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直面金融海啸: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应对
43688400000073

第73章 别担心中国发生次贷危机

这次金融海啸爆发后,许多读者担心中国会不会也发生次贷危机?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中国根本不存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土壤和条件。这就像绝大多数妇科病不可能发生在男人身上一样。

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①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强

从国内因素看,支撑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稳定有效需求是城市化进程、人口结构、国民储蓄率。

从人口结构看,中国目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内,“70后”、“80后”是购房主力军,这部分年龄在30-39岁之间的人口数量多达2.45亿人,对住房的现实需求很大。

从与国外对比看,中国人均居住面积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即使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来衡量,每人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5亿城市人口至少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大住房建筑面积40亿平方米呢。

②中国住房贷款规模并不大,投资型贷款比重不高

从中国工商银行2008年上半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看,中国银行业房屋贷款比例在20%左右。即使在2007年房地产泡沫顶峰时期,投资型房屋贷款的规模也只占整个银行信贷资产总量的4.5%左右,无论房价下滑有多大,将来都不足以引发系统性金融海啸。

③中美两国金融市场结构不一样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金融衍生工具,而中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和美国完全不一样。

在美国,股票、利率、债券这些标的只有十万亿、二十万亿、三十万亿美元,可是金融衍生产品却是百万亿美元级别的,这种倒金字塔结构不可能越堆越高。而在中国正好相反,是正金字塔结构,是可以越砌越高的。

④不能简单地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泡沫

房地产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区域性,所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和风险不能进行简单类比。即使大名鼎鼎的“房价收入比”(即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也无法简单地用来衡量是不是出现了房地产市场泡沫。

专家指出,根据中国国情,考虑到中国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的差异性,中国的房价警戒线要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出4倍左右,即房价收入比应该在8-20倍,取其中间值是14倍。按照这样的比例测算,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在30%左右。这样的房价回调幅度,不至于造成银行风险。

⑤中外银行的盈利模式不同,中国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强

在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利差,中间业务的主体是以佣金为主的各类代理业务如代理基金、保险销售,基本上没有涉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和交易。

所以,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主要取决于国内宏观经济和调控政策,与资本市场的联动较小。

2006、2007年,中国银行监督管理部门不断对银行业进行风险提示,并且适时出台了提高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的要求,各家商业银行放贷都比较谨慎,房屋贷款资产质量比美国高得多,净资本实力强。

2008年上半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净资本实力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14家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2242亿元人民币,平均不良资产率只有2.15%,不良资产拨备率基本上在100%以上,最高的达到360%。

⑥次贷危机的传染能够得到有效隔离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低,特别是对资本账户的管制措施,有效隔绝了美国次贷危机向中国金融系统的传染。

据彭博资讯估计,在这次金融海啸中,中国内地金融机构的直接损失不会超过全球直接损失的1%。即使对涉及美国次贷危机的资产全额计提损失准备,也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在于次级抵押贷款产品的基础即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这种破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融过度创新和风险失控造成的。而在中国,金融业创新不足,更没有复杂的金融链。

在美国,围绕次级抵押贷款有一个金融创新链,那就是:个人向商业银行等房屋贷款机构申请贷款,房屋贷款机构然后把这种贷款卖给房利美、房地美和各投资银行,这些贷款又被处理成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卖给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对冲基金等全球投资者。美国国际集团等公司,则积极出面为这种次级抵押贷款提供担保。

容易看出,这根金融链很长,也很复杂,其中的问题很多。刚开始时,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爆、房价不断上涨,这根链条看起来很完美,卖房者、房屋贷款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房价下跌,这其中许多问题会突然爆发出来。

这有点像自来水管一样。自来水管的接头(金融环节)越多,出现漏水(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大。当这根自来水管还是新的时候(市场非常火爆时),并不一定会漏水(爆发危机),但随着年久失修,各接头处必然会产生渗水(出现危机)。而只要有一处漏水(一个环节发生危机),整个自来水管(整个金融系统)也就发挥不了作用了。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中国和美国的国情完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大不一样。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不足,更没有复杂的金融链,外币资产比例又很小,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中国不具备发生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土壤条件。