,没有一点主意,就是会游泳的孩子也不敢下水帮助伟伟。眼看伟伟一点点下沉,形势万分危急。就在这时,振振看到了这一幕,他毫不迟疑地跳进河里,在关键时刻把伟伟拉上了岸。孩子们再也不嘲笑振振是“胆小鬼”了,他也因此而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小英雄。事实上,男子汉的权威就是这样树立起来的。也许有的孩子打架确实很厉害,很多孩子都怕他,但很少有孩子会认为他是英雄。而像故事中的振振一样,爱打抱不平、英勇仗义的孩子,往往会成为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但是,妈妈还应给孩子讲解一些保护自己的知识,让孩子明白,英雄并不是靠自己的蛮力一味蛮干,而是要运用自己的英勇和智慧,巧妙地让弱小者脱离困境。如遇到有人落水的情况,如果自己不会游泳也不要害怕,更不要慌,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去附近找大人。
另外,妈妈还要告诉这些小英雄,当英雄是光荣的,但却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实力而一味地去做英雄。如故事中的振振如果不会游泳,他再跳下水去救落水者,只能使情况越来越糟。所以,妈妈一定要告诉你的男孩,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才可以去做英雄。同时,父母还要给孩子讲一些在英勇行为中,保护自己的方法。
第三,利用男孩心目中的英雄改正孩子的缺点。
在男孩心目中,英雄是伟大的、神圣的,因此,很多男孩都以心目中的英雄为榜样。所以,很多明智的妈妈抓住了孩子的这一心理,轻易地让孩子改正了缺点。
男孩聪聪很听话,但就是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赖床。每天早晨,无论妈妈怎么叫,他都装作听不见。后来,妈妈想到了一个对付儿子这种坏毛病的好办法。
原来,聪聪很喜欢奥特曼,并把奥特曼作为自己的偶像。因此,妈妈抓住了他的这种心理,每天当聪聪该起床的时候,妈妈就对他喊:“奥特曼,怪兽来了……”聪聪一下就来了精神,眯着眼睛在被窝里笑,过一会儿,便会大声回应妈妈:“我是奥特曼,你是怪兽,嗨……”聪聪便从床上爬起。
其实,每个男孩身上都会有很多缺点,如挑食、不讲卫生、不懂礼貌等。妈妈如果借助英雄的形象、英雄的口气去教育他们,不仅能让孩子改正缺点,而且可以让他们向更高的要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