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全集
43693000000010

第10章 妈妈如何当好男孩的老师(6)

那么,妈妈怎样做才是真正尊重男孩的隐私呢?首先,在生活中,妈妈要密切注意孩子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当孩子希望自己的房间没有人打扰时,妈妈就不要随便进入;当孩子希望拥有记录自己秘密的日记本时,妈妈就不要偷看。其实,当妈妈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尊重孩子,孩子也同样会尊重妈妈,从而把妈妈当成他的好朋友。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时候,才有可能主动向妈妈谈起。另外,当妈妈需要进入孩子的房间时,应该敲门,并礼貌地问他:“我可以进来吗?”当孩子写日记或者写信时,如果妈妈想看,必须经过孩子的允许。妈妈可以说:“孩子,在写什么呢?妈妈可以看看吗?”当妈妈想帮助孩子收拾房间、书桌或者书包时,最好让孩子知道。妈妈应该说:“让妈妈帮你收拾,你看好吗?”

第五,妈妈对男孩滥用表扬。

现在很多妈妈都知道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她们常常把表扬孩子的话挂在嘴边。这样做,对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非常有帮助,但与此同时,太多的表扬则会使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

一个9岁的小男孩,能言善辩,见多识广,他的妈妈经常在人前人后夸孩子聪明,所以他在别的同学面前总是很骄傲。一次,老师让他回答问题,由于他没有注意听课而没有回答上来,因此老师很自然地说了他两句。就因为这件事,他难过得要命,说什么也不想再去学校上学了。后来,经过老师耐心反复的劝导,他才放下了思想包袱。妈妈的表扬,切记不能滥用。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作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另外,妈妈在表扬孩子时一定要具体地、明确地指出孩子哪里做得好。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幅他刚完成的画作让妈妈看,妈妈认真地看了一会儿对他说:“你的小鸟画得真细致,花的颜色也很鲜艳,整幅画看起来非常协调!”说完,妈妈还在认真地欣赏,一会儿又对儿子说:“天空中还有一块空白,如果你在那儿添点什么,这幅画就更完整啦!”儿子听了妈妈的话又高兴地画了起来。这位妈妈的聪明之处在于,明确说明孩子什么地方值得表扬,并且为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这样,孩子会因为妈妈的表扬而受到鼓舞,同时妈妈指出的不足也让孩子确立了新的目标,并使她逐步明白:只有不满足现状、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六,妈妈把自己塑造成牺牲者的形象。

“孩子,自从有了你,妈妈从来没有好好地看过一次电影。”“要不是因为你,妈妈现在可能早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了。”“因为你,妈妈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话,一些妈妈经常把自己塑造成牺牲者的形象,想以此来打动孩子,引起孩子的可怜,从而让孩子听话。

有时,妈妈的这种办法确实能使孩子听话。但是,如果妈妈经常性地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却会使孩子产生一种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会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来度过一生。

第七,妈妈喜欢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飞飞的妈妈一说起儿子就特别激动,“我们做父母的为了什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可儿子就不给我们争气。你看,我们同事的孩子,比他还小一岁,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别人行,为什么我们家儿子就是不行呢?”

每当飞飞听到妈妈这样说时,他就一肚子委屈,他经常偷偷地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从记事起,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看到别的孩子画画画得好,她就说我没出息,让我也学画画;看到别的孩子小提琴拉得好,她又让我学小提琴……一年之内,我学了将近五种特长,结果什么也没学会。为什么妈妈总能看到别的孩子的优点,就是看不到我的优点呢?”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男孩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男孩都有自己相应的优点和缺点,能力和特长也各不相同。妈妈们总是拿别的男孩的优点和自己的男孩相比,会使男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巨大的伤害,很可能会使男孩变得萎靡不振,从此消极处事。

第八,妈妈不给男孩体验挫折的机会

磊磊今年读四年级,今天中午,妈妈还没吃完午饭,就见磊磊哭着跑回家,并告诉妈妈:“我不去上学了。”妈妈问他出了什么事,他也不理妈妈,只顾伤心地哭泣。后来,妈妈劝了半天,他才说出了原因:今天有同学说他胖。磊磊在班里担任班长,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他从小乖巧懂事,接受的都是掌声和鲜花,别人的赞扬声络绎不绝,家人对他更是宠爱有佳。显然,同学说他胖,这个事实让他无法接受。

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总是渴望给孩子一个安宁的成长环境,不愿意让孩子吃太多的苦。因此,他们除了包办孩子的一切不说,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妈妈已经为孩子把这些烦恼的事情摆平。如此,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就被完全剥夺。其实,家长们这样做并不是为孩子好。在家长完全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的,他们不能经受任何的挫折和失败,因此他们长大后往往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第九,妈妈经常对男孩说“你真笨”。

一位刚刚入学不久的男孩嘟囔着小嘴对妈妈说:“妈妈,这次考试我不是第一!”而这位妈妈则是用信任、鼓励的目光对孩子说:“你在妈妈眼里始终是最好的!”很显然,这位妈妈是在赏识和鼓励孩子。孩子听到妈妈的鼓励之后肯定会信心大增,从此为下一次能取得好成绩而努力。但是,如果此时这位妈妈用一种相反的态度对孩子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那么容易的题你还答错,真是猪脑子!”

这样的教育方式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这时,妈妈就给孩子戴上了一个“猪脑子”的帽子,使他认为自己从小就笨,他还怎么能去争取好的成绩呢?如果孩子自幼就有一种不如别人的心态,没有信心,等到真正遇到失败时,他就会把“笨”作为理由,他就有了一个护身符:我天生笨,所以我不努力!有些妈妈经常会说自己的孩子“你真笨”。其实,从脑生理学的角度看,正常人的头脑并没有天生好坏之别。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头脑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呢?儿童心理学家表示,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的思维永远是活跃的,而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却会在无意识中让自己的头脑变得闭塞僵化。可见,一个认为自己笨的孩子,自然而然其头脑就会处于闭塞状态。因此,妈妈们,请千万别再用“你真笨”这三个字去束缚孩子的头脑!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其实,父母们只要肯放开手,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能做许多在父母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并因此而快乐!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早晨起床帮孩子叠被子,上学前帮孩子准备学习用具,有时经常还被孩子埋怨忘了帮他准备某些学习用具。父母这样爱孩子,孩子未必就快乐!父母要知道,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是这样依赖父母的,他们的依赖性一般来说都和父母的包办代替有关。父母包办、代替得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反之,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孩子就会自己动手开始做了。

9.男孩不喜欢“保姆妈妈”

现在流行一句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很多妈妈出于爱子之心,恨不得为孩子做一切事情。她们处处照顾孩子,更是时时保护孩子。由于妈妈们太“能干”了,太“勇敢”了,以至于剥夺了男孩自我锻炼的机会,压制了男孩自主发展的精神。所以,在“勤快”、“勇敢”、“能干”的妈妈身边,大多是依赖性强,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挑战精神的男孩。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懒惰,怕吃苦,自理能力差。

上海宝山区曾对500个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27%不会洗脸,37%不会穿衣服,66%不会扫地,94%不会整理书包;中年级学生89%不会刷碗,87%不会整理房间;高年级学生93%不会烧饭,97%不会钉纽扣。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在逐渐扩大。父母们把这视为对孩子无私的爱。实际上,看看“溺”字的写法,当“爱”泛滥成灾,如水一般淹没了孩子,那么孩子得到的只是一个“弱”字。

首先,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差,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自我服务意识差,个人生活料理不好,势必给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太多不便。

大学新生入学,我们会看到庞大的送亲团,帮孩子拿行李、办入学手续、收拾床铺都是司空见惯的。近两年,竟然还出现了到大学报到时带保姆的现象。为什么?孩子的生活无法自理啊!

大连曾有一个高才生叫小强,从小到大,小强一直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去年,他如愿考进了大连市最著名的全国重点大学。刚入校不久,就赶上香港某高等学府到大连来选拔人才,他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围。

美滋滋的小强正准备投身学习中时,却遇到了新的难题。香港天气较热,衣服几乎一天一洗,可小强长到19岁,连袜子、内裤都未动手洗过,一直是由母亲“包干”,不会洗衣服的小强只能穿着有汗味的衣服上课,常常遭到同学的冷眼。

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安排得十分丰富,可是没有其他兴趣爱好的小强只喜欢呆在屋子里研究书本。时间一长,小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开始变得自卑、自闭,整天把自己关在宿舍,即使父母打来的电话也无心接听。4个月后,父母感觉到儿子有些异样,将情绪低落的小强接了回来。经过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医院)医生诊断,小强得了抑郁症。

其次,对孩子心理发展不利。他们会认为父母什么都包办是理所应当的,我的衣服就该妈妈洗,我的事情就该别人做,渐渐把自己当成了“小皇帝”。如此形成只为自己着想的自私心理,缺乏爱心和责任感。

一位妈妈深爱自己的孩子,平时可以说在孩子身上倾尽了心血。可是有一天她生病了,躺在床上动不了。孩子放学回来,一个劲喊着饿了。她爬了几次都起不来,就对孩子说,拿点钱到外面买点吃的吧,妈妈做不了了。没想到孩子很生气地一甩手:“凭什么不给我做饭?不行!”妈妈伤心地泪流不止,孩子怎么能这样对待爱她的妈妈呢?这都是娇惯溺爱带来的后果。

妈妈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有照顾和抚育孩子的义务,你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提供给孩子,但是千万不可以代替本应由孩子去做的一切。孩子是要走向未来的,而未来的社会是能力型的社会,孩子的生存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自学能力、身心自我调节能力等决定着他未来的发展。

这诸多能力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生活实践、交往实践、学习实践中才能获得。所以,当孩子一点点长大,我们要适时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该做、他们能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没有一个人天生就什么都会做的,作为父母不能出于疼爱孩子舍不得孩子的心理,包办代替一切;也不能认为孩子小,不用着急,长大了自然就会了,而不给孩子做的机会;也不要怕孩子做事太慢或者做不好……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打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是孩子学习的一门课程。如果您真正爱孩子,那就让孩子每天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要做孩子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